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乱明_分节阅读_第291节
小说作者:喻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1 MB   上传时间:2014-12-14 19:02:48

张道涵和朱之瑜万万想不到,困扰他们好几个月的财政艰难,就这样被林纯鸿轻易化解,不由得暗地里松了口气。

虽松了口气,张道涵和朱之瑜显然还未忘记此次来百里洲的主要目的。张道涵偷眼看了看朱之瑜,发现朱之瑜也正好看着他,眼睛里露出征询的意思。

张道涵眉头跳了跳,考虑到林纯鸿并未显露出丝毫独断专行的迹象,对着朱之瑜摇了摇头,示意暂时先别提出星拱楼调查权一事。

第五百五十三章 纷争

议事告一个段落,当晚,众人皆歇息在工程院。

百里洲全岛皆是沙土,极其适合沙梨生长。这里的沙梨味甜,水分充足,在荆州大受欢迎。于是,这些年来,农户相继在岛上种植了沙梨,几乎遍布全岛。

每年三月,千树万树梨花开,全岛掩映在白色的梨花中,与周边金黄的油菜花交相辉映,煞是好看。这几日,崔玉初一上岛,便被美景所吸引,不停地感慨:“三年没有上岛,没想到百里洲岛变得这么美!”

晚上,崔玉儿回到住处,收拾整理一番,待到林纯鸿回来,见他面色无丝毫异状,问道:“怎么?张府令和朱幕使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林纯鸿携着崔玉儿玉质般的手,笑道:“难道希望你家三哥哥被外人欺负?”

崔玉儿抽回双手,道:“三哥哥不欺负他们,他们就该烧高香了!只是,将妇人引入官场,此举过于惊世骇俗,压力必然大得很,三哥哥能不能受得了?”

林纯鸿道:“荆州总计才千把多万人口,女子占一半,总不能让五百多万人口白白浪费粮食!”

崔玉儿大为不满,驳道:“纺织的女工,你都视而不见?还有相夫教子,什么白白浪费粮食,胡说!”

林纯鸿本就是故意激怒崔玉儿,看着崔玉儿脸若桃花,眼波流转,心里早已痒痒的,一把将崔玉儿搂入怀中,道:“好啦好啦,妇人能顶半边天,好了么?”

说完,一张嘴堵在了崔玉儿的小嘴之上。

崔玉儿吱吱呜呜说不出话来,只好随林纯鸿任意施为。

风光旖旎,不可尽述。

且说朱之瑜和张道涵当晚商议一番,觉得此事还是不要明说为好,以免双方起了冲突,给荆州造成无法抚平的伤痕。

权力之争,一旦开始,就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有一方让步,或者你死我亡。这点,朱之瑜和张道涵倒没有抱丝毫的侥幸。

不过,能在方式上柔和点,更容易让林纯鸿认清形势,主动让一步。

朱之瑜和张道涵商议良久,最终决定采取迂回之策,由朱之瑜上书,提议在监察府及安防司设立资金监管、调查机构。

第二日,朱之瑜和张道涵趁着宋应星、周望不在,将准备好的提案交予林纯鸿手中,然后神色紧张地看着脸色阴晴变幻的林纯鸿。

林纯鸿一页页地翻过去,目光最终落在落款上,张道涵和朱之瑜的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哪想到,林纯鸿忽然轻松地说道:“提议很好嘛,安防司确实应该成立资金流动监管部门,尽早发现境外的异动,至于监察府嘛,目的应与安防司不同,以查案为主。”

张道涵和朱之瑜面面相觑,不知道林纯鸿是故意避重就轻,还是压根没有看透两人的意思。

朱之瑜咬了咬牙,鼓起了勇气,说道:“都督,既然安防司和监察府都成立了资金流动监管部门,星拱楼内就不宜再设类似机构,这样浪费人力财力。”

“哦?”林纯鸿吃了一惊,旋即大笑道:“两位过虑了,本督闲来无事,见二夫人擅长财计,就令她调查着混时间,以博美人一笑,哪有设立什么机构?”

林纯鸿的解释,让朱之瑜和张道涵大跌眼镜,这他娘的算什么事?涉及千万生灵之福祉,仅仅一句博美人一笑就一带而过,这与烽火戏诸侯有什么区别?

敷衍!敷衍,赤裸裸的敷衍!

背后的目的就是绝不愿意放弃星拱楼的调查之权!

朱之瑜的脸色变得相当难看,拱手大叫道:“都督……”

话还未说出,就被林纯鸿打断,林纯鸿道:“估摸着,黄石斋也快到荆州了,两位恐怕还不知,黄石斋宣旨后,将在湖广按察使司任签事。在百里洲迁延数日,也该回荆州了。”

说完,拂袖而出,将脸色铁青的朱之瑜和张道涵留在了身后。

回荆州的途中,崔玉儿越想越觉得不妥,忍不住问林纯鸿道:“历史上,任何雄霸之主,无不担心大权旁落,拼命加强手中的权势,到了太祖爷,连丞相也无法容忍,直接废除,三哥哥倒好,惟恐自己事情太多,能放的都全放出去了!”

林纯鸿戏谑道:“你家三哥哥笨,惟恐办坏了事情,索性啥事也不做,这样不会出错!”

崔玉儿柳眉倒竖,气道:“人家和你说正事呢!”

林纯鸿笑了笑,旋即正色道:“太祖爷、成祖爷,权势滔天吧?一言可决天下人之生死。仅仅只过了两代,至仁宗、宣宗时,弄出了所谓的内阁大学士,从那开始,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到了嘉靖晚年,就连熟稔政争的嘉靖爷也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随后,经隆庆、万历二十年,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峰,首辅之权比丞相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点,要是太祖爷泉下有知,估计得从孝陵中跳出来。”

听林纯鸿的话对太祖爷颇不尊重,崔玉儿不由得笑了起来,道:“这些都是你们男人的事,男人天生都好斗,不斗个你死我活,好像无法瞑目似的。”

林纯鸿嘿嘿笑道:“男人骨子里就热衷于毁灭,如果能看着对手从自己眼前毁灭,那种成就感简直美妙至极。至于女人么,就见不得毁灭了,若两人有矛盾,估计最终的结果就是老死不相往来。我倒宁愿这个世界由女人控制,形成一个个的小圈子,互相不说话,不来往。”

崔玉儿听得咯咯直笑,道:“你接着说,别打岔,内阁权力大,怎么了?”

林纯鸿道:“我这么说,无非就是告诉你,太祖爷英明神武至斯,恢复中华,重新架构了大汉的体系,却也无法防止皇权旁落。荆州这边,如果我独揽一切,以后的继任者,根本无法掌控这些权力,最终还是落入某个团体之手。与其如此,还不如刚开始就不要独揽。那帮居心叵测者,见我这个活既辛苦,又挨骂,还经常受气,躲都来不及,也就不会发生惨烈的争斗。”

崔玉儿不由得听痴了。按照荆州目前的发展态势,林纯鸿势必成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物,一旦林纯鸿老去,按照大明的传统,势必父业子继。林纯鸿目前就有三个儿子,周凤两个,她一个,将来很可能还会更多,这些儿子间岂不是为了争夺父位,将要爆发惨烈的争斗?

想想那些太祖爷被圈养的子孙,崔玉儿就忍不住胆战心惊。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儿子做一介平民,安安稳稳地渡过一生。

也许,林纯鸿放掉权力,倒不失为子孙积福的好办法。

崔玉儿的想法,林纯鸿自然无法知晓。若真知晓,林纯鸿肯定会笑她幼稚。政治斗争,不是你置身事外就能免祸的。

林纯鸿见崔玉儿发痴,也不管崔玉儿是否在听,说道:“大明朝廷的权力被瓜分为三份,皇帝、内廷、外廷。三方之中,任何两方联合,就非另外一方所能匹敌。如,万历初年,内廷和外廷相互勾结,皇权就被架空;天启年间,皇权和内廷结合在一起,外廷就死伤惨重。若是三方都不勾结,朝廷就乱象纷呈,什么事都做不了。万历后期,当今朝廷,就是这副状态。”

“按说,权力被分为三份,应该是最稳定的,只可惜,权力是被不同的利益集团瓜分,互相争斗之下,最终毁了大明朝廷。如果能按照权力的属性进行瓜分,大明朝廷何至于此?”

“荆州这边,出于历史的惯性,也逐步在往大明的老路上滑去,哎……任重而道远啊……”

这些话,崔玉儿自然听不懂,只是用一双美目瞅着林纯鸿,不停地点头,表示自己在侧耳倾听。

林纯鸿自失地笑了笑,接着又摇了摇头,道:“岂止是任重而道远,估计要几百年时间!”

……

回到荆州后,张道涵和朱之瑜没有继续纠缠此事,一切按部就班,波澜不惊,直到黄道周携圣旨抵达荆州。

黄道周素有直名,书画诗歌皆佳,就连天文、数理也无一不通。他一抵达荆州,就受到了文人士子的热烈追捧,在荆州掀起了一股石斋先生的旋风。

对于这些追捧,黄道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天绷着一张脸,就像荆州欠他几万圆一般。

也难怪他如此,当初议与鞑子的战和之时,黄道周犯言直谏,把朱由检和杨嗣昌往死里得罪。后来,朱由检和杨嗣昌决定封林纯鸿为江陵侯,黄道周又冒着廷杖的危险,竭力阻止封侯之议。这让朱由检和杨嗣昌烦不胜烦。

最终,杨嗣昌狠下心来,撺掇朱由检将黄道周赶到湖广,还由他来宣旨。

黄道周虽然直,但绝对不蠢,瞬间明白了朱由检和杨嗣昌的算计,出于大局考虑,他奉旨来到荆州。

接旨的过程,没有任何意外,当林纯鸿山呼“谢吾皇恩”,正式成为江陵侯后,黄道周突然须发皆张,高声痛骂道:“乱臣贼子,居然还有脸高呼谢吾皇恩,你的眼中还有吾皇么?”

满堂皆惊,一时寂静无声,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见。

第五百五十四章 应招

黄道周有可能在宣旨中刁难林纯鸿,这点荆州方面有所预计,并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但是,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黄道周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整个接旨的过程,却在林纯鸿成为江陵侯后,突然发难,张嘴大骂林纯鸿。

林纯鸿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阴云密布,转眼就要发作。周边的武将们,怒不可遏,眼睛瞪着黄道周,只待林纯鸿下令,就将其擒下。

黄道周丝毫不惧,反而用挑衅的眼光看着林纯鸿一众人。

朱之瑜大急,不停对着林纯鸿使眼色,示意林纯鸿隐忍。他惟恐林纯鸿一怒之下,对黄道周不利。黄道周名声太响,无论是杀还是关,皆成就了他的直名,对荆州则是百害无一利。

林纯鸿的胸膛剧烈起伏片刻,阴沉的脸色慢慢阴转晴,俄而大笑道:“腐儒之言,臭不可闻!大明要没有我林纯鸿,不知要乱成什么样!”

黄道周哈哈大笑:“独夫民贼!也敢自居其功?大明之乱,正是因为有你们这帮乱臣贼子!”

林纯鸿不屑地说道:“高迎祥携裹乱民二十余万,纵横南直隶、河南、陕西、山西,最终亡于何人之手?张献忠、罗汝才淫虐河南,何人将其追至穷途末路?革左五营祸害安庐,何人将其安抚?”

黄道周冷冷道:“我大明自有灭贼之人!何必用汝等居心叵测之辈?如洪彦演、孙伯雅、卢建斗辈,忠义为先,皆是灭贼之人!汝等适逢其会,偶然成就些许小功,居然以此要挟朝廷,忠义之心何在?”

林纯鸿哈哈大笑,道:“自有灭贼之人?诚为可笑也!去年底,鞑子大规模入侵,除了卢建斗率领五千兵众与鞑子决一死战外,又有何人敢出战?若不是荆州军将士浴血奋战,恐怕闻名天下的石斋先生现在还受困京城!坐井观天、自高自大之辈,居然还敢妄称忠义!当前最大的忠义就是安抚民众,剿灭贼寇,抵御外辱!还请问石斋先生,林某哪一点做得不如整日坐而论道的石斋先生?”

黄道周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气得直喘粗气,好不容易喘匀了气,用颤抖的声音叫道:“从古至今,从未听闻截朝廷之税收而称忠义者,也从未听闻自建府衙而称忠义者,汝口口声声称忠于大明,就没有丝毫羞耻之心?”

林纯鸿大笑道:“天下府县,哪有如荆州、夷陵、武昌、襄阳、南阳、夔州等府,从不拖欠起运者?府县之父母官,皆如林某,朝廷税收如何只有两千多万?至于自建府衙,这就要问石斋先生了,石斋先生居庙堂之高,不思报效朝廷,致使天下百姓处水深火热之中,天下官员,大多无才无德。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楚地之民,痛感时局艰难,生活难以为继,不得不另辟蹊径,奋起抗争。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事,还请问石斋先生,荆州之民不如天下之民安稳否?荆州之民不如天下之民富裕否?荆州之军,不如大明军队犀利否?”

言毕,林纯鸿大喝一声,斥道:“汝等尸位素餐,可谓五蠹,朝廷江河日下,皆汝等之过也!却妄言指责荆州,可算无知、无德、无才!”

黄道周脸色苍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向后晕倒在地。

黄道周痛斥林纯鸿,却被林纯鸿反唇相讥以致吐血昏迷,在荆州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万万想不到素以文章、风骨闻名天下,天下读书人顶礼膜拜的人物,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荆州政宣司总管唐文介征得林纯鸿同意后,将辩难之辞全文刊载在《荆州时报》上。一时洛阳纸贵,各地士子多有求一份报纸而出高价者。

接连几日,各地报纸纷纷刊载各地士子评论文章,有的对黄道周的风骨倾慕不已,谓之不避强权,敢于直斥林纯鸿之非;有的认为林纯鸿强词夺理;有的对黄道周呲之以鼻,认为黄道周自讨没趣;还有的为荆州大鸣不平,认为朝廷应该学习荆州逆而奋起,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一些头脑敏锐、满腹经纶的清醒之辈,得知黄道周被骂晕后,不由得摇头叹息:“虚无缥缈感性之言,如何是事实证据确凿、论辩严谨之言的对手?黄石斋败得不冤!”

当黄道周晕倒之后,林纯鸿立即调派医术最为精湛的医师对他进行救治。

黄道周名声太响,若真死在了荆州,麻烦可就大了。更何况,林纯鸿对黄道周的风骨素来推崇,对他渊博的学识佩服不已,仅从这点,也得倾力救治。

黄道周也就是气血攻心,一时喘气不匀而晕倒,并无大碍,稍稍昏迷个把时辰,便即醒来。醒来之后,黄道周留下四字“好自为之”,也不与荆州诸多大员告别,只身前往武昌赴任。

此出闹剧,显然是朱由检和杨嗣昌有意为之,也就是说,朝廷已经吹响了斗争的号角,容不得林纯鸿轻忽。林纯鸿立即将张道涵、朱之瑜和唐文介唤来,共同商议对策。

林纯鸿道:“综合各方面消息,朝廷动作力度一点也不小啊!杨嗣昌的第一把刀就砍向了都察院和各科给事中,一些整日指手画脚的家伙,全部被他以升官的名誉,调到各地当巡按。杨嗣昌干什么,我们管不了,也懒得去管,只是,他把祸水引到荆州,这点轻忽不得。”

朱之瑜道:“黄石斋被派到湖广来,的确是个麻烦。虽然昨天吃了个大亏,但石斋先生是性坚之辈,恐怕在武昌还会兴风作浪,不得不防啊。”

林纯鸿沉吟片刻,问道:“朱幕使,你与石斋先生接触多一点,照你看,黄石斋认同荆州理念的可能性有多大?”

朱之瑜不假思索地回道:“基本不可能。黄石斋颇为固执,在他的心目中,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不能有丝毫逾越,仅这点,就不可能让他认同。”

林纯鸿叹道:“一个个比岩石还要硬,还真是难以对付。”

张道涵和朱之瑜心里有事,听到“比岩石还要硬”,不由自主地避开林纯鸿的目光,默然不语。

唐文介不知三人之间的争执,还以为三人为黄道周一事烦恼,小心地说道:“大明崇尚文治,与士大夫共天下,天下士绅,乃大明之根基。反观我荆州,官员录用、地位,皆不以科举为据,所谓的士绅豪强,皆被打压,黄石斋根本动摇不了荆州的根基,因此,属下认为,黄石斋一事,恶劣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林纯鸿对唐文介刮目相看,唐文介的话,已经涉及到政权依靠谁,打击谁,已经到了一定的深度,具有了一定的政治素养。

林纯鸿点头赞道:“唐总管看得很透。咱们荆州的确没有必要让所有人拥护,应该明确依靠谁,扶持谁,打击谁。”

张道涵和朱之瑜听到唐文介的话后,颇受启发,开始认真思索林纯鸿所说的“依靠谁、扶持谁、打击谁”的问题。

早在林纯鸿担任枝江典史时,就已经仔细琢磨过这个问题,并且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一直坚持不懈地夯实根基,打击拦路虎,只是这一切均在林纯鸿脑中,没有向别人说出而已。

第一要依靠的对象,自然是浴血奋战的将士。乱世之中,没有什么比强大的武力更能保证荆州的安全,因此,铸就军魂,让军队绝对忠于荆州,就成了林纯鸿的首要目标。因此,他费尽心机地推行勋田制、让军人享受崇高的地位,不仅激励了将士奋勇作战,而且还让所有的将士与荆州的利益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这次,林纯鸿下令雄威军团威胁京师,所有将士没有一人反对,便是成效显著的明证。

第二要依靠的对象,便是荆州崛起所造就的新贵。如周望、郭铭彦、张兆、郑天成等,皆属此类。这帮人刚开始无不是穷困潦倒,与林纯鸿一同创业,打出一片天地。也就是说,他们伴随着荆州的壮大而成为叱咤一方的人物,前途和命运与荆州天然不可分离,当然是依靠的对象。

第三类要依靠的对象,当属接受实学思想,务于实务的官僚士绅。如张道涵、朱之瑜、马世奇、杨一仁等人,皆属此类。这类人规模最为庞大,甚至连荆州境内的五六万教书先生,以及规模庞大的技术工匠,也可以归为此类。要让这类人对荆州忠心耿耿,不仅要让他们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还得让他们享受崇高的政治地位,最关键的是,还得为他们提供发挥个人才能的舞台。

也就是说,这类人最难伺候,也是与大明朝廷互相争夺的焦点。很大程度上,荆州的软实力体现在认同荆州理念的士绅是否越来越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9页  当前第2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3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乱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