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第三十九章 李氏步枪

  除非赶紧弥补亏空,否则兴建铁路的问题根本不要想在财务会议上通过,陈安马上和曹锟积极进行电报沟通。本来就和袁世凯大人关系深厚的曹锟,因为军火采购成绩突出,被提拔成为了北洋新军的统领,顺带着对吴子玉亦是连连攫升。

  曹锟只是好奇,陈安怎么会搞到汉阳造步枪,却又没听说湖北枪炮厂有什么亏空。陈安解释,因为北洋新军坚持只要汉阳造,他就私下搞了几把上好的样枪送到外面,外面是改了生产线,直接制造汉阳造了。

  第一批十八门火炮到手后,曹锟毫不客气,直接下了第二个大单子,再提供十八门同类型的火炮和配套炮弹,以及一万支汉阳造步枪,但是配套弹药标准提高一倍,因为不仅要储备,训练也是要一定消耗的。

  新单子让陈安高兴了好一阵,但是配套弹药标准却让他鄙视了一番。

  北字营的每支水连珠配套弹药标准干脆就是一千发,光是单兵携带就一百五十发了,远远超过北洋新军的标准。至于陈家庄的护卫队伍,就更不要说了,只要你带的动,弹药是无限供应的。

  钢厂装备已经安装完毕,但是调试结束还要一段时间。

  尼森伯姆和尹维俊都要回去了,林玉山为了以防万一,亲自陪同从水路出发。这次送出去的黑货,少的可怜,只有二百支汉阳造。

  尹维俊是欢天喜地完成了任务,可以向陶成章大哥交差了。

  尼森伯姆却是皱着眉头,思索着如何完成陈安的订单,一张由徐总办提供的通用机床设备名单就很难搞定了,陈安自己又提出西洋各国的优秀军火装备每种都要少量的订单。

  虽然量少,但是更难搞定呀,除非是从私人手上悄悄采购,但是私人手上又有几个是拥有一门火炮之类的重武器的。难道还要和那些贪婪的军官打交道吗?浑然不觉,就是因为陈安答应给百分之一百的军火商抽头,才让尼森伯姆自己如此贪婪而陷入沉思。

  留下科瓦尔和徐总办在钢厂继续忙乎,陈安回到了陈家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人手安装新增的发电设备。尼森伯姆新带来两套二千千瓦的水力发电机组和一套八百千瓦的汽轮发电设备。

  陈安留下汽轮发电机组在钢厂,当做备用发电设备,而将两套水力发电机组都安装在了陈家庄附近的马莲河边,这种小型工业发电机组适宜在水源充足的山涧中使用,但是水流汹涌的白水江上却不适宜了。

  为了给钢厂输电,电力线路从陈家庄一直延伸到县城附近的公司驻地。

  不为人注意的是一条电报线路亦冒充电力线路接通了陈家庄和公司的联系。陈安秘密培训的电报操作员,负责随时沟通相距五六十里的两处联系。电话线路现在还不具备扩音功能,无法长距离传输,只好用烦琐的电报代替了。

  水力发电设备正式运转的时刻,陈安急忙进入了密室。

  发电设备旁边监控的洋人技师和中国徒弟都很纳闷,本来预计用不到如此多的电量,准备随时切断部分供电能力,保证电网安全。

  现在发觉,整个输电线路根本没有一丝动荡,所有电能都被吞吃的一干二净,究竟是什么设备这么耗电呢?多次检查线路一无所获的技师们,始终迷惑不解。

  陈安却是颇有兴致地坐在操作台前,确认了升级为第五权限的选项。原本早就可以升级了,但是手提箱提示缺乏能源而未能升级,这次一次性加上四千千瓦能量,总算是满足了升级的需要。

  这次的升级提示,除了继续要钢铁外,没有空间要求,只是说开始强化空间结构。这让陈安长吁了一口气,他原本担心整座山头会变成一个奇形怪状的金属物体,现在看来是不会了。

  升级用了三天。

  第四天,笑呵呵的陈安进去查看可生产量时,脸色瞬间黑了,“能源不足,降低一半生产速度。”升级能源是够了,竟然还会出现生产时候也是能源不足的问题?

  但是仍然比升级前快多了。

  一门日式75毫米野炮947千克,配套一百发炮弹重641千克,原本至少需要五天时间生产,现在只需一天半不到就可以完成了。至于生产一百支汉阳造步枪,连同刺刀,并且配套二百发圆头子弹,也不过一天就可以完成了。

  这才是最大的惊喜。

  为了能在年底前尽可能填补亏空,陈安干脆将所有能找到的原料都收罗一空,以至于钢厂都因缺乏生铁被迫停止调试。

  一个月后,刚押着十六万两银子回来的赵四,又重新带队出发,押运更多的军火赶紧再去一趟上海,争取过年前再拿到二十一万两利润回来。

  财务司经过计算以后,认为只要这年底最后一笔生意交接完成,刚好可以填补所有亏空,实现收支平衡。但是要上交总督衙门的六万两银子和兰州武备学堂的一万两银子,还需要陈安自己另外去想办法。

  陈安挠起了脑袋,不是说收支平衡了吗,怎么还有七万两亏空呀,年关将近,你叫我到哪里去找银子呀。

  实际上是有钱的,北方银行当注册金存在花旗银行的十万两银子根本没有动过。陈安马上下令,今后集团内部发薪饷整数的都用银行卷好了,又发电报给克劳泽,要求他以那十万两银子为抵押向花旗银行贷款六万两,如此就筹足七万两现银了。

  但是赵四能不能按时押着银子回来,又是一个问题。

  看着地图上扭扭曲曲的水运航道,陈安也毫无办法。

  从碧口码头经昭化到重庆,最后沿长江航线直达上海,顺水还好说,半个月时间就够了,逆水就麻烦了,空船都至少要个把月,装有重货则还要添上十七八天的。关键是碧口到昭化不能通重船,昭化到重庆又难以行驶小火轮,所以时间被耽搁了。

  看来明年要想办法理一理航路了,长江航线掌握在英国人手上,但是碧口到重庆一段还是可以动些脑筋的,陈安摸着鼻子细细思量。

  还是要找一下徐总办,会造轮船的,不知道懂不懂航道规划,陈安又惦念上了公司最大的大能。

  正在十五吨级平炉爬上爬下的徐总办,听了亲自过来讨教的陈安想法后,摇了摇头,“我不懂航道的事情。也没有规定说,会造轮船的一定需要懂航道呀。”

  陈安不好意思地站在一旁傻笑了片刻。

  “你上次不是请了几个甘肃的水利专家架设浮桥吗,我觉得那几个专业素养都是不错的,完全可以胜任你的事情。”徐总办建议。

  怎么把这茬忘了,我没有这种人才,彭英甲道台有呀,陈安马上反应过来,和徐总办打个招呼后,急忙赶回陈家庄向兰州发电报。

  喝了一杯茶后,陈安干脆也发了一封电报给上海的克劳泽,希望他看看上海那些洋行有没有这种专业人才。

  突然空闲下来,陈安才想起上次尼森伯姆带来的几箱子军火还没有仔细看过呢,书籍倒是早移交给林先生了。

  叫上虎子溜达到后山靶场,准备试试新枪,看看是否好用。

  美式7.62毫米M1903步枪,也就是春田步枪。打了几枪后,陈安就知道,这根本就是毛瑟98步枪的仿制品,只是口径改了,以及枪管缩短。当然,春田步枪弹和俄国人的7.62毫米子弹并不能通用,因为弹壳结构和长短不一样。

  顺手拿起另一把步枪,陈安马上眼睛一亮,竟然是十发装弹的。

  英国人的7.7毫米李恩菲尔德MLEMkI改型步枪,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显然在操作上快于毛瑟98步枪,再加上十发弹匣容量,让陈安留下了深刻映像,只是这个弹匣隔断器有点累赘,难道只准士兵一枪一枪打吗?

  虎子亦是飞快地打完了十发子弹,拿在手上爱不释手。

  如果一个哨官兵使用水连珠,另一个哨官兵使用李氏步枪,后者火力至少比前者增加五成以上,陈安看着远处的标靶若有所思。

  这步枪真不错,只是刚才打了一通春田步枪,总觉得好像李氏步枪稍微长了一点,没有春田步枪那样顺手。以前打水连珠的时候,怎么没有这感觉,陈安很是好笑。

  等等,木箱里好像还有一把略短的李氏步枪,陈安很奇怪,难道是不同型号?

  伸手拿起这支奇怪的步枪,真的是另一个型号,估计尼森伯姆也只拿到了这么一支,后来就忘了。

  李恩菲尔德SMLEMk.I改型步枪,不连刺刀全长1138毫米,空枪重3.96千克。不仅枪管缩短了,而且可以直接用五发弹夹装填时,压两次弹就可装满了,简直就是为战斗而设计的。

  飞快地压上子弹,拉栓,瞄准,射击,一口气打出十发子弹实在是太爽了。

  回头就让克劳泽直接在上海租界的英国军人那里,私下高价购买使用相同弹药的重机枪就是了,陈安立刻决定北字营全部换装这种7.7毫米的经典步枪。

第四十章 年夜饭

  过了一天,陈安来到恢复试车的钢厂,把一旁指导的徐总办叫到了科瓦尔的办公室。

  “徐总办,您看一下这步枪,非常不错的。”陈安递了一把李氏步枪给他。

  见到新式枪械,徐总办果然精神焕发,飞快地拿起枪来稀里哗啦的一阵摸索,仅仅过了一刻钟不到,不知道从哪里摸出几个小工具,赫然把李氏步枪拆成了一堆零件,只把旁边看热闹的陈安和科瓦尔吓傻了。

  妖孽呀,陈安倒吸一口冷气。

  拆下来简单,装回去就没这么容易了。足足用了两刻钟,徐总办才站起来抹去头上的额头,总算把这种新枪装回去了。

  陈安摇摇头,他拿到手上这么长时间,自问是拆不了的,更是装不回去的。

  “这枪真不错,和毛瑟步枪完全是两个体系。”徐总办啧啧称赞。

  “就是,尤其是十发装弹,上膛又快,用起来实在太爽了。只是,这个弹匣隔断器实在是累赘,请徐先生想写办法把它去除掉。”陈安亦是非常赞同,趁机提出了真正的目的。

  徐总办不以为然,“为什么去掉?很实用呀,可以节约宝贵的子弹。比如训练的时候,警戒的时候,还是非常需要这东西的,省得官兵紧张起来,一下子打光了子弹。”

  陈安顿时哭笑不得,多的就是子弹,少的却是人手呀。既然走的是火力制胜的道路,兵力又有限制,当然是多打枪炮少受损伤了,练出来的才是精兵呀。

  “徐总办,那个,我们北字营不缺子弹,还是帮我们改改吧。”陈安解释说。

  徐总办诧异地看了一眼陈安,他当年在枪炮厂里都不敢说不缺子弹,陈安竟然毫不犹豫地说这种大话。

  仔细想了想,子弹多少又不关他的事,老板交给的事情完成就是了,徐总办很干脆的回答,“那我研究研究,但是至少需要个把月时间。拆卸枪械零件,涉及重心、结构、强度、射程甚至精准等各个方面,需要耐心试验的。一把枪不够,至少需要十把以上。”

  陈安赶紧说道,“这个没问题,这种新枪我准备了三十支。但是因为安全问题,还请徐总办移步,回到陈家庄研究好了。”

  徐总办点了点头,马上又说道,“还需要上次我请你到汉阳找过的那几个老匠师来帮忙,我可打不出来完全契合的精巧零部件。”

  “没问题。要不这样,我就说是你的邀请,想办法让那些老师傅举家搬迁到这里好了?”陈安马上就想出了后续的事情。

  徐总办微笑地看了看陈安,没有吭声,算是默认了。这年头,汉阳也不见得平静,还不如阶州这里,老板掌控严实反而更安全。

  陈安又嘻嘻哈哈的说,“这么长时间,估计有心人也忽视了,我已经派林玉山秘密将你的家人转移了,估计年前就会到陈家庄了。”

  徐总办眼睛一亮,有些激动,有些迟疑,开口说了一句,“谢谢。”

  紧赶慢赶的,赵四终于在年前顺利的回到了陈家庄。给总督衙门和兰州武备学堂的银两,早已让林玉山提前运过去了,毕竟人家需要年前发出来,让大家过个高兴年不是。至于资金当然是首先挪用其他资金,然后用赵四押回来的巨额银两抵了回去。

  这回是林月儿提出要给大家发点年终红包。

  陈安想反正还有数万两的亏空,年前是绝对补不了了,干脆一口气印制了大笔可兑换五两规银的新版北方银行卷,当做红包稀里哗啦地发放下去。

  顿时集团上下欢声雷动,对陈安感恩涕零。

  至于陈安担忧的会大量兑换银两的问题,则根本没有发生。因为生活水准已经提高很多,不少得到五两卷的家庭,直接当成了传家宝,供奉在家里准备留给后代。更多的人是直接将五两卷当成了银票在市面上流通使用。

  当然,银票兑换成现银,还是需要一定手续费的,而北方银行卷则不需要汇兑成本,这是受到市面欢迎的一个主要因素。

  悄然之间,白水江上下,甚至阶州很多地方,都将北方银行卷当做了保值银票使用。这让实际上是为了发红包,又不愿意打白条,干脆增发银行卷的陈安始终没有想到的。

  刚回到公司,已经略通中国话的克劳泽,倒是对陈安印制五两卷的举动赞叹不已,大拍了一通老板事实上掌控了阶州金融的马屁。陈安听了更是飘乎乎不知所以,直到脸都有点听红了,才赶紧叫克劳泽停下。

  这让林月儿很是笑话了一阵,陈安始终没有听懂克劳泽的理论,他真的只是发几个红包而已,当然数字有些大了。

  新的一次财务会议召开了。陈安首先在会上给集团高层每人发了一个大红包,里面是十张五十两卷。克劳泽告诉陈安,只要银行卷发行总量不超过三十万两,就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如果资本金再增加,还可以继续增发。

  既然如此,陈安就大手大脚的给所有高层都发了五百两的银行卷红包,那些洋人技师、汉人技师、预备军官们通通一百两的银行卷红包。反正又不用现银,看着大家喜笑颜开,陈安也高兴呀。

  甚至县里的知县衙门,其他几个分驻各地的管带、哨官之类,通通发了一笔红包,让第一次收到上官红包的众人目瞪口呆。

  知县最识趣了,竟然买了几尾好鱼,派人送来当回礼。

  至于那些管带、哨官则是都是一封信过来一通马屁而已。真是没文化的武夫呀,陈安鄙视不已,也不想他自己就是这群武夫的头头。

  会议上,刚和妻儿团聚的徐总办,红光满面地说,“陈大人,这个银行卷非常好用,只是五两卷还是大了一点,我出去买点东西往往只是几十文甚至几百文就足够了,除非是商铺之间使用,否则光是找零钱就很麻烦的。”

  克劳泽接茬,“老板,再印制一些一两卷就是了。”

  陈安不是傻子,马上反应过来,“那不就成了美元、卢布那样的货币了?不行,朝廷会砍了我的脑袋的,这事不能干。”

  这个议题就过了。

  难得发言的陈老爷子开口了,“我问了一下月儿,据说庄子里的,公司的,加上北字营的,跟着我们吃饭的都有上万人了。赵四兼管的汉中和重庆办事处,其他事情也不用干,整天就是收购粮食、衣服和菜肉,明年是不是控制一下人口流入。”

  山头田少,全县只有二十多万亩耕地,水田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估计年产粮食不过二十二万石,连同杂粮亦不过三十万石左右,仅能满足三万人口的一年所需。如今全县的六七万人口,多是饥餐半饱者多,这还是很多人都是靠河吃饭的情况下。

  北方工业公司的崛起,不仅消化吸收本地四五千人,更是从汉中和四川招收了六七千拖家带口的流民,后勤压力非常大。

  陈老爷子出面购买了将近两万多亩耕地,水田很少,仅能满足来年三四千人的粮食需求,本地耕地已经不能再行购买了,否则就要和本来就是饥寒交迫的农民抢饭吃了。至于兰州的农庄,明年能够买到多少耕地还是未知数。

  山地倒是买了很多,但是陈安下令除了植树造林,不准垦荒用作耕地,这就断了增加耕地的办法。这其实也不是陈安的主意,是当初那个青阳子的说法,据说如果不满栽树木,就难以遮掩龙气外泄。陈安不敢怠慢,很干脆的命令保护植被,禁止乱砍乱伐了。

  “这样吧,汉中地多,兰州人稀,明年争取在这两个地方各置办二三万亩耕地,加上现在的二万多亩耕地,争取可以满足一万四五千人粮食需求。明年我们公司招收员工连同家属不超过五千人,就不会出现人多粮少的问题了。”讨论了一番后,陈安终于定了来年的目标,整个集团扩张速度放缓了。

  陈安估计,明年再招收一个营的巡防营官兵三百多号人,北字营靠他吃饭的就有九百多人,加上陈家庄的六七百人,以及佃农和公司雇工两千人不到,明年靠集团养活的拖家带口人手也就一万五六千,是可以完全满足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