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先创出名声,然后才能考虑发大财的问题。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以成本价格出售这类车辆。有我的支持,你不用担心资金方面的问题。”摩根说。

这个理由说服了爱迪生,但事实上,爱迪生并没有看明白摩根的想法。事实上,至少在短时间里,摩根没想过要靠着汽车赚太多的钱。但他却可以通过这样的搅局行为,降低整个的汽车市场的利润率。当然,这个目的就不用和爱迪生说太多了。因为,这和爱迪生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原本的历史上,爱迪生一直被摩根控制得死死地,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三百六十四章 会动的鱼饵

美国东北部的维度其实和中国东北相似,再加上北美的地形特异,所有山脉全都是南北走向,不像中国,还很有几座东西走向的山脉。所以每当寒潮来袭,中国尚有山脉阻挡一二,但是在美国,寒潮却是毫无阻挡,故而每当寒潮来袭之时,美国东北部往往比中国东北还要冷上几分。

一把七八年十一月,第一轮的寒潮呼啸而至,纽约市在一夜之间温度就下降了十五度左右,麦迪逊广场的草坪上已经结上了厚厚的一层严霜,到了夜间越发的寒冷。

爱伦看着妻子将晚餐的餐具收拾好,然后就从手边拿起一本书,翻到昨天做好了记号的地方,几个孩子立刻就为拉拢了上来。在有了电灯之后,点电灯的花费已经比点煤油灯要小了,加上电灯的光亮也远不是煤油灯能够用比的,所以如今在纽约,除了贫民窟,几乎每家都用上了电灯。

有了电灯,夜间的时间也就不再只能是洗了睡了。但是如今,有了电灯,夜晚不再黑暗,自然生活方式也就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比如剧场什么的,原本如果要在夜间演出,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油灯,成本很高。即使如此,也难以保证照明的效果,所以夜间只能进行一些小舞台的演出,而且演出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但是如今,靠着电灯照明,夜场的演出反而成了各种舞台演出的主流时间。所以到了晚上就去看戏,倒成了不少有钱人的新的生活习惯了。

不过爱伦家只是一个中等家庭,靠着爱伦在某家公司里做一个文员来养活全家,所以自然也就不可能每晚上都去看戏什么的。所以晚上围在电灯旁边,由爱伦给孩子们讲故事也就成了他们的夜生活了。

“不过,我发现,斯宾罗先生那代诉人的长袍和硬领压低了皮果提的神气,使她对这个在我眼里日益神圣的人越来越尊敬了。我觉得,当他直挺挺坐在法庭上为那些文件环绕着时,他就像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一个小灯塔一样,向四周发出一轮光圈……”爱伦轻轻地朗读着小说里的内容,他的那几个孩子中,最大的女儿凯蒂已经有十四岁了,已经多少能够理解一点这小说里的事情了。但是其他的几个孩子还小,未免就有些的不大乐意听这些了。比如小儿子约翰就有些不乐意了。

“爸爸,我不想听这个,我要听亚瑟王和圆桌骑士,还有魔法师莫林,还有……”

“闭嘴,约翰!我就要听这个!”凯蒂立刻呵斥道。

“可是我不想听……”约翰虽然有点怕姐姐,但还是在嘀咕着。

这个时候,屋子里却突然一下子陷入了黑暗。

“啊!”凯蒂惊叫了起来,虽然是大姐姐了,但是她却还是格外的怕黑。

“怎么又停电了。”爱伦在黑暗中嘟噜着,顺手从口袋里摸出了打火机。然后,随着擦擦声,一团昏黄的火光亮了起来。

“爸爸,快去把蓄电池连上吧。”凯蒂说。

最近爱伦把家里的铅酸电池换成了爱迪生的镍铁碱性蓄电池。按照习惯,停电一般也就两个小时左右,家里的那块蓄电池应该足够支持这段时间的照明了。

爱伦接上了蓄电池,这块蓄电池只接着客厅里的一盏灯。蓄电池能够提供的电压很有限,是没法直接的使用普通的电灯的。只是今晚上这盏灯却格外的暗淡。简直比油灯还暗淡,以至于爱伦连书上面的文字都看不太清楚了。

不过相比爱伦面对的情况,曼哈顿剧场里的情况就糟糕的多了,在全面的将备用电源换成了镍铁蓄电池之后,在这个寒夜里,面对着突然停电的问题,镍铁电池在寒冷环境下表现不佳的问题立刻就显示出来了,舞台上灯光昏暗,有若磷火,演出自然是大受影响。

而且类似的问题不止是一处两处,所有换用了镍铁电池作为备用能源的地方都受到了影响。于是在第二天,纽约的不少报纸都开始讨论爱迪生的这种电池是不是存在严重缺陷了。而在这些报道中,纽约每日时报的一篇报道更是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这篇报道宣称,镍铁电池的研制计划原本也在克利夫兰大学大实验室的研究计划之内,后来大实验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时候,注意到这种电池虽然有电极保护较好的优点,但也有反应强度较低的问题,这必将带来充放电的速度较慢,而且受到气温影响明显的问题。所以当时在预研阶段,这个计划就被终止了。

这篇报道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些购买了爱迪生的电池的人大多后悔不已,而爱迪生的镍铁电池的而销量也随之猛跌。

……

“托马斯,你告诉我,这种电池的缺陷你事先真的一无所知吗?”摩根问道,语气很是温和,但却让爱迪生心中颇为忐忑。

爱迪生知道,自己从麦克唐纳财团叛离出来,如果再失去了摩根的支持,美国之大,恐怕就真的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了。于是他赶紧解释说:“摩根先生,这种说法绝对是不实之词。我又不是没有其他的可供研究的计划,又怎么会拿一个已经被否决了的计划来搪塞呢?这肯定是麦克唐纳财团的人故意编造的谎言。”

这种说法确实很有说服力,摩根也知道,这不可能是爱迪生有意为之。不过无论如何,出了这样的事情,也是爱迪生的责任,借此敲打一下他,也是必须的。而且趁着电池的受挫,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对爱迪生的控制。

“托马斯,我们都相信你,但是这次的事情,你依旧有相当的责任。当然,电池只是小事而已,但我希望,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不要再出现这样的事端了。”摩根最后这样说。

爱迪生当然知道,所谓更重要的事情是指什么,当然指的是发动机的问题了。于是他立刻回答说:“摩根先生,我自然会更努力的。但是新的产品,要想不出错,自然需要更多的投资,用以进行的实验和测试。另外,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对产品进行各方面的检验。”

“这可不行。”摩根断然说,“增加资金或许可行,但是如果要增加研制资金,在专利上,你就必须做出让步。至于时间,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的太宽的。至少,拿出样品的时间时绝不能放宽的。投入市场的时间或许可以放宽一点,但是也不能放宽太多。”

拿出新的汽车来,赚钱当然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打压麦克唐纳财团通过汽车获得的超额利润才是关键。只要有新的汽油发动机,有新的汽车出现,就意味着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他们就会期待汽车的降价,就会持币观望。而这些都会影响麦克唐纳财团的资金的流转。

……

“你说,摩根在遭到这个反击之后,会不会退缩?”多萝西娅有点担心的问道。

“怎么可能停得下来?摩根财团只是以摩根为首的联合体,并不是摩根个人,甚至也不是摩根家族的财团。随随便便就退缩,怎么和合作者交代?再说这件事情能够造成的损失微不足道,只能被看成是我们无奈之下的反击,而居然只能做这样的反击,也正说明了我们的虚弱嘛。”史高治说,“这就像是钓鱼,鱼饵要是完全一动不动,像摩根这样的大鲈鱼才不会去咬呢。”

“钓鱼?当心被大鱼拖到水里去了哟。好了,不开玩笑了。他们已经开始在汽车发动机方面投入了不少资金了。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反击?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反击也是需要资金的支持的,我们手里的活动资金够吗?”多萝西娅问道。

“当然有,我们手上可以折现的东西多得是。你不要忘了,我们的目标不是扩张,而是为了安全的收缩,为了达到这一点,我们才需要狠狠的咬摩根一口。我们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需要得利,只需要让那些试图占大便宜,也有力量占大便宜的家伙先吃一个大亏。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通过损人不利己的兑子战术来让那些胆敢觊觎我们的家伙迎头一击。反正我们本钱大。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算摩根开始生产汽车了,又能如何?最多,也就是压低一下汽车的利润。但是汽车价格下降,必然带来的却是产量和销量的上升,产量和销量的上升,必然带来对钢铁和燃油的需求的上升。而在这些行业里,我们一样有着巨大的份额。所以,我们的损失不会有多大,我们完全可以和他们玩。而且我们手里的油田这么多,在这种局面下,随便合作开发一个,就能弄来不少的开发资金。而再这样的局面下,摩根投入的开发资金又能收回多少呢?”

……

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虽然在电池的研制中没能赚到多少钱,但是摩根依旧在扩大他的研究中心,有传言说,摩根的汽油发动机已经在进行台架测试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科学的大马力发动机

“麦克唐纳先生,我们刚刚接到情报,昨天在中央公园实验室,爱迪生他们刚刚进行了他们的第一台发动机的试车。我们的情报人员没办法拿到完整的设计,只得到了一部分的台架试车的数据,都在这份情报里面。”邦德将一份情报递给史高治。

“很不错。”史高治接过情报,并没有马上翻开,而是将它放在桌子上,接着问道,“我们的人不会因此而增加暴露的危险吧?这种情报固然重要,但是我们的这位情报人员的安全更重要。不要让他做太勉强的事情。”

“先生,我们的情报人员只是正好在负责则方面的数据记录,所以他就顺便在记录数据的同时把这些数据带了出来。”邦德回答说。

“那就好。最好是用大脑记录下来,而不是记录在其他东西上面带出来。”史高治有提醒了一声。这一来是为了表现一下对情报人员的关怀,二来也是因为能够进入到中央实验室工作的情报人员非常难得。

一般来说,能够进入这样规格的实验室负责相关工作的人,都不会真的很缺钱,以至于需要做这样的危险的工作。所以,要找到这样的人自然困难。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天才,也很难在保证成为科研人才的同时,又成为情报方面的精英。所以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就像是训练情报人员那样专门训练出来的。只能在科研人员中招募。这样招募来的人,他们的反侦察能力和正规的培训出来的情报人员相比,自然会相差甚远。也就更容易暴露,所以使用起来,需要更加的谨慎。

在交代完了之后,史高治示意邦德可以先退下去了。然后他就翻开了情报看了起来。

这份情报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昨天发动机台架试车的一些数据而已。只是这些数据有一点不太正常而已。

依据情报显示,昨天应该有两种类型的而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车。其中的一种数据虽然也不错,但总的来说还算是在合理的范围内。那是一台V8的排量6.0升的发动机,四十五马力的功率数字甚至比麦克唐纳的发动机还要好看一点。但是史高治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发动机在技术上就已经超过了麦克唐纳的那台同类型的发动机。只需要在技术指标上做一些取舍,牺牲一些成本呀,可靠性呀什么的,都可以很容易的将发动机的功率提高。史高治接着往下看,发现这类发动机果然在试车一定时间后都发生了故障,就故障率来看,也要比麦克唐纳的发动机高出不少。

“爱迪生不会不明白,发动机的可靠性在很多时候甚至比功率要更重要。他现在付出这么多的代价,为的是什么呢?这样的一台发动机如果投入一般的民用,要想保证它的正常使用,需要的保障可就不一般了,正常的无论是家用还是用于载重车,都是不可能承受这样的保养成本和麻烦的。该不是他们想要先搞个赛车引擎出来吧?”史高治这样想着。

如果说,上面的那组发动机的数据还可以理解,那么,下面的另一组发动机的数据简直就堪称惊悚了。这组发动机,在结构数据上,同样是V8结构,6.0排量,但它的功率竟然高达85马力,几乎比上一款高出了一倍。这样的功率,可不是靠着上面的那些手段能够达到的。

“老天呀,这爱迪生也太惊悚了吧?”史高治知道,如果不计成本,用上诸如带水泵的纯银的散热片,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手段,比如说更高精度的制造呀,更好的燃油呀,以及在此基础上更高的压缩比呀什么的,就可以将发动机的功率上调到60马力以上,但是80马力这样惊悚的数字,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下,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

“难道爱迪生把机械增压或者干脆是废气涡轮增压这样的大杀器搞出来了?就算他是爱迪生,但这……这不科学呀!”史高治忍不住这样想。

继续翻看这份情报,史高治后面发现,原来爱迪生并没有采用这样惊悚的技术,他只是给这台发动机配了一个氧气钢瓶。用以向气缸中喷射氧气而不是让发动机直接吸入空气。相比直接吸入空气,氧气的助燃效果更好,燃烧效率更高。而且直接吸入氧气的话,也能够在气缸中喷入更多的汽油,并保证它们可以得到充分的燃烧。所以,自然也就能得到更大的功率。

“原来是这样呀。这就可以理解了。不过如果这样干,这台发动机的寿命一定会一塌糊涂吧?”史高治想到。

在史高治原来的时空里,也有类似的做法,叫做氮气加速。很多喜欢赛车游戏的人在玩诸如《极品飞车》(又名极品碰碰车)这类的东西的时候,都见识过这套东西。氮气加速系统使用的其实不是氮气,而是一氧化二氮,也就是俗称的“笑气”。它的工作原理是把N2O形成高压的液态后装入钢瓶中,然后在发动机内与空气一道充当助燃剂与燃料混合燃烧,N2O高温时产生两个氮原子一个氧原子,氧原子助燃,氮原子给气缸降温。以此增加燃料燃烧的完整度,提升动力。

这套系统原本是二战时德国空军开发出来的发动机兴奋剂。当时德国空军在发动机技术上落后于美英,尤其是他们一直没能突破废气涡轮增压技术,这导致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在欧州上空被美国战斗机各种吊打。为了增加发动机功率,尤其是在高空缺氧环境下的可用功率,德国人就搞出了这么一套东西。但是这套东西的使用也是代价不菲的。

一般来说,这套系统的使用不得超过一分钟。这是因为气缸温度会急剧上升,超过一分钟很可能就会出现爆缸之类的严重问题。而且过高的温度压力都会损害发动机的寿命。

果然,在后面的情报中果然提到了,使用这种系统后,发动机一般使用三十秒到四十秒左右就会发生严重的事故损坏。

“爱迪生直接使用氧气,不这样才怪了。”史高治想。

在后世的氮气加速系统里,之所以不直接使用氧气,那是因为用氧气难以控制发动机的稳定性。在氮气加速系统中,N2O分解的时候,产生的氮气可以给气缸降温,而直接用氧气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所以三十秒左右爆缸完全正常,甚至二十秒出问题也不是不可能。

“看了,这种系统最多连续使用十来秒吧。”史高治这样想的。而此时,爱迪生和摩根到底想干什么,已经很清楚了。这样的发动机,除了用于赛车,还能有什么用呢?

……

“你的这种发动机只能安全的用十来秒钟,这有什么用呢?”摩根问道。

“摩根先生,不是发动机只能安全的用十来秒,而是氧气加力系统只能安全的使用十来秒。发动机本身应付一场比赛还是毫无问题的。”爱迪生解释说,同时也深深的感到一种无奈。如果是麦克唐纳先生肯定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吧。

“这样说来,这八十五马力的功率,只能用十来秒?这么短的时间又有什么用呢?”摩根问道。

“超车的时候,以及当我们减速过了一个弯道之后,重新加速的时候,啊,摩根先生,您经常看赛马,肯定知道,赛马在过弯道的时候,是需要减速的。而在转过弯道之后,加速更快的赛马肯定更容易获得胜利。打开这套系统,能够让我们的车迅速的提速,从而取得优势。这就是非常大的优势了。”爱迪生细细的解释说。

“这样说来,我们在设计比赛规则和赛道的时候,就要多多的替这种发动机的特点考虑一下了。到时候希望你的发动机和赛车能给我一个惊喜。”

“一定不会再辜负您的期待的。”爱迪生说。

“赛车的开发也要加紧。”

……

“既然他们想和我们玩赛车,我们就陪他们玩。”多萝西娅说,“给他们迎头的一击,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只是……只是我们要是赢了,会不会让他们又缩回去呢?”

“那就得看他们已经投入了多少资本进来了。”卡罗尔说,“如果投入进来的资本太多,他们是不可能轻易的退出的。”

“我觉得还是应该给他们一个胜利,鼓舞他们把更多的钱投进来,把工厂办起来,等到他们正式的把工厂办起来,开始准备出产汽车了,我们再猛的降低价格,把他们逼到无利润的地步。”洛克菲勒这样说。

洛克菲勒当然更愿意汽车降价扩销,因为这对石油行业,尤其是炼油行业太有利了。

“我觉得可以输,但是不能惨败,要给他们希望,给他们名声,但也不能让我们的名声受损。所以,他们可以办车赛,我们一样可以。他们大概会搞个短时间的场地速度赛。我们就举办场地长距离耐力赛,或者普通公路长途赛,比如从纽约到费城,将来还可以从纽约到旧金山。在这些比赛中,我们应该更容易获胜。”史高治最后这样说。

第三百六十六章 汽车行业的竞争(上)

1879年五月,在纽约赛马场,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场速度赛车。虽然过程有一点曲折,而且使用爱迪生的新赛车的海盗队的八辆赛车中,只有两辆完成了比赛,其余的六辆赛车,全部因为各种其他的原因而中途退赛了。但是这仅剩的两辆赛车,却拿下了赛事的前两名。

这样的成绩,摩根并不太满意。因为相比麦克唐纳车队全部赛车都完成了比赛的表现,这个一二名在宣传上并没有压倒的优势。而且如果不是有人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此前他们不知道的技术情报,这前两名也未见得就能到手。

这份技术情报是有关汽车的外形设计的。据提供情报的人的说法,这些相关的技术,是在史高治还没有遇刺之前留下的。当时史高治就已经有了通过举办比赛来推广汽车的想法。

这份技术资料中的赛车的外形和在这次比赛中出场的麦克唐纳赛车的外形基本一致,都具备这样的一些特征:极低的底盘,扁平的流线型车身,中置发动机布局,还带有一组能在高速行驶的时候提供向下的压力的扰流板。

在得到了这份技术资料之后,爱迪生就立刻制造了一辆拥有类似外形的汽车,并进行了测试。测试证明,这样的外形使得车辆的速度,过弯的稳定性,过弯的速度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如果采用了普通的外形,即使有他的那种喝了兴奋剂的发动机,也不一定能胜过拥有这种外形的车辆。

不过有人提供这样的技术并不是最让摩根高兴的,最让摩根高兴的是,为他们提供这写技术的人姓洛克菲勒,而且是约翰·洛克菲勒的弟弟,威廉·洛克菲勒。

……

时间回到两个月之前,三月份虽然已经算是初春了,但是天气还是冷得厉害。在这样的天气下,摩根的百万富翁俱乐部的成员们也没有闲下来,虽然在这个季节乘坐“海盗号”出海去寻欢作乐是不可能了,但是,他们依旧举行了不少的娱乐活动。比如赛马会,比如狩猎活动。

包括史高治在内的不少的麦克唐纳财团的头面人物也是这个百万富翁俱乐部的成员。不过自从史高治遇刺事件之后,麦克唐纳财团的人几乎退出了百万富翁俱乐部的各种活动。然而,在三月份的某次狩猎活动中,威廉·洛克菲勒却出人意料的出现在了活动之中。

和节俭甚至可以说是吝啬的大哥不同,威廉的生活作风要奢侈得多。当然这只是和他的大哥约翰比。相比在结婚的时候,送给老婆的结婚戒指的价格都不到十五美元的约翰,有时候,一个月就能花掉数百美元的威廉的确可以算得上奢侈了。但是和能够花数万美元给自己买玩具的摩根相比,那就简直是不值一提了。

在这次狩猎活动的休息时间里。威廉和摩根进行了一次谈话。威廉告诉摩根,他的哥哥非常希望看到第二家汽车企业。

“在麦克唐纳先生遇刺之前,本来依照计划,我们的汽车很快就会降低价格,以提高产销量的。因为这会给旗下的一系列的企业带来好处。比如钢铁,比如我的哥哥参股管理之下的石油部门,都会因为汽车的销售而得到更多的利益。但是如今,这个计划受到了一些不太应该的干扰。”

所谓的“不太应该的干扰”其实很好理解,至少在摩根看来是很好理解的。那就是麦克唐纳财团内部的斗争和倾轧。现在钢铁和铁矿这一块完全在卡罗尔和凯瑟琳的手中,而电气和油田这一块差不多完全在多萝西娅手中。至关重要的军火、情报、科研、药物、银行这几个部门以前一直是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由史高治直接掌握的。史高治遇刺得这样的突然,可能并没能留下任何有关如何处置这些这些产业指示。而且,摩根觉得,就算是有这样的指示,能不能得到执行还是个大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扩大汽车的生产,似乎对卡罗尔和多萝西娅都有好处,因为卡罗尔有钢铁,多萝西娅有油田。但是为了争夺其他部门的控制权,多萝西娅似乎想控制卡罗尔的经济力量,相比铁矿和钢铁,目前的电气部门要更能挣钱一些,靠着这个优势,多萝西娅似乎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在还没有能够巩固这种优势之前,她好像不愿意增加任何可能改变力量对比的变数。

有意思的是如果弗兰克·洛克菲勒愿意支持卡罗尔,那么扩大产量的决定还是能达成的。而且这也是对他更有利的决定。然而奇怪的是,弗兰克现在却是最坚定的维持现状者。

“他就是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让大哥的地位上升得太高。”对此,威廉是这样解释的。弗兰克·洛克菲勒和约翰·洛克菲勒关系紧张,这一点,摩根也是很清楚的。不过,在这个时候,他居然意气用事的站到约翰·洛克菲勒的对立面,这也……不过,摩根以前也在洛克菲勒那里听到过他对这个弟弟的评价。当时洛克菲勒就认为自己的这个弟弟很不理性,完全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就这样,在麦克唐纳财团的内部,关于是进一步扩大汽车的生产,还是维持现状的决议一直下不来。洛克菲勒在这个时候,不想直接站出来反对多萝西娅,因为最重要的几个大油田都控制在这个女人手里。所以他希望能够通过在市场上培植一个新的汽车生产商来破局。

摩根细细的分析了一下麦克唐纳财团内部的利害关系,发现洛克菲勒做出这样的举动似乎也很自然。在这个时候,在个人能力上明显要超过卡罗尔和多萝西娅的洛克菲勒不搞出点事情来才怪呢?

当然,如果能把这个事情公开的话,相信对于打击麦克唐纳财团会更有帮助。不过,洛克菲勒跟着史高治这么久,也染上了不少的“伪君子”习惯,他非常不愿意扮演一个忘恩负义的形象,虽然他现在就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