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但是如果那些死板的协约国指挥官,现在就站在甘州、肃州长城一线的话,那绵延数十里的黑色汽车长龙,足以让一切指挥官默然无语。再加上不计成本实行的空中补给任务,北方军极其优势的军事技术潜力,终于得到充分发挥。

第一二七章 绥定围歼

  伊犁机场方圆不过数里,四周都是光秃秃的沙丘环境,要不是连续三道壕沟和漫长的铁丝网,密布的机枪阵地,北方军根本不足以挡住民族军的疯狂冲击。

  在105加农炮的死亡威胁下,民族军的火炮部队叫苦不迭,根本不能靠前作战,无法对步兵进攻起到支援作用。只要不小心暴露到加农炮的射程之内,始终盘旋在高空的侦察机立即会将位置告诉北方军炮兵营,十分钟不到,民族军的火炮就会遭受加农炮的轰击。几次互射之后,损失好几门火炮的民族军炮兵,被迫撤出了进攻伊犁机场的战斗。

  没有火炮的威胁,董振堂这才侥幸保住了机场,也就维系了这条生存大动脉。

  举着望远镜盯了一会儿防线外围,满脸疲惫的董振堂,转头对副官说,“向乌苏发报,明天要送些子弹了,这几天机枪用得猛,消耗很大。”

  失去火炮的支持,北方军众多的机枪火力,简直成了民族军步兵的噩梦,短短几天时间,至少二三千人就倒在了机场外围。民族军高层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同意见,艾力汗更是当众向阿连阔夫中校提出了建议。

  某日深夜,阿连阔夫中校突然派人将艾力汗请去商议,此后就再也没有谁见过这位所谓的伊犁共和国政府首脑。

  次日,阿连阔夫拿出一封艾力汗授权书,表示艾力汗因为身体健康原因,想去圣彼得堡就医,临时授权马尔果夫将军负责政府事务。

  所有民族军高层都噤如寒蝉,马尔果夫额头不断冒出冷汗,恍惚着接过了这一封烫手的授权书。

  第三天,民族军进攻伊犁机场的势头无比猛烈,董振堂不仅将手中所有的预备队都派了上去,还组织了当初撤退到机场的七八千汉人当中的青壮年力量,统统上了火线,才勉强将战斗拖过了傍晚。

  一到晚上,民族军就被迫停止了进攻,比起北方军,他们更不擅长夜战。

  任凭机场四周流弹横飞,高式侦察机仍然有条不紊的降落、起飞在伊犁机场,将守军急需的弹药和粮食一一送达。四十八架飞机一次性可以送来至少十七多万发子弹,或是75毫米炮弹六百六十多发。

  虽然补给远不足以弥补消耗,但是民族军的后勤也快撑不住了。

  “还有多少炮弹?”董振堂看着千疮百孔的机场外围,第一次感觉炮弹的不够用。

  副官摇了摇头,说道,“105毫米加农炮都保留对付民族军火炮,还留存了一些炮弹,75毫米山炮的炮弹,如果按照今天这个打法,最多只能打一天了。”

  民族军发动了几乎持续了一整天的进攻势头,董振堂手上的二十四门75毫米山炮,也是不停歇地炮击了一天,打出了至少三千多发炮弹。阵地周围民族军的尸骸层层叠叠,甚至不少地方因为反复炮击,成了积聚血水的黑色洼地。

  董振堂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满嘴都是硝烟的味道,“没关系,民族军如果还这样进攻,我们炮弹用光了,他们也基本打光了。”

  伊犁城里民族军的指挥部,阿连阔夫中校怒不可歇地臭骂了一通民族军军官饭桶之后,喝得酊酊大醉,回去休息了。等阿连阔夫睡去了,脸上还留着一个鲜红耳光印的马尔果夫悄悄来到一个小帐篷里面。

  几名民族军高层围了上来,都是愁容满面。

  “俄国人除了让我们当炮灰,什么都不会干。”一名民族军高层恨恨地说。

  另一名民族军军官,有些哽咽,“今天我的手下,倒在了战场上将近四千多人,为什么得不到俄国人的火炮支援?”

  马尔果夫轻轻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颊,有些刺痛,“不会有了,俄国人的炮兵都躲在了伊犁城里面,寻欢作乐去了,死也不肯出动了。”

  “我们怎么办?”一名脸色阴沉的民族军军官,不甘心地说。

  众人皆沉默了,丝毫没有退路可言,可前面也是万丈深渊。

  以后的几天,民族军明显降低了进攻的势头,甚至多处地段根本是出工不出力,装装样子给俄国人看而已。阿连阔夫暴跳如雷,一连击毙了几个推诿拖沓的民族军基层指挥官,但是面对众皆一致的避战行为,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伊万诺夫上尉似乎觉察到什么,某天深夜,突然强行冲进马尔果夫的帐篷,让里面正在密议的民族军高层大惊失色,个别激动的甚至已经在掏手枪了。

  伊万诺夫上尉急忙说道,“不要急,我是来和你们联合的。”

  马尔果夫听得稀里糊涂,但是马上伸手拦住了就要开枪的军官,“上尉,您有什么事情吗?”

  “我知道你们想撤退,我也要离开这个鬼地方,让我们一起离开好了。”伊万诺夫上尉飞快地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马尔果夫他们顿时放下心来,看来也不是所有俄国人都是笨蛋。

  狼狈为奸的他们马上达成了共识,组织心腹,收拾好个人物品,先期撤往阿拉木图。至于什么是个人物品,他们心照不宣的相互笑了一下。没有人看好伊犁之战的结局,都在准备后路了,除了那个越来越喜欢酗酒的阿连阔夫中校。

  伊犁机场的守军明显感觉到了民族军进攻的颓势,董振堂当即下令守军轮番撤下来休整。实际上也没有地方可以去,四周都是民族军,只有机场塔台一带或者地下掩体可以略微放松一下。

  早饭的时候,董振堂又收到了一封乌苏发来的急电,看完电报,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知道了,严禁漏口。”然后,继续吃自己少的可怜的早餐了。现在食物短缺,只有早饭和晚饭,有一丁点的食物供应,不吃就没得吃了。

  中午时分,忍着饥肠辘辘的感觉,董振堂忽然下令,所有北方军士兵进入阵地,包括105毫米炮兵营都立即做好准备。

  前沿正在时停时续进行机枪扫射的轮值士兵,惊讶地看到轮休的部队,逐一进入阵地。很多人迷惑不解,民族军的进攻没有加强呀。

  下午二时,戏剧性的变化发生了。伊犁城里城外的民族军忽然发生了骚动,不久之后,很多骑马的军官和护卫,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裹就狂奔离开。更多的士兵则是陷入了混乱之中。

  紧急升空侦察的飞机,直接从低空掠过机场,然后扔下一个匆匆写就的纸条,“俄国人的军队正在集合,收拾行李。”

  董振堂飞快地看完这张纸条,顿时杀气四溢,对着电话就是大喊一声,“炮兵对着伊犁城开火,所有部队准备反攻。”

  沉寂多时的105毫米炮兵营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齐声欢呼一声,抢在了75毫米山炮群前面发射出了第一发反击的炮弹。

  半个小时后,伊犁道混成旅的步兵重新进入了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伊犁城。

  正处在混乱之中的伊犁城民族军,忽然遭到北方军猛烈的炮击,伤亡惨重,尤其是准备集结起来撤退的阿连阔夫中校手下,更是被侦察飞机盯住,导致被一个105毫米炮兵连始终追着炮击,死伤更是严重。最幸运的反而是那些早早就躲在加农炮射程之外的俄国炮兵,一见伊犁城里全军溃散了,马上丢掉火炮,驾起马车就首先逃之夭夭。

  可惜伊犁溃散的民族军根本没有走多远,就被更加猛烈的炮火所包围,漫山遍野的北方军士兵从各个方向围了过来。

  凌晨,天还没有开始发白,邓宝珊、孙岳统帅的西部集群三个混成旅,也就是第十七、十九、二十混成旅,忽然发起突袭,连连击溃乌苏至绥定沿途的民族军小部队阻截,飞奔六百里路途,一举攻克与伊犁城只有一步之遥的绥定城,再次上演了一次千里突袭的好戏。

  伊犁城的民族军主力通往阿拉木图的后路被关闭了。

  当绥定的败兵溃逃到伊犁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很快,民族军高层忽然抛弃部队狂奔离去,伊万诺夫上尉更是在看到绥定败兵的时候,就带着亲信逃走了。当醉醺醺的阿连阔夫中校被副官拼命弄醒,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个小时,这时候全军都知道了这个可怕的消息。民族军的士气马上崩溃了。

  邓宝珊占领绥定后,倚靠城池,沿着伊犁通往阿拉木图车道摆出了一个喇叭口阵型,喇叭末端就是通往后方阿拉木图的方向,故意放开了一丝口子。

  伊犁城的溃军被西部集群左右两翼的步兵阵地阻击,不经意间都涌向了正对大道喇叭底方向。邓宝珊集中了三分之二炮兵,任务就是死命朝着大道上反复炮击,将左右两翼故意赶过来的伊犁民族军队伍轰得七零八落。

  除非是见机不妙,事先远远离开大道的民族军骑兵,失去指挥的溃兵被北方军步兵一阻击,往往首先进行一次亡命冲击,失败后又慌不择路冲向看似没有拦阻的喇叭底,结果被绵延不绝的炮击几乎摧毁殆尽。

  是役,北方军西部集群一举摧毁民族军主力部队三万多人,自身伤亡高达五千七百多人,除了当初叛变时候的巨大伤亡,很多都是民族军最后亡命一击时造成。伊犁被收复后,霍尔果斯等地随即被民族军弃守。阿连阔夫中校直接被炸死在了那个阻击的喇叭口附近,伊万诺夫上尉和马尔果夫却侥幸的撤退回阿拉木图。

第一二八章 反击计划

  伊犁战事的结果马上报告了大本营,远在阶州的陈安和徐永昌终于松了一口气,大局已定了。即使现在还不能马上增援塔城,但是胡景翼手上还有三个多营的兵力,弹药都还充足,一时半会民族军剩下的力量是啃不下的。

  邓宝珊指挥的西部集群在打了一场大规模的围歼战后,伤亡也是非常大的,除了留下同样伤痕累累的第十七混成旅协防伊犁道混成旅,第十九混成旅和第二十混成旅带着大量伤兵撤回乌苏,进行休整,等待补充兵员。

  再一次重新组建的军械署后勤运输部队发挥了巨大威力,三个汽车运输营装备了新式汽车后,载运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张。一个运输营从迪化出发,将弹药油料粮食运往乌苏,回程又将伤兵运回迪化。另外二个运输营则分别负责迪化至哈密,哈密至古浪两段线路。

  到了古浪火车站,三个铁路运输营接手了,从大本营军火库将大批汽车、军火、油料等源源不断运往古浪,从宁夏平原将大批储备粮食送至兰州,又将伤兵从古浪送至兰州陆军总医院。

  西部集群伤亡的官兵中,有四分之一阵亡,四分之一重伤需要退役,还有一半伤愈后是可以归队的。因此,只需要补充不到三千新兵就是了。这批新兵亦是通过铁路线到古浪后,转乘汽车直接奔赴乌苏,进行适应性训练。

  真正赶赴乌苏的并不只是三千新兵,而是将近九千多兵员。陈安下令要将塔城道混成旅和伊犁道混成旅完成满编,这里今后是对抗俄国人的主要战线了。

  邓宝珊等人已经查明马尔果夫等人已经逃窜至阿拉木图等地,要不是现在没有力量攻入阿拉木图,陈安说不定下令进攻缉拿了。但是参谋本部还是作了一个秘密的进攻方案,彻底夺回当年被俄国人侵占的巴尔喀什湖区域。

  今年还有大批移民准备进入新疆安置,迪化道混成旅也必须满编,保证充足的兵力,护卫移民顺利屯垦,因此民国四年上半年新兵都被用到了北疆方向。

  伊犁民族军主力彻底被歼的消息传到塔城和阿尔泰地区,两地的民族军势力全都惊慌失措,大半的民族军兵力都在伊犁,结果全部被干掉了,剩下的人马如何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北方军。

  塔城地区的民族军马上放缓了向塔城进攻的势头,撤出了沿途城镇,纷纷云集在塔城以北,商议今后何去何从。

  阿尔泰地区的民族军很干脆的散了伙,不愿放下手中权力的,干脆拉起死硬分子,翻越阿尔泰山脉进入外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地区。他们是最势单力薄的一伙了,明显不是北方军的对手。

  在塔城苦守的胡景翼,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随后的电报也证实伊犁地区北方军已经取得大胜。塔城混成旅试探性地发动了一次小规模反击,结果接战的民族军部队根本无心作战,一触即溃,塔城之围随即被解。

  胡景翼根本没有意料到围困的民族军会主动溃散,顿时后悔不已,早知道还不如等乌苏的北方军部队北进时,合力吃掉这股民族军。

  但是很快,胡景翼又非常庆幸自己提前击溃了民族军围困部队。

  邓宝珊调了一个飞行小队进驻塔城,命令向塔城周边进行侦查,甚至不用考虑是否会越界的问题。伊犁附近歼灭了三千多人的俄军部队,不可能塔城被围这么多天,俄国人没有丝毫动向。

  果不其然,在塔城以西俄国势力范围马尔扎尔地区,发现了将近万人的俄国军队,不仅拥有大量马匹,更是列装了十余门火炮。侦察机发现的时候,对方已经停止前进,摆出了一个能进能退的阵势。

  胡景翼当即重新下令全城戒严。

  第二天的空中侦查,让所有人都为之庆幸不已。民族军溃退的部队,与准备东进的俄国军队会和了。到了下午,俄国军队带着民族军残部转头往西,撤往了斜米巴拉丁斯克地区。显然,俄军指挥官认为既然民族军既然已经失败,他们再前进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反而容易陷入北方军的伏击。

  轰轰烈烈的三区暴乱至此平息。

  剩下的事情,是林玉山的情报署在驻军的协助下,对整个南疆北疆进行清算的时刻,任何手上沾满了无辜平民鲜血的暴徒,都将得到一一缉捕。

  俄国人是暂时没有实力去对付,但是为虎作伥的外蒙古军,陈安却决定不放过了。

  邓宝珊的西部集群马上转向东北,留下孙岳指挥第十七混成旅,在胡景翼的协助下,兵进阿尔泰地区的阿山道。第十九、二十混成旅则与察罕通古德第十八混成旅,再组成西部集群的三个旅级单位,由邓宝珊和高桂滋负责,在杜保铭的空军西部联队协助下,准备向东北方向的科布多进行反击。

  因为陆军战斗规模越来越大,旅级单位明显已经不适宜这种数万人的战役需要,北方军为了应付伊犁战事而临时设立的西部集群,没有在战后撤销,并且马上又用在对外蒙古方向。而空军早就有了西部集群这种临时性编制,为了防止混淆,陈安下令将空军西部集群编制正式定编,改称西部联队,下辖三个侦察机中队,确认为旅级编制。

  尉迟良负责的空军东部集群,自然也改称空军东部联队,也是下辖三个侦察机中队。而阶州空军飞行中队,则继续由大本营直辖,长官当然是陈安自己兼任了。

  虎子的汽车运输营始终不得空闲,马上集中力量向察罕通古运送军火物资。

  杜保铭的空军西部联队首先有了行动,一个护卫连在察罕通古城池后方紧急修筑了一个临时机场,一个侦察机小队六架飞机开始进驻。

  察罕通古与科布多空中直线距离大约四百多里左右,路上行程则有六百多里。察罕通古德侦察机,冒险使用极限航程对科布多地区进行了空中侦查。

  外蒙古军根本没有空军,也不知道这些铁鸟到底有什么作用,只是任凭飞机在科布多上空盘旋而过。几个架次的侦察机回来后,邓宝珊、高桂滋的指挥部里,已经获取了很多敌情信息。

  “看来那一万多来袭的外蒙古军都缩在了科布多一带。”高桂滋看着便笺说道。

  邓宝珊盯着地图比划了一会儿,抬起头来说,“那当然,什么狗屁外蒙古国,只有七十多万人口,军队居然有六万,能够称得上叫做城池不过只有三个,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三个地方,军队不放在这些地方,还要放哪里去。”

  旁边的副官有些奇怪了,“唐努乌梁海不算外蒙古吗?”

  “那里历来都是汉人,外蒙古从来没有进入过,现在是俄国人侵占着,硬说是外蒙古范围而已。”高桂滋出言解释。

  邓宝珊打断了两人的谈话,“说正事吧,这仗怎么打?好像打不了围歼战。”

  高桂滋也点点头,“东面是哈拉泊湖,西边北边又是两条河,除非是从俄国越境搞南北对进,否则根本不能大范围包抄。”

  “既然如此,只能正面强攻了。”邓宝珊皱着眉头说道。

  高桂滋想了片刻,“我们有三个旅,击溃他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要不专门抽出几个步兵连,每辆车上配两挺轻机枪,看看是他们溃兵的马快,还是我们追击的汽车快?”

  邓宝珊眼睛一亮,“有道理,肯定是马快,但是最多一个小时就跑不快了。”

  三言两语之间,进攻科布多的大致战术就被定了下来。四个步兵连被抽了出来,重机枪小组等暂时划归各营指挥。其余的三十六个步兵班,按照每班两辆汽车的部署,还增配了一挺麦德森轻机枪,多余空位全部用来装子弹,纯粹的火力追击队伍。

  再一次的空中侦查显示,科布多的外蒙古军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北方军会反击作战,仍然在营房里悠闲着,丝毫没有备战的准备。

  陈安有些郁闷,对徐永昌说,“我们已经搞了好几次千里偷袭的把戏了,怎么外蒙古军这些傻帽都没有半点防范意识呢?”

  徐永昌轻笑起来,“在传统的作战方式中,骑兵行不过百里,步兵行不过五十里,已经根深蒂固了。又有多少人知道汽车机动,这种跨时代的千里奔袭方式呢?外蒙古军大概以为只要我们一出动,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戒备和动员。”

  陈安亦是笑了,顺手在报告上签上同意的意见,北方局西部集群进攻科布多的方案得到批准,不给点外蒙古颜色看看,实在太不解气了。

  察罕通古城里,深夜还没有休息的邓宝珊他们,还在等待大本营的命令。

  指挥部大门猛然打开,副官飞快地递上一封电报,轻声说道,“大本营的命令。”邓宝珊不用看电报,也知道陈安同意了,副官脸上可是笑颜逐开呀。

  邓宝珊和高桂滋相互看了对方一眼,又各自点点头,邓宝珊马上下令,“事不宜迟,明天凌晨就出发。”迪化增援的一个步兵团已经赶到察罕通古,西部集群三个混成旅虽然仍然没有满编,但是足够对付科布多的一万多人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