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乱明_分节阅读_第306节
小说作者:喻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1 MB   上传时间:2014-12-14 19:02:48

……

贺人龙按兵不动,李自成可犯了难。西安堵在要道上,往北、往东皆不可能,他赫然发现,自己当初选择凤翔作为突破点,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而且,李自成也得到了消息,朝廷终于有了动作,任命熊文灿为陕西巡抚,正往陕西紧赶。

更让李自成大惊失色的是:熊文灿初一出京师,就马上与林纯鸿联络,希望林纯鸿派兵助阵,共同剿匪。

林纯鸿应同,下命令组建绥靖行营,兵马超过三万,不日就要出方城垭口,望陕西进兵!

第五百七十九章 撬动时局(五)

崇祯十一年七月十五,林纯鸿以林纯义为帅,率领虎啸军团、龙武军兵出方城垭口,逶迤望潼关而行。

重工坊的出售,还处于宣传造势阶段,荆州的财政依然紧张,林纯鸿根本拿不出钱来支撑三万精锐兵力跨越上千里作战。

粮食不是问题,军械也不是问题,难就难在如何将粮食和军械运至前线。

按照以往的做法,荆州军除了担负遮护粮道的任务外,自身从未亲自运送过粮草,若有作战任务,都是拿出大圆动员民夫运送粮草和军械。

林纯鸿手中无钱,这种办法显然不可行。想来想去,林纯鸿只好把主意打在了荆州的运输商人头上,规定由绥靖行营后勤处拟定运送清单后,交由中标的商人至南阳武库、常平仓领取军械和粮草,然后再运送至绥靖行营。

最后,商人拿着绥靖行营开具的凭证至荆州财政司报销。

如此一来一去,至少可以将交款的日子延后至一两个月后。周望、陆世明听到这个办法后,不由得拍案叫绝,建议以后都采用这种办法,免得动员民夫时搞得鸡飞狗跳的。

出人意料的是,此消息一经发布,居然引起了数十个运输商人的激烈争夺。竞拍会上,运输费用一路下跌,一直跌到了起拍价的七成,最终由永浩商社下属的车马船行中标。

七成!

都督府后勤司程舒百思不得其解,找到车马船行掌柜的一问,掌柜的神神秘秘地说道:“七成当然赚不了多少,但也不会亏,嘿嘿,以侯爷的习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先赢个信任,以后……嘿嘿……”

程舒叹服,这帮商人效率比官府高得可不是一星半点,而且他们对林纯鸿心思的琢磨,比他们有有过之而无不及。程舒敢打包票,看在节省三成费用的份上,这种方法必然让中书府的那帮人食髓知味,难以舍弃!

绥靖行营虽然如期出兵,但这只是将财政危机后延而已,于是,林纯鸿立即下令,在各大报纸上刊登出售工坊一事,并详细列举了第一批准备出售的工坊。

这些工坊可不是一般的工坊,如火烧坪、马连炼铁工坊,就是林纯鸿起家的第一批重工坊,又如百里洲、荆州的造船工坊,为林纯鸿树立水上霸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如百里洲的马刀锻压工坊、板甲冲压工坊、钢弩工坊,这些都是林纯鸿的力量之基……

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平地里响起了惊雷,把荆州本地的商人惊得目瞪口呆,旋即狂喜,立即开始筹备钱钞。几乎与荆州时报同步,扬州时报、广州时报也刊载了这个消息,引爆了江南和广东商界。

连远在淡马锡的罗永浩也得知了消息,迅速乘坐快船,冒着风暴的风险,从淡马锡赶回广州。

罗永浩嫌乘船太慢,直接在广州弃舟登陆,乘坐四轮马车赶赴荆州。只见一路上都是乘坐四轮马车的商人,络绎不绝,几乎在广州至荆州的官道上牵成了一根线。

看着这么多商人对工坊感兴趣,罗永浩更是心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行程。

这日,行至衡州时,罗永浩一行人疲累无比,不得已寻了一家客栈,准备休息一晚再上路。初一进门,就见到郑梦帆迎了上来:“罗大哥,幸会,幸会,能在衡州遇到罗大哥,还真是快慰!”

“哈哈,郑老弟也在衡州啊?是不是明日继续向北?”罗永浩与郑梦帆早已熟识,并且在大西洋商号中都拥有股份,因此,他初一见面,就问起了郑梦帆的目的。

郑梦帆笑道:“与罗大哥的目的一样!”

两人大笑,相携着进入客栈,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密聊,话题自然离不开林纯鸿出售工坊一事。

“……恐怕江陵侯遇到了无法克服的财政困难,不得已,将麾下的工坊进行出售。早就听闻山东大战后,荆州财政很困难,没想到困难至斯。罗大哥,你看,荆州军战力独步大明,板甲居功至伟,现在江陵侯将板甲工坊也列在了出售之列……这背后……”

说着说着,郑梦帆止住了话头,停了下来。

罗永浩明白郑梦帆的意思,像他们这帮依托着荆州发财致富,并依赖荆州保护的商家,一旦荆州财政不继,必然收缩,会给他们的生意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且,罗永浩与郑梦帆还不同,郑梦帆说到底与荆州是合作关系,即便荆州突然崩溃,也不至于要了他的命。而罗永浩的根就在荆州,万一荆州崩溃,等待罗永浩的必然是亡命天涯。

罗永浩大笑道:“郑老弟有什么好担心的?江陵侯这么多年来,无不是走一步,看两步,既然江陵侯准备出售板甲工坊,必然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用我们担心。我看,郑老弟这次来势汹汹,恐怕是冲着板甲工坊去的吧?”

郑梦帆讪笑道:“甲装,国之重器,以往官府严格管制,常人难得一见,这次江陵侯想出售,小弟非常好奇,忍不住想控在手中。罗大哥看中了哪一块?”

(写到国之重器,隆重推荐央视最近播出的纪录片《大国重器》,讲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看了之后颇为震撼。)

罗永浩伸出两根手指头,道:“我看中了四轮马车制造工坊和造船工坊!”

郑梦帆吃惊地看着罗永浩,问道:“罗大哥在武昌不是有造船工坊了吗?马车工坊也开到了佛山,为何还想把荆州的工坊掌握在手中?”

“谁会嫌自己手中的产业多?”罗永浩神秘地笑了笑,接着说道:“我看中的不是几家工坊,而是工坊里的工人和技术!我算了一下,仅百里洲和荆州的造船工坊,工人就有万余,这该是多大的一笔财富?还有,我在武昌造船工坊里造出的三桅帆船,虽比荆州的工坊便宜,但质量……哎,一直不尽人意,这里面的门道,一直难以窥得门径,买过来,不就知道了?”

郑梦帆这才明白罗永浩的谋划,一时心里如翻江倒海一般。郑梦帆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海上贸易上,从未想过要发展实业,这次要不是对板甲好奇,或者掌握国之重器的虚荣心作怪,根本无法下定决心涉足实业。

众多海商也如郑梦帆一般,见海外贸易来钱快,容易,对实业的兴趣不大。因此,海商们虽然聚敛了大量的财富,却一直用于挥霍购置地产,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入实业之中。

近年来,以罗永浩、洪齐云与张德胜为代表的实业商人跨入大海之后,海商们虽还未体会到竞争的压力,但郑梦帆非常敏锐觉察到:罗永浩他们掌握了货源,在竞争中会占据天然优势,一旦他们在海上的实力不停地壮大,势必挤压他们在海上的利润空间。

郑梦帆想购买工坊,担心罗永浩等人的竞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郑梦帆稍稍沉默片刻,问道:“罗大哥,万余工人,还有秘而不宣的技术,真要拿下这些工坊,恐怕百万大圆都不够!”

罗永浩大笑道:“百万大圆?百万大圆哪里够啊?你想想,要是有万余熟练的水手摆在你面前,要花两百万,你买不买?”

郑梦帆点了点头,脸色涨得通红,显得有点羞愧:看来,在实业上,他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罗永浩突然将嘴凑近郑梦帆的耳朵,低声说道:“有一句话要提醒郑老弟,这次江陵侯出售工坊,不管怎么样,你也得购买一些,一方面帮助荆州解决财政困难就是帮助自己,再则,郑老弟富可敌国,那些钱钞放在手里何用?还不如博取用来钱生钱;最关键的是,这也是一种态度,你将自己的产业放在荆州的最核心地方,江陵侯对你的信任自然非以前所能比!”

“江陵侯的信任?”郑梦帆惊问道。

罗永浩点头道:“正是。你看看黄渤,博得江陵侯的信任之后,便即委于重任,现在在山西俨然一方诸侯,对数不清的商人和百姓发号施令,就连江陵侯的爱将盛坤山也事事找他商议。咱们做生意的,能做到这一步,都快赶上吕不韦的风光了!”

郑梦帆暗自叹服,对罗永浩说道:“我看罗大哥比黄渤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淡马锡,罗大哥打一个喷嚏,印度都得感冒!”

郑梦帆说的倒是实话,这些年,大西洋商号势力日趋庞大,将印度的葡萄牙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就连将放弃圣地亚哥城都提上了议事日程。

罗永浩也不谦虚,坦然道:“所以,为兄提醒老弟,这次购买工坊就是最好的机会!江陵侯知人善用,一旦老弟将身家压在荆州上,以老弟之才,还怕得不到江陵侯的重用?”

郑梦帆得到罗永浩的鼓励,重重地点了点头,道:“谢罗大哥提醒,否则小弟会一直迷糊下去!”

同时,郑梦帆暗地里下了决心,不管板甲工坊有多贵,这次一定要拿下来,以此为契机,彻底地将自己融入荆州集团之中。

第五百八十章 撬动时局(六)

罗永浩极力撺掇郑梦帆彻底将自己融入荆州集团中,自然有他的考虑:他起身于荆州,与荆州同生共死,自然希望荆州足够地强大,以保障他的利益。

郑梦帆风里来雨里去,什么风浪没有见过,哪能轻易被罗永浩说服?他之所以下定决定彻底投靠荆州,原因无他,利益耳!

郑梦帆的目光还算长远,他知道,唯有荆州才会鼓励他们远航,与西洋人争夺市场,争夺利润。如果没有荆州的存在,朝廷别说支持他们,不打压就是好事了。

既然离不开荆州,与其一直游离在荆州核心之外,还不如加入其中,谋取更高的地位,享有更大的说话权力。

这一切,林纯鸿自然不知。

这几日,随着出售工坊的消息传开,南来北往的商人纷纷汇集至荆州,着力打探工坊之详情。商人们的生活颇为豪奢,住高级客栈、进温柔富贵之乡,这是当然之事,更有甚者,忙完之后,进入赌场一掷千金,端得气派无比。

自然,这一切落在道德卫士眼中,直觉得荆州藏污纳垢,污浊不堪,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公然开骂。林纯鸿对此一点都不关心,他只关心来了多少商人,这些商人都是什么身份。

“海商足足占了四成强!”林纯鸿接过张杰夫的统计数据,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他早就知晓,得益于海外贸易的急剧拓展,绝大多数海商的资金极为雄厚,堪称富可敌国。只是,让他颇为失望的是,这帮海商挣了钱,唯知置地产、穷奢极欲,很少有人将资金投入至实业之中。

他们就像西班牙、葡萄牙一般,只知道将金银运回家,不知钱生钱,永无止歇。

原本的历史上,海贸的繁荣并未带来近代产业的兴起,海商们对实业的兴趣不大,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林纯鸿有意识地想把海商的资金引导至实业中。

事实上,邦泰钱庄的业务不停地在广州、马尼拉、巴达维亚、淡马锡拓展,吸收了相当一部分海商的闲置资金,转而通过贷款的方式重新流入实业中,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有什么能比海商们主动将目光投向实业更为有效呢?

因此,能有这么多的海商专程赶到荆州来,林纯鸿非常满意。

不过,正当他心情畅快之时,军情司送来了一份报告:郑芝龙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班达海爆发大战,最终击败荷兰人,将荷兰所控制的香料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听到这个消息,林纯鸿并不显得意外,毕竟,军情司早在去年就已经提出预警,他早已意料到了这一天。

当初,郑氏集团正式确立南进战略,林纯鸿是乐观其成的。毕竟,大海辽阔无比,东南亚岛屿无数,仅凭荆州集团的拓展,速度显然比不上两个集团互相竞争。林纯鸿甚至希望,郑芝龙能一直南进,进而把目标对准爪哇岛以南的孙兰洲。

崇祯八年,孙兰率领一支舰队从广州出发,穿过巽他海峡,沿着爪哇岛一路向东南,最终在一片新大陆的西北角登陆。按照谁发现以谁的名字命名的原则,荆州将这个大陆称为孙兰洲。

孙兰洲的发现,引起了整个海洋界的轰动。不仅葡萄牙、荷兰派出探险队至孙兰洲一探究竟,就连西班牙和郑芝龙也按捺不住,也派出了探险队,希望能复制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奇迹。

哪想到,这些探险队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们发现,这片大陆上一片荒凉,到处都是漫漫的黄沙,连土著都难以见到几个。

唯有孙兰不死心,继续对孙兰洲展开了探索。这两三年来,孙兰绕着孙兰洲足足绕了好几圈,绘制了详细的海图,描绘出孙兰洲的大致形状。

而且,孙兰还发现,孙兰洲的东部、东南部土地肥沃,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唯一的缺点就是当地的土著非常野蛮,曾经给探险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个消息被林纯鸿有意无意地透露给郑芝龙,希望郑芝龙能把目光瞄准孙兰洲,与荆州一道开发这个辽阔程度不亚于大明的大岛。

据军情司内线汇报,郑芝龙对孙兰洲并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林纯鸿对此也不着急,毕竟,郑芝龙在东南亚正四处扩张,暂时并没有精力跑到那么远的孙兰洲上。

果然,郑芝龙驱逐了台湾的荷兰人后,立即把目光投向了棉兰老岛。相对于棉兰老岛上的土著武装,郑芝龙简直就是庞然大物。郑芝龙很轻易地占据了棉兰老岛,并在岛上的东北角开始开采金矿。

金矿往往伴生在银矿和铜矿之中,郑芝龙当然不会放过矿坑中的铜,于是,郑芝龙一举跃为大明铜矿的最大供应商,就连南京和荆州的铸币工坊,也向郑芝龙采购大量的铜。

按照既定战略,郑芝龙四处抓捕土著人,然后运至福建、广东乃至日本,出售后获取巨额利润。同时,郑芝龙双管齐下,一方面从福建招募贫苦农民至棉兰老岛挖矿,另一方面,郑芝龙在田川家族及丰臣家族余脉的支持下,在德川幕府的统治区内大肆抓捕日本人,然后运送至棉兰老岛。

一来一去之下,郑芝龙谋取了巨额利润,棉兰老岛也逐渐繁荣起来,足足有两万多汉人及四万多日本人在岛上辛勤开拓。

郑芝龙在棉兰老岛上弄出偌大动静,近在咫尺的西班牙疑虑重重,想分一杯羹,却实力不济,想视而不见,却又不甘心。

正当西班牙人犹犹豫豫之时,郑芝龙将目标瞄准了他们。一场宿务海战后,西班牙人失去了在东南最后的据点,灰溜溜地逃至墨西哥。

驱逐了西班牙人后,郑芝龙志得意满,借助棉兰老岛金铜之利,投入巨资试铸重炮。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郑芝龙终于掌握了重炮铸造之法,并马上加快了三层甲板战舰的建造的进程。

郑芝龙的远洋作战实力急剧上涨,远远地将班达海的荷兰人抛在了后面。郑芝龙理所当然地将目标对准了掌控一半香料产地的荷兰人。

这下,可让林纯鸿犯了难。

荷兰人失去巴达维亚这个稳固的基地后,在东南亚的势力已经日薄西山,林纯鸿想驱逐荷兰人,轻而易举。他之所以让出一半的香料产地给荷兰人,实质上是将班达海的荷兰人当成了人质。

为何要这样,原因无他,为了开拓一条直通欧洲的航线而已。

林纯鸿比任何人都清楚,欧洲的荷兰、英国、法国异常活跃,在制度创新、科学理念上已经远远将其他地区抛在了后面。为了吸收欧洲的最新营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派遣商船至欧洲展开贸易。

文明,是需要互相接触,互相竞争的。美洲的文明发展缓慢,与其地理上的封闭性有莫大的关联。基于以上考虑,林纯鸿在去年派遣姜淑让率领使团至葡萄牙、英国。

使团能否顺利抵达欧洲,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荷兰人是否放行。毕竟,印度、东非航线由葡萄牙垄断,而从开普敦至欧洲的航线,由荷兰人掌握。

因此,林纯鸿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依然分润一半的香料来源与荷兰人,并任由荷兰人经由马六甲海峡返回欧洲。

如此一来,荷兰人在琢磨是否袭击使团时,就会担心林纯鸿强力报复,将东南亚的荷兰人宰得一干二净。

说得更直接点,就是林纯鸿想用一半的香料来源,换取西非的自由通行权!

这个考虑,就连荆州内部的高层都不知,就更别谈郑芝龙了。林纯鸿有心派遣使臣至郑芝龙处晓以利害,说服郑芝龙放弃攻击班达海的荷兰人。但想来想去,林纯鸿还是放弃这个打算。郑芝龙要是有这么广阔的视野,将自己置身于全球中考虑,何至于傻到后来会投降鞑子?

林纯鸿不用想也知道,跟郑芝龙讲什么西非通行权,就如对牛弹琴一般。

不过,用武力阻止郑芝龙向班达海扩张,或者干脆联合荷兰人打击郑芝龙,这点林纯鸿从心理上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况且,一旦阻止郑芝龙向班达海扩张,很可能导致郑芝龙重新将目光转向大陆,这与当初鼓动郑芝龙向海洋扩张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9页  当前第3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6/3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乱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