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乱明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喻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1 MB   上传时间:2014-12-14 19:02:48

众人纷纷大笑,虽然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何事,但都清楚那武官乃是寻机对仆人报复。

只见那文士站起来,躬身道:“刚才小仆言语不当,还望将军海涵!”

说完,拍了拍武官的肩膀,最后按在了武官的肩膀上。

一股巨大的压力传来,毫不防备的武官趔趄了几步,方才站稳。他用惊疑不定的瞅着文士:哪里来的文士?力气凭地大?

文士微笑道:“不为己甚,得饶人处且饶人。”

武官恭敬的向文士躬身抱拳,也不说话,转身回到自己位置,不停的瞅着文士这个方向。哪想到文士就如没事人一般,盯着外面的雨幕发呆。

雷声终于慢慢消逝,然而,狂风肆虐,暴雨越下越大,呼的一声,将一块摇摇欲坠的瓦片卷走,风雨兜头盖脸的侵入厅里的客人,惹起惊呼声一片。

正在混乱之时,突然听到一群马匹的铃铛声,武官和文士霍地站起,望着铃铛声传来的方向惊疑不定。

武官和文士突兀站起,吓了众人一跳,直愣愣的瞅着两人。

两人反应相同,惺惺相惜的相视一笑,真可谓相逢一笑泯恩仇。

武官和文士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直觉告诉他们,来的可能是贼寇!

武涉县靠近乱成一锅粥的山西,贼寇的游骑经常肆掠此地。况且,如果不是贼寇,何人拥有这么多马匹,还要在狂风暴雨中赶路?

武官的右手不由自主的按在了朴刀上,可文士只是站着,紧盯着门,神色严峻!

不多时,一阵敲门声响起,赵石板正准备去开门,文士喝道:“慢着!”

赵石板吓得缩回了手,疑惑的看着文士。

文士厉声问道:“门外是何人?”其声若洪钟,只让大厅里的众人耳朵嗡嗡作响。

敲门声戛然而止,一人在门外叫道:“荆州客商吴天柱路过此地,特借宿一宿!”

文士一听,果然是荆州口音,方才放下心来,命赵石板开门。

门外站着十多人,牵着二十多匹马,浑身都已湿透,看着大厅挤满了人,也不着急进来。为首一人甚为伟岸,招手示意赵石板过来,掏出一些碎银子,递与赵石板,说道:“我们是荆州的客商,贩马至此,你去帮我们找一些上等马料。”

赵石板放在手里颠了颠,约莫有一两左右,禁不住大喜,乐呵呵的将此人迎进大厅,带着其他人去拴马。

此人进屋后,径直找了一块空地,坐在那里闭目养神。文士盯着此人,对这十多人的来历拿捏不定,山西不稳,这帮人居然敢贩马至此,莫非是想卖马给贼寇?文士有心想弄个明白,但想到自己仅仅三人,惹恼了这队人马,恐怕没有好果子吃,方放弃了这个打算。

赵石板喂完马,还生了一堆火,给这群人烤衣服,他们也不客气,纷纷脱光上衣,安静的烘烤衣服。为首之人的右臂上赫然横着一条伤疤,胸口腹部的伤疤也不计其数,文士暗自心惊,莫非这人历过战阵?

当文士兀自犹豫时,武官可没想这么多,他径直走上前去,拍了拍那条汉子的肩膀,问道:“兄弟,在哪里剿匪?”

此人回头,瞅向武官,精光一闪而逝,笑道:“贩马为生,哪有本事去抵御贼寇?”

这人正是周望,林纯鸿的都督府都督,兼任骠骑营指挥使。

武官见周望不承认,也不生气,施施然的回到自己的位置,靠在墙边,准备睡觉。

夜已深,困意袭来,众人都打着哈欠,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倾盆大雨肆虐了半夜,终于慢慢停歇,成为毛毛细雨,驿站中传来一阵阵的鼾声,席地而卧的旅人抓紧时间恢复着精力。

“开门!开门……”巨大的敲门声夹杂着叫喊,惊醒了梦中人,众人无不惺忪着双眼盯着赵石板。

赵石板嘟嘟囔囔的打开门,一个传驿挥舞着令牌,急叫道:“换马!换马!急脚递……”

赵石板接过令牌查看了一眼,马上牵过传驿的马,急急忙忙的至驿站马厩换马。

周望眼珠转了转,拿出一袋干粮,走近传驿,笑道:“哎,兄弟,辛苦了,这里有点干粮,吃点东西再走,再紧急的事情,也得吃点东西!”

说完就将传驿往厅内拉扯。

传驿一把抓过干粮,却不进屋,嚷道:“我没有时间,修武县被贼寇攻破了,耽误了时间是掉脑袋的事……”

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扔进了一块石头,大厅在短暂的沉静后一下子炸开了锅!

“贼寇入河南了……”

“完了……完了……”

……

周望松开双手,暗思道:看来朱先生担心的事情终于出现了,贼寇中果然有能人,看出来由晋入豫是发展壮大的最好机会。

周望走到自己人中间,小声吩咐道:“赶紧吃饱肚子,我们去修武县看看!”

骑士们纷纷掏出水粮,胡吃海塞的往嘴里喂。

“得……得……”的声音传来,正是传驿换过马之后,往开封府方向而去。

随着传驿的离开,惊恐的人群纷纷南下,片刻之间,大厅里只剩下武官、文士主仆及周望等人。

武官瞅着众人,哈哈大笑:“奶奶的,老子倒要去看看修武的贼寇,难道你们也要去?”

周望笑笑,回道:“怀庆府的李老板订购了马匹,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好歹要把马匹送到怀庆,就不去修武了!”

武官微微失望,转头瞧向文士,文士神情相当严肃,说道:“在下也到修武看看。”

武官大喜,浑不把昨夜的事情放在心上,说道:“那我们正好同路,一起走?”

文士点了点头。

原来周望等人受林纯鸿之令,先期抵达河南,重点查探晋豫交界处,务必了解清楚各股贼寇的活动情况,为即将到来的剿匪做好准备。那吴天柱乃松滋人士,早年干过边军,被林纯鸿招揽至麾下,任命为骠骑营第一哨哨将。

上了官道之后,周望等人马匹众多,不停的换马赶路,不多时就把武官和文士甩在了后面。不说周望等人赶路,却说文士和武官催马疾奔一段时间后,怜惜马力,放缓了马速,缓缓行走。

武官的嘴闲不住,禁不住说道:“在下京营五军营千总周遇吉,昨夜多有得罪,还望先生海涵!”说完,恭敬的抱了抱拳。

文士笑道:“小仆有错在先,些许小事,还望将军不要挂怀!”

武官听文士称呼他为将军,不好意思的说道:“什么将军啊,混口饭吃而已。哦对了,不知道先生怎么称呼?”

文士顿了顿,说道:“宜兴卢象升。”

武官大惊,双腿一软,几乎摔下马匹,用手指着文士道:“先生就是……就是……闻名天下的按察使卢建斗?”

卢象升微笑道:“正是在下。”

武官狠狠一拍大腿,叫道:“我说呢,一文士有如此大的力气,还敢只身亲赴修武,我早该想到是大人了……哎,我真笨!”

卢象升道:“周千总胆气甚壮,也令在下佩服不已!”

二人一路前行,不停的聊些话题,不知不觉离修武县越来越近。

卢象升现为北直隶按察使,嗅觉敏锐的他认为河南乃大明之腹心,心忧贼寇入豫,忍不住微服前往晋豫交界处查探,而周遇吉到河南开封府公干,返程时,听闻贼寇入了河南,天生大胆和好事的他,忍不住想近处观察一下贼寇,毕竟,以后说不准会与贼寇真刀实枪的拼命。

二人正聊得高兴,突然听闻前方得得的马蹄声不绝于耳,两人立即掏出弓箭,往前面张望。片刻之间,就看到周望等十余骑往这边疾行而来,后面有三十余骑紧追不舍。

四人大惊,卢象升厉声道:“调转马头,避开锋芒!”

蓄力已久的马匹在四人的操控下,如离弦之箭般往后飞奔,卢象升和周遇吉还不停的回头观望周望等人。

骠骑营的勇士!

他们散布于官道之上,彼此之间相隔一段距离,毫不惊慌,手持着钢弩不停的回头往后击发,每一支弩箭射出,必有一人落马,发出垂死的呼号。射出弩箭的骑兵狠拍马屁股,马嗖的串到前列,骑士在马上不慌不忙的装上弩箭,等待下一次机会。

而追击的三十余骑人数越来越少,他们发射的弓箭离马屁股还有好几丈,便落在地上,对周望他们一点威胁也无。

周遇吉看得心痒无比,放慢马速,看看离周望越来越近,大呼道:“兄弟们,我来帮你们!”

说完,奋力拉开手持的二石弓,转身往后射去。

咻咻的声音传来,其声势可比弩壮观多了。后面的一骑迎头撞上箭支,翻身掉下马,眼见不得活。

周遇吉哈哈大笑,从箭壶里又掏出一支箭,伺机击发。

追兵一看情势不对,追又追不上,弓箭又够不着敌人,呼哨一声,调转马头,往修武方向而去。

“吁……”众人纷纷拉住缰绳,将马匹停下来。

周遇吉才射杀一名敌人,心有不甘,调转马头就要追去。周望忙拍马堵住去路,说道:“将军别追了,马上追敌甚为吃亏!”

周遇吉大悟,拉住缰绳,翻身下马,正待说话,周望喝道:“吴天柱,带五名兄弟,沿来路搜索,看是否还有活口!”

“诺!”五骑应命而出,往修武县方向搜索而去。

周遇吉呵呵笑道:“兄弟,还要隐瞒到什么时候?”

这时,卢象升也带着二仆过来,冷冷的盯着周望手头的钢弩。

周望无奈,说道:“在下乃荆州府弓兵周望,奉高知府之命来此地查探贼寇!”

卢象升稍稍放下心来,目光又盯上了周望腰部的马刀。

周望一行人前往修武时,遇到了一群游骑,游骑试图驱逐周望等人,双方一逃一追的交上了火。周望深悉蒙古骑射妙法,在此小试一番,让游骑吃了大亏。

吴天柱顺利找到活口,周望对活口稍加审问,方知袭击修武县的贼寇乃闯将李自成,目前李自成携裹了二万人马准备攻打怀庆府,手里的精锐骑兵更是达到二千骑!

卢象升倒吸一口凉气,怀庆府承平多年,能不能抵挡李自成的攻打还在两说,要是李自成攻破怀庆府,势必使河南乱成一团。

听闻此信息的卢象升更不停留,马上辞别周望和周遇吉,往北直隶方向而去,临走,对周望说道:“代在下向高知府问好,高知府高风亮节,心忧朝廷,乃吾辈之楷模。目前朝廷兵力不足,望高知府能尽快派出精锐弓兵北上协助剿匪,本官会上奏皇上禀明此事。”

周望和周遇吉望着远去的卢象升,钦佩不已,周遇吉叹道:“朝廷文武,能有卢建斗一半的心思,何忧海内不平?”

周望沉默着,也不说话,心里波涛汹涌。

哪有什么高知府之命,林纯鸿之命还差不多。周望担心假借高斗枢之名会被戳破,引起高斗枢的震怒,给林纯鸿带来不必要之祸。况且,卢象升刚才不停的询问钢弩的打造之法,对这利器颇为心折,言语间颇有责怪高斗枢之意。

卢象升到底责怪高斗枢私造兵器呢,还是责怪高斗枢未将利器制造之法献于朝廷呢?周望也吃不准,只好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立即通报林纯鸿。

周遇吉与周望等人一见如故,不停的谈论一些战阵之事,双方都有相见恨晚之意。奈何周遇吉公务在身,不可过多停留,辞别周望而去。

第七十七章 朝廷博弈

正如卢象升所料,河南承平多年,对李自成的闯入惊慌失措,各地乡绅联名上疏求救,崇祯帝得到消息后,大怒,刚剿灭登莱之乱的朝廷立即陷入动荡之中,温体仁和周延儒纷纷借此事打击对方,真乃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至于河南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反而被遗忘了。

温体仁的应对措施极为简单,从以前剪除周延儒党羽的方针转为直接针对周延儒,指使党羽不停的弹劾周延儒任内阁首辅以来,民不聊生、贼寇蜂起,实乃目前朝廷困境的罪魁祸首。并且极言贼寇入豫之危险,有可能祸延湖广、四川、南直隶。这些弹劾使挫折感极强的崇祯对周延儒越来越不耐烦。

自从登莱之乱后,周延儒的党羽一个个被温体仁剪除,在朝堂的势力日渐稀薄,应对温体仁的攻击颇感吃力。他无法,只好一方面上书自辩,声称只要谨守黄河,贼寇必不能扩散至湖广、四川等地。另一方面,他纠集户部侍郎周士朴等东林党人,日夜商议应对之策。

周士朴等人一致认为,只要扑灭了流窜至河南的贼寇,所有攻击和污蔑将迎刃而解。可是,目前东林党内领兵的臣子奇缺,侯恂算得上硕果仅存。

更何况侯恂深得崇祯之信任,当初侯恂与尤世威巡边时,在黄花镇遭遇火药库爆炸,身受重伤,请求辞职,而崇祯皇帝说:“边境戒严,昌镇亟须饬备。”命令他休息治疗,不得引咎辞职。崇祯皇帝信任和依赖侯恂可见一斑。

于是,周延儒和东林党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通州镇兵侍郎侯恂。

一骑飞出京师,往通州而去。

侯恂二月刚上任,在通州还未理出头绪,便遇到此事。侯恂政治上同情周延儒,对周延儒的困境一清二楚,当贼寇入河南的消息传来之后,宦海浮沉多年的他就知道,风雨飘摇中的周延儒这次需要他的援救。

但是,军饷怎么办?粮草怎么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9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3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乱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