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徐永昌笑着解释,“北洋军现在已经列装了大批火炮和机枪,综合战斗力只是略低于我军,而新疆省军大炮不多但是机枪还是不少的,战斗力应该还要低于北洋军。外蒙军虽然机枪不多,火炮更少,但是依仗全军皆骑兵的特点,能够形成机动力的巨大优势,实际战斗中,战斗力水平反而要高于北洋军。”

  虎子更是迷糊了,那为什么北方军又能这么轻易击退外蒙军内?

  “如果是野战,北洋军或是新疆省军必然会败于外蒙军,但是据守坚城的话,外蒙军却肯定不是北洋军和新疆省军的对手,因为机动力优势不复存在了。”

  “我们北方军则是另一种情况,不仅炮火充足,自动火力更是密集,抵消了骑兵的优势。除非是人数悬殊巨大,否则不论是野战还是守城,都会是我们胜利。当年曾格林沁蒙古骑兵,被全歼在英法联军阵地前沿就是明证。”徐永昌认真分析。

  陈安也在听着,忽然插了一句,“这个人数差距,你认为是多少?”

  徐永昌沉吟了一下,“大概是一比五吧,前提是我们的部队要在连级以上规模。如果连级以下规模,自动火力不足封锁住骑兵的所有冲击路线,一旦被骑兵近身,步兵基本上就要被屠杀了。”

  陈安想起当年的河州大战,看来确实是这个道理。

第一三一章 兰州军略

  陈安忽然突发奇想,“我们干脆拿下外蒙古如何?”

  徐永昌愕然。

  也不是没有可能,外蒙古总兵力不过六万多人,已经被北方军吃掉二万多人,加上还需要防守一些要隘和重城库伦,几乎已经没有多余的机动兵力,估计乌里雅苏台也不过几千人马而已了。

  只要北方军能够集中至少两个旅以上的部队,乌里雅苏台肯定是顺势而下的问题,即使库伦全军来援也是不足为惧的。

  但是问题是,进入外蒙古的三个混成旅,经过几次大战后,兵员亦是缺编严重,实际上不足两个满编的混成旅员额了,加上还要驻守科布多,不可能再抽出二个机动作战的混成旅了。

  半响以后,徐永昌回过神了,呢喃着说了一句,“老板,我们胃口是不是太大了?”

  陈安白了徐永昌一眼,顺口说了一句,“天授不取,反受其咎。”

  徐永昌急了,“老板,我们根本没有这个实力呀,如果取了外蒙古,那么和俄国人的决战就不可避免了。俄国人有好几百万的军队,哪是我们十万北方军可以抗衡的对象。”

  陈安皱着眉头,沉默了很久,“试试看吧,外蒙古军队在北方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说不定俄国人困于欧洲战场无暇东顾呢?”

  徐永昌马上苦苦相劝,“现在还不是跟俄国人摊牌的时候,至少也要让动员义务兵开始服役再说”。

  两人议了一阵,始终不能统一思想。

  陈安茗了几口香茶,终于做出妥协,“让邓宝珊派出一个混成旅进攻唐努乌梁海地区,如果对方抵抗微弱,就占住它。另外两个旅,一个驻守科布多,一个向乌里雅苏台发起试探性进攻,最起码威胁对方不敢派兵反攻。”

  徐永昌迟疑了一下,“老板的意思是,外蒙古的西面,我们不再退出来了。”

  陈安点了点地图,“唐努乌梁海地区不是外蒙古的,不存在这个问题。至于科布多,我们吃下去的,难道还要吐出来?”

  徐永昌最后干脆提议道,“老板,进入外蒙古,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牵涉到北方军政府各个方面,是不是召开一次特别会议,商讨今后的总战略。”

  陈安想了一下,觉得也有道理,毕竟要想占领东蒙古,不是一个小事,点头应道,“行,我们去兰州召开军政府高层会议,也确实需要统一思想,明确今后的总战略。但是,唐努乌梁海地区,还是需要先行试探进攻一下。”

  徐永昌顿时无语,自己的老板根本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

  远在塔城的第十七混成旅,马上被大本营紧急命令增援科布多,尽可能增加科布多一带北方军队的实力。所有在科布多的混成旅,都是不满编的,实在是战力不足呀。

  高桂滋带着只有四分之三员额的第十八混成旅,主动向北进攻。

  结果是出乎参谋本部的意料,唐努乌梁海地区根本没有什么大的驻军,拼凑起来也不过三四个步兵连的实力,很顺利地就被高桂滋击溃了。

  陈安得知消息更是志得意满,狠狠嘲笑了徐永昌一番。

  俄国人根本来不及反应,亦或是无法及时应对。唐努乌梁海地区总共不过七万多人,其中六万多人都是汉族,只有一万余人是新近几年移民过来的俄罗斯人。

  高桂滋收复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行动,甚至受到了当地汉族的拥护,俄罗斯移民势单力薄,很快就惊恐地收拾行囊,大规模地向地区以外进行逃离。当年,俄国人刚移入唐努乌梁海时,着实欺负了一番汉族人,现在深怕受到报复,无奈地选择了退出。

  第十九混成旅在邓宝珊的命令下,大张旗鼓地向乌里雅苏台进发,那声势看上去足有二三万人的模样。

  乌里雅苏台的外蒙古官员彻底慌神了,几乎是一日数惊,疯狂的拍发求援电报给库伦。

  陈安亦是没有想到唐努乌梁海地区如此松懈,只是想趁机进军乌里雅苏台的举动,被参谋本部坚决地拒绝了。整个北方军体系,根本没有做好同俄国人举国交战的准备。

  几日后,陈安和徐永昌来到了兰州。

  所有的军政高官都悄然汇集兰州机器局,准备召开北方军政府高层决策会议,对外自然仍是北方集团财务会议的名称。

  今年是第一次召开如此大型的会议,很多人都是很长时间才凑到一起,顿时窃窃私语不断,会场一片欢声笑语。

  军方的胡景翼、邓宝珊、高桂滋、李虎臣等,政府的彭英甲、杨增新等人,以及柳石、虎子、林玉山等俱都一一就坐,陈安召集了所有的军政大员。

  陈安轻轻地敲了几下桌子,众人马上静了下来。如今地盘越发庞大,陈安的气势亦是威严起来,除了林月儿等人,其他人已经不敢在陈安面前大声喧哗。

  “谈下今天开会的议题,第一个是我们有没有实力吃下外蒙古,第二个是我们今后的发展方向。”陈安咳嗽了一下,简明扼要地说出了会议的主题。

  没有人吭声,所有人都看着陈安。

  看着大家都不敢轻易表态,陈安拍了拍额头,无奈地说,“既然大家都愿意先说,我就点名好了。徐永昌,你先说。”

  徐永昌苦笑着站起了,怎么老是他做这个出头鸟,这个参谋本部的职务真不是好差事。

  “从野战兵力上说,我们拿下外蒙古是不成问题,关键是现在动员义务兵才开始征召,不能置换出我们的机动作战力量。”徐永昌说得有些隐晦。

  掌管新兵训练的赵四马上被点了卯,“新兵训练的话,下半年按预定计划有十五个营的常备军,和相同数量的动员兵,至少可以置换出四个旅。”

  在伊犁机场苦战了很长时间的董振堂马上说道,“老板,我认为北方军的营级编制不合理,面对俄罗斯的大编制时非常吃亏。单纯增加四个混成旅,并不足以应对俄国人可能的报复。”北方军的一个步兵营只有七百多人,而俄罗斯人则有一千多人,要不是火力上有一定优势,北方军的步兵营可能干不过俄罗斯的步兵营。

  几个军方的高官纷纷应和起来,兵力不足造成调度困难,尤其是一线战斗兵员无法形成火力优势,毕竟火力密度还是需要一定数量兵员才能形成的。

  陈安挥挥手压下了军方的议论,“这个问题,我已经责成参谋本部考虑过来。从下半年开始营级编制进行大的改变,步兵营从排级开始增加一个斯托克斯战壕迫击炮小组,连、营都做相应增加,不再列装山炮,使步兵营总规模达到一千多人,如此一来,一线的火力可以得到尽可能增强。”

  “而炮兵营则恢复旧制,重新使用更适于炮兵的十四人班制,规模压缩到原来的六百四十九人。混成旅的规模仍然是六个步兵营和二个炮兵营,再加上旅部直属连,规模达到七千八百多人,不会比俄国的旅级编制差多少了。”陈安说道。

  停了一下,陈安想了想,还是决定将后面的构想都说出来,“实际上,按照参谋本部的设想,四个混成旅,六个直属炮兵营,三个直属辎重营,一个总部直辖营,再加强一个空军地勤营,将组成一个完整的野战军团。从人数看,略同于俄国二步兵师加一骑兵师组成的军团,但是我们野战军团的战斗力远远大于对方。”

  此言一出,除了徐永昌,所有军方高层顿时一片哗然,眼神中更是蠢蠢欲动,原来真的准备建立旅以上级别的战斗建制呀。哪个军人不希望自己的部队多多益善。

  邓宝珊更是希冀满怀,他手下的西部集群肯定是这个设想的最早试验品。

  陈安双手压了压,差点喧哗大作的会场总算平静下来,“如果移民实边计划进展顺利,动员义务兵的规模得到扩张,我考虑将驻地旅全部换成义务兵服役,如此一来,就有一百八十个营级规模,可以转为野战建制,足够编成四个以上军团。所以,我认为向外蒙古进攻计划是完全可行的。”

  这回是政府人士马上提出意见了。彭英甲当即表示,“老板,你的意思是要至少保持一百二十八个营级规模的义务兵,那么就需要足够的移民人口基数。而从今年上半年移民的情况看,二年服役期内能够保持六十个营级规模就算不错了。何况,我无法想象这笔巨额军费开支如何解决?”

  所有人都望向陈安。

  陈安笑了笑,赞许地说,“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一是我拿不拿得出这笔军费,二是移民实边计划能够增大规模。至于军费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义务兵的服役期只有二年,所有饷银只能按职业军人的一半给付,反正这是义务吗。”

  北方军常备军的一半饷银,也足以和国内的军队饷银相媲美。与会人士若有所思,既然老板说没问题,那就没问题了,纷纷认可了这个思路。毕竟这么多年来,布政司从来没有上交过一分军费就是明证。

第一三二章 枪禁和扩军

  至于吸引移民的问题,陈安更是决定放出大杀器,按照不同省份提高人均授地面积。

  顿时政府官员们一片哗然。

  杨增新有些不可思议地说,“老板,新疆可用耕地并不是很多,沙漠却是多得不得了,哪有这么多土地呀。”

  陈安轻笑着解释,“就是因为耕地不足,所以更要多授土地,让他们自己去植树改地。何况我们不要局限于新疆,这里不是还有一个更加广阔,可人员更加稀少的地方吗?”外蒙古的地图,被陈安随意地敲了敲。

  众人恍然大悟,绕了半天,还是再打外蒙古的主意呀。

  于是会场马上分成两大块,军方再仔细计算野战军团的组成,政府则再讨论移民实边的政策修订,不时发生激烈的争执。

  中饭就在会议室内草草解决,然后接着谋划方案。

  首先递交方案反倒是政府部门。只是这个方案让并没有参与讨论而百无聊聊的陈安很是吃惊不已。

  彭英甲等人提出,关内地区仍旧实行人均十亩的土地政策,但是关外沙漠草原地区,则翻上两番实行人均四十亩的土地政策,更多的土地授予是为了让移民植树造林护土或者放牧养殖,避免水土流失。翻上两番的政策,足以吸引国内流民再次掀起实边的热潮,降低强制服兵役带来的副作用。

  最出众的部分是,彭英甲他们认为是时候完善北方军政府机制了,应该设立跨区域的布政司衙门,将新疆、甘肃分拆成四个省,加上可能的外蒙古西部、唐努乌梁海地区,就构成北方军政府布政司下辖的六个行省,更有利于移民的安置。甚至他们还暗示,是否应该将外蒙古以南,和甘肃接壤的西套蒙古也划进北方军政府的范畴。

  谁说文官不会疯狂的?夺取科布多还只是一个议题的时候,西套蒙古就无辜的躺着也中枪了,陈安看了这个报告,也是无语。

  分拆大省的建议,陈安却是觉得非常可行,疆域太辽阔了,还是有必要多几个行省政权,以加强军政府掌控。

  至于多授予土地的建议,彭英甲等人的提议,比陈安自己的想法还要翻了一番,但是这是经过他们计算出来的数据,总比陈安随便说说的小家子气来得实用呀。

  军方的想法则更是大胆。徐永昌他们甚至提出每年培训九十个义务兵营,保持两年一百八十个义务兵营级规模。加上职业化的野战军团一百八十个常备军营级规模,北方军可以始终保持三十多万军队,足够应付现在地盘周边的一应冲突了。

  甚至为了加强移民的推进速度,减轻军方的护卫压力,吃过三边暴乱苦头的胡景翼和董振堂联名提出公开开放枪禁,允许民间拥有自卫手枪。

  看到这个建议,陈安沉默了半响,虽然现在身处乱世,枪禁早已名存实亡,但总是一个压制不是,真的放开了,是否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出人意料的事,政府系统也认为可以放开枪禁,既可以征收枪牌费,又可以增加民众安全感,只要不允许手枪之外的枪械进入民间就是了。军方更是提出,今后随着义务兵体系的建立,开放枪禁,对动员义务兵的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无独有偶,军方也提出了要占领西套蒙古,增加甘肃北边防御纵深的建议。

  陈安苦笑着看着这两份非常大胆的报告,除了自己现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没有什么可以修改的,只好在两份报告上签上同一个意见,“走一步算一步吧。”其他的话也没了,言下之意就是其他的要看北方军政府的财力和机会了。

  会议结束后,移民实边政策翻两番的消息,很快就被故意泄露了出去。而军队规模翻一番的决策,自然是严格保密了。

  北方日报第二天就发出了惊叹,军政府在干什么?鼓励民众杀戮吗?一篇激烈抨击军政府公开开放枪禁的报道,就挂在报纸的头版头条。

  明眼人都知道,这又是那名无所畏惧的大记者在给军政府挑刺了。

  不过甘肃新疆的居民反应却是非常不同的。

  新疆一带的汉人,马上奔赴最近的县级政府巡警衙门进行登记,申请持枪证件,购买北方工业集团大肆贩卖的英国左轮手枪。当地绿教遗毒非常深厚,安全形势极不乐观。汉人本来就偷偷地持有枪械自卫,现在更是光明正大挂在腰上,威慑当地不法分子。南北疆的安全状态顿时焕然一新。

  甘肃地区的各族民众,却没有这么大规模涌去购枪,毕竟在北方军多年打击下,甘肃几乎已经是国内最安全的地区之一了。但是,对枪械的喜爱是人类的天性,各种各样的射击会所纷纷筹划建立起来,吸引民众进行训练和采购,不少会所老板几乎是空手套白狼一夜致富,真可谓是商机无限。

  这一招,饶是同意开放枪禁的军政两方高层都没有想到的。

  在陈安授意下,北方工业公司大量向境内倾销英国韦伯利左轮手枪,口径11.18毫米,枪重1.077千克,转轮容弹六发。虽然左轮手枪威力不如自动手枪,但是军方还是要保持一定优势的,所以北方军政府出台的持枪细则中,暂时只允许持有左轮手枪一个款式。

  各种射击会所申请新建报告的出现,也马上提醒了北方军政府。很快,开放枪禁的条例正式出台,如何持有,在什么地方允许使用,以及什么地方禁止携带等等,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北方军政府一开放枪禁,顿时对周边的陕西和四川造成了巨大压力。两位督军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向阶州提出了丝毫没有约束力的抗议。

  阶州大本营将电报转给了正在兰州的陈安,他顺手就扔进了纸篓里,狗屁抗议,说不定买得最多的就是他们两个。

  过了一天,让全国民众更受刺激的报道又出现在北方日报上。早先在坊间已经多有传闻的移民实边计划,授予土地翻两番的消息终于被得到证实。

  这回不仅是各省的督军惶恐了,袁世凯大总统也吃不住了,在总统府里傻乎乎地问其他人,“这个陈安干什么?让关内百姓都跑到关外去吗?”

  事实证明,中国人的故土情怀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大量移民潮重新出现的同时,更多的老百姓还是选择忍饥挨饿待在自己的故乡,不愿出去闯荡,尤其是还有苛刻的服兵役条款限制。

  无论如何,几乎就快停滞的移民实边计划马上重新运转起来,不少年轻人抛弃了好男不当兵的传统,终于选择来边疆闯出一片天地。

  很快,各地办事处又迎来一批新的移民报名,到了晚上,汇总数据飞快的用电报发了过来。

  彭英甲急冲冲地赶到兰州机器局,陈安临时驻地就放在这里。

  “根据数据显示,完成今年的一百五十万移民任务应该没有问题。”彭英甲红光满面地汇报。他已经被任命为北方军政府布政司第一任布政使了,自然高兴不得了。当然,无论是资历还是能耐,拿下这个位置,彭英甲都是当之无愧的。杨增新则成为了他的助手,也基本是下一届的布政使预备人选了。

  陈安听完报告,亦是心头一块石头落地,没有移民,所有的计划都是空中楼阁。今年上半年一下子退出了过半移民,只有七十多万留了下来,很是刺激了陈安一番。只有今年完成了一百五十万移民任务,下半年至少征召四十五个营动员义务兵的计划才有实现可能。

  军方提出的九十个营义务兵计划,陈安毫不手软地先砍掉一半再说,移民总人口能不能达到不说,军费也是一个问题,步子一次性不能迈得太大。以后要建立一百八十个营规模义务兵,陈安倒是赞同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