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

“好了,明天绝对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我们真的能睡大觉了。”摩根对自己的朋友本杰明·斯特朗说,“资本市场很大程度上就是信心市场。如今就算是那些犹太人把手里能抽出来的钱都抽出来,投入到这里来,也没多大的用了。不过有一件事情我感到很郁闷。那就是这些天来,拼死拼活的干活的人是我们,可是大家为什么都在对着史高治欢呼……”

第四百五十三章 争论

第二天是星期一,开盘后,果然一切都正常了,上个星期一直在兴风作浪的那股资金也偃旗息鼓了。这很自然,一来,阿尔贝托已经基本上耗尽了手里的筹码,二来,如今市场信心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这个时候再顽抗,那就是事倍功半了。

也正因为股市本周第一天的平稳运行,人们的信心自然也就进一步加强了,当然史高治也自然就收到了更多的赞誉和感谢。这让摩根很是郁闷,他甚至在和史高治的电话里直接就抱怨了起来。

“哈哈,摩根先生,这个可不能怪我。不过出现这样的现象也很自然。不是吗?摩根先生您只要算算我为了这个名声花了多少钱就够了不是?如果你也愿意为了公众形象花这么多的钱,我想名声什么的也不是问题。”史高治笑着说。

“这么想想,确实有道理。”摩根也不得不承认,史高治此前在这个方面投入的资金比自己多得多,所有有这样的收益也是正常的,“史高治,也许我今后也该考虑考虑自己的形象了。”

“好了,我想我们应该考虑第二阶段的事情了。”史高治说。

“不错。我觉得再有个几天,等这个星期结束,大众们的情绪也就会平静一点了,然后在星期天我们就可以开始第二阶段的计划了。”摩根说,“星期天我就让华尔街日报抛出第一份文章。你那边也要准备好。”

“这是自然。”史高治回答说。

……

这个星期就这样平稳的过去了,在前面一段时间的危机动荡中,摩根和史高治都成功的利用了危机带来的压力,以超低的价格买入了不少的优质资本。虽然此后和罗斯柴尔德的较量中亏了一些,但是总体上,两个人都赚了不少。不过,这并不是两个人真正的目标,相比中央银行,这只能算是搂草打兔子而已。

星期天,华尔街日报又抛出了一篇社论,叫做《对此次危机的一些思考》,在这篇社论中,华尔街日报继续了自己此前的立场,它得意洋洋的宣称,这次的危机证实了此前他们的观点,也就是美国的银行系统是有着明显的,能够被国际金融炒家利用的漏洞。而这次那些国际金融炒家最终被击退的一波三折的过程也说明,只有让美国的金融力量有机的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有效的对抗国际金融炒家。

“然而,麦克唐纳财团和摩根财团的联手行动毕竟只是一个特例。即使是在这个特例中,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的一些问题。早在国际金融炒家制造股市狂飙的时候,麦克唐纳先生和摩根先生就都不止一次的指出了这里面的危险性,但是他们也都无法将这一担忧转化为整个市场的积极地防御行动。因为绝大多数的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公司都被获利的前景所蛊惑,所以无法形成合力。一直要到国际金融炒家开始剪羊毛了,市场濒于崩溃了,我们的散乱的金融机构才能大成共识并采取一致的行动。而这个时候,国际金融炒家对我们的经济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伤害了。如果我们继续乞灵于等那些国际金融炒家动手之后,再像现在这样抵抗,那简直就和平时不给自己准备自卫的武器,等到强盗朝自己开枪后再拿着钱往枪店里跑一个样的可笑了。所以,立刻建立一个美国人的中央银行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这种论调一出现,立刻就引来了一片议论。如果不是因为摩根最近表现不错,只怕立马就有一大帮子的报纸要跳出来破口大骂:“这都是银行家的阴谋啦!”

但是,即便如此,第二天的报纸上还是热闹非凡。东北部的那些一向倾向于共和党的报纸,当然是一片的叫好,共和党的一些参议员们更是直接跳出来,宣称要为美国制定一部中央银行法。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一些共和党议员们已经在一起研究相关的法案草案了。

当然,本着“共和党赞成的,民主党就要反对”基本原理,民主党的一些议员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希恩先生在接受美联社的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中央银行是一件想起来很美,看起来也很美,但事实上运行起来就不一定很美的东西。我们不要忘了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的故事。当初,我们设立第一银行的时候,也曾对它抱有非常大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给美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但是事实上怎么样了呢?也许一些年轻人已经不记得这样古老的故事了,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句,不能做外国吸血鬼的奴隶这绝对是对的,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因此就得出‘那我们还是当本国吸血鬼的奴隶比较好’的结论……”

希恩参议员的发言自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支持者称他为“清新者”,称赞他有远见,认为他的见解能避免美国从一个错误的极端走到另一个错误的极端。

当然,反对者也绝对是不少的。共和党人的报纸则嘲笑希恩参议员是一个食古不化的死脑子。

比如大力提倡中央银行的华尔街时报就加强家浜的讽刺说:“希恩参议员连我们的中央银行和过去的第一银行第二银行有什么区别都不知道,仅仅因为‘中央银行’这两个词,就开足了马力胡说八道。这真是可笑。而且,说什么奴役,说什么吸血鬼的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希恩参议员难道以为我们真的忘记了当年第二银行建立的时候,民主党是什么样的态度吗?至于奴役,他难道忘了是谁签署的《解放黑奴的宣言》?是我们的林肯总统,是我们共和党人!

另外希恩参议员要么是故意的,要么是没搞明白就胡说八道,他居然将我们拟议中的中央银行和第一银行第二银行这样的东西相提并论。当然,如果希恩参议员因为知识方面的缺陷,而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区别的话,我们倒也愿意免费的给他讲解一下这当中的区别。

首先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之所以不成功,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美利坚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都没有控制在美国人的手中。当时的美国第一银行也好,第二银行也好,他们的股权大部分都被控制在外国人的手里,尤其是被控制在那些犹太商人手中。所以,这两家银行虽然打着美利坚的旗号,但本质上却并不是美国人民的银行。

而且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不仅代行了中央银行的职权,同时还作为普通的商业银行在全国运行,于我们各州的普通银行竞争,打压我们各州的银行。这样一来,第一银行第二银行就同时身兼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身份,这就像是在一场比赛中,他即担任运动员,又担任裁判员一样。这样的机制当然会导致大量的问题,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不合理的体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那个时候的第一银行第二银行,所代表的根本就不是美国人的利益,而是那些国际金融炒家的利益,它们根本就不是用于稳定市场,保障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工具,而是那些国际金融炒家剪我们美国的羊毛的工具。作为旧大陆向我们发起经济殖民的工具,第一银行,第二银行遭到全美国人民的痛恨,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何一个不痛恨他们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敌人用了某种工具侵害过我们,就在痛恨敌人的同时,也痛恨起工具来。相反,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掌握相应的工具,去增强我们的自卫能力,打击我们的敌人。这就像是英国人当初用枪炮来侵犯我们,奴役我们,我们可以痛恨这些殖民者,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把我们自己的枪炮什么的全部砸掉。同样的道理,我们当然痛恨那些利用第一银行第二银行来剪我们羊毛的国际金融炒家,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痛恨像枪炮一样强力的经济武器——中央银行。否则就是自己款住自己的手脚,自己砸掉了自己的枪炮。相反,就像将英国殖民者的政府驱逐出去之后,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政府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一样,在暂时的将国际金融炒家击退后,我们也必须建立起能让我们有效的保护自己的中央银行——一个真正的属于美国人民的美国人民银行……”

总的来说,因为有“国际金融炒家”剪大家羊毛的惨痛的例子(虽然在事实上,真正剪了广大的散户羊毛的其实正是救市的英雄史高治和摩根),以及史高治和摩根以及一批银行家联合起来救市的现实表演,所以在关于是不是需要一个中央银行的问题上,支持建立一个中央银行的声音很快就压到了反对建立中央银行的声音。

“史高治,我觉得现在可以让他们把A计划拿出来了。”摩根在电话里这样对史高治说。

明天高考结束,彻底清闲,恢复双更。

第四百五十四章 你行你上呀

所谓的“A计划”就是在此前的协商中,由史高治提出的专门用来给美国中西部各州的红脖子们否定的那块枪靶子。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这份提议当然早就准备好了。作为这样的一份提案,它要能骗到人,自然必须有足够的合理的,能够凝聚共识的地方,但也必须有充满争议的,能够把红脖子们的吸引力全都吸引过去的内容。

就在对中央银行的讨论进行了大约三个星期之后,新英格兰地区的几位共和党参议员和众议员一起向社会公布了一份《美国银行系统改革草案》。在这份草案中,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些基本的构想。

第一,新的拟议中的美国人民银行将不再直接参与商业活动。也就是说,这家银行将不再直接接受存款,直接向用户提供贷款。这样一来,各州的银行就不用担心新出现中央银行回来直接抢他们的生意了。

第二,新的拟议中的美国人民银行将只负责对美国国内各家银行的货币政策、存贷款政策,包括调控货币的发行量,货币的回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商业银行间的拆借,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等等。

第三,新的拟议中的美国人民银行将直接由美国国会以及美国联邦政府监督管理。禁止国外资本投资其中。

在这关键性的几个原则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原则是用来统一共识的,第三个原则则是专门用来提供争议性,让各州,以及那些红脖子能看出所谓的“阴谋”,并且能为民主党提供弹药,好让他们跳起来反对,然后表演一场撕逼大战的双簧来给大家看的。

就像史高治预计的那样,这份计划一发布,立刻就引起了一片的争论,而争论的焦点就在第三个原则上。

首先史高治手中的纽约时报就带头跳出来开了第一炮:“我不明白,那些家伙怎么想出来让联邦政府来负责中央银行的运作的好主意的。他们难道还嫌联邦政府的权力不够大吗?想想吧,一个能够控制全国的政治、经济的怪物吧,这样的东西一旦出现了,我们还能靠什么控制住它呢?如果我们今天批准了这样的议案,那么,可以预期的是,联邦政府,或者说公权力这个怪兽,就会越来越失去控制。他们就会利用手中的力量,不断地扩张自己的权利,因为不断的扩张自己的权利是任何有权力的机构或者个人的天性。下一步,它们可能会规定我们不能再自己用黄金铸造美元;在下一步,他们也学会更进一步,干脆发行一大堆的,其实什么价值都没有的废纸票子给我们,把我们的钱全部骗走;再下一步,他们也许会更进一步的控制我们拥有武器自卫的权力,禁止我们拥有枪支,解除我们和各个州的武装,或者让我们的武装力量变得完全无法和联邦手里的军队相提并论;然后就是建立遍布全国的统一的凌驾于各州之上的警察系统,然后就是以爱国为名,开始审查我们的言论,侵害我们的言论自由,甚至用特务机构监视我们的举动,检查我们的往来信件。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一切都会被这头怪兽控制住。这头本来应该为我们服务的怪兽,变成了国家的主人,而我们这些原本的主人,却变成了怪兽控制下的奴隶。

我们的先辈们做出的最为伟大的事业之一,就是把该死的公权力装进了一个笼子里,而现在呢?共和党的那些家伙们却想把笼子门打开,把会吃人的怪兽放出来。我们可不能指望,这头怪兽会和《一千零一夜》中的那个傻瓜妖魔那样,只要被人哄一下,就会回到魔瓶里面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封印还没有被打开的时候,制止那些试图打开魔瓶的封印的傻瓜!”

《纽约时报》的这个观点基本上代表了民主党一派的意见。随着这篇文章的发表,更多的反驳文章也一篇接一篇的冒了出来。中西部的各州的报纸也纷纷表示,这样的设计,会侵害各州的主权,是绝对的不可容忍的。

是的,用的是“侵犯主权”这样的说法。因为,和我们熟悉的一般的共和国不同,美国并不是一个共和国,而是一个合众国。说得更明确一点,一开始的时候,他就是一个由十三个独立国家组成的邦联而已。美国各州严格的来说并不应该称为州,这只是我们习惯性的翻译错误而已。严格的说来,美国的各州都应该被翻译为“邦”或者是“国”。州权和联邦权力的斗争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都依旧存在。话说到了二十一世纪,盛产红脖子的德州还发生过州长下令州所属的国民警卫队监视正在进行军事演习的联邦军队,以防联邦军队侵略德州的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简直难以想象的故事。

当然,共和党也不会站着挨骂不还口,他们当然也会反唇相讥。比如嘲笑民主当然杞人忧天。用他们的说法,总统是各州人民选出来的,参议员和众议员是按照各州的比例分配名额的,他们的权力本身就是源自于各州的权力的,如果人民对他们不满意,完全可以将他们选下去嘛,而且美国的政治架构是世界上最先进了三权分立的结构,如果这样的结构都不可信,那还有什么人或者机构值得信赖?民主党完全就是画了一个鬼怪来吓唬人民。

不过,相比民主党的宣传,共和党的辩解显得相对的苍白无力。总之,在此后的几个月里,这个问题的攻防战中,民主党难得的占据了上风。各种机构进行的民意测验都证明了这一点。美国人民对于一个由联邦政府控制的中央银行还是心存顾虑。

……

“爸爸,您看看,这是最新的民意测验的结果。”葛莱史东将一份文件递给史高治。

“嗯,我看看。”史高治接过这份文件,看了起来。

“大多数的美国人对于A计划还是很抵触的呀。”葛莱史东说,“不过他们好像把警觉都放到联邦政府身上去了。”

“是的,我的儿子。你要记住,人性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他们的注意力总是很容易被人从关键问题上引开。所以,很多时候喧嚣的,声音最大的地方往往并不是关键,反而是用来掩盖关键的手段。”史高治抓紧机会教育自己的儿子。

“那么爸爸,现在是不是该让民主党把B计划拿出来了?”葛莱史东问道。

“还不忙,先让共和党发起反击,然后再让民主党……”史高治回答说。

……

再被民主党人嘲讽了好久之后,共和党终于发起了强力的反击,他们不再试图为自己的A计划中的问题辩解,而是反问民主党:“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而华尔街日报自然又一次的挑起了挑起这一轮的风潮的任务。1897年10月5日,华尔街日报发布了一篇名为《做事的人总是有错》的文章:“……毋庸置疑,共和党的那个方案的确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我到想问一声,民主党人是不是认为,美国不需要中央银行,美国还是应该像现在这样成为国际金融炒家的养猪场?而且任何时候,任何事情,挑刺总是最容易的。就是杰弗逊总统那样的伟人,也有人会从他身上挑出诸如黑人私生子之类的玩意儿出来。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但我们难道因此就什么事情都不干了吗?

这些天来,我们注意到共和党人一直在不断的调整,完善自己的计划,在竭尽所能的使之接近完美,而民主党人呢?除了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挑刺,他们还干了些什么呢?他们指责共和党人犯下了很多错误,这是事实。在有关如何建立中央银行,让我们的人民免受掠夺的事情上,共和党人的确犯了很多错。相形之下,民主党人清清白白,什么错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做,自然就什么都不会错。

不过我还是要夸奖一下那些民主党人,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品质,那就是他们非常有自知之明。他们为什么什么都不做?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不好。他们知道,什么都不做,他们还可以在哪里装高明,一旦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事情了,他们的无能就立刻会被美国人民看穿。所以他们才不会也拿出一个办法来,暴露自己呢。对于这类永远不犯错的绅士,笔者只有一句话送给他们,那就是:‘你行你上呀,不行别胡说!’”

这篇文章一发表,当然引来了民主党人以及他们的支持者的愤怒的抗议,但是,那句“你行你上呀”,却让这些指责立刻变得软弱了起来。民主党人知道,他们要扳回局面,就必须真的拿出点东西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 美联储

民主党人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指责,于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几位民主党议员也拿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案,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将这套方案公布出来,而是先在民主党内部进行了讨论。这一讨论自然就有许多的修改。不过在有心人的主持下,修改来修改去,最后除了措辞的区别之外,摩根和史高治的基本想法都在这个版本的方案中体现了出来。

这个方案和前面共和党的方案在第一点和第二点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如何组织这个中央银行方面,他们的方式却有点不同:依照民主党的方案,这个中央银行(为了和共和党别苗头,他们个这个银行取名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简称为美联储。)的架构被设计得很有意思。美联储由在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局和分布美国各地区的12个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美联储主要的货币政策由联邦储备局委员和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共同参与制定。以避免政策决策权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如华盛顿和纽约)。

为了避免货币政策被联邦政府完全操控,美联储采用的是联邦政府机构加非营利性机构的双重组织结构。依据民主党人的说法,这样做最大限度上减少了联邦政府滥用权力的机会,因为依照方案,联邦储备局虽然有七名储备局委员,但是12个联邦储备银行还有12位主席。如果不能得到他们的同意,联邦政府是无法做出任何决定的。

为了避免某个政党或者总统对于联邦储备局影响力过大,草案规定联邦储备局的7名执行委员必须全部由总统提名,经过国会确认后才能上任。每个执行委员的任期为14年,到任后不能连任,执行委员上任后,总统没有权利罢免这些委员。如果需要罢免他们,必须有国会2/3的成员投票通过才可以。

另外7名执行委员的任期需要间隔两年。比如:如果第一个委员的任期从2012年开始,那么第二个委员的任期从2014年开始,第三个委员的任期从2016年开始,依此类推。因此在美国总统4年的任期内最多只有两个执行委员的任期结束,需要由总统决定新人选是谁。美联储这种任期安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总统对委员会的控制能力。联邦储备局的执行委员可以被总统提名为美联储主席或者副主席,每次提名任期为4年。总统提名主席和副主席后,也必须经过国会批准才能上任。一旦上任,主席和副主席在任期内同样不能被总统单独罢免,必须获得国会2/3的票数才能通过。这样一来,这些委员一旦上台就几乎不需要看总统的脸色了甚至于也不需要看国会的脸色了,(国会要想达到2/3的票数可不容易),就可以独立工作了,就使得联邦政府对他的控制力下降了,但实际上,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被资本收买,并且在被收买之后在为金主服务的时候可以越发的肆无忌惮。当然,这个问题,政客和媒体都不会提。

为了避免某个地区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设想中的美联储,这个方案规定,这12座联邦储备银行将被分散在全国的各个地区。民主党人提议,依据经济类型,开发程度,将美国分为12各大区,每个大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以保持地区平衡。

为了避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情况,这个方案也规定,各地区的联邦储备银行是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私人组织。各个地区的储备银行向他的成员银行发行股票。然而,拥有储备银行股票完全不同于拥有私营公司股票。储备银行不是为了营利而运作,根据法律拥有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是成为其系统成员的必要条件。股票不可以被出售、交易或者作为贷款抵押。

表面上看起来这样可以确保这些股票不会被卖给那些来自其他地区的有钱人。从而保证了地区利益。但是实际上,这种股票虽然不可交易,但是拥有这种股票的银行却是可以被交易的。只要你能拿下这些银行,拿这些股票自然就到了你的手里,而至关重要的联邦储备银行主席的位置就自然而言的落到了你的手上。而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摩根还是对于史高治都算不上困难,甚至于,他们在私下里都已经将名额分配好了。而只要控制住了这十二个名额,然后再收买一两个执行委员,基本上就能操纵国家的经济政策了。

总的来说,这个方案对于公权力的控制是相当的严格的,至于对资本家的防范嘛?基本上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不过这里面的问题,没有一位议员会傻乎乎的提出来。不仅仅是在审核这个草案的民主党议员,甚至是在这份草案被公开出来之后,共和党的那些议员们也没有提出这样的疑问,主流的媒体也只是一个劲的讨论,这套方案是不是真的可以限制公权力,对于防范资本家,几乎一个字都没提。

这套方案出来后,共和党的人也装模作样的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挑了不少刺,民主党当然也反唇相讥,双方又在报纸上你来我往的撕逼了差不多半个月。最后,共和党的声音越来越弱,在这个问题上民主党眼看就要胜利了。

依照计划,民主党开始乘胜追击,正式的在国会中提出了这个草案……

“史高治,最近国民们对这个议案的关注度太高了,以至于有些人已经看出一些问题了。”摩根在秘密会议中对史高治这样说,“我的人得到了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或者是社会主义者发的传单,那里面基本上已经把这个方案留给我们的后门给揭出来了。我觉得,现在我们一方面要将这些该死的家伙们的宣传控制在小范围内,另一方面,也要让公众们的注意力从这件事情上面转移开来了……你觉得怎么样?”

“我赞同你的看法,摩根先生。现在我们需要搞一个大新闻出来,让公众的视线转移到那件事情上去。”史高治回答说。

“看来你已经有计划了?”摩根问,“准备好了吗?”

“那当然没问题了。”

……

古巴人和西班牙人的斗争一直断断续续的没有停止过。1892年的时候,古巴的独立运动各支力量的代表在纽约举行了会议,并组建了旨在武力驱逐西班牙人的“古巴革命党”。到了1895年,他们在古巴再次掀起起义的风潮,一开始西班牙人还表现得不错,而且还创造性的发明了“集甲并屯”造集中营,将很大范围内的老百姓都装进集中营的办法来隔离游击队和一般老百姓。(后来英国人在对付布尔人的游击战的时候,就借鉴了这一招,再到后来,日本人在东北为了对付抗联,也用了这种招数,再到后来,美国在越战的时候也学过这一招。)靠着这一手,他们还勉强能防得住。但是在这一年的年底,德兰士瓦共和国和英国的矛盾激化后,古巴的起义军突然得到了大批的军事援助,结果西班牙人立刻就悲剧了,古巴起义军节节胜利。集中营什么的几乎全被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军队不要说在起义军的根据地古巴东部站不住脚。就是在西部,处境也日趋艰难。到了1997年后半年,他们甚至已经沦落到了少于十个人就不敢出门的地步了。

自从德兰士瓦共和国挫败詹森远征之后,美国人对古巴的支持就越发的肆无忌惮。他们似乎是在借此试探英国人的反应,而致力于解决南非的英国人除了发表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宣言之外,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这使得美国人的胆子更大了。甚至发展到美国海军的船只直接以“保护侨民”为借口,驶入已经被起义军控制的港口,向他们提供给养。或者是跑到还在西班牙控制下的港口里去向西班牙人示威,顺带着牵制西班牙海军。

在原本的历史上,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美国海军的缅因号二级战列舰突然在哈瓦那爆炸沉没。美国因此指责西班牙发起了恐怖袭击,(就像后来美国指责傻大木支持了911袭击一样)并以此为借口向西班牙人宣战。

而在这个时代,因为史高治的影响,二级战列舰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东西在美国海军中已经不见了,现在的缅因号,已经是一条排水量高达一万四千吨的,使用了蒸汽轮机的,速度高达24节的装甲巡洋舰了。将这样的一条船送到哈瓦那去炸掉,当然绝对会引起美国人民的愤怒,绝对会带来战争,但是该死的,和原本的历史上不一样,这条船现在被派到太平洋去了。所以想要让历史上的缅因号事件重演,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这不是问题,史高治不在乎,主也不在乎。因为美国海军还有其他军舰……

第四百五十六章 战争的喧嚣

到了1897年底,因为古巴的局势进一步的失控,现在在哈瓦那城里已经可以不时地听到枪声了。“啪、啪”的清脆的声音那是步枪的射击声,“突突突突”的,这是冲锋枪的声音,有时候还会传来手榴弹的爆炸声,甚至是大炮那沉重的咏叹。

在这种条件下,原先在哈瓦那做买卖的商人,以及侨居在古巴的美国人开始纷纷离开古巴,回美国去。所以如今的哈瓦那港口上已经挤满了人。

……

因为在制定美联储计划中立下了大功,威廉·麦金莱在总统选举的过程中得到了大笔的政治捐助,靠着超过民主党对手多达三倍的竞选资金,威廉·麦金莱在年初的时候顺利的当上了总统。而作为支持他的回报,无论是史高治还是摩根,都对他提出了一个相同的要求:“我们需要战争!”

这个要求是不可违背的,虽然总统先生在竞选的时候公开声明: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从那个时候起,不仅仅是威廉·麦金莱总统,甚至他的竞选班子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只是竞选语言而已。任期内没有战争,这还算美国总统吗?

而且显然,战争已经刻不容缓了,因为西班牙明显已经顶不住古巴起义者了。就美国政府得到的情报,西班牙人已经向古巴起义军提出了,给予古巴高度自治权的建议,依照这个建议,古巴能得到的自治权已经和德兰士瓦共和国差不太多了。但是就是这样的提议也被起义军轻蔑地拒绝了,他们引用了帕特里克·亨利的名言回答说:“不自由,毋宁死!”表示要彻底的,不留一点残余的将殖民者从古巴赶出去。

当然,古巴人会这样说,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胜利已经就在眼前了。在他们看来,西班牙人的全面失败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要和那些该死的西班牙人妥协?“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在这个时段,也许应该解释为:如果没有彻底的自由独立,我们宁可把你们杀光!

所以现在美国人必须马上发动战争了,因为如果再不动手,古巴人自己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这样的话,美国人,包括史高治和摩根,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捞到的好处就少多了,只是如何发动这场战争就是个问题了。美国人发动战争的原则一向都是既要当某某,又要树牌坊。所以虽然大家心里想的都是“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但愿意像赵匡胤那样老老实实说出来的人并不多。一个合适的理由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美国人以缅因号事件为借口发起了战争。缅因号到底是怎么沉没的,一直没有个确定的说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西班牙人干的。如今缅因号在太平洋呢,自然是指望不上了。所以,美国急需一个借口。

……

哈瓦那港,加勒比珍珠号客船正在上客。一群群躲避战乱的人——有的是美国人,有的是西班牙人,还有的是古巴人——纷纷涌上船来。原本依照规定,只有美国侨民才能上船,不过现在想要逃离古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跑过来想要发财的西班牙人,比如和西班牙人合作过的古巴人。他们都知道,要是让那些古巴人胜利了,他们绝对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于是他们也会想各种办法上船来。当然,加勒比珍珠号的船长呀,船员呀什么的对于这样的要求都是非常的欢迎的。只要他们能拿出钱来,他们自然也不反对顺手发点财什么的。于是大批的非国民也就上了船。

这些人当然没有好地方可待,他们都被一股脑的塞进了底仓。(尤其是那些出钱少的古巴人)这些人拖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呀,包呀什么的,挤进了黑洞洞的底仓。然后跳板被放了下去,船只开始起锚。

但就在这时,突然轰的一声,这条船猛地从海面上跳了起来,漆着红漆的船底,以及附着在船底上的藤壶什么的和飞溅起来的海水一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过,紧接着,这条船就断成了两截,一下子就沉入了海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