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乱明_分节阅读_第317节
小说作者:喻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1 MB   上传时间:2014-12-14 19:02:48

鄂尔多斯骑兵在搏命时,朔州周边的局势却稳定下来。

林纯鸿在指挥作战时,习惯于重兵压境,以绝对优势兵力欺负弱小。在林纯鸿的影响下,众将也形成了这个坏毛病。所以,才有了盛坤山请求龙武军北上支援一事。

事实上,以骠骑军的战斗力,对战两万多女真、蒙古联军,虽有兵力不足之苦,但不至于陷入绝对劣势之中。

当林纯鸿明确告知盛坤山,除了武卫军一部至朔州支援外,不会派任何部队北上。就连在路途中的龙武军也掉头南下,参与围剿鄂尔多斯蒙古轻骑。

直到此时,盛坤山才认真思索如何遮护朔州以北的牧民和牛羊战马。

想来想去,他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唯有主动出击。

所以,张凤仪率部还未赶到朔州,女真鞑子和蒙古鞑子还在草原上艰难跋涉,盛坤山擂鼓聚将,准备分进合击,打鳌拜一个措手不及。

盛坤山的兵马刚刚出城,就接到了林纯鸿的手书。

第五百九十八章 情非得已

林纯鸿告知盛坤山,朔州之战,关键在于粘,要让鞑子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么做,目的就在于消耗鞑子兵力和粮草,进而削弱满清鞑子的战争潜力。

朔州以北的牧民,若觉得遮护吃力,可撤入朔州城或长城以南,重新划定草场。

至于商路,断了就断了吧,正好让蒙古人知晓,谁会给他们带来富足、安逸的生活。

盛坤山大为叹服,遂派出大量侦骑,随时掌握鳌拜之动向,并引兵回城,躲避草原上刺骨的寒冷和漫天的风沙。

黄渤虽对盛坤山非常信任,但看到骠骑军躲在朔州城内无所事事,心里大为担忧,惟恐鳌拜对投靠荆州的牧民大肆劫掠和屠戮,影响经略草原的进程。

当黄渤将自己的担忧告知盛坤山后,盛坤山抬头两眼看天。

良久,盛坤山道:“彤云密布,天气阴冷,恐怕五天之内会有大风雪!”

盛坤山打小就生活在三边,对草原气候极为熟悉。这点,容不得黄渤怀疑。

“大风雪?那干脆将牧民们移至朔州以南躲避风雪!”

盛坤山道:“如此甚好,若黄总管需要骠骑军协助,尽请直言。”

黄渤谢道:“区区小事,何必劳动骠骑军?牧民们个个彪悍,我看,不亚于骠骑军士兵。”

盛坤山大笑道:“这就是兵源,一旦有了战马,就是组建骠骑军团,也是轻而易举!”

两人谈笑一番,盛坤山又传令给张凤仪,令其四日内赶到朔州城,以免被大风雪阻隔在路上。

果然,张凤仪刚率部抵达朔州城,阴沉的老天就开始飘下鹅毛大雪。这一飘,就长达三日,长城内外,层林尽染,草原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盛坤山熟知草原气候,蒙古人只会比他更强。所以,在大雪降临之前,他们已经在凉城安营扎寨,借助蛮汉山的阻隔,躲避风雪。

蛮汉山距离朔州足足有三百多里,距离大同却只有一百多里,鳌拜率领两万多骑军在蛮汉山以南驻扎,自然惊动了孙传庭。

两万多骑兵集结,比往常秋冬鞑子入境劫掠的规模都要大,更何况?何况,里面还有女真重骑两千余。孙传庭不敢轻忽,在宣大一线厉兵秣马,并迅速向朝廷示警。

急脚递刚冲出阳和城,朝廷解送军饷的使者抵达大同,通知孙传庭至大同主持分发军饷。

任何时候,军饷关系到军队的士气,孙传庭立即率亲卫至大同。

当孙传庭昼夜兼程,赶到大同,初一见到使者,便即大叫:“鳌拜率两万三千精骑屯兵岱海,大战在即,希望云城公给本督带来了好消息!”

厉海芸笑眯眯地答道:“定不让督师失望。”

说完,厉海芸拍了拍掌,大叫道:“把军饷抬上来!”

厉海芸的话,让孙传庭心里陡然一沉。往常,运送军饷的银车足足有好几辆,而现在厉海芸居然说了个“抬”字!

不用想,军饷乃这段时间甚嚣尘上的银票!

果然,两个军士轻松地将一木箱抬至孙传庭面前。厉海芸笑眯眯地拿起钥匙,将木箱盖打开,里面露出了一叠叠整齐的银票。

“孙大人请看,足足四十四万五千四百圆,补足了历年的拖欠。”

厉海芸说完后,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在他的心目中,接下来应该是孙传庭的感激涕零,甚至,若孙传庭上道,很可能有他足够的好处。

哪想到,厉海芸等了半天,却未等到孙传庭的一句话。他疑惑地转头一看,发现孙传庭脸色黑得如锅底,眉头皱得比锁还紧。

厉海芸狐疑不定,问道:“孙督师可有什么不满?”

孙传庭破口大骂:“糊涂!大战在即,尽捣乱!”

厉海芸吓了一跳,一双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孙传庭,不知孙传庭在骂谁。

孙传庭似乎找到了发泄之处,不停地痛骂:“边军被祸害得不轻,这个时候偏发军饷,还用这个狗屁银票!难道不知道敌兵重兵压境?……”

孙传庭的话,越来越难听,厉海芸黑着脸,忍不住提醒道:“孙督师,请自重!”

孙传庭这才意识到,这事与厉海芸无关,在这里痛骂朝廷和杨嗣昌,除了发泄内心的情绪外,于事无补。

孙传庭心里颇为后悔,忍不住为自己辩解道:“鳌拜以两千余重骑为中坚,以两万余蒙古轻骑为外围,离大同紧紧只有百里,本督担心,风雪停歇后,鞑子就会入境劫掠。此时,正需要宣大将士众志成城,御敌于国门之外之外。”

孙传庭长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本督并不是拒绝使用银票,只是觉得银票在宣大边军中推广的时机不对。将士们对银票还相当陌生,即便外无强敌,也需凝神应对,以免发生兵变。更何况,现在敌兵重兵压境?”

孙传庭的解释,入情入理,却未发挥作用。厉海芸与这事无关,莫名其妙地被孙传庭痛骂了一顿,心里正不爽,哪里会站在孙传庭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只见他哼了一声,冷冷地说道:“军饷业已运抵大同,还请孙督师清点、签字画押,下官还要回京复命!”

……

厉海芸拿到孙传庭的签字画押后,一刻也不停留,立即离开了大同。这是一种态度,更是在向孙传庭示威,可以想象,厉海芸回到京师后,会在杨嗣昌、朱由检面前说什么话。

孙传庭将傅恭叫来商议,傅恭想来想去,也认定,这个关键节点上,既不能不发军饷,又不能发银票。

两人默然半晌,孙传庭突然咬牙道:“干脆至源丰钱庄全部兑换成大圆,给将士们发大圆。”

傅恭大惊,慌忙劝道:“督师大人,万万不可,皇上和杨阁老对银票寄予厚望,督师大人这么做,让皇上和杨阁老的脸往哪里搁?属下担心,大人会惹祸上身!”

孙传庭乃性坚之人,一旦做出了决定,绝无更改之理。他脸色铁青,冷声道:“若因发放银票惹出了兵变,或者让鞑子毁边关劫掠,那才是惹祸上身!”

说完,也不理会傅恭,径直叫来亲卫,令其马上至大同城中的源丰钱庄,将银票一分不剩地兑换成大圆。

傅恭看着亲卫晃悠悠地将木箱抬走,无可奈何,只有长叹不止……

且说皇太极定下了双管齐下之策,自然极其关注朔州及陕西的一举一动。待皇太极听闻李自成大败亏输,携裹余部逃亡甘肃,鄂尔多斯六千余轻骑全军覆没后,气得破口大骂:“扶不上墙的烂泥巴,亏朕给战马、给武器,还派出六千骑兵助战!白痴、无能……”

一顿痛骂之后,皇太极终于冷静下来,想来想去,不得不承认:让李自成在三万多荆州军的打击下生存下来,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初,多尔衮、岳托率领五万精锐,还不是照样被荆州军揍得满地找牙?

皇太极将李自成大败后的局势反复推演了好几遍,最终认为,需继续支持李自成。

他认为,不管李自成实力有多弱,只要李自成存在,陕西就是一个火药桶,随时有可能爆炸。

皇太极正准备派人联络李自成,欲继续给李自成送战马、送武器时,忽然接到了索尼上奏的节略:熊文灿投靠林纯鸿后,大肆在陕西招募饥民,运送至河南,目前人数已超过十余万,丁口三万余。

索尼在节略之后,还做出了判断:按照目前的情势,熊文灿还没有收手的意思,转移的饥民还会更多。

接到这个情报,皇太极疑惑不已,既不知林纯鸿招募饥民所为何事,也不知林纯鸿准备如何养活这帮饥民,更不知这对满清朝廷而言意味着什么。

皇太极揣摩不透其中的关联,令人将范文程叫来商议。

范文程咋一看节略,还以为林纯鸿为了减少粮食输运成本,方将饥民驱赶至距离荆州比较近的地方。

但是,稍一深入思索,范文程不由得变了脸色,对皇太极说道:“皇上,陕西即将大定,李自成已经毫无价值。”

皇太极吃了一惊,不知范文程为何如此笃定。

范文程在皇太极面前,自然不会打哑谜,赶紧说道:“如果奴才估计不差,陕西饥民几乎超过百万。陕西偏远,运送粮食损耗极高,再加上人数众多,几乎赈无可赈。要让陕西安定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饥民尽数移民!”

皇太极觉得不可思议,问道:“百万饥民,挪走了,林纯鸿就能养得活?”

范文程道:“林纯鸿到底储存了多少粮食,奴才也不知。不过,奴才曾注意到,林纯鸿在广东沿海大肆晒私盐,鼓励渔民出海捕鱼,然后将鱼制成鱼干,可保存一年之久。想那大海,辽阔无边,海鱼几乎无限,若让百万饥民尽数捕鱼,制作鱼干,养活应该不是问题。”

皇太极哈哈大笑:“范章京,百万大移民,谈何容易?更何况前至六千里之外的广东沿海?汝所言,不合常理。”

范文程小心地说道:“不管林纯鸿如何安置移民,按照熊文灿目前的架势,陕西人口持续减少,陕西不会再乱,李自成也难以进入陕西了!”

皇太极陡然醒悟过来,对哦,林纯鸿如何安置移民,那是林纯鸿操心的事,他只需要看到,利用李自成撬动时局的计划已经遭到了彻底失败。

皇太极止住了笑声,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第五百九十九章 战略主动权

两条腿走路,瘸了一条腿,皇太极的失落可想而知。他也想不出什么招,只好放弃了继续支援李自成的打算。

皇太极甚至想到,李自成败退,还不仅仅是瘸了一条腿那么简单,更意味着战略形势的变化。

如果说,支援李自成搅乱大明江山,算得上掌握战略主动的话,那么计划失败后,战略主动权已经挪到了大明及林纯鸿手中。

至于鳌拜率联军限制蒙古与荆州之间的贸易,充其量只能算作被动防御,无丝毫主动可言。

这点,分外让皇太极无法接受。

皇太极心里烦躁,并未让范文程起身说话,更别谈赐坐。范文程只好一直跪着,间或微不可查地挪动一下疼痛难忍的膝盖,让膝盖稍稍放松点。

可是,皇太极陷入深思之中,这要熬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就快要熬不住时,突然听到皇太极问道:“范章京可对郑芝龙熟悉?我们与郑芝龙合作的可能性有多大?”

咋听之下,范文程愣了愣,旋即,对皇太极佩服得五体投地,皇太极此策若能成功,显然又取得了战略主动权。

目前,在皇太极和范文程的心目中,大明境内存在着郑芝龙、李自成及林纯鸿三股势力,既然李自成已经成了废材,郑芝龙理所当然进入了他们的法眼。

郑芝龙的实力、根基非李自成所能比,若能与郑芝龙合作,必然在大明和荆州的腹背上插入一把尖刀!

而且,皇太极和范文程还知道,郑芝龙拥有庞大的舰队,与日本联系紧密。水上力量,可是满清极度欠缺的力量!。

范文程激动地回道:“皇上,奴才对郑芝龙了解有限。不过,奴才认为,无论郑芝龙是什么样的人,派人与他接触,总不是坏事!”

范文程旗帜?

?明地支持与郑芝龙合作,皇太极也不由得大喜,只是,如何与郑芝龙接洽,成为了最大的拦路虎。

最终,范文程提出建议:“选取熟悉日本的伶俐人,经朝鲜跨海至长崎,待郑芝龙到日本时,伺机直接接触。”

皇太极觉得这个建议不错,既能避开无孔不入的荆州耳目,又能建立起一条与郑芝龙直接沟通的渠道。

皇太极令范文程负责操作此事,范文程欣然应同。

不过,郑芝龙是否与满清合作,还在两可之间,朔州的局面,却是火烧眉毛。皇太极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应该在朔州对荆州施加更大的压力。

于是,皇太极令阿济格率领本部三千重骑,汇合鳌拜后,伺机将朔州据点连根拔起。

皇太极在沈阳殚思竭虑,试图重夺战略主动权,无独有偶,黄渤和盛坤山在朔州也筹谋着掌握宣大的战略主动权。

当然,这个战略主动权并非针对鳌拜,而是瞄准着宣大边军的指挥权。

此事源于孙传庭的一条命令。

且说孙传庭雷厉风行,令亲卫至源丰钱庄将银票全部兑换成大圆。源丰钱庄早有严令,不得拒绝银票的自由兑换。源丰钱庄大同分号的掌柜虽有点不情不愿,但不敢说半个不字,一一照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9页  当前第3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7/3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乱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