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乱明_分节阅读_第48节
小说作者:喻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81 MB   上传时间:2014-12-14 19:02:48

高杰还有将近两百的骑兵!

对乌龟壳毫无办法的高杰打定了围困荆州军的主意,人比你多,就围着你,看你如何!但围困也是要讲究实力的,至少在林纯鸿看来,除了正面的精锐外,周围的农民就如筛子一般,围住和不围区别不大。

但高杰不光要围,还要困,他不停的派出骑兵骚扰荆州军,等待荆州军师老兵疲。

耀武扬威的二百精骑倏忽而来,又倏忽而去,直惹得荆州军精神紧张,瞪大眼睛瞅着骑兵,防止骑兵突入。

林纯鸿看了看身边为数不多的骠骑营,叹了口气,吩咐道:“分成三批,轮着休息吧!”

高杰的骑兵奔跑了半个时辰,见荆州军不再惊慌,便结束了无意义的奔驰,倒把身下的马累的不停的冒汗。

太阳已经高高的挂在了头顶,变民军见无法吃掉荆州军,不由得有点懈怠,左右两翼的农民有的甚至坐在了地上,长矛或者锄头扔在了一边,瞅着战场上的尸体发呆。

他们还没有从刚才的血火中缓过劲来!

然而,林纯鸿见骑兵回归后阵,不准备再给变民休息的时间!

“盛坤山,率骠骑营攻击右边贼寇,务必将贼寇驱赶至中军……”

“林纯义,率虎啸营紧随骠骑营攻击,扩大战果……”

“韦悦翔、李光祖,令神卫、天武二营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出击……”

盾车瞬间被推开,激烈的战鼓咚咚响起,一批批人马鱼贯而出……

储蓄养锐多时的骠骑营突入高杰左翼,岂是变民所能抵挡,变民发一声喊,纷纷奔逃。

杂乱无章的变民在盛坤山和林纯义有目的的驱赶下,撞入中军,冲乱了高杰的中军阵脚。林纯鸿见高杰中军已乱,立即令韦悦翔和李光祖出击,趁机攻打高杰的中军。

高杰见势不妙,立即退兵,连修武都不敢入,直奔怀庆方向而去。

林纯鸿追赶三十余里,俘获无数,并收复了修武县,出榜安民,捷报朝廷。

李自成见怀庆非一日能下,高杰又兵败,自己腹背受敌,仓皇召回李过,往太行山而去,留下了满目苍夷的大地。

第八十一章 温周之争

让朝廷惊扰多时的河南之贼,居然被林纯鸿以区区五千士卒逐回山西,崇祯大喜,暗自将林纯鸿的名字记于屏风之上,并且令河南巡抚严防死守,务必防止贼寇再次窜入河南。

崇祯的高兴劲还未过,一击重拳将他打得晕头转向:李自成回到山西后,趁着宣大总督张宗衡和总兵尤世禄追缴紫金梁王自用之机,一举攻破辽州!

攻破辽州的李自成不仅获得大量的粮草军资,还汇合了八金刚、满天星周清等部,声势大振,隐隐有威胁北直隶广平府之势。

张宗衡羞愧交加,立即令总兵尤世禄围剿辽州之贼寇,这给了紫金梁王自用喘息的机会,一举摆脱官军,翻越太行山,进入了北直隶顺德府。

京畿受敌,朝廷又陷入了混乱!

刚刚摆脱政治危机的周延儒面对盛怒的崇祯帝,心力交瘁,更何况,他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温体仁。

“周延儒背靠东林,还真有点树大根深的意思,温阁老请看,贼寇仅仅跑到河南转了一圈,又是左良玉、又是邓玘,就连荆州的乡巴佬也来凑热闹!”兵部尚书梁廷栋叹道。

温体仁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问道:“弹劾邓玘的奏章上了吗?”

梁廷栋点头道:“早上了,这次够周延儒忙一顿了,如果能顺利剪除邓玘,好歹也除了一爪牙。”

温体仁又摇了摇头,沉吟不语。

梁廷栋疑惑不解,忍不住问道:“难道弹劾邓玘虐民还不能置之于死地?”

温体仁说道:“贼寇威胁京畿,朝廷有难啊!”

恍然大悟的梁廷栋点了点头,问道:“我们就看着周延儒春风得意?”

温体仁微闭的双眼陡然睁大,说道:“如果给圣上造成一种印象,前方掌军之人都是东林之爪牙?圣上会如何?”

梁廷栋猛拍大腿,大呼道:“妙!奇思妙想啊!”一时之间心痒难耐,恨不得马上找人弹劾东林结党掌军权之事,他说道:“事不宜迟,弹劾奏章明日就上达圣听!”

温体仁微笑道:“我们不能弹劾,我们只能建言!”

这话让梁廷栋摸不着头脑,露出疑惑之色。

“贼寇入京畿,圣上急着救火,我们上弹劾奏章,圣上就会认为我们只会拆台。周延儒前些天不是得意非凡嘛,这次我们就建言成立三省总督,督办山西、陕西和河南的军务!如果圣上采纳,自然会考虑谁合适,这样,圣上就会自己觉察到东林结党掌军之事!嘿嘿!”

说完,温体仁冷笑不已,周阁老啊周阁老,屁股底下的火已经不少了,现在再给你添一把火!

周延儒忙着灭火,与温体仁定下应对之策的梁廷栋也不阻拦,调左良玉至涉县扼守,令马凤仪部受邓玘节制,与邓玘共镇顺德府,防止王自用东窜。甚至为了让周延儒屁股上的火更旺盛,还将两千昌平兵调至左良玉麾下,极大的增强了左部的实力。

崇祯帝端坐于龙椅上,严肃的扫视着众卿家,眉目之间隐隐透出怒气。

此时正在进行廷议,刚议论到邓玘虐民一事。正当崇祯准备下令将邓玘严肃查办时,冯元飚的一句话差点将他呛得翻白眼,冯元飚的话非常简单:“无粮无饷,找生民拿了点粮食,实属无奈之举!”

崇祯差点破口大骂:奶奶的,军纪不严,掠夺斯民,仅仅就是用“拿了点粮食”一笔带过?还说什么无奈之举!崇祯拼命按捺住内心的愤怒,将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毕自严。

毕自严将近七十,满头的白发,担任户部尚书将近十年,早已经耗尽了他的心血,在千疮百孔的大明,能勉强维持财政,实属一个异数。毕自严老态龙钟,缓缓出列奏道:“邓玘平登莱之乱后,就未领过钱粮,此情属实,但户部不仅连一个子都拿不出,还亏空了一百二十三万两银子!”

崇祯哀叹不已,这样的家,如何当啊?

众卿家都沉默,期待着崇祯能拿出内帑。明代有个很匪夷所思的制度,户部名誉上掌控着帝国财政,但他们并不知道能有多少钱用于国计民生,更别谈制定详细的财政预算。对于皇帝的私房钱内帑,他们永远不知道有多少。

崇祯内帑确实有一些,但还要用于宫廷开销,还要给京营的将士发饷银,也不可能拿出来救急。毕竟,京营的稳定涉及到京师的安危,岂能草率从事?

最终,崇祯皇帝咬牙答应拿出五万两白银,先发一部分欠饷,命户部挤出一部分粮草,解邓玘的燃眉之急。同时,下圣谕严厉斥责邓玘,命其戴罪立功。

接着开始商议三省总督之事。

崇祯皇帝刚抛出话题,给事中祖重晔迫不及待的跳出来道:“陛下万万不可,臣子赋权过重,取乱之道也!这恐非朝廷之福啊……”

祖重晔言辞恳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其忠心日月可昭!

紧接着,源源不断的臣子出列言不可,列举设立三省总督的害处,让崇祯犹豫不决。

原来,周延儒对温体仁的用意洞若观火,当然不肯坐以待毙,组织大量的人手狙击该提议。

梁廷栋出列奏道:“贼寇流窜于陕西,继而扩散至山西,现在又窜入河南、京畿之地。剿匪之官兵不可谓不用心矣,然疲于奔命,致使贼势愈演愈烈,乃未统一事权之故也!臣请圣上立即设立三省之督,统一事权,则贼寇覆灭指日可待!”

说完,又转头看着刚才发言的几人,厉声喝道:“若贼寇不能灭,皆诸位之责也!”

崇祯听闻,心里一动,又有点倾向于设立三省总督。但想到这几日观《太祖实录》,太祖苦口婆心告诫之事,心里大为纠结,无法下决断。

至始至终,周延儒和温体仁未发一言,现在还轮不到两人亲自上阵肉搏,除非崇祯点名二人发表意见。

最终,廷议没有达成一致,只好散朝。

周延儒寒着脸,径直前往文渊阁,温体仁甚为有礼,微笑着躬身道:“周阁老,慢慢走,下面的将士还嗷嗷待哺呢,这些都要仰仗阁老了!”

这话让周延儒更为心烦,下面的骄兵悍将的确帮助他了,但他们需要回报!更何况,这帮将士个个都不省心,总是闹出一堆事情需要他擦屁股!

当初,周延儒是真心想得到温体仁的配合,两人和舟共济,这是每个一把手的自然想法。奈何温体仁根本不上道,还在暗地里不停的递刀子,两人反目成仇,斗得你死我活。

温体仁彬彬有礼,周延儒也不能失了宰相风范,微微点了点头,道:“这些事也需温阁老多多费心,将士用命,总不能空着肚子……”

说完,头也不回,扬长而去。温体仁盯着周延儒的背景,眉头渐渐皱起,由微笑变成了冷笑。

廷议之后,崇祯在乾清宫里转来转去,心神不定。看着案台上摆设整齐的奏章,叹了口气,看了起来。

“职所尾之贼系紫金梁等,而闯将等系西河之贼,不知为何放松,令其蹂躏东向。惟恐有破巢覆卵之患,于是不暇顾所尾之贼,急拟走辽州应援,以全疆土……”

这份奏章乃总兵尤世禄所上,为自己的行为解释,还把李自成攻破辽州的责任推到陕西的将士身上。这份奏章让崇祯疑心大起,难道前线的将士真的是以邻为壑,只管门前雪?

如果能设立三省总督,当能避免各自为战,事权不统一的弊端!崇祯沉思着。

排除政争的目的,温体仁提出的方案可谓谋国之言,只可惜,目的不同,方案再好,也变了味道。尤世禄的奏章让崇祯读到的时机恰到好处,正是温体仁操纵的结果。

但是臣子的权力过大,很可能有尾大甩不掉的隐患。

如果这个臣子衷心体国,或者声名不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这个隐患。

那么哪个臣子既晓畅军事,又公忠体国呢?

崇祯将一帮臣子放在心里一一考量……

崇祯第一个想到了侯恂,侯恂镇昌平、通州多年,晓畅军事应该没问题,左良玉乃侯恂之爱将,林纯鸿、邓玘和马凤仪均为他推荐,驾驭也没问题……

不对,前线的战将怎么大部都出自侯恂一系……正如温体仁所料,崇祯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结党!

“立即宣骆养性……”崇祯急切的对身边的太监说道。

骆养性的汇报让崇祯心里稍稍放了心,侯恂与朝堂上的重臣交集并不多,但结党控兵权的疑虑如毒蛇一般咬噬着他的内心,让他几乎疯狂!

掌权五年以来,崇祯对群臣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多次切身体会到这帮臣子欺上瞒下,无所不为的秉性!

左思右想的崇祯做出了抉择:不设三省总督,派出太监监军!太监乃家奴,无根无家,除了宫中,无处可去,太监监军不也同样统一了事权?而且事权统一在自己手中!崇祯不免有点得意,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太监陈大奎、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分赴曹文诏、张应昌、左良玉和邓玘军中,担负起监视、督促之责。

三省总督之争终于落下了帷幕,温体仁成功的使崇祯更加嫌恶周延儒及东林一系。

第八十二章 修武战后

修武城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烟熏火燎,燃烧多日的栋梁依然冒着不肯熄灭的烟火,仿佛在诉说着贼寇的惨无人道!一具具尸体散落在大街上,甚至随处可见裸露的女尸,让林纯鸿几人心里憋着一团火无处发泄!

最后,他们来到县衙附近,看到一根长矛穿着三个婴孩,愤怒无法抑制的林纯义狠狠的将长枪刺向早已烧焦的大树上,嘴里发出怒吼:“呀……呀……”

林纯鸿紧咬着牙关,喘着粗气,拼命的压抑住内心的愤怒,吩咐道:“让兄弟们都进城看看,这帮贼寇都是什么人!娘的,畜生!”

愤怒没有冲昏林纯鸿的头脑,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他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他要让每一个勇士都知道他们绞杀匪寇是最正义的行为,要让每一个勇士对贼寇充满愤怒,提升他们下一次作战时的勇气。

随之而来的是战后,所有哨将以上的军官都参加。

林纯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麾下的军官迅速成长起来,不仅仅会指挥战斗,还要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不出所料,军官们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倒是虎啸营哨将狄威的话让林纯鸿眼睛一亮。

狄威道:“车营单独成营比较麻烦,火炮手与弓弩手、刀盾手和长枪手难以配合默契,还不如将盾车分入每个哨,炮手也分入每个哨,这样哨将可以更通畅的指挥每种武器!”

林纯鸿听了,心里微微一动。当初他受独立炮兵观念的影响,将车营单独成营。后来实战时又将盾车调入各哨使用,指挥上的确有点不便。狄威的观点岂不是要建设车步营?

正当林纯鸿沉思时,车营指挥使凌肃不干了,他反驳道:“难道车营这次出问题了?虎蹲炮不是杀掉了不少贼寇,大大减缓了贼寇进攻的速度?”

狄威的话意味着要拆分车营,让指挥使凌肃当然不满。

狄威涨红了双脸,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说车营没有发挥作用,车营的确发挥了关键作用,我的意思是说指挥起来不方便。”

林纯鸿看着凌肃还要反驳,忙微笑着说道:“凌指挥使莫着急,车营的确不可或缺,但是从指挥上我们还没有理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好好计议一番,程舒,好好记下这点!”

将所有的步营建设成车步营,这个计划非常诱人,目前车营的确不需要单独成营,要不就让车营变成炮营,专门侍弄即将到来的红衣大炮?至于虎蹲炮,可能连哨级支援武器都算不上。林纯鸿沉吟着,脸上露出一丝喜色,他心里已经暗暗下了决定,只不过细节还需要和众将商讨一下。

林纯鸿看了看狄威一眼,觉得狄威确实不错,具备了一定的战术眼光。狄威来自大田千户所,看来千户所的农奴中,人才也不少嘛。

紧接着,林纯义提出,这次作战,折损兵力三百余人,应该尽快补充兵力。

林纯鸿大手一挥,道:“常书丹刚好率领七百名新兵抵达泽州,补充不是问题,至于剩下的三百多新兵……”

林纯鸿沉吟道:“干脆成立预备营,负责粮草辎重事宜……”然后,手指着程舒道:“你去把预备营管起来,尽快拿个章程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9页  当前第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8/3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乱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