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想不到办法的虎子,只好去请示陈老爷子。

  见多识广的老爷子听了也是莞尔,顺手给虎子支了一招。

  几天后,军法署和情报署召开联席会议,最终确认北方日报的行为,并没有危及北方军政府的统治,也没有涉及军事机密,因此应该转交布政司的司法部门处理。

  彭英甲的布政司顿时被这个决议,搞得手忙脚乱,这叫什么事呀。

  刘尔炘领衔的巡警司,更是被马上移交过来的案卷和涉案人员,弄得一片鸡飞狗跳。

  巡警司倒是不含糊,直接就是一个取保候审,案卷收了,人员放了。

  柳石的军法署,给了几个涉事的情报署官员一个督查不严的口头警告,轻描淡写地就过去了,但是全部调换了岗位。刘尔炘听到军法署的处置后,马上来了一个依样画葫芦,统统都是口头警告,甚至还煞有介事地将口头警告文书送给罪魁祸首尹维俊。只是巡警司的人,没有情报署的人这么消息灵通,无法找到尹维俊,只好将这份文书送给了她的丈夫。

  林玉山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份口头警告文书,捏着鼻子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巡警司送文书的人是颤抖着手脚走进情报署,然后是浑身冷汗,跌跌碰碰,连走带爬才出来的。差点要哭出来了,来之前没有人告诉他,要送的是情报署的头头呀,难怪一路上那些情报署的职员都表情古怪地看着他。

第一一零章 机动防护火力

  兰州机器局,陈安皱着眉头听完徐尚武总办的试验结果,最后只好叹惜一声,放弃了进一步改装T型车的念头。徐尚武一说完,铁路总办徐士远马上接着汇报铁路线路规划勘测情况,随后还有彭英甲布政使要汇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难得陈安亲自来一趟兰州,大家还不赶紧请示各种事情。

  这些事务完了,陈安还要去军务署和情报署,那里还有一大堆事情呢,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了。

  其实,陈安来兰州的最主要目的是找徐尚武的。

  乾县一战,汽车运输营使用机枪火力大规模突击时,取得巨大战果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导致了北方军自身的伤亡是十分巨大。比如T型车几乎没有什么越野能力,只能行使在平整大道上,极容易侧翻,而且易被敌军两面夹击,汽油发动机尤其是油箱被击中着火无法扑灭等等。

  徐永昌仔细查看了很多现场,写出了一份报告,不仅肯定了这种高机动性作战的巨大优势,而且明确指出了两个最大的弊端,也就是缺乏防护能力和自动火力不足。

  T型车实在太脆弱了,六七里突击路上到处都是被打趴下的汽车,以至于后来转运部队时只有一半的车辆可以使用。

  徐尚武总办接到进一步改装的任务后,马上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了初步试验,很快得出结论,改装汽油发动机和汽车轮胎的想法,完全不可行,国内根本没有这种技术积累。将T型车加装钢板不是不可以,但是装上以后,汽车的载运能力几乎为零了,爬得像蜗牛一样。总之一句话,增强汽车的防护能力,兰州机器局是有心无力,抄袭可以,改进不能。

  唯一成果还是有的,汽车的油箱被徐尚武加装了部分钢板,可以远距离抵挡步枪子弹的射击,总算增强了一定的防护能力。陈安代表军方无奈地接受了现实。

  至于自动火力不足的问题,徐永昌的建议是换装能够半自动射击的步枪,高速行驶的汽车上能够瞄准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手动拉栓步枪完全不能适用。

  陈安问询尼森伯姆以后,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据说墨西哥早在1907年就装备了蒙德拉贡6.5毫米半自动步枪,但是因为技术不成熟,结构复杂,故障频发,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列装,国际市场根本难觅其踪影。现在国际军火市场评价最高的步枪,仍就是英国人的李氏步枪。

  北方军高层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出了另外的思路,但是存在增加编制和增加机枪两大争论。胡景翼等人建议每排增加一个班,增列装一挺维克斯重机枪。而邓宝珊等人则认为,应该在现有班编制中增加一挺麦德森轻机枪。

  报告的始作祟者徐永昌看完大家的建议后,重新思考,却提出了另外一个见解。

  维克斯重机枪太过笨重,一个排编制一挺已经是极限,而麦德森轻机枪在班编列两挺的话,也会因为大量弹药分摊,导致机动性降低,因此都不适合。

  徐永昌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降低班的编制人数,每个步兵排编制三个班加一个火力支援小组,每个班十二人,编列一挺麦德森轻机枪,火力支援小组六个人,编列一挺维克斯重机枪。火力组将又排长亲自掌握,脱离班的编制,不仅增加了排的火力密度,而且增强了班的机动性。从几次实战来看,减轻后的维克斯重机枪,完全可以用六人小组进行操作。

  徐永昌的新建议,让大家眼前一亮,没过多久就得到了军方高层的一致赞同。

  虽然对麦德森轻机枪不能妥善解决枪管过热心存不满,但是现在没有更好的武器可以代替,陈安很快同意了这个新的方案。

  在花马池至延长油田道路开放的情况下,陈安已经着手安排徐尚武总办,准备进一步开放延长油田资源,加上大量外购的汽油,完全可以支撑大规模列装机械化车辆。

  陈安指令徐永昌在六月底之前,完成一个新的北方军营级规模编制修改,重点是利用载重0.5吨的T型卡车,将步兵营、炮兵营中的大部分马匹都进行换装,只保留斥候部队等部分马匹。

  北方军中大量马匹一旦重新回到民间,不仅可以缓解民间马荒的情况,而且对于民间生产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北方军政府占领或即将占领的地盘,村与村之间,县与县之间实在太辽阔了,必须依赖于马匹等交通工具。

  而且北方军撤换掉马匹后,每匹马每日二十斤的草料供应,和每辆汽车满载三十七升汽油供应相比,哪个便于后勤运输简直是一目了然,足够辎重部队腾出手来载运更多的弹药和人员补给。

  之所以给了一个六月底的期限,是因为克劳泽发来电报,德国方面已经完成对接,请徐永昌六月底到上海,转乘德国客轮返回德国本土,参加军校学习。

  徐永昌欢欣鼓舞地跑去策划新的营级编制了。

  甘肃布政司教育司总办柴若愚从阶州发来电报,乾县一战牺牲人员名单已刻录进凌烟阁内,请示陈安是否亲自前去主祭。陈安马上答应了。

  天池凌烟阁,二十八幢气势恢宏的玉宇琼楼比邻而立,间或着巧妙保留下来的苍天古树,远处的天池清新水汽浮空而来,平添一种静谧肃穆的无穷韵味。楼阁中袅袅升起的香火人烟,映衬着参拜者心中一片虔诚。

  主殿内,陈安静静地奉上三柱香火,心中一片酸楚,眼中逐渐模糊起来,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呀。

  虽然每年清明节都要来,但是每次来都是更加哀伤。凌烟阁内的名字,无分贵贱贫穷,不论功勋大小,生生死死俱往矣。

  走出凌烟阁,陈安奇怪地看到很多伤残官兵,正一丝不苟地打扫每一幢楼阁。

  “他们是怎么回事?不是都得到妥善安置了吗?”陈安马上问军务署的赵四。

  赵四赶紧回答,“伤残军人要么是安排进我们自己的农庄,要么是遵从自愿回到亲人家中,我们每年都有人负责回访,一直没有出错过。这些官兵,是自己强烈要求,来到凌烟阁充当勤务人员的,甚至不要报酬,只求为自己的兄弟们扫扫场地。”

  陈安怔住了。

  未几,陈安说道,“军务署在这里以后只负责核查事项好了,凌烟阁以后就交由这些退伍军人自愿组成的公益组织负责,有人捐赠香火钱,专款专用都用于维护好了,不足部分军费中列支,多了则转下年继续。让所有人心中都一个寄托。”

  赵四应了一声,随后又问,“那上次道佛两教有人来询问,是否可以进驻凌烟阁的事情,怎么处理?”

  “凌烟阁是我们军人殿堂,有这些退伍军人足以。道佛两教,可以在凌烟阁两侧兴建寺观,但是必须低于凌烟阁位置,也不能超过规模,军务署一并派人监督核查,这里不能出现任何肮脏交易。”陈安沉思了一下,点头允下了。

  端午节过去了。

  徐永昌拿着一叠报告,向回到陈家庄的陈安汇报。

  新的北方军编制方案设想中,班以十二人为限,一个两人的轻机枪小组,十支李氏步枪。每排三个班加一个六人重机枪小组,加上排长,仍保持四十三人的员额。每连辖三个排加一个火力支援组,火力支援组实质上是一个十二人编制的辎重班,装备一挺轻机枪,以及三个六人重机枪小组。这样一来,每连共有兵员达到一百六十人。

  每营下辖单位,仍然是三个步兵连,三个炮兵排,一个辎重排,一个工兵排,一个侦搜医护通信的直属排,但是总兵力增加了九十人,达到七百三十九人的规模。

  甚至徐永昌大胆设想,如果能够找到装备步兵排一级的更轻型更便捷的火炮系统,还应该将步兵排增加一个火炮支援小组,并且将营连级的支援火力都改换成这种更利于部署的支援火力。因此,从趋势上来说,作为一线作战的基本单位,营级规模是逐渐扩大的。

  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将汽车这种机械化装备配属到连一级。

  陈安思考了几天后,将连级火力支援组中的三个六人重机枪小组,改成了携带更多弹药的三个六人轻机枪小队。汽车配备到连一级,实在有些困难,在目前国内以山地作战为主的形势下,并不一定比步兵运动合适。

  汽车配备到营一级,无论是炮兵排,还是辎重排,都是非常急需的,也确实更容易实现。反正在北方军战斗序列中,营一级,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作战序列了,应该既具有山地进攻的步兵连,也具有提供支援的火力部队。

  随后一段时间,大量的T型卡车从神秘的军火库中源源不断地驶出,通过火车大量运到兰州,然后迅速分配到各个步兵营手中,重点是正在徒步前进的迪化混成旅和塔城混成旅,随同车子前进的还有大批临时培训出来的驾驶员,他们还要在部队中培养出更多的驾驶员。

  尼森公司和福特公司达成秘密协议,由福特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汽油发动机,授权兰州机器局进行仿制T型车的卡车型号。

  福特集团也是没办法,尼森伯姆忽然告诉福特,兰州机器局的工厂车间,完全可以仿制出一模一样的T型车。派往中国的技术员证实了这一消息,而且亲眼见到了被徐尚武改装的T型车,实际上就是美国国内销售的T型车卡车型号。

  尼森伯姆告诉福特,中国的军阀正处在争权夺利混战期间,根本没有什么保护权的说法,北方军政府主动提出许可生产的请求,已经是破天荒了,给予生产许可,顺带卖些发动机,还可以捞上一大笔钱。福特很快就同意了,但是仅限于中国生产,而且不准销售。

  尼森伯姆非常爽快地答应了福特的要求,马上打进第一笔许可费用。福特公司对北方军映像更是充满好感,甚至主动出面帮助尼森公司购买了一大船的汽油运往中国。延长油田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前,陈安缺油呀。

  当然,陈安实际生产出的福特T型卡车数量,不仅福特公司无法确认,尼森伯姆也搞不清楚,签署这个许可生产协议以及购买大批量的汽油发动机,更多是为了放迷雾弹而已。

  徐永昌收拾行李刚准备奔赴上海的时候,欧洲的火药桶被一个意外或者不是意外的事件引爆了,德国一行顿时成了泡影。

第一一一章 军火政治

  民国三年六月末,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携妻索菲亚在萨拉热窝访问时,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刺杀,当手枪子弹打穿斐迪南的脖颈和他妻子腹部的时候,殷红的鲜血溅满了皇储所坐的马车。普林西波随后被捕,日后死于狱中。

  但是,两大军事侵略集团趁机开始缓缓转动自己的战争机器了,一场把全世界都卷入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就在那几天,北京、上海等地电波频传,所有人都感到了乌云遮日风雨欲来的感觉。驻华的各国大使、领事开始了昼夜不停的穿梭密谈,尤其是日本更是异常活跃。

  尼森伯姆一天之内接待了六批来客,尼森公司如今已被公认是亚洲数一数二的陆军武器供应商,丝毫不逊色于英国人在印度的伊莎波尔兵工厂。

  俄国人最早上门,但是深知陈安正准备对付新疆的俄国军队,尼森伯姆赶紧糊弄了几句,就趁着法国人上门的机会,将俄国人客气地送走了。

  法国领事亲自上门商谈合作的机会,尼森伯姆很实在告诉他,尼森公司的军火生产几乎是满负荷进行,现在连英国人的订单都没有完成,如果要承接法国人的订单,至少要等到民国四年再说了。法国领事失望而归,国内给他的指示是现在就要搞得越多越好的军火,但是他总不能跟盟友英国人抢军火吧。

  日本人派来的是老熟人,小仓陆军兵工厂的代销商龟田。尼森伯姆非常奇怪,向来只有日本人卖给别人军火,没听说他们要买军火呀。龟田有些尴尬,寒暄几句,递上一份文书就赶紧告辞。

  尼森伯姆打开一看,竟然是抗议尼森公司将军火销售给驻青岛德军的函件,并扬言要对尼森公司采取措施。

  大怒的尼森伯姆,当即命令护卫,从此拒绝日本人进入尼森公司。觉得怒气难消的尼森伯姆,想了想去,忽然决定学一学别人的作法,公然在尼森公司门口竖立一块牌子,上书“日本人与狗不得进入。”

  日本人差点气疯了,直接就准备滋事,但是后来已经得到英法撑腰的尼森公司,加上从北方银行紧急借调来的护卫排,根本不惧怕日本人的叫嚣。工部局急忙出面调停,最后以日本人撤回抗议书,尼森伯姆取消牌子了事。

  尼森公司就坐落在北方银行后面,不仅院子相通,而且还布置了密道确保两幢大楼互为犄角,甚至尼森公司的护卫也是北方公司的护卫排负责的。为了保证北方银行在上海的安全,毕竟和英法等国的货款交接需要在这里完成,陈安甚至将护卫的兵力增加到两个步兵排的兵力。

  在日本人的纠纷事件发生后,深感护卫排重火力缺乏的陈安,当即决定将护卫排的编制首先改制,三个轻机枪班之外,多余的六人再列编一挺轻机枪,作为轻步兵排的正式组成。

  这是后话了。

  德国人第四个找上门来,放出了青岛归北方军政府所有的天大诱饵,只是希望北方军政府派兵进驻青岛后,必须确保德国驻军和侨民的安全。尼森伯姆想都不想,就拒绝传递这个消息。开玩笑,北方军难道飞过去吗?

  同一天,德国领事还到了克劳泽那里,非常遗憾地表示,国内已经开始动员了,军校暂停接收其他国家的培训学员。

  北洋军也溜达了过来,倒是没有凑热闹,只是含糊地问尼森伯姆,明年的军火交易能否增加?尼森伯姆很奇怪,往年都是直接问陈安的,尼森公司只不过是过一下手意思一下而已,这回怎么会直接找他了?尼森伯姆并不知道北洋军在乾县吃了一个大亏,有些不好意思找陈安要军火了。对于老客户,尼森伯姆态度还是不错的,马上答应帮着咨询一下。

  矜持的英国绅士总是姗姗来迟。

  尼森伯姆却等得已经不耐烦了,实际上真正能够谈得也就是英国人而已,他的军火订单不是现在还没有完成吗。

  不愧于日不落帝国,英国人一开口,饶是见多识广的尼森伯姆也差点晕了。

  英国驻上海领事,带来了本土陆军部的指示,希望能够在百万炮弹的基础上,和尼森公司结成长期伙伴关系,为即将进行全民动员的英国军队生产步兵武器和部分火炮系统。

  如今在欧洲本土的四大世界级兵工厂,德国的克虏伯兵工厂、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和维克斯兵工厂、法国的施奈德兵工厂已经超负荷运转,一时无力满足各国自己疯狂地扩军备战要求。

  英国也开始大量武装自己的殖民地军队,准备收罗起来送到战场上充当炮灰,但是李氏步枪和维克斯重机枪,甚至75毫米山炮的大量缺乏,让陆军部的大佬们伤透了脑筋。奥匈皇储遇刺一案忽然爆发,任凭谁都知道,大战即将开幕,陆军部大佬这才不顾绅士风度,主动向外国兵工厂求援了。

  英国人现在有的是钱,缺的是军火物资。即使今年陈安答应的五十万发75毫米炮弹还没有交货,仍然爽快地提前付清了全部货款,只是希望尽快交货。英国人更是拿出了三个大订单,任由尼森公司选择,而且承诺全部今年就付清现款,以便于尼森公司能够进一步扩张产能,以尽快完成交货合同。

  天上掉馅饼了吗?尼森伯姆惊诧万分。

  但是看着英国领事那坚定的眼神,尼森伯姆知道对方并不是再说笑。

  尼森伯姆并不是没有政治头脑,他试探着问了一句,英国有什么需要尼森公司亦或是北方集团效劳的事情。

  英国领事马上神色为之一松,总算让尼森伯姆听懂言下之意了。

  很简单,英国希望中国也能加入他们的协约组织,共同对付所谓恶名昭彰的德奥联盟。一旦欧洲大陆大战爆发,需要无穷无尽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这场可能规模空前的战争之中。而中国拥有庞大人力资源和丰富的资源,更是理想的后花园所在。

  同样的,如果中国倒向德奥联盟,远东就会毁于一旦,富饶的远东就对欧洲大陆没有任何一丝助益,甚至还有可能拖住本应该投入欧洲大陆的兵力。

  英国人希望通过交好北方集团,尽可能将整个中国纳入协约国集团,实在不行通过陈安和袁世凯的内讧,也使北京政府无力帮助德奥联盟。英国人是在做两手准备而已。袁世凯本来就跟英国人,尤其是日本人关系密切,但是也跟德国人眉来眼去,不得不防呀。

  尼森伯姆忽然想到早上德国领事放出的口风,恍然大悟,估计在北京的德国大使同样会对袁世凯说一模一样的建议。

  既然英国人愿意当冤大头,尼森伯姆自然不肯客气了,他记得陈安曾经说过大炮利润远高于步枪的话语,当即试探着说,愿意接下十个炮团五百四十门75毫米野炮和二百万发炮弹的订单。

  英国领事看来早就得了授权,马上应下来,但是希望尼森公司能在明后两年内交货。

  两年?尼森伯姆转念一想,两年后欧洲大陆都不知道打成什么样了,你们还有心思来找我们的麻烦?抱定主意先拿到钱再说的尼森伯姆,非常痛快的承诺了,只是要求军火交接时按当时的市价计算,全部货讫后,多还少补。

  英国领事非常稀奇,还多还少补?随后一想,今后军火价格肯定要有变动,这也是合理的,当即爽快的同意了。

  陈安接到尼森伯姆发过来的加急电报,冷汗刷的就下来了,这种疯狂的合同也敢签订,怎么完得成呀?

  尤其是尼森伯姆还在电报末尾说了一句,“老板,我已经让英国人尽快将今后三年的货款全部打到克劳泽那里,记得万一不行的时候,要提前派人将我和克劳泽从上海救出来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