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惊天大案刺陶案真的是王竹卿所为,但是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另一名同谋就是同盟会的蒋志清。

  蒋志清找到郁郁不得志的王竹卿,说陶成章要开除并抓捕王竹卿,因为陶已发现王在这几年秘密偷取光复会情报出卖的罪证。王竹卿勃然大怒,当即表示要和陶拼个你死我活。蒋志清趁机表示,他也对陶成章霸道欺压同志非常不满。

  两人顿时一拍即合,决定联手除掉陶成章。

  花了好几天时间,蒋志清才意外摸清楚了陶成章住院的消息,并提前探了路。随后,蒋志清放风,枪法好的王竹卿动手,当夜就制造了震惊上海的刺杀大案。

  为了斩草除根,王竹卿拒绝了蒋志清提出的出国避避风头的要求,干脆带着人手,到处追捕陶成章的妻儿,可惜始终未能得手。

  蒋志清是谁?陈其美最贴心的心腹。而陈其美呢,又是孙中山对外宣称是左膀右臂的肱骨之臣。

  在给陈安的电报里,林玉山加上了一段自己探听到的消息。

  浙江各界原本属意在浙江光复中功劳最大的陶成章担任都督,但是上海方面毫不掩饰地派人到处做工作,坚决反对陶成章就任。同时,陶成章又自认在南方鼎立过程中,光复会出力远甚于同盟会,多次对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私下怨言不断。

  甚至在攻克南京过程中,立下大功的光复军,所获得战绩,竟然被时任总司令的同盟会成员徐绍桢一概轻描淡写忽悠过去了,并添上军纪甚差不服指挥的评语,后来也成了解散光复军的主要理由之一。徐绍桢的所作所为固然是党争造成,但是他的资格很老,不是陈其美所能轻易指挥的,只能是得到更高层的授意。

  如果真要一追到底,这就是个惊天大窟窿,林玉山自然不能轻率从事。

  还没等陈安回复林玉山,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又发生了大事,羁押在牢房里的王竹卿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已经毙命。

  更为跷蹊的是,巡捕房档案室竟然也会因为电路老化,引发火灾,直接烧毁了十几个案卷,其中之一就是王竹卿的口供。

  第二天,上海各大报纸均以陶案告破的特大标题,发表法租界高层的言论,详细介绍了王竹卿因私仇刺杀陶成章的经过。末了,这位高官不无惋惜地说,光复会良莠不齐,领导人又好坏不分,这才造成这种惨剧发生。

  陶成章被刺案,只追查到王竹卿为止,从此死无对证。

  陈安拿到林玉山发来的第二封电报,跟刚巧来看女儿的林先生说,“这民国的天,不见得比满清的亮堂。”话语阴冷无比,却不带有任何火气,显然是心中暴怒至极。

  林先生深知陈安的为人,叹了一口气说道,“陈安呀,为人上者,不能一味考虑暗杀刺杀等小头末节,必须堂堂正正以势压人方是正道。你看光复会的起起落落,均是过于注重这些放不上桌面的手段了。”

  陈安猛然惊醒,是自己过于执着了,又陷入了光复会那种行事轨迹中去了。

  杀人者恒杀之,是为小节。窃国者为诸侯,是为大义。

  上海的林玉山带着别动队满天下查找蒋志清,只要抓到他,就能拿到最后的证据。陈楚青和过显臣强烈要求参加行动,林玉山思考再三,还是拒绝了。这两人也算是光复会的精英了,很容易被人认出了。当初为了找孙晓云,是不得已才让他们带队,现在就没必要继续冒险了。

  可是奇怪的是,仿佛没有这个人似的,蒋志清忽然在大上海消失了。始终没有得到线索的林玉山,干脆分出几个人手,秘密探查上海都督府的地形,追踪沪督陈其美的行踪。

  很快,林玉山就收到了陈安的电报。

  林玉山立即放弃了正在研究拟订的刺杀沪督计划,改为侦查上海制造局的地形和结构。

  陈楚青有些不解,“这件事情明显是陈其美下得手,说不定蒋志清就在他的官邸,我们不用报复吗?”

  狠狠瞪了他一眼,林玉山冷冷地说,“我们只听命行事,也不是陕西刀客,也不需要为光复会负责。”

  陈楚青还要说些什么,过显臣赶紧拉了一把,示意不要说了。

  林玉山脸色稍雯,想了想,还是说了几句电报上的话,解释给两位听,“杀人者恒杀之,我们组织做事堂堂正正,除非是惩处叛变者,否则严禁采取暗杀这种方式。”

  陈楚青和过显臣面面相觑,陈安到底是干什么的,竟然还有如此严密的组织。

  实际上电报还有另外的内容,情报司今后不负责任何行动,侦查完上海制造局后,将有稽查司的人派来专司行动。不过这些东西就不适合告诉别人了。

  既然情报司的事情已经结束,林玉山决定撤退了。孙晓云不想待在上海,自然是带着孩子,跟着去阶州。尹维俊对时局已经灰心了,终于答应玉山去阶州。

  曾是光复军的另外两人,陈楚青想去广东,但是过显臣对陈安的部队向往不已,想去阶州参军,最后两人挥泪告别。

  走得时候,是清晨,有些晨雾的码头,看上去是那么清新。

  孙晓云最后看了一眼上海,泪水终于模糊了眼睛,心中默默地说了一句,“成章,我带着孩子去阶州了,你放心,我们安全了。”

  这个当初充满了恬谧温馨的城市,这里有着她和陶成章流连忘返的日子,更有着一家三口欢乐的记忆。

  现在,这一切都已远去。

  忽然有报童满大街高喊,“皇上宣布退位,满清终结了。”

  林玉山惊愕地回头,尹维俊、孙晓云都有些茫然了,过显臣先是一呆,马上从船上一纵而下,飞快地跑过去买号外。

  整个上海仿佛同时都怔了一下,几乎都沉寂了下来,只有那越来越多的报童在光着脚丫,飞快地奔跑狂呼。

  刹那间,上海又醒了过来,“民国万岁!”

  无数的口号响起,更多的鞭炮炸响,突然出现的人群疯狂地向天空扔着手上的一切东西??????

第七十六章 马家分裂

  民国元年二月下旬某日深夜,上海江南制造局机房内,一批黑衣人不告而至,熟门熟路地摸了进来,控制警卫和夜班职工,悄然占领了一大块区域。

  所有警卫和夜班职工,都被严严实实地捆绑在一边,用布塞住了嘴巴。

  让这些不能动弹的人员吃惊地事情发生了。不少黑衣人神奇地从袋里掏出几张纸,然后根据纸上的要求,磕磕碰碰,但是却勉强合格地手法,将很多机床上的关键部位或者核心部件拆卸了下来。

  这些黑衣人是来拆机器的?

  他们怎么直接就溜进机房内部,外围的警卫竟然丝毫没有发觉,甚至虽然不专业但是却顺利地拆卸手法,制造局里的被俘人员全都倒吸一口冷气。

  很快,又过来几个人,飞快地把所有被俘人员移动到另外一个独立的车间。最后被抬出来的几个技工,惊骇欲绝地发现,黑衣人正在不能轻易拆卸的机器上安装炸药。

  整整一个小时,黑衣人从容不迫地干完所有想干的事情,有条不紊地撤退了。

  悄悄地绕过空无一人的船坞,所有黑衣人飞快地撤退到十几条木船上,马上都拼命划桨尽快向着茫茫的江面冲去。

  刚登上早已等待多时的两艘小火轮,只听对岸的制造局机房发出了连续不断的爆炸轰鸣声,无数的橘红色火焰腾空而起,很快有火头着起来了。

  刺耳的警报声,当当的警钟到处响起。

  柳石利索地脱掉黑衣,直接就扔进了一个竹筐里。更多的黑衣黑裤被扔了进来,一个壮汉走了上来,顺手往筐里塞进一块大石头,然后封住竹筐,一把就扔进了黄浦江。

  “清点人数,马上撤离,回阶州。”柳石冷静地看着对面的火光,下达了命令,心中暗叹徐总办搞得延迟引爆装置还是非常管用的。

  就在林玉山上船回去的时候,柳石他们已然出发了,拖了几天出发是为了等候徐尚武总办默写出来的内部地图,以及组织人手学习拆卸机器核心部件的手法。

  徐总办曾在上海制造局待过,对里面的布局一清二楚,林玉山的情报司又悄悄摸清楚了警卫的分布和安排,自然是实施了一次极为成功地特种作战。

  这是陈安的决策。

  既然没有办法找到足够的证据,让陈其美倒霉,那就干脆打击上海的军事发展潜力,让陈其美附属的势力倒大霉好了。没有比江南制造局更好的目标了,况且陈安早就对其中的很多机器垂涎三尺。

  但是徐总办马上警告,除非是派兵占领,否则不可能在十天半月之内运走相关的机器设备。陈安只好退而求其次,卸掉核心零部件带回来,带不回来的关键机床设备直接炸掉好了,反正不是他心疼。

  上海都督府的陈其美,在半夜被副官紧急叫醒,听闻江南制造局被袭击之后,暴跳如雷,竟然掏出手枪直接打死来汇报的副官,方才消去怒气。

  江南制造局被炸,顿时让同盟会准备武装三万人,全力以赴北伐促袁让步的打算成为泡影。孙中山和陈其美之间产生隔阂,陈其美转而支持黄兴法律解决国内事端的参政纲领。

  不久之后,在曹锟导演下,吴子玉在北京上演一出兵变闹剧。

  南京临时政府最终妥协,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随后,新任大总统袁世凯以护卫制造局不力导致损失惨重为由,解除陈其美上海军政府都督一职。

  同盟会总部为了力保李烈均江西都督一职,默许了对陈其美的解职。

  四年之后,当年被意外枪杀的副官弟弟成功暗杀陈其美。遇刺地点是与同盟会关系密切的所谓日本友人会所,当年逍遥跋扈的美男子瞬间殒命。

  只是这位虽然确实是受袁世凯赞助的刺客,是如何通过同盟会精锐护卫的严密防守,几乎是在无人阻挡的情况下,开枪将满脸惊愕的陈其美杀害,永远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题。

  这是后话了。

  林玉山到达碧口码头,马上就赶赴陈家庄大本营,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石头呢?”林玉山捅了一下虎子。

  虎子闷声闷气地回答,“到你刚来的上海去了。”

  哦了一声,林玉山就明白了,原来是柳石带队去执行摧毁制造局一部分生产能力的任务去了。只是林玉山没有想到的是,柳石竟然胆大包天,直接拆卸了一些机器零件过来。

  开会的议题只有一个,黄钺在秦州已经准备妥当,即将举义了。

  升允在甘肃的掌控确实不错,当然这也靠了陈安在暗中出手,甘肃上下竟然不知道宣统皇帝已然退位,不仅顺利扑灭了宁夏府革命党人起义,而且攻下了陕西的长武,就差一点就要夺下乾县。

  乾县革命党人张云山,不知是哪根香火烧对了,鬼使神差地将宣统帝退位的报纸,用弓箭射到对面的甘军大营。

  甘军顿时一片哗然。

  几天后,所有甘军都自动退回了甘肃,仅剩下升允孤零零一个站在大营里。升允大哭一场后,在乾县城墙上伤亡惨重,却侥幸逃过一劫的革命军士兵注视下,骑着一匹老马,孤单地向阶州行去。

  马安良惊闻后,立即跑到兰州诘问长庚。驻秦州西部监视骁锐军的马福祥,也飞快地带兵回到兰州,和马安良携手索要报酬。

  软弱的长庚,被迫在提升马安良为甘肃提督、马福祥任命为宁夏镇总兵的总督府命令上盖章。带着精锐西军主力刚回到兰州的马麒,得知出了大力的自己,竟然什么都没有得到,而混日子的马廷勷却被任命为凉州总兵。马麒很是干脆地将自己控制的很多精锐西军部队,直接拉到了西宁,组建西宁军,和马安良分道扬镳。

  兰州全都乱成一团。

  没了束缚的黄钺,顿时放开了手脚,加快了步伐,准备在三月中旬举行起义。

  “三月十一日,这是情报司确认的黄钺起义时间,你们怎么看?”陈安发问。

  在座的将领低语了一阵,邓宝珊精于计算,“让他们起义吧。黄钺又不可能找到军火来源,让他自己打上一打,估计枪里就没几发子弹了。而且黄钺一发动,秦州的猫猫狗狗都会冒出了,省得以后我们接管的时候还要甄别。”

  胡景翼善谋,也是赞同邓宝珊的意见,“甘军的军火都是我们卖出的,子弹库存不多,枪械也不多。我估摸着,除了马安良自己控制的部分未出战精锐西军,以及马福祥的昭武军,其他部队都应该没有多少弹药了。否则,马麒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直接就跑到西宁了事。”

  陈安拍板,“既然如此,那就让黄钺发动起来,玉山,你直接去岐山大营,坐镇协调秦州情报。四月份新兵训练结束后,分别组建秦州集群和河州集群,开始西进和北上。”

  会议散后,陈安将赵四单独留了下来,“赵四,你的辞呈,我想了很久。不仅是你,其实我们几个从辽东出来的,都不适合指挥大集群作战。但是,我们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像玉山机灵适合搞情报,石头稳重擅长抓军纪,虎子始终护着我,你也组建了我们的第一支斥候队伍。”

  顺手从桌上拿出一份报告,陈安接着说,“你写得这份关于新兵训练的报告,胡景翼和邓宝珊就给了非常高的评价,认为你练兵很有一套。怎么样,根据你的意见,帮我专司练兵好了?”

  赵四点点头,“好的,少爷,没意见。”

  陈安笑了笑,“今后,我们几个人都要慢慢脱离实际作战指挥,情报司、军法司、军械司、军务司才是玉山、石头、虎子和你的适合岗位,更专业的作战就让李虎臣这些专业军人去干吧。”

  赵四很快正式上任军务司总办。

  根据这一批动员新兵训练情况,军务司对《分军制略》进行了战时修订,规定战时将续备军的服役期限,转为强制延长常备军服役,两个役期满后方可选择自愿留军,或是转服后备军。但是为了保持后备战力,原本规定两年会操一次的后备军训练制度,改为每年操练一月的续备军训练模式。

  同时,军务司认为新兵训练每棚只需保留一名正目老兵即可,空缺副目更有利于发掘军队尖子,因此从下一批的大规模新兵训练起,采用一比十一的老兵带训新兵模式,而不是原来一比六的北洋新军训练模式。

  按照军务司提交陈安的整训计划,每年春夏训练五个营,秋冬再训练五个营,始终保持每年向北方军作战部队提供十个满编营的补充兵力规模。

  接到这份报告,陈安心中默算了一遍,提笔将规模改成了三十个营,其他照准。

  按照六年退役的速度,最终可以建立一百八十个营的常备军,也不过是十一万多人。北洋六镇的人数就不止如此,虽然退缩在甘肃一地,足够的防范兵力还是必须的。

  军务司被这么简单的一笔,搞得鸡飞狗跳不止。

第七十七章 北方日报

  从碧口到陈家庄的火车上下来,孙晓云和过显臣还是有些晕乎乎的。这里是上海,还是杭州?号称中国最贫瘠的西部,也有这么发达的地区吗?巨大的连片钢厂,蔓延向远方的铁路,鸣笛的小火轮,一切都让人无比吃惊。

  当火车经过县城时,孙晓云甚至看到一群洋人在排队等着上车,好事的尹维俊上去问了一下,知道了他们要去阶州。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在上海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里。

  陈家庄的气氛则又完全不一样,戒备森严的样子,让人不寒而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