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乱明_分节阅读_第310节
小说作者:喻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1 MB   上传时间:2014-12-14 19:02:48

最终,金票在市面上大幅度增加,数亿大圆退出了流通领域,成为了荆州的储备金。民间对持有何种货币也逐步趋于理性,不再大起大落。

众多商家回头一想,皆认为,如果能从财政司提前打探到金银兑换比调整的消息,就能大发横财。于是,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试图从财政司打探消息。

但是,这属于财政司的最核心机密,恐怕连郑天成、菲利斯和钱秉镫也无法确切地知道半年后兑换比该怎么调整,商家们哪里能打探得出?

正当商家们一筹莫展之时,忽然市面上冒出一股传言,说金银兑换比的调整并不是财政司肆意妄为,而是由生产销售、货币流通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商家们将信将疑,开始关注经济学的一些常识。然而,经济学知识丰富、道理精深,若没有相当的基础,很难预测金银兑换比的变化趋势。

自己很难预测,不代表麾下的伙计无法预测。灵敏的商家不是派出最为能干的伙计至行知书堂经济学院深造,就是直接从经济学院招募学生或者高薪聘任先生。

商家的变化,使经济学院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申请入学的学生大幅度上涨,另一方面,主动辞职的先生数不胜数,让宋应星头疼万分。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金票升值暂时告一个段落,林纯鸿将所有的精力投入至重工坊出售中。

考虑到一座重工坊动辄价值数百万,几乎没有商家能单独接盘,林纯鸿允许商家联合进行竞拍。

按照林纯鸿最初的设想,准备将所有重工坊全部入市,进入分子交易所进行交易。

分子交易所起步挺早,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历史。不过,受限于观念,绝大多数商家无法适应将自己的工坊在分子交易所进行交易,所以,分子交易所的规模一直不大,仅限于一些中小型的工坊及货栈。

这样的分子交易所,一旦大型重工坊入市,恐怕会如一头大象一般将交易所压垮。

多方面顾忌之下,重工坊的出售摒弃了入市交易的打算,采取竞拍的方式。

首先进行拍卖的,乃邦泰旗下的森博工坊。森博工坊位于百里洲,早期主要从事船材处理、纺织机械打造等业务,后来将范围拓展至家具制作、造纸等方面,工人数量超过八百。

出售前十天,由行知书堂抽调的先生组成的专业评测机构,将森博工坊的近五年之内的财务状况、盈利状况、固定资产、盈利预期一一进行公布,并宣布开始接受商家的标书,起拍价二十万大圆。

最终,入围的商家有四家,郑梦帆看中了船材处理,又得知荆州方面不限制工人的流动和工坊搬迁,他自然加入了竞拍行列。另外三家一家来自四川重庆府,一家来自广东,还有一家来自衡州,都是一些森林资源丰富的地方。

按照林纯鸿的预估,森博工坊能拍到三十万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哪想到,一经开拍,现场就异常火爆,第一次报价就超过了三十万。随后,价格直线上涨,到了最后,郑梦帆一口气叫出了四十八万,无人再喊价,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将森博工坊纳入旗下。

森博工坊的拍卖,一下子引爆了整个荆州,实力雄厚的商家无不卯足了劲,准备吃下梦寐以求的工坊。

正当林纯鸿忙得不可开交之际,忽然接报,李自成派来使者,唤作牛金星,请求面见。

牛金星?牛金星已经投靠李自成了?

林纯鸿有点疑惑,但也未将这事放在心上,令外联司负责接待。

牛金星没有见到林纯鸿,心里大为不满,口口声声宣称,有关天下之气运,等闲人等不得与闻,什么实质内容都不说。接待的官员不耐烦,正待将牛金星逐出荆州时,牛金星方才极不情愿地说出了希望与荆州进行合作,共谋大明之天下。

这点,当然唬不住外联司的接待官员,非要牛金星说出实质内容。

牛金星方才伸出指头,说出了一二三:首先,荆州与李自成和平共处,互不相攻;其次,希望荆州以时价出售武器和粮草与李自成;最后,希望荆州方面派出人员帮忙李自成训练军队,李自成将付出不菲的报酬。

当接待官将牛金星的条件报至林纯鸿处时,林纯鸿冷笑道:“我只有两个条件,第一,在凤翔立足,安抚百姓,让百姓能安稳地吃上一口饭;第二,立即断绝与鞑子的任何往来!做到了这两点,再来谈合作不迟!”

贼寇,以抢掠立足,如何做得到安抚百姓?林纯鸿这么说,显然无一丝一毫与李自成和谈的意思。

牛金星无法,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荆州。

不说牛金星黯然离荆,且说林纯义将绥靖行营建在了潼关,令龙武军出潼关,兵锋直抵泾阳、高陵县,彻底堵死了李自成经西安西北往陕北进兵的通道。

“报告大王,龙武军分成数股,不间断地对我军进行骚扰,我军损失惨重,粮草被劫无数,在泾阳已经无法立足!”

李自成大将刘宗敏与龙武军鏖战多日,吃了不少亏,最终亲身返回凤翔,向李自成诉苦。

李自成眉头紧锁,沉默不言。

这让刘宗敏大为不满,他提高了音量,再次强调道:“大王,贺一龙受到龙武军的刺激,也兵出西安,将我军不停地向兴平挤压,照这样下去,我们只好去西边吃沙子了!”

李自成正待回言,探马忽然报告:虎啸军团粮草已足,前锋已至华县,离西安不过一百五十里,最多四日,便可进入西安城。

李自成听闻,陡然站起,问道:“李过现已抵达何处?”

左右报道:“业已抵达永寿县永平山口!”

李自成转头问刘宗敏:“刘宗敏,你觉得是龙武军烦人,还是贺一龙烦人?”

刘宗敏不假思索地说道:“自然是龙武军!”

李自成大笑,豪气逼人地说道:“那好,我们就先吃掉龙武军再说!”

刘宗敏吓了一大跳,问道:“吃掉龙武军?那可是六千余精骑!我们哪有这本事?”

“哈哈哈……正所谓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荆州军不是一个个眼睛看着天嘛!我们就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说完,李自成大声下令道:“传令李过,立即加快速度,限六个时辰内至泾阳礼泉集结!”

第五百八十七章 西北剧变(二)

行营一旦组建,必然设置参军处、后勤处、军政处等机构。林纯义的绥靖行营,自然也不例外。

参军处在参军总管的率领下,负责拟订作战计划、战场情报收集、下达作战指令等事宜。军政处则负责维持军纪、宣传鼓动、核录军功、组织战场临时法庭等事宜。至于后勤处,则主要负责粮草军辎输运、分派等事宜。

参军总管常书丹、军政总管何庆明,皆是追随林纯鸿五年以上的老人,被都督府看中,并不让人觉得奇怪。唯有后勤总管马守应的任命,倒让人大吃一惊。

多有人传言,林纯义在宣武军团偶遇马守应,见马守应在所执掌的一营中深得将士拥护,并且将各类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方硬从宣武军团挖走了马守应,至虎啸军团中担任军指挥副使。

如此传言,众人皆不信,纷纷询问林纯义和马守应。林纯义和马守应三缄其口,不肯透露丝毫。因此,外人不知其中详情。

后来,马守应因在山东立下战功,军衔升至致果校尉。时隔大半年,林纯义强烈建议都督府任命马守应为行营后勤处总管,都督府应其求,命马守应以致果校尉暂代后勤总管一职。

无论是升职升衔的速度,还是以校尉暂代宣武将军才能就任的后勤总管一职,马守应皆创造了荆州军的历史。

马守应心里清楚,他能这么快升职升衔,主要得益于林纯鸿对他的按语:谨慎、顾全大局、深得将士拥戴。虽然他知道,自林纯鸿以下,周望、林纯义都对他欣赏不已,但以他谨慎的性格,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和满足。

他时时刻刻以军中高级将领的不服气来警醒自己,惟恐犯下丝毫错误,辜负了大好前程。因此,在荆州军的两年中,他

活得非常累,可以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

第一次担任行营后勤总管,马守应就遇到了荆州军后勤改革,不再由预备队组织民夫运送辎重,而是令商人自后方将粮草军辎运至潼关,再由后勤处组织人马运送至前线。马守应惟恐商家奸诈,误了大事,向都督府提出建议,派遣军方代表入驻全程监管、督促,军械类辎重由预备队亲自运送。

林纯鸿和周望对该提议赞赏不已,同意了马守应的请求。

同时,马守应验收军辎时,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让一部分商家极为不满,甚至将官司打到了都督府,声称马守应故意刁难。

都督府自然倾向于马守应,驳回了商家申诉。

完善的监督体系,细致的工作和严密的管理规范,使得绥靖行营后顾无忧。马守应用他的辛劳,赢得了绝大部分将士的尊重。

参军处总管常书丹从干后勤起家,对组织后勤颇有心得,马守应曾统帅十万余人马与朝廷鏖战,实战经验非常丰富,两人常常坐而论战,互相受益匪浅,于是,两人关系迅速升温,成了莫逆之交。这日,常书丹忽然接到军情司情报,称近日来多有粮草往北移动,且粮草多为豆类、草类,怀疑凤翔之北有大股骑兵活动。

李自成钻出秦岭不过数月时间,哪里会有大股骑兵?常书丹狐疑不决,令人将马守应唤来商议。

马守应听闻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建议常书丹加强战场侦察,令龙武军派出小股骑兵深入泾阳西北一探究竟。

常书丹想来想去,也无别的好办法,只好立即向林纯义汇报,请林纯义定夺。

林纯义接报后大惊。

相比较常书丹和马守应而言,林纯义身为荆州集团核心成员,知晓的东西远比两人多。他知道,李自成与鞑子最近打得火热,鞑子不仅通过关陇一线提供了大批武器武器与李自成,甚至还送了一批战马,按照两方的密切程度,鞑子亲自派遣骑兵至西北助战,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难道这股骑兵是鞑子的骑兵?

林纯义立即令虎啸军团加快行军速度,快速向泾阳靠近。另外,传令龙武军侦骑扩大侦察范围,收缩主力活动范围,待虎啸军团抵达泾阳后再协同进兵。

同时,林纯义还去函至朔州,请求盛坤山密切监视草原动态,看是否有大股骑兵过境。

林纯义的军令刚通过参军处发往四处,就收到了龙武军吴天柱的急报,称当面之刘宗敏忽然增强了攻势,无论损失有多大,总是如赖皮膏药一般,缠住不放。

吴天柱还通报,在西南方向的兴平县,发现一股贼寇,装备精良,多数着甲,正往泾阳进兵!

直觉告诉林纯义,大战在即!

看来,李自成的嗅觉非常灵敏,试图抢在虎啸军团赶到泾阳之前,重创龙武军!

单单看李自成麾下的乌合之众,李自成显然没有实力对龙武军造成任何伤害。李自成这么做,只能证明一件事:他有荆州军所不知道的强援!

“大帅,鞑子骑兵的南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常书丹语气非常肯定地说道。

林纯义点了点头,皱眉道:“骑兵数量不详,难以估测战场形势变化!”

林纯义说完后,无人再说话,气氛变得有点沉闷,所有高级军官,皆盯着泾阳之北的丘陵思索。

半晌,马守应忽然清了清嗓子,似乎有话要说。

马守应生性谨慎,沉默寡言,要么不开口,一旦开口,言之必有物。林纯义深悉这点,喜问道:“马总管有何建议?”

马守应行了个军礼,道:“兵法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末将以为,这股骑兵我们完全不必理会!”

“哦?”包括林纯义在内,所有高级军官皆大惊,用疑惑的眼睛盯着马守应。

马守应颇为尴尬,鼓足勇气说道:“龙武军、虎啸军团,总计兵力三万余,李自成虽有五万余众,多为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即便北边有两万余骑兵,只要我们小心应对,也不至于陷入被动之中……”

马守应说到两万余骑兵,众将皆笑了起来,道:“怎么可能有两万余?撑死了也不会超过一万。无论是鞑子,还是李自成,都没有能力在陕西供养超过一万的骑兵。”

马守应也笑了,气氛顿时轻松起来。马守应接着说道:“不管北边的骑兵有多少,为了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可以让龙武军西南向,迎战兴平方向的变民军!只要稍待三天,虎啸军团抵达泾阳,李自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会迅速落败!”

马守应的话音刚落,常书丹就大叫道:“妙!实在妙!当初,田大帅在大别山,也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牵着对方的鼻子跑!”

常书丹经常与马守应推演当初的大别山之战,熟稔至极,现在一时激动,居然口无遮拦地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常书丹就后悔了,脸色涨得通红,不好意思地看着马守应。其余将领也吃了一惊,目光纷纷转向马守应。

哪想到马守应淡淡地笑道:“常总管说得不错。末将也是从田大帅的用兵中受到了启发,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林纯义对马守应的反应非常满意,点头道:“此战术与都督所拟定的战略暗合。都督曾言道,陕西、河南最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军事,而在于饥荒。军事上胜过李自成不难,难在安抚百姓,还陕西一片宁静。若不能让百姓有一碗饭吃,即便剿灭李自成,还会有王自成、张自成冒出来。所以,绥靖行营的战略目标以恢复地方秩序为主,以军事打击李自成为辅。荆州那边,财政还有一些问题,一旦有了钱粮,再在交通上有所突破,陕西将成为荆州稳固的后方!”

“所以,我们在陕西,以稳妥为上,只要我们牢牢钉在西安,就是李自成引来十万鞑子骑兵,又能翻得起什么风浪?”

林纯义的话,听在常书丹等将领耳中,还不觉得有什么。但听在马守应耳中,只觉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马守应曾率领十万余人马与官兵对抗多年,战术经验本就非常丰富。林纯义的话,犹如捅破了那层纸,把他带到了一片新的天地。当初,自己统帅十万余人马时,若每次都从战略层次上思考问题,何至于败得如此惨?

马守应心里自失地笑了笑,将这个荒唐的想法从心里赶开,仔细聆听林纯义的命令。

“传令龙武军,立即甩脱当面之刘宗敏,迅速南下,迎击兴平之敌!”

“限虎啸第一军三日内赶至泾阳中张,安营扎寨;第二军至云阳,第三军至新庄!”

马守应一看沙盘,发现三地互为犄角,进可攻,退可守,纵然鞑子万余骑兵突然来袭,也足以应付。

林纯义又转头对军政总管何庆明下令道:“将作战计划知会熊巡抚,另外,派人至西安告诉贺人龙,若要军功,尽可与龙武军一同围剿李自成精锐!”

第五百八十八章 西北剧变(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9页  当前第3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0/3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乱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