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乱明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喻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1 MB   上传时间:2014-12-14 19:02:48

张兆接报后,哈哈大笑:“硬碰硬!不到一个时辰,哈哈……谁小看荆州军,谁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张兆和林纯义的决策非常正确,以正面硬撼的方式击败了左良玉,大大震慑了别有用心之徒。以后,谁要是再敢打邦泰的主意,得好好想想荆州军的战斗力!

首先被震慑的,乃是卢象升。

卢象升刚刚抵达襄阳,还来不及召见张兆,就接到了左良玉大败的消息,卢象升跌足长叹,大呼来迟一步。

左良玉练兵颇为得法,以昌平兵为底,战斗力算得上大明军队中的上上等,却在不到一个时辰内,被虎啸军干净利落地击溃。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同等兵力下,天雄军、洪承畴的洪兵,绝无可能对阵荆州军,除非用上关辽铁骑!

这让卢象升焦虑不已,立即召见令张兆,令其放弃追袭左良玉,待他见到左良玉后再做打算。

张兆水贼出身,向来不习惯与人正面冲突,满口应道:“卢总督放心,只要左良玉不祸害襄阳,放他一马又何妨。”

说完,张兆又冷声道:“左良玉背叛朝廷,祸害桐柏、新野、唐县、襄阳等地,死于其手下的百姓不下二十万。若不拿左良玉人头给死去的将士、百姓一个交待,我荆州军上下决不答应!”

卢象升愤怒万分,强压着火气,道:“朝廷自有法度,不容我等妄言。你只管停兵即可!”

“谨遵总督吩咐!”

张兆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转头立即令虎啸军、弓兵加快速度,务必拿到左良玉人头。

虎啸军、弓兵挥师西向,不停地将左良玉往深山老林中驱赶,隐隐有与周望将左良玉合围之势。

待卢象升发现被欺骗后,怒不可遏,差点拔刀砍下张兆的头颅。

但卢象升手头只有百余亲卫,哪能压服张兆和林纯义,只得大骂出城,往左家军逃亡的方向追去,试图尽力挽救左家军。

第二百四十五章 战略转向

当大明上下、邦泰内外无不心急火燎地盯着广州时,林纯鸿却携妾在海上逍遥快活。

镇远、来远和致远舰经过半年的建造,终于在崇祯八年十月十八下水,开始为期两个月的海试。林纯鸿想亲身体会劈波斩浪的感觉,便登舰参加海试,还拉上了崔玉儿。

崔玉儿本不想去,但林纯鸿一句话彻底让她改变了主意:“你做海上保险生意,海舟都未乘坐过,能有什么发展前途?”

令人惊奇的是,崔玉儿上舟之后,并未像林纯鸿一般吐得稀里哗啦,而是表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就仿佛自小从船上长大一般。

林纯鸿脸色苍白,手指崔玉儿,不无嫉妒地说道:“上辈子,你一定是海盗婆娘!”

崔玉儿非常肯定地点头道:“对!不过外子乃旱鸭子!”

林纯鸿一跃而起,将崔玉儿搂入怀中,斥道:“你家老爷是旱鸭子?我十二岁横渡长江,十七岁时,为了一根木材,在长江里泡了一天一夜,能是旱鸭子?”

崔玉儿娇态毕现,嗔道:“上辈子又不是嫁给你!你急什么急?”

林纯鸿笑道:“上辈子,下辈子,你都逃不过老爷我的魔爪!”

说完,搂住崔玉儿就要求欢。

突然,林纯鸿停止手上动作,感到奇怪不已,对崔玉儿说道:“真是奇怪,与你一番打闹后,好像没那么难受了!”

崔玉儿如春藤一般,缠绕在林纯鸿身上,喃喃道:“三哥哥……你看看,这样摇来摇去的多舒服,陆地上完全找不到这种感觉……”

一番云雨之后,林纯鸿彻底摆脱了最初的不适,如同一个海上汉子一般,开始享受那种无天无地的自由生活。

在海试中,林纯鸿发现,镇远、来远和致远三舰的水手素质差定远舰不是一星半点。抛开水手之间的配合不言,仅仅从操帆操舵技术、炮击的速度和精准度来看,三舰还需要经历长期的训练和实战。

林纯鸿最初还颇为担心,但考虑到定远舰吸取了整个邦泰多年来储备的精华,心里方才释然。不就是训练和实战么,大不了海试结束后拿海上的小鱼小虾练练手!

林纯鸿能放心大胆地离开广州两个月,与长期坚持不懈的制度建设有莫大关联。

与荆州不同,广东的机构设置、人员管控、工商管理皆以海洋为核心。林纯鸿无意对广东腹地采取如同荆州一般的激烈措施,一则时机不成熟,二则力有不逮,强行推广,恐怕好事会变成坏事。

继在广州、澳门设立海外定点贸易处后,林纯鸿陆续在惠州、潮州、琼州及安南锦普设立定点贸易处,派遣得力人手进行管理。从一开始,定点贸易处就与货栈完全不同,以管理、收税职能为主,并不直接从事货殖谋利一事。

定点贸易处隶属于中书府海事部。鉴于广东离荆州过远,目前海事部衙门位于广州,接受林纯鸿的直辖。

军事上,广东的兵力主要分为四部,一为龙虎军,剿灭刘香后,林纯鸿将龙虎营扩充为龙虎军,驻扎在长洲岛,威慑广东境内的任何不轨之徒;二为海上缉私队,以乌天海为队长,驻扎在香港岛,每日巡逻广东沿海,打击走私;三为劫掠舰队,以遂溪军港为基地,整日神龙见首不见尾;四为海军舰队,以梁枫为海军提督,驻扎在遂溪,乃林纯鸿海上势力的核心。

这四部分力量均隶属于都督府海军部,目前也接受林纯鸿的直辖。

此外,邦泰商号、监察府均成立海事部,专门对广东相关事务进行管理。

林纯鸿早就在筹划设立海事总督,除了监察府海事部外,对广东的所有机构进行总揽管理,这样,一旦林纯鸿离开广东,广东不至于群龙失首,陷于混乱之中。

至于人选,除了张兆外,目前无人能胜任。

当林纯鸿在海上谋划不休时,岸上的下属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派出船只四处寻找参加海试的三舰。好在三舰离陆地并不远,总算找到了林纯鸿,送上了最新急报。

林纯鸿对钱谦益、瞿式耜的用意可谓洞若观火:无非就是想逼温体仁退位,彻底掌控朝政。

毕竟,后世对东林党人的分析与论述汗牛充栋,林纯鸿时有耳闻,并不陌生。南明小朝廷之所以短命,东林党人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福王就位后,东林党人不仅未能彻底抛弃前嫌,与天下士绅同舟共济,共度时艰,反而不停地挖墙脚,最终更是变本加厉,竭力蛊惑左良玉“清君侧”,给汉民族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东林党成立之初,尚有为国为民之心思,但经历多年的争斗与杀戮后,东林党已经彻底变质,成为大明体制内怪胎。东林党内也不乏国之栋梁,如徐光启、侯恂辈,皆为一时之大才,然而这改变不了东林党的整体氛围。

东林党自形成以来,无论得势或者被杀戮,总是带着悲剧色彩。铸就东林党悲剧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明的政治体制!

大明的政治体制不变,复社最终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甚至以后还会出现西林党、北林党……

“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瞿式耜、钱谦益置亿万生民性命、大明前景于不顾,唯务争权夺利,要说林纯鸿不愤怒,那绝无可能。

“迟早要把东林党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里!”林纯鸿暗暗地下决心。

至于左良玉的威胁,林纯鸿则完全没有放在眼里。林纯鸿在襄阳投资三百多万两银子修城防,并放置了虎啸军坐镇襄阳,这样的城池要是被左良玉攻破,林纯鸿干脆找一根稻草上吊得了,还谈什么寻觅万事太平之策?

左良玉攻不破襄阳,也过不了汉江,对荆州、夷陵的威胁微乎其微。

现在的关键是,邦泰该何去何从,或者说大明乃至整个大汉民族该何去何从!

林纯鸿现在有足够的信心应付朝廷、江南地方、郑芝龙等各方势力的明枪暗箭,也有足够的实力在大明境内掀起狂风暴雨,彻底改变历史的走向。

至于遍布北方的贼寇及盘踞东北的女真人,林纯鸿认为,无论是朝廷,还是江南地方势力,乃至郑芝龙,都无能力应付,这从历史上得到了证明。要彻底避免汉民族走向沉沦,必然要求邦泰发挥更为关键性的作用。

是继续韬光养晦?还是乘势而上,为汉民族打出一条阳光大道出来?

林纯鸿时而皱眉,时而啃咬笔头,时而又在纸上写写画画,这让崔玉儿胆战心惊,她不免想到,难道事态竟然如此严重,让三哥哥为难至斯?

她忍不住向林纯鸿的案台瞅去,赫然发现,纸上乱七八糟地写着河南、四川等字眼,从四川上面又画出一个箭头,指向秦良玉三个字。

崔玉儿大吃一惊,左良玉攻击襄阳,与秦良玉有何关系?她失口问道:“三哥哥准备进攻石柱?”

林纯鸿一愣,茫然问道:“什么进攻石柱?”

崔玉儿指着箭头,问道:“这支弩箭可不正是射向秦柱国?”

林纯鸿哑然失笑,“我随便乱画的,你倒当真会联想……这个箭头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要占据四川,将面临秦良玉的几万百战之师!”

说完,林纯鸿又陷入沉思中,口中喃喃念叨:“到底是进入河南剿匪,还是直接占据四川呢……”

的确,林纯鸿不准备再继续蛰伏了!

目前,贼寇活动范围越来越广阔,一直闹到了南直隶。贼寇流动作战,对社会经济的破坏乃是灾难性的,长此以往,大明势必处处是贼寇。

况且,贼寇势力越来越庞大,林纯鸿也不敢打包票能彻底消灭贼寇,一旦剿匪之战旷日持久,邦泰被贼寇束住了手脚,如何应对入侵的女真人?

林纯鸿决定不再按部就班地等待朝廷的命令,而是直接返回荆州,吹响向贼寇攻击的号角。不过,林纯鸿现还在犹豫,是在占据四川后再进攻贼寇,还是直接北上剿匪。

两策可谓各有利弊,占据四川,邦泰所能控制的人口、地盘将大幅度扩大,邦泰将获得一个庞大的后方,战略纵深拓展,好处不言而喻。然而,此举将彻底激怒朝廷,后果难以预测。

直接剿匪,朝廷虽会对邦泰不听指挥大为不满,但看在其剿匪的份上,双方尚有回旋的余地,不至于彻底决裂。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邦泰将不得不依靠三府之力供养战争,恐怕会非常吃力。

林纯鸿想来想去,觉得目前还不能与朝廷彻底闹翻。闹翻后,邦泰多年来费尽苦心收罗的人才很可能会就此离开,还得分兵防备朝廷的进攻。

此外,邦泰的收支状况也会急剧恶化,朝廷只需要一纸诏书,就可以禁止票据在大明各地流通,给邦泰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此举也会败坏票据的声誉,此后想重操旧业,不知道要面临多大的困难。

最关键的是,闹翻后,军队能不能一心一意地跟着林纯鸿走,这还是一个大问题。大明朝廷深入人心,林纯鸿暂时根本无力挑战。

最终,林纯鸿决定,暂时不管四川,待时机成熟后再说。

第二百四十六章 良玉授首

剿灭贼寇,并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涉及到政略、经略等方方面面。否则,各地贼寇不至于灭了又起,陷入无休无止的境地。

林纯鸿决定实施大规模的强制移民。北方之乱,关键原因还在于天灾和人地矛盾。只要将动乱之地的人口减少到一定程度,无论如何也乱不起来。

更何况,林纯鸿在琼州和香港岛正缺少大量的精壮劳力,吞下个上百万,完全不是问题。

这点倒与洪承畴不谋而合。洪承畴绝非一个简简单单的军事领袖,其政治眼光也相当出色。洪承畴针对贼寇的策略非常简单有效,军事上狠狠地打击,抓住后绝不考虑什么安置问题,统统杀掉,即使投降,也照杀不误。杀光了,什么事都没了。

当初,要是陈奇瑜有洪承畴一半的狠辣劲,李自成、张献忠不知道已经死了多少年了。

相比较洪屠夫的狠辣,区区强制移民算什么?

决定了战略方向,其他边角问题都好说。东林党这次狠狠地算计邦泰集团,必须对其实施猛烈的报复。

东林党打着逼反邦泰集团的念头,目的并不在于为大明消除一个割据势力,而是为了逼温体仁引咎辞职。

当然,赶温体仁下台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是东林党上位。林纯鸿估计,东林党后期定然会拿出打击邦泰集团的一整套方略,以期望被朱由检看中,再次执掌朝政。

联想到安防司的汇报,说瞿式耜暗中派人窥探各地转运中心及钱庄,东林党的谋划呼之欲出。这点对林纯鸿来说可谓是最致命的,一旦朱由检接受其方略,邦泰除了武力反抗外,别无他途。

为了报复东林党,林纯鸿决定在朱由检面前,将东林党居心叵测的用心挑到明处,让朱由检彻底对东林党失去信心,永不再用。

同时,林纯鸿还决定组织一帮士子,在士林中大肆攻击东林党,用严密的逻辑、详实的证据向世人宣告,东林党绝不是道貌岸然的君子,而是一群为了私利可以背叛朝廷的伪君子,彻底败坏东林党的名誉,让其成为过街的老鼠。

……

待战舰将林纯鸿送回广州,各种应对之策已经非常成熟,立即通过张杰夫之手,变成林纯鸿的命令,向四面八方传递出去……

“任命张兆为海事总督,立即赶赴广州上任……”

“令周望除恶务尽,拿左良玉的人头祭奠死难的勇士及百姓……”

“令政宣司抽调得力人手,反击东林党……”

……

下达命令后,林纯鸿又将广东之事安排妥当,方才带着五名工匠,在百余侍卫的遮护下,拍马往荆州而去……

且说周望甩脱贼寇后,日夜兼程,往襄阳方向急赶。待行至南召县时,听闻左良玉大败,往郧阳方向逃窜而去。接报后,周望方才安心,然后立即挥师西南向,试图与林纯义一起夹击左良玉,彻底消灭左良玉,以震慑群宵。

周望轻装进兵,终于在郧西堵住了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左良玉。

正当周望与林纯义厉兵秣马,准备完成对左良玉的最后一击时,卢象升抵达军中,竭力阻止周望进兵。

周望焦躁不已,冷笑道:“卢大人时机把握真准,左贼祸害桐柏、新野、唐县时,卢大人不到;进攻襄阳府时,卢大人不到;偏偏左贼穷途末路时,卢大人就到了……”

卢象升心高气傲,向来在军中说一不二,如何受得了周望此等侮辱,直气得浑身颤抖,右手忍不住往刀柄上摸去,直欲斩下周望的头颅。

周望可不像卢象升般顾忌良多,见卢象升欲动武,唰地一声,拔出腰刀,大喝道:“想在我荆州军中动武,哪里来的胆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9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3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乱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