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帝师_分节阅读_第407节
小说作者:今晚又打老虎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 MB   上传时间:2015-10-03 00:53:21

  江夏沉吟一下后,点了点头道:“好,我们就先尽力把守蓟州府。接下来我分配一下接下来大家各自负责的事宜。”

  “皇上,您该自称为‘朕’。”夏家林小心翼翼地打断江夏的话说道。

  江夏微微笑了笑,点头道:“好,那朕给大家分配一下大家各自需要去负责的事宜。首先是张猛,朕就派你配合夏知府一起,带人重筑城防。同时四下查找一下,看城里还有没有从外面通进来的密道、暗道之类的地方。”

  “是,属下遵命!”张猛道。

  “是遵旨!”夏家林略有一些不满地说道。张猛脖子一缩,连忙改口道:“对对对,属下遵旨!”

  江夏笑了笑道:“夏大人,朕刚登基不久,暂时就不要太在乎这些繁文缛节。我们现在还是以商议如何抵御鞑靼大军的好。”

  “是,微臣遵旨。”夏家林对着江夏躬身行礼应道。对于像夏家林这种正儿八经两榜进士出来的官员,皇权至上的心态那早已是根深蒂固,要想其改变,这根本就不可能。并且,话又说回去,这对于江夏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的必要。

  江夏点了点头,不再继续说此事,而是接着安排守御蓟州府的事宜。他对千绝行道:“绝行,你最擅长的是追踪和逃遁,所以朕就派你带一部分精锐探马,出城去打探现在鞑靼大军的下落。最好弄清楚,他们现在在何处,人数大概有多少,大概多久能够到蓟州府。”

  “是!”千绝行应了一声,然后下意识地看了夏家林一眼,赶紧又补了一句:“属下遵旨。”

  江夏嘴角露出一丝微微的笑意,目光看向萧杀和谢腾飞道:“萧杀、谢腾飞,朕就命你二人前去整编,训练兴州军和镇朔卫的人。能够留下的人就留下,那些屡教不改的,一律杀无赦。”

  “是!”二人应命。

  接着江夏对冷雨和杨贝贝说道:“冷雨、杨贝贝,一会儿朕给你们二人一份手谕,你们二人就立刻带一支骑兵回京师去,找到杨一清,让他立刻派兵增援蓟州府。告诉他,记得要让人多带几门炮来。”

  “是!属下遵旨!”

  最后江夏看向马云峰、于忍他们,江夏道:“好了,剩下的人就带领着大家准备一下守城的器械。巨石、檑木、铁蒺藜、陷马坑、护城河、弓箭、火油……等等物品,必须一应俱全。”

  “是!属下遵旨!”剩下的众人,齐声应命道。

  永平府的抚宁卫,一批鞑靼骑兵在此处等候。看他们的装束和带着的装备,这批鞑靼骑兵很明显应该是属于想军队里面探马的角色。

  果不其然,很快密集的马蹄声响起。远远的,一支蜿蜿蜒蜒的鞑靼大军正朝这边行军而来。这支大军里面以骑兵居多,当然步兵也不少。对于人口稀少的鞑靼,要集合如此一支大军并非是一件易事。

  以此推论,要掌控如此一支大军,成为这支大军的统帅,那更是难上加难。

  鞑靼大军的先头部队走过以后,剩下的便是中军。一般来说,主将都是位于中军处的,一来便于指挥,二来也是因为安全。

  那批在抚宁卫等待的鞑靼骑兵,见到中军处的一名中年男子后,立刻驱马上前,然后翻身下马跪地行礼道:“参见万户大人,前方我们已经探过了,没有人在,看样子都已经逃难离开了。”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今时今日的大明,早已经不像之前的大明了。江夏果然是厉害啊,先帝当年没有信错人。若是当年,我亲自带兵攻打山海关,哪里可能打这么久。那个时候的明军,盛产最多的都是怂包软蛋,哪里会有以性命相拖延,让百姓先安全撤离的兵马。讲武堂?呵呵,不错……挺有意思的。”

  很奇怪的是,几名鞑靼骑兵对中年男子说的是蒙古语,但是中年男子自己自言自语时,则说的是汉语。

  他说完以后,抬起头来看向前方道:“传令下去,全速行军。我们务必要快一点赶到蓟州府,攻破蓟州以后,立刻攻打京师!”

  “是!”几名鞑靼骑兵听后,立刻应命,前去传达那全速行军的命令。

  若是江夏在这里,看见这名中年男子肯定会惊呆。因为这名中年男子,已经是他的老相识了。只不过在江夏原本的理解当中,他以为这男子早已经死了。却没想到,他不仅还活着,并且还成为了鞑靼的一名万户。

  昔日的对手,看来这次又要交手了……

  

  第600章 死战不退,原来是他

  

  蓟州府的治下区域与永平府相邻,但鞑靼兵马要从抚宁卫赶到蓟州府,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大军行军,速度不同于平日赶路,时间还更长一些。而这一段时间,恰好就成了江夏整理蓟州府城防最后的机会。

  千绝行带着探马从蓟州府出发以后,靠着他高超的追踪技艺,仅仅只是两天时间就已经找到了鞑靼大军的踪迹。一路追踪探查以后,千绝行又带着探马快马加鞭赶回了蓟州府。在蓟州府的陈家大宅中,千绝行见到了江夏。

  “兵力应该在十万上下,骑兵六成占六成左右。有大型的攻城器械,按速度应当在十天内能赶到我们这里。”千绝行简单扼要的把他打探到的消息给江夏说了一遍。

  江夏听后点了点头,想了一下后问千绝行:“有没有打探到他们主帅的名字?”

  千绝行颔首,“抓了几个舌头逼问了一下,据说他们的主帅名叫扎巴力克。”

  “扎巴力克?”江夏眉头一皱,他对蒙古语很熟悉,“扎巴力克”这个词汇,一般不可能用来当名字。因为这个词汇的含义是——复仇!

  听到这个名字后,再联系到永平府被破的经历,江夏隐隐有一种感觉,这一次鞑靼大军来的主帅,他很可能是认识的。当然,扎巴力克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说过。反正这就是一种感觉,玄之又玄。

  江夏沉吟片刻以后,点了点头道:“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休息好以后,去帮萧杀大哥抓一下兴州军和镇朔卫的训练事宜。”

  千绝行听后立刻站起身来,“不用了,我也不累,现在就去看看那些兵。”

  说完,千绝行对着江夏抱拳行了一礼,转身准备离开。走出两步后,千绝行好像想起了什么来,他又转身回来,表情有些不自然的对江夏说道:“皇……皇上,卑职告退。”

  江夏微微一怔后,脸色顿时一虎,他站起身来走到千绝行面前,伸出双手扶起千绝行道:“别人不知道,难道你们几个还不清楚?我现在担皇上这个名头,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日后,这个皇位还是要还给载江的。”

  千绝行微微沉默了一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江夏知道他想说什么,他微微笑了笑道:“我江夏如果真的能做出这种夺兄弟亲子家业的事,你们还愿意跟着我吗?”

  千绝行想了想后,脸色露出一阵恍然之色,这恍然之色中,又带着丝丝安慰和得意。一向不善言辞的千绝行,这次竟然微微笑着对江夏说道:“掌门,这么多年下来,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让绝行等人欣慰,我们没有跟错人。能够跟随掌门,是绝行一生最荣耀的事。”

  说完,千绝行对着江夏躬身行了一礼,然后退下。

  目送着千绝行离开,江夏忍不住喃喃自语道:“突然玩儿什么煽情,搞得人家一点准备都没有。”说完,江夏微微吸了口气,也信步走出了房间。

  身穿一身戎装的江夏走到蓟州府的城楼上,城楼破损的地方已经重新加固,并且护城河重新挖宽。不仅仅灌满了水,同时还在水里插满了削尖的竹刺。

  护城河的前方,从表面上看什么都没有,但实际上却挖满了陷马坑,到处都撒有铁蒺藜。在城楼上,蓟州府唯独存有的五门火炮,八架投石机都已经准备完毕。

  此外,还有巨石、檑木、火油、箭矢等物,全都准备的很齐全。蓟州府虽然逃难走掉了不少百姓,但也留下的也还有不少人。夏家林在蓟州府的威信不错,他站出来振臂一呼,号召百姓们为守卫蓟州府,抵御鞑靼入侵出力,百姓们立刻应者如云。

  巨石是百姓们从山上背来的,箭矢有不少是临时制作的,檑木是一些百姓从自家房子拆下来的。还有火油不足,一些百姓把自家的桐油都贡献了出来。

  看着这一副众志成城的样子,江夏心中陡然觉得自己肩上有了不小的担子。来到大明这么多年,也许自己的确带领大明繁荣富强过,但从来没有像这一个,让江夏觉得自己还有责任,保护这些单纯善良的百姓,安稳富足的生活着。

  大明此次的大乱,必须要早日结束。江夏在心中暗自下着决心。当然,其实他心里很明白,这一切并不简单。毕竟南京那边现在以大明正统自居,而南京又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再加上江南本就是富饶之地。这一切,已经让那边和京师有了分庭抗礼的本钱。

  抛开江夏自己在大明的威信不论,这一场大乱的大义,其实还是在苗仁虎、崔政义他们那边的。

  江夏摇了摇头,心中逼迫自己不再去考虑这些事。眼下的局面,已经容不得他退缩。他如果退了,死的绝对不仅仅是他一个人。

  七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这日正是正午,阳光普照,天气不错。

  江夏安排在太平寨的探子撤回到了蓟州府。太平寨在滦河东河岸,属于鞑靼大军来蓟州府的必经之地。探子突然撤回,江夏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鞑靼大军到了。而后探子报告的消息,也确实了这一点。

  听过探子的禀报以后,江夏心中忍不住感叹,来得真快啊。按照千绝行的估计,对方应该需要十日才能赶到蓟州府,可现在不过七日,他们就已经赶到了。

  江夏扭头一看身旁的夏家林、萧杀、千绝行等人。他道:“走吧,立刻带人赶去滦河。”

  “是!”众人立刻起身,应了令以后便鱼贯而出,各自前去点兵集结,准备先赶去滦河河岸。

  按照鞑靼大军刚到太平寨这个位置的路程估算,他们要赶到滦河东河岸最快也需要两个时辰的时间。而从蓟州府出发去滦河,速度再慢,一个时辰也足够了。

  守卫蓟州府,防线一共有两道。一就是这滦河,二才是蓟州府。

  滦河的河流和岳婆港的葫芦河相连,最终流入渤海之中。河水虽然不算很急,但胜在河面够宽。这乃是一道天险,任何知兵的人都没理由让对手轻轻松松地渡河过来。

  江夏他们一路也是快速行军,仅仅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滦河西河岸。河面上风平浪静,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河面,折射出一片金灿灿的光芒,若只是踏青至此,肯定会有人忍不住感叹,景色真美。

  可惜,如斯美景在眼前,三万余人却无一人有欣赏的兴致。河水自河面吹拂上来,众人感受到的不是迎面而来的清爽,而是一股子肃杀的意味。

  

  大家都知道,一场大战,就将在此处拉开序幕。

  

  河面阻击战,打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驾船入河,直接在河面上与对方开战。二是用弓箭、投石、火炮等物,远程攻击,阻击对方。

  如果江夏手中有任何一支水师在此,那他必然会选择第一种方法。但眼下的真实情况是,己方兵力远弱于对方,并且士兵不及对方精锐,不擅水战。所以江夏并没有想过要靠这一条滦河完全拦住对方,只不过是想用远程阻击的方式,消耗对方的实力而已。

  到了河岸边,江夏他们刚刚列好阵型,架好一切器械,只不过是等了一个时辰而已。江夏就通过伸缩望远镜看见了河岸对面,已经有鞑靼大军前来。紧接着,自滦河的上游处,大批的船只划下来。

  列好阵型的士兵们,虽然看不清对方的模样,但隐隐能看见对面河岸敌军已经到了。对于北方草原诸族,大明士兵并不陌生。他们的骁勇,他们的狠戾野蛮,对于大明士兵有一种天生的压迫性。

  此次江夏带到这滦河河岸的,并不是他从京师带出来的兵马,而多是镇朔卫和兴州军的人。所以此刻一见到敌军,队伍里面立刻有躁动之象。

  江夏骑在战马上,他回头往身后的队伍一看,目光凌厉无匹。迎接到江夏这道目光的人,顿时闭上嘴巴,全身绷直站在远处,不敢再有骚动。

  江夏的目光从左至右一一扫过去,沉默一会儿后这才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们这里面有兴州军,有镇朔卫。现在要你们跟着我,也许你们还不一定习惯,也没从心底里接受这件事。

  但是我要你们记得,你们是兵,是大明的兵。无论你们以往的主将是谁,现在你们要明白,我们的对手是鞑靼,是外族!

  如果我们今天受不住蓟州府,那么声后千里国土,必定受鞑靼肆虐。他们会奸淫我们的兄弟姐妹,抢我们的金银珠宝,烧我们的房屋庙宇。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我们没有守蓟州府,你们觉得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儿子女还能得到安宁吗?所以,不管你们是否愿意跟着我,但是现在,我希望你们能够跟我一起,死战不退!”

  江夏一番话说完,全场沉默了一下。

  人群中的马大牙突然激动地吼道:“死战!不退!”

  他这一吼,所有士兵像是受到了感染一般,也纷纷喊道:“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

  江夏点了点头,拿起伸缩望远镜再次看了看河对岸。他原本只是想看看对方是不是开始渡河了,但是这一看,他却看到了一个他原以为再也不会看见的人。

  而这个人的出现,让江夏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江夏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山海关的守将会被策反,为什么永平府会那么轻易地被破。原来,是他……

  

  第601章 江彬,可是来送死否?

  

  江夏执掌大明政权以后,虽然没有想过要造反,废君自立。但为了政令推行通畅,自然也不可能用一些跟自己作对的人。所以嘉靖时代的大明,朝堂上能够崛起的人无外乎三种。一者就是夹起尾巴做人,行事低调的。二者便是加入江系,成为江夏附庸的人。三嘛,自然是能够自成一体,家族势力底蕴庞大深厚的人。

  因此,嘉靖时期的大明,江夏基本没有遇到多少太让他头疼得对手。让江夏自己回忆的话,能够被他重视的对手,也多存于正德时期。那个时候令他头疼得对手有很多,比如朱祐杬、刘瑾、太后之流。但真正令他倍感压力的对手,则只有那么几个。杨廷和可以算作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个现在滦河东河岸边上的那位,也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以江夏六识的敏锐度,靠着伸缩望远镜,他能将河对面的情况看得十分清楚。算算时间也是九年多的光景未曾再见了,河对面的那位此刻骑在一匹枣红色大马上,面容虽然有变成熟,但那股气质却未曾改变分毫。看上去整个人一如以往一般,时刻散发着浓浓的冷意。

  江夏曾经在想,如果正德不是那么早死。那么此人在大明高度,恐怕并不会低于自己。至少在当年,他曾经一度有超越自己的势头。

  此人是谁,现在基本已经呼之欲出。没错,正是当初执掌宣府四镇,手握边军的江彬。正德死后,他当机立断叛逃出大明,投靠了鞑靼。这件事一度让大明紧张不已,江夏为此还转程出使鞑靼,协助阿尔苏登上可汗之位,订下友好和平盟约,这才令得江夏心安。

  当时因为迫于杨廷和争夺大明政权的关系,江夏离开鞑靼时没有再去管江彬,而是直接回到了大明。离开时,阿尔苏曾经答应过江夏,会派人去杀了江彬。所以在江夏以往的意识中,他一直认为江彬早已是个死人。

  今日再见,自然令得江夏明白过来。江彬不仅没有死,并且还在鞑靼混的风生水起,如今更是能执掌近十万鞑靼兵马。

  对于鞑靼国情知之甚深的江夏,很明白这意味着什么。鞑靼可不像大明,皇上奉谁做将军,赐下兵符就能领兵。鞑靼打仗,是各大部落酋长联合出兵。要想统领十万鞑靼兵马,一得是出身足够高贵,二得是能力足够出众。

  凭此两个条件,此刻出现在此处的江彬,在鞑靼究竟经历了些什么,也就不难猜测了。

  说实话,江彬的突然出现让江夏感觉到了压力。但与此同时,他的出现也挑起了江夏心中的战意。

  当初在大明,江夏虽然和江彬暗里斗过几次。但都因为朱厚照在中间平衡的原因,二人一直都没有正儿八经交过手。朱厚照死后,二人再也没有相遇过。当年本就应该有的争斗,此刻再在战场上来一决高下,也可称是一件快事。

  江夏一把拔出自己腰间的龙渊剑,用剑身轻轻拍了一下马臀,驱马走到河水的浅滩中。江夏挺直腰杆,龙渊剑的剑尖笔直地指向江彬。

  河对面,江彬正在指挥鞑靼大军上船,安排渡河时船只的阵型。当江夏驱马走到河水浅滩中时,江彬好像有感应一般,抬头猛的向河对面看过去。

  他手中没有伸缩望远镜,也没有江夏那么敏锐的视力。所以在他的眼中,河对面江夏带来的大军,只是一团模糊的影子。但是江彬却一脸疑惑地喃喃自语了一声:“江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9页  当前第4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7/4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