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150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那我先走了。”邦德一边说,一边轻轻地退了出去。

看着邦德出去,史高治想:“邦德也有六十多了,人老了,做起事情来,就比不过年轻的时候了,也许是该让他退休了。”

邦德前脚刚走,凯瑟琳和卡罗尔就走了进来。

“史高治,有什么新的消息吗?”卡罗尔问道。

“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不过他们推测,也许是德娜有一次和我们玩失踪。”史高治回答说。

“史高治,我们刚刚从德娜的书房里找到了这个。我想也许你该看看。”卡罗尔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个日记本。

“这是?”史高治抬起头诧异的望着卡罗尔。

“这是德娜的日记本,被她藏得很隐秘,不过还是让我找到了……你看看这里。”卡罗尔没有一点点的偷看日记是可耻的行为的自觉,直接将日记翻到了其中的一面:“……整个家族的一切,基本上都是我的叔叔史高治创建下来的。在这方面他简直就是个超人。只是他的支配欲实在是太强了,以至于整个家族里所有的人都快成为他的提线木偶了。他安排每一个人应该干什么,就像在设计一台机器上的零部件一样。家族里的其他人也都习惯了这一点,他们都自愿依照史高治叔叔的命令,将自己变成这台大机器上的一个部件。包括家族的年青一代也都是这样。史高治叔叔当然也会老的,总有一天也会死掉的。我想他大概不希望自己变成亚历山大大帝,让自己的帝国给自己陪葬。所以很明显的,他在努力的吧这个家族变成一个可以自动运转的赚钱机器。不得不说,越是了解他的设计,我就越是佩服我的叔叔,和我们相比,他的确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超人。但是我却不愿意做一个超人控制下的机器零部件,我也渴望成为超人,我也要有我的事业……”

“史高治,我觉得这次的事情多半就是那个疯丫头自己弄出来的。这个疯丫头居然想要有什么‘自己的事业’!这真是……”卡罗尔说道。

虽然在凯瑟琳和卡罗尔看来,德娜变成今天这样子,史高治的各种纵容绝对是起到了相当不好的作用的,换而言之,在这件事情上,史高治是有很大的责任的。但是这些年来,史高治威权日重,以至于即使是卡罗尔也不太敢直接指责史高治了。

“这孩子!”史高治摇了摇头,“没想到她居然这么文艺。她一直不是都看不起那些所谓的‘文艺青年’的吗?不过有成为超人的志向,还是很不错的。只是现实总是艰难的。也罢,就让她现在闯闯,省得以后惹祸。”

“史高治,你说德娜失败了之后会回来的吗?”凯瑟琳问道。

“那当然,德娜虽然自视甚高,但是在学习的时候一向是非常谦虚的。如果她因为自己的能力的原因失败了,她当然会回来继续学习的。”史高治回答说,“我可没觉得,她已经把我的本事全学光了。”

“那我就要指望她快点失败了。”凯瑟琳说,“希望失败后,她能老老实实的干正事了。”

“没那么快的。除非我们能提前找到她。”史高治回答说,“德娜也不是那种遇到了一点挫折就认输的孩子,也许还需要再过个一年,她才会回到家族中来。”

“那要是她成功了呢?”凯瑟琳问道。

“那她就必须取得超过家族里其他当零件的孩子们的成就。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了。也许得好几年,然后我们的德娜就会得意洋洋的回来向我们炫耀的。”史高治最后这样说,“当然,我们的寻找也还会继续。不过,发现她之后,我们最好不要惊动她,远远地跟着就行了。”

第四百零九章 八尺协定(上)

虽然此后,麦克唐纳财团以及没有放松对德娜和爱丽丝的搜寻,但是他们也一直没有找到任何真正有意义的信息。好几次,他们都似乎有了一点线索,比如他们发现了某些报纸上的文字在风格上似乎有点像德娜,但是这些猜测最后都被证实是他们弄错了。总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没有得到德娜的任何可靠的信息。

就这样,时间一转眼就到了1894年,就如原来的历史上一样,我大清和日本打起来了。

就像原本的历史一样,我大清对这场战争几乎谈不上有什么准备。战争打响之后,我大清才发现,国库里根本就没有可以用来应急的充当军费的资金。而且,我大清军队虽多,但真正能派出去打仗的军队却少得可怜。

在此前的太平天国战争中,我大清的国库已经消耗一空了。为了继续剿匪,不得不允许各省自行募款,从此之后,财政权很大程度上就从中央落到了地方。所以朝廷手里的钱,真的很紧张。如今战争打起来了,总不能没有钱呀。这年9月,翰林院编修张百熙上书条陈筹饷,奏准盐斤加厘。9月底,户部又提出四条筹响措施,即:一、颜缎两库折价,着照成案再减一成,均案四成实银开放;二、典当各商捐输;三、茶叶糖斤加厘;四、土药行店捐输。后又议准两江总督刘坤一筹款三条之奏,即:一、官员倡率输捐;二、劝谕绅富捐资;三、派令典商捐息。

但是这些古老的筹款方式,效率当然相当有限。到最后,我大清通过这些手段,也不过筹集起了不到一千万两白银,相比日本人筹集起来的多达两亿日元(相当于1.4亿两白银)的军费,这点钱,塞牙缝都不够。

好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对此早有准备。早在促成我大清和智利的军舰担保协定的时候。他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且通过容闳向李鸿章表示,战争一旦开始了,如果清国缺钱的话,只要他们同意一些条件,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就可以借钱给清国。

按说战争已经开始了,借款的事情当然应该是十万火急。但我大清的官僚的一大问题就是喜欢拖延。一来,他们希望能更多地通过国内的筹款来解决问题,对于自己在国内筹款的能力,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结果等到事实证明,他们发现在国内根本筹出来的钱,甚至还不够作为给智利政府的购舰费的时候,就只好又转回来表示需要借款了。

这一次,代表麦克唐纳财团去和我大清谈贷款业务的首席代表是陈光。自从那次刺杀未遂的事件之后,陈光在麦克唐纳财团中的地位迅速的上升了。如今,陈光也有五十多了,身体也比不过当年了,再也背不动几十公斤重的防弹衣了,不过作为救过史高治的功臣,他还是受到了很多的优待的。比如在职务上他就被提拔起来了不少。至于这一次让他去当谈判首席代表,一来是因为他能听懂中文,二来也是给他个立功的机会,将来退休了可以有更多的退休金。虽然多给员工钱,总是让史高治感到肉疼的,但是他必须考虑宣传效果,考虑榜样的作用。只有树立起这样的榜样,以后保护史高治的人才会更奋不顾身呀。

不过陈光并没有受过什么谈判或者是经济方面的培训,所以事实上,他是很难主持这个谈判的真正在其中负责的是另一位叫做戴尔的家伙。

而满清方面负责此事的则是曾经担任过清国驻美大使的张荫桓。不过他也没有直接出来和美国人谈判,而是通过一个叫做伍廷芳的人来和麦克唐纳财团谈判。

“如果你们早几个月和我们谈贷款的事情,比如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就谈,我们当然不会要求百分之八的利率。”陈光歪靠在椅子上,仗着身高的优势俯视着伍廷芳说,“那个时候,谁胜谁败还完全不清楚,所以如果那个时候你们来借款,只需要百分之五点五左右的利息就够了。但是现在,你们的军队在朝鲜已经被日本打得像傻帽,而前几天,你们的舰队在和日本人的海战中已经全军覆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你们获得战争胜利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所以这个时候在借钱给你们打仗,风险就大了。既然风险升高了,那么我们的要价自然就要更高一些。”

“我们的舰队没有全军覆没。”伍廷芳抗辩道,“北洋水师主力犹存,最后首先撤出战斗的是日本人。”

在这个时空里,为了对付中国可能从智利临时购进的军舰,日本的造舰计划比原来的历史上更为庞大,吉野级别的军舰更是多达三条。这么一来,黄海大战中,北洋水师的损失自然更为沉重,不但和历史上一样,未能击沉哪怕一艘日本军舰,自己的损失更是比原本的历史上又多了一条靖远号巡洋舰。更重要的是,根据从观战的英国人那里得到的消息,北洋水师的其他舰船的受损情况也都非常严重。他们的主力舰定远和镇远也都至少损失了一门主炮。

“我知道,你们的镇远和定远还在。但是,就我所知,它们受损严重,而且,以你们的造船能力,根本就无力维修它们。我听说即使是在和平时期,你的这两条铁甲舰的大修也是要到外国去进行的。所以现在,它们虽然没有沉没,但是和战沉了又有多大区别呢?”陈光翘起二郎腿,顺手还给自己点上了一根雪茄烟。作为一个前发匪,看到清军,尤其是淮军倒霉,他也就有种莫名的快感,唯一遗憾的是,干掉那些淮军的不是黑水的人。

“但是,如果用这样的利率,甚至更低的百分之七的利率,我们就可以从英国人那里借到钱。”伍廷芳玩起了以夷制夷的手段。

“他们能借个你们多少钱?一千万两?两千万两?这个钱甚至都不够从智利那里把那些船带回来。就我所知,日本准备的军费高达两亿日圆,你们就算能从英国人那里借到两千万两白银,依旧是不够用的。”在一旁的戴尔插嘴说。

“当然,利率的问题也不是不能谈。如果你们能拿得出可靠的抵押品,或者是其他的政策方面的优待,能让公司在其他方面获得更多的收益的话,利率完全可以谈。”

“我们可以用海关的收入抵押。”伍廷芳说。

这个方案正是历史上满清向国外借款的时候常用的招数。不过听到翻译人员的翻译之后,却摇了摇头说:“这不行。首先,如果你只打算借入两三千万白银,那用你们的海关收入作抵押倒是不错。但是如今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贷款额度要达到六千万两白银了,而你们每年的海关收入才多少呢?这不是一个好买卖。再说,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这件买卖去得罪英国人。因为他们一向是把你们的海关看成他们的势力范围的。”

“那么你们对什么感兴趣呢?”伍廷芳问道。

“当然是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感兴趣。我们希望,贵国能够向我们开放更多的市场。比如允许我们在所有的省会城市开设可以经营存款业务的银行。另外,如果贵国有将直接的金银货币转换为铸造货币甚至是纸币的计划,我们也希望能够为贵国提供服务。您知道。这一战中贵国筹款的能力之所以远远逊色于日本,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贵国没有现代的银行。也没有现代的货币。”戴尔说,“我们和英国人不一样,我们美国人从来不觊觎他国的土地和人民,我们做的事情的第一目标从来都只是为了推动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如果伍廷芳是一个西方外交官,他一定立刻就会对美国人满怀警惕。因为麦克唐纳财团提出的这些东西,一旦同意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国家的财证权力就要旁落到他们手里了。而这对于一个主权国家来说,绝对是难以容忍的。

“比如说,如果贵国同意,我们可以共同出资,建立一个亚洲投资开发银行。我们的贷款也就可以看做是借给这家合资银行的。然后,你们可以先将这家银行的经营权抵押给我们。先由我们经营,在还完了贷款之后,就可以由我们双方,共同经营管理,收益也依照各自的股本进行分配。有了这样的一家银行,那么应对诸如战争、饥荒之类的突发性问题就会容易得多。怎么样,你们对这个建议有兴趣吗?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做主,将给你们的贷款的利率下降到百分之六左右。你看怎么样?”

对于这个提议,伍廷芳当然是没有资格作出回复的,于是他就表示,这个建议,他需要向上面汇报,有更有权力的人来拍板。

第四百一十章 八尺协定(下)

两天之后,陈光他们就得到了清廷的初步的答复。显然,清廷对于建立合资银行之类的事情顾虑很大,因而他们相当坚决的表示不能接受这个方案,只是一个劲的要求麦克唐纳财团降低利率。这样一来,谈判就僵下来了。也就在这个期间,清廷和英国人的汇丰银行达成了一笔数额为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贷款协议。

“戴尔先生,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要求降低一点。”陈光对戴尔说,“要不然,这笔生意说不定就要落到英国人的手里了。”

“英国人要求的利率是百分之七,这个利率实际上我们到也可以接受。”戴尔说,“但是麦克唐纳先生还是更希望能将清廷的铸币权,以及中央银行的权利拿到手的。”

“可是现在,英国人插上了这样的一竿子,我们就未必能如愿了。”陈光说。

“现在的关键是,英国人短时间内到底能拿出多少钱来。”戴尔说,“可惜,我们的情报机构很难拿到这样的情报。”

“虽然没有英国人那边的情报。但是,日本人那边的情报倒是有一些。”陈光说,“自从平壤溃败之后,满清军队依靠鸭绿江设置防线,准备抵抗日军,日军应该很快就要向鸭绿江防线发起攻击了。”

“陈先生,我知道,您曾经代表公司,去培训过中国军队。你觉得中国军队这一战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戴尔问道。

“清军一定会失败。”陈光几乎想都不想就这样回答说。

“我不明白。”戴尔说,“黑水培训出来的部队不是战斗力一直都不错的吗?就算是意大利人,给我们的黑水培训一下,战斗力也能明显提高。而且,在黑水中的华人的表现也非常出色,这就排除了种族方面的原因了,还有,我听说,中国士兵使用的可是我们的枪械,比日本人手里的枪支性能更好。那为什么他们打仗就不行呢?”

“关键还是钱呀。”陈光摇着头回答说,“别的不说,我们黑水的兵,每天吃得多好呀。你看看斯帕姆什么的,即使是一般的美国家庭,都是把它当改善生活打牙祭的东西。但是在黑水,你只要说出斯帕姆这个单词,立马就有一半以上的人能吐出来。训练呀什么的都是需要吃得饱做基础的。满清的士兵,一年吃到的肉类,未必有我们一天吃到的多。就这种营养水平,怎么能保证训练强度?至于说他们用的枪更好,理论是的确是这样的。但问题是,如果缺乏训练,即使给他们用再好的武器,也打不过武器差一点,但却更训练有素的士兵。另外,射击训练什么的也是要花费大量的弹药的,这也很花钱的。就我所知,满清拨出来的训练经费本来就非常少,再加上他们的官员们一个个的极端的腐败。结果……你猜猜,以前王启年在这里给那些清军当教官的时候,他们一个月能打多少子弹?”

戴尔并没有在黑水干过,对这些当然并不清楚,于是他问道:“多少?”

“按照规定,一个月大约3发子弹。”陈光说。

“这么少,天呀,那一年下来才四十八发子弹,还没有我无聊的时候打得多。”

“实际上比这还少。”陈光冷冷的说,“因为他们的长官会把子弹拿去卖掉,所以一年下来,他们未必能打到十发子弹。而且,他们那里的毛病还不止于此。打个比方说,一只名义上有600人的军队,实际上可能连300人都没有。这样一来,多出来的军饷,还有枪支弹药就都可以节省出来,然后他们的长官就把这些东西拿到市场上去卖掉,换来的钱就进了自己的口袋。”

“老天!不过这样也好。我想只要鸭绿江防线一崩溃,满清就要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了。到那个时候,就由不得他们不同意了。就我所了解,满洲地区对于清政府的意义很是特别,好像是他们起家的地方,而且,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满清一直将这一地区视为自己的保留地,根本不允许国内的普通老百姓进入。但是这样做反而让这个区域的控制变得更软弱。因为居民太少了。所以一旦战败,这个地区就可能完全落入日本人手中。而且,麦克唐纳先生也和我说起过,满清的统治是相当脆弱的,因为它们的合法性一直是受到质疑的。他们是少数民族,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中一直有人想要推翻它。这场战争如果就这么败了,那么满清的虚弱就完全暴露在他的人民的面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它的政治生命还能有多久呢?所以,他们会妥协的。”戴尔想了想,这样说。

“即使他们同意了,就他们这样子也维持不了多久。而且,他们接受了这样的条件,也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这种事情会让公司赚到更多的钱,但从长远来说,只会让满清对国内的控制能力进一步下降。”陈光轻蔑的说,在美国呆了那么久之后,陈光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其中自然也包括民族国家之类的玩意儿。所以他对于满清的敌意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降低,反而越发的高涨起来了。

就像戴尔和陈光预料的那样,一个星期后,鸭绿江防线被突破的消息就传来了。随着这个消息,双方的谈判的进度开始加快了,几天之后,在大部分的问题上,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于是双方代表在东交民巷的美国使馆签署了一份借款协定。

因为在这份协议是由美方代表陈光提出的,在上面签字的也是陈光,而陈光的外号叫做八尺,所以这份协议在后世也被称作“八尺协定”。

在这份协议里,虽然满清政府并没有完全同意麦克唐纳财团的条件,他们没有完全同意麦克唐纳财团提出的关于让麦克唐纳和清政府合资建立一个“亚洲投资开发银行”的建议,而是提议由列强各国一起出资来建立这个银行。这也是清廷一贯的以夷制夷的老招数了,而且作为世界搅屎棍的英国,以及现在基本上变成了英国的跟班的法国也都立刻表示对此非常感兴趣甚至就连在远东目前根本就没多少影响力的德国,以及列强中公认的穷光蛋俄国都想来插一杠子。有了这些搅屎棍,能轮到麦克唐纳财团的份额就相当的少了。不过因为麦克唐纳财团借给清廷了钱,而清政府也同意将用清廷在这个银行中的份额的收益作抵押。也就是说,在满清政府还完钱之前,他们在这个银行中的代表都必须是麦克唐纳财团的人。而不管是戴尔还是陈光都认为,他们大概是看不到清政府还完贷款的那一天了。

其次,清廷虽然同意了“亚洲投资开发银行”可以不受限制的在中国的任何一个省会城市建立分行,并开展相应的存贷款业务,但却并没有赋予它发行货币的权利。只是承诺在发行货币的时候,将聘请麦克唐纳财团的人作为技术顾问。

对于这份协议,后世的看法千差万别。许多年以后,在一位伟人向着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之后,在一支伟大的军队通过浴血奋战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从而证明了“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之后,当时对于这份协议,主流的看法是这样的:“这份协议是一个象征,它的签署意味着中国主权的进一步沦丧。帝国主义殖民者对于中国的侵略的进一步深入。帝国主义殖民者通过这份协议,获得了在中国开办银行,甚至监督发行货币的权力,从而更加彻底的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加速了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和农村的全面破产,使得中国进一步的沦为帝国主义殖民者的公共殖民地……”

但是几十年之后,人们的看法却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人开始宣扬“殖民主义的进步意义”,甚至拿着那些曾经是租界或者干脆就是殖民地的地区相比其他地区更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的经济基础来当证据,宣扬诸如“殖民促进了社会发展”,“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现代文明”,“外国人打中国是因为我们不懂规矩,欺负人家”,“中国需要给外国当三百年殖民地”,“凡是当了西方殖民地的国家都有了自由、民主和富饶”之类的玩意儿。于是“八尺协定”这个玩意儿更是被捧上了天。

“美国人从来都是中国人的朋友,在我们的国家遭到日本的入侵的时候,是美国人首先站出来给我们财政上的帮助,以最为优惠的利率借钱给我们,支持我们的反侵略斗争。同时,美国朋友们还帮我们指出了我们存在的不足,那就是没有,也不知道怎样去建设一个符合世界标准的,先进有效的金融体系。并且无私的为我们提供了帮助,在美国朋友的帮助下,我们第一次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第一次开始建立现代货币政策……啊,美利坚,你不愧是自由的灯塔,人类的希望!”

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非的客人

“最近史高治又做了一笔好买卖。”摩根对自己的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说,“你从当中学到了什么没有?”

“从结果来看,这是一笔不错的买卖。”小约翰·摩根皱着眉头说,“但我并不太欣赏这笔生意。”

小约翰·摩根的这个说法倒是引起了摩根的注意,于是他从沙发里坐直了身子,说道:“那就说谁你的想法吧。”

“爸爸,我觉得麦克唐纳先生的这笔买卖有些接近他的力量极限了。您知道,在亚洲,麦克唐纳财团甚至是整个美国的影响力都是相当有限的。所以他做这个买卖的风险就相当的大。事实上如果英国人的反应再敏锐一点点,他的很多努力就会变成了为英国人做贡献的东西了。爸爸,你吩咐我认真的研究了麦克唐纳先生的发家史,我承认,麦克唐纳先生的确是个传奇,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比爸爸您更厉害。但在研究了最近这些年的情况之后,我觉得麦克唐纳先生可能有点被那次刺杀吓住了,他在国内的各种举动太过的小心翼翼了,而另一方面,他赚钱的本能又难以克制,所以不得不在国外玩出了这样的冒险的招数。也许他觉得反正他的本钱大,就算损失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的孩子,你能看到这么多东西,我很高兴。”摩根望着自己的儿子,很高兴的说,“不过儿子,你要知道这样的一句话:‘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这话用在史高治身上,绝对是非常合适的。其实用在任何一个成功的大资本家身上,包括我的身上,都是合适的。所以不要以为能够吓得住史高治这样的人,能够让他在更高的利润面前后退。即使他看起来后退了,那也不过是为了更加凶悍的扑上去做准备而已。我这里有一份情报,你看看,看完再告诉我,史高治前面那些举动的用意。”

说完,摩根将一份文件递给了自己的儿子。这份文件中的内容很少,小约翰·摩根仅仅瞟了一眼就看完了上面的内容。那上面提到了,葛莱史东·麦克唐纳将作为麦克唐纳财团的代表前往中国,在新建立的那个银行里出任理事。

“你知道,麦克唐纳财团在那家银行里直接的股份相当有限。但是在满清政府还完那笔贷款之前,满清在这个银行中的代表权完全由麦克唐纳代理。这样一来,麦克唐纳财团在实际上就成为银行中的份额略高于英国人的头号股东了。”摩根在一旁补充道。

“虽然是最大的股东,但是英国加上法国人的股份就要明显超过他们了。所以这个位置可不好坐。”小约翰·摩根说,“麦克唐纳先生这是在训练培养葛莱史东吗?”

“不错,我的孩子。”摩根说,“还记得我提到过的,麦克唐纳家族和我们家共同的弱点了吗?”

“您是说家族人员太少吧?”小约翰·摩根笑着说,“爸爸这可得埋怨您了,您看,不要说兄弟,我甚至连个妹妹什么的都没有。远东的生意基本上大局已定了,就算葛莱史东足够笨,最多不过是少赚一点,亏本的可能并不大。最艰难的问题,麦克唐纳先生都给他解决了。不过第一号股东,面对着下面的两个加起来股权就明显超过自己的局面,如何控制,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住这家银行,就非常复杂了,倒真是个锻炼人的好去处。啊,爸爸,你看麦克唐纳先生又要比你强了,他有不止一个孩子,他有兄弟,他兄弟也有不止一个孩子。”

“这可不怪我,这只能是上帝的意志了。我估计史高治的孩子在那里锻炼个两年,就能很有个样子了。然后,史高治恐怕就又要露出獠牙了。在国内,有这么个家伙,真是太让人厌恶了。好在,我们的产业也不是全都在国内。另外这些年来,我在有意的将我们的资产和麦克唐纳财团的资产缠绕在一起,这样一来,等史高治做好了准备,出来咬人的时候,就不太好对我们下黑手了。因为这样会让他自己也吃亏的。我的这些动作也瞒不过史高治,事实上他是坐视我们这样干的,因为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发生直接的生死搏斗,那只会便宜了别人。”摩根说,“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放松了对史高治的警惕。这家伙坑起人来,那真是……”

小约翰·摩根看着父亲一边分析史高治的举动,一边摇着头叹气,不由得想起了别人跟他说起过的一句话——“见到的风浪越多,胆子就越小”。“说真的,我倒是真的很想和麦克唐纳先生,以及他的孩子们较量一下。”小约翰·摩根这样想着。

……

“史高治叔叔,最近有一位布尔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大订单。”唐纳德对史高治报告说。

如今唐纳德已经毕业了,他并没有真的留在军队里,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和未来的一些重要的将领有些私人的关系就够了,战场并不是他的目标。

毕业后,唐纳德就被史高治丢到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当经理,如今,步兵武器公司的生意中很大的一部分都是由唐纳德来拍板了,只有一些关系重大的买卖,才需要劳动史高治了。

1884年,南非的布尔人(主要是荷兰人和德国人的后裔)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和钻石矿。而这个时候,南非已经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了。但是在1880年12月16日至1881年3月6日第一次布尔战争中,布尔人却获得了相当高的自治权利。按照当时英国和布尔人的政权德兰士瓦签订的《比勒陀利亚协定》规定,德兰士瓦可以建立在英国女王宗主权下的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国仅仅保持三项特权:控制德兰士瓦对外关系;保持对德兰士瓦同非洲部落关系的控制权;战时英军有权借道德兰士瓦。

不过在签署那个协议的时候,谁都没想到,在布尔人控制区的地下,居然有这样巨大的金矿。所以等到这个金矿一被发现,不管是布尔人还是英国佬立刻就都不淡定了。布尔人明白,虽然依照英国人当年和他们的协议,这批黄金全是他们的,和英国佬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协议这种东西一旦遇到了利益,就完全是废纸一张。而英国人当然更明白这个道理,再说了,既然这黄金在女王陛下的领地上,那么,依照帝国的法律,它就是女王陛下的。什么?你说当初有协议的?当初签协议的时候不是还没发现金矿吗?这协议当然就不能作数了!

布尔人知道,如果他们想要继续占据金矿,就一定会和英国人发生战争,而且这一次一旦开战,就绝对不会像上一次那样,仅仅打死了不到一百个英国佬就能让英国人退缩。为了这个大金矿,英国佬绝对是愿意付出大代价的。但是要让布尔人就这样把到手的金子让给人家,那臣妾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所以自从发现了金矿之后,布尔人就开始为注定要发生的战争做起了准备。这里面自然就包括到处购买武器。

因为布尔人当中很多都是德裔,所以购买德国武器自然就成了常见的选择之一了。再说相比麦克唐纳的正版货,德国的山寨版的武器价格更加便宜,性能也不差。所以一开始布尔人购入的武器主要是德国货。

不过,布尔人现在很有钱了,价格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了,他们现在更看重的是售后服务了。这些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指导,武器维护,也包括政治上的支持。但是考虑到大英帝国那个时候的实力,所谓的政治上的支持最多也就嘴炮而已,不会有任何实际上的作用。而在如何进行游击作战方面,显然,一直在支持古巴人这样和西班牙人干的美国人当然更有经验,于是这些布尔人也就找到麦克唐纳这里来了。

“他们要订购一些什么?”史高治问道。

“机枪,迫击炮,步兵炮,霰弹枪,冲锋枪,步枪,只要用得上的他们都要。”唐纳德回答说,“而且他们愿意用黄金或者钻石付账。只是他们需要我们的人去提供技术培训。叔叔,我想,放着眼前的生意不做总是不对的。买买武器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但是他们提出要我们帮他们训练士兵,甚至直接向我们雇佣士兵作战。做这个买卖,就很可能会得罪英国人。英国人如果要找我们的麻烦,总是有办法的。所以我很犹豫。”

史高治想了想,回答说:“这笔买卖还是要做的,派顾问指导训练也是可以的,但是直接出兵,那是不行的。”

“不过叔叔,如果能直接给能和英国作战的雇佣军,他们愿意给更高的价码。”唐纳德说。

“唐纳德,我已经说过了,直接派出黑水的雇佣兵参战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他们采取间接的方式,比如说他们能说服那些雇佣兵辞职到他们那里去,那自然就和我们没关系了不是?”史高治回答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0/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