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167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就向古巴人一直在用各种方式反抗西班牙的统治一样,菲律宾人也不断的发起了反抗西班牙人的斗争。只不过菲律宾人的独立之路就更加坎坷。在原来的历史上,从1896年起,菲律宾人就发起了反抗西班牙人的大起义,然而和古巴不一样的是,古巴的起义一直得到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关注,而菲律宾人的起义则基本上无人问津。虽然一样都是反对殖民者的起义,甚至反对的殖民者都是西班牙人,但是,古巴的起义者大多是土生白人,而菲律宾的起义者却都是些正宗的土著。土著什么的,在文明人眼里,其实不过是介于人类和猴子之间的一种生物而已,能不能算作人类都需要认真的研究研究再说。既然如此,他们的政治诉求自然就可以无视了。毕竟,就算是卖萌卖得惊天动地的滚滚,也没法得到投票权,更何况是那些和滚滚一比,一点都不萌的菲律宾类人生物呢?

不过,类人生物也有被当做人的时候,比如说现在,因为起义失败,被迫流亡香港的阿奎那多又被美国人当做人类看待了。说起这位阿奎那多先生,那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当然,这是非常绅士的说法,不那么客气的说法就是:这货就是一个奇葩。

菲律宾革命一开始的时候阿奎那多先生并没有加入进来,后来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作为大地主的阿奎那多就也加入了进来,靠着手里的财力和人力成为了重要领袖之一。再到后来,西班牙从国内调集军队过来镇压革命,因为菲律宾类人生物的反抗并没有向古巴那样得到大量的援助,再加上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的土著似乎普遍性的战斗力不强,(一般来说,这类土著都属于混乱中立阵营,打仗什么的真心不行)结果,起义军连吃败仗。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这位阿奎那多先生却在起义军内部搞起了政变,杀死了首先起义的军事领袖波尼法秀,然后跑去和西班牙人谈判。最后,他们也达成了一个非常奇葩的结果:西班牙付给阿奎纳多集团八十五万比索,同意实行所谓行政和立法改革,阿奎纳多答应停止武装斗争,并流亡国外。而且号召其他的起义军缴械投降。相比原本的历史,因为西班牙人急于摆平他们的起义,好应对马上就可能到来的美国军队,给阿奎纳多的条件要更好一些,比如说给他的钱比原本的历史上要多了五万比索。当然,阿奎纳多先生投降得也就更加的干脆,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一直到1897年12月才投降,而这一次,因为多了五万比索,阿奎纳多先生连那个“菲律宾共和国”都没顾得上搞出来,在1897年11月初就直接投了降,然后就带着西班牙人给的钱,屁颠屁颠的跑到香港来过小日子了。

一到香港,他就被美国人看上了,黑水公司的人立刻就和这货取得了联系。史高治派出的代表在和这货接触之后,曾对自己的同事这样形容这位菲律宾的“革命领袖”:“虽然我一向自诩见多识广,但如今我也不得不承认,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我原本以为,这人无论如何,也是一位为了一个民族而起义的革命者——你知道,我们和各种革命者打的交道很不少,总的来说,这些人虽然各种各样,有的精明,有的憨厚,但是大多数人都有着为了正义公理而殒身不恤的勇毅。所以虽然我和那些人接触只是为了公司的经济利益,但我对那些革命者依然是心怀敬意的,如果正好能帮助到他们,我其实也会相当的高兴。然而这个人却比你从任何一个阴沟里能找出来的臭老鼠都更卑劣,除了他个人的放在眼前的看得到的利益,他几乎什么都不关心。看到这人,我真的有点相信那些人的说法了,那就是菲律宾人其实并不能算人类,只能算某种类人生物……不过我也要承认,公司扶植这样的人绝对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人若是真的当了权,买起国来,绝对是毫不含糊。而且这样的家伙还有一个绝大的优点,那就是,买国都卖不出价钱来……不过我也承认,只要把钱在他面前晃一晃,他就会变得格外勇敢,连下地狱都不怕了……”

总之就是阿奎纳多先生又一次的拿了史高治的钱,然后开始了和史高治的合作。这家伙联系上几个菲律宾人,就在香港发表了一个《菲律宾独立宣言》,然后就自任了“菲律宾共和国”总统,顺便和麦克唐纳创投的代表签了一系列的协议,将菲律宾的一系列的有铁矿、铜矿、金矿、钼矿之类的东西的土地打了个包,以象征性的两万美元的价格就永久性的卖给了麦克唐纳创投银行。除此之外,据说阿奎纳多先生还和美国人签订了一份密约,承诺在美军将来和菲律宾起义军发生矛盾的时候,给美军当内应。当然,着一系列的东西可绝对不止两万美元了,有传言说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实际上为这一系列的协议支付了五十万美元。

等到杜威将军的舰队到达之后,阿奎纳多先生立刻就在麦克唐纳财团的安排下和美国海军取得了联系,并且登上了美军的军舰,准备和美军一起去“解放菲律宾”。同时他的党羽们也纷纷活动了起来,准备在美军登陆后,去给美军带路。

第四百六十章 暗渡陈仓(一)

和阿奎那多一起登上了杜威将军的旗舰“缅因号”装甲巡洋舰的还有麦克唐纳财团的代表人莱昂纳多和巴尔博。

“将军,您觉得我们能以什么样的代价击败那些西班牙人?”阿奎纳多向杜威将军问道。虽然莱昂纳多和巴尔博都告诉过他,西班牙舰队的实力相比美国舰队来说,差距非常大,几乎是不堪一击,但是对于现代战争,尤其是海战几乎一无所知的阿奎纳多对于即将到来的海战还是十分的担心。虽然对于金钱和权势的渴望驱使着他来冒险,但是作为胆小鬼的一面却又让他整晚的做恶梦。所以他还是忍不住要向杜威将军发出这样的疑问。本来他想问的是“你们打得过西班牙人吗”,但是考虑到这样问也许会得罪美国人,于是就换了个问法。

虽然对这只类人生物充满了鄙夷,但是杜威将军觉得基本的礼貌还是要保持的。于是他对阿奎纳多说:“先生,您知道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事情吗?我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只有两个,那就是:第一,我担心,西班牙人的舰队已经离开了马尼拉,然后太平洋这么大,我要找到他们可就不容易了。第二,我担心西班牙人会在马尼拉附近布雷,这会严重的干扰我们的战斗。至于和西班牙舰队直接战斗,那对我们来说真是求之不得。西班牙人的舰队根本就不堪一击,我敢说,直接舰队决战,我们连一条船都不会沉。”

杜威将军有这样的信心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他的舰队中并没有最为高大上的战列舰,那些东西都留在大西洋舰队里,用来对付西班牙人的远征舰队以及可能的英国干涉军(虽然英国人在这个时候干涉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西班牙人放在远东的舰队和他在本土的舰队差别更大。西班牙的本土舰队好歹还有一条老式的战列舰,而在远东的西班牙舰队仅仅只有四条巡洋舰而已。虽然杜威手上的东西也叫巡洋舰,也只有四条,但是这两种巡洋舰之间的差别却太大了。杜威手里的巡洋舰有两条是最新式的装甲巡洋舰,剩下的两条无防护巡洋舰虽然防御差点,但是也有高达25节的速度和最新式的统一口径的主炮。而西班牙人的巡洋舰呢?虽然看看也有三千吨的排水量,但是它们的外壳甚至都还是木头的!这是四条已经远远的落后于时代了的铁制龙骨,木质外壳的老式军舰。虽然西班牙人采购了一些速射炮换掉了上面原有的老式的管退炮,不要说和杜威手里的全新的舰队相抗衡,就算是和不久前全军覆没了的北洋海军比,西班牙人的这支舰队也是不堪一击的。

舰队已经接近了马尼拉湾了,杜威下令让舰队降低速度。这主要是担心西班牙人会在马尼拉湾附近布雷。从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起,这些东西就开始在海战中派上用场了。不过那时候的水雷里面装填的还是黑火药,威力还相当有限。而现在,自打史高治发明了TNT之后,这些东西的威力立刻就变得丧心病狂起来。现在一个典型的锚雷,里面的装药往往达到400KG以上,有些变态的家伙甚至会将整整1000KG的TNT塞进一个锚雷里。据说不久前,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就制造了不少这种变态货出来,卖给美国沿海各州,又来对付可能出现的西班牙远征舰队。军舰要是一不小心碰到这样的一个家伙,别说一般的巡洋舰,就算是英国人的最大的战列舰,估计也得在这样的爆炸中严重受创,如果不巧炸伤了龙骨,只怕一枚这样的东西就能让英国人最新的排水量高达两万多吨的战列舰完蛋。在马尼拉,这种东西只怕也是西班牙人手里唯一的一种能够对杜威的舰队造成威胁的东西了。

随着舰队的减速,几条木质结构,柴油机动力的小船就跑到了舰队的前面。这是摩根麦克唐纳造船厂出品的专用扫雷舰。这些排水量只有两三百吨的小船从尾部放下排雷具,开始在前面开路引领舰队前进。

……

第二天一早,纽约时报就刊出了关于美国和西班牙的这场战争的第一份捷报。向美国人民报告了昨天下午,杜威将军的舰队全歼西班牙在马尼拉的舰队的消息。杜威将军的舰队仅仅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就消灭了老旧的西班牙舰队。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美军舰队利用航速和射程优势,一直有效地控制着作战的距离,整个的战斗中,没有一位美国战士阵亡,所以也没有任何一位战士有机会获得荣誉勋章。不过紫心勋章到是能发三枚出去:一个士兵在战斗中摔倒,摔断了鼻梁骨;还有一个士兵在装填炮弹时因为不小心,脚背被炮弹砸伤了;最后一个则是冒着自己一方的大炮开炮的时候的炮口风暴,勇敢的冲上甲板去救军舰的吉祥物——一只叫做“亲王大人”的喵星人,结果被炮口风暴波及受伤。这种行为虽然勇敢,但是貌似还不够格得到荣誉勋章,所以也只能去申请紫心勋章了。

胜利的消息让整个的美国一片欢腾,各家报纸都纷纷跟进,分析战局的分析战局,讨论如何在西班牙原本控制的哪些区域推行民主的讨论如何如何推行民主。讨论得超级热闹,中间还不时的夹着有诸如“闭嘴,我们在讨论民主!”之类的争吵。整个美国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了这个方面。

也就在这时,关于《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储备银行草案》的讨论却悄无声息的在国会中加紧进行。各个党团,各位议员们都在忙着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研究文稿,分析这东西给自己的支持者带来的利弊,然后不断地讨价还价。有时候,仅仅是一句话,就需要花掉一整个上午来达成妥协。

这样的效率让摩根很有点着急,不过史高治倒是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如今美军太顺利了,这样战争虽然也吸引了关注,但是却不足以让所有人的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这个上面。所以,史高治倒是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

“西班牙人太弱了,这样下去,这场战争一点波澜都没有,那怎么行,那可不利于我们的计划。唐纳德,你有什么看法?”史高治问道。

“叔叔,我觉得现在还不用着急,后面会有反复的。比如说攻打哈瓦那城的时候。”唐纳德说,“哈瓦那的防御工事还是不错的。虽然大炮老了点,但是一样能打死人。更重要的是美国陆军的水平并不好。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都是。”

唐纳德的说法并不错。多年以来,美国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统,那就是战争结束后火速砍陆军。多年以来,各州都觉得过于强大的联邦陆军对于州权构成了威胁。北美大陆上又没什么外来的威胁,联邦政府要那么强的陆军到底要干什么?所以砍陆军就成了习惯。结果在各州的议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联邦军队无论是训练还是武器装备都不如州兵。相比之下,海军在大西洋要看住英国人,在太平洋要看住日本人,所以日子到是要好过得多。

这么多年来,麦克唐纳向国外不知道卖了多少的先进武器,但是在陆军这里就是没卖出去多少好东西,当然,各州的民兵到是买了不少。可是,最近因为报纸上疯传,西班牙舰队可能袭击美国东海岸,甚至可能让小部分部队登陆进行袭击活动,所以沿海各州虽然都对联邦出兵教训西班牙持支持态度,但却也都把最精锐的州民兵捂得紧紧的,用于沿海的防御。而内陆的各州本来就要穷不少,所以他们的州民兵虽然愿意参战,但是他们的装备也算不上好。总体上来看,除了能得到海军的火力支持之外,美国陆军的装备比古巴游击队强得有限,有些装备甚至还不如游击队。至于训练水平更是不如游击队。

相反在和黑水教出来的古巴游击队玩了那么多年之后,西班牙人的水平到是长进了不少,别的不说,什么挖战壕呀,挖防炮洞呀,狙击反狙击呀,都大有进步。所以唐纳德估计等到陆军登陆后,情况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我们的军事顾问都派到各州军队里去了吧?”史高治问道。

“是的叔叔。”唐纳德回答说。

如果黑水的老兵,还有那些精通战术的顾问进了联邦军队,总不能出工不出力吧,这样做很容易被看穿的,所以只能先把他们派到各州的部队里去,帮助各州防御子虚乌有的“可能的西班牙人的登陆部队”。在美国,对所在的州的忠诚超过对联邦政府的忠诚是很常见,很普遍的情况,所以这些人都跑回自己的州去了,人家自然就讲不出什么了。反正等到联邦军队碰了大钉子之后,再让他们去挽救危局也来得及。甚至挽狂澜于既倒不是更能刷声望吗?

第四百六十一章 暗度陈仓(二)

就像唐纳德预计的那样,等到12月初陆军登陆之后,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在此之前,美军的舰队一直在封锁古巴,所以西班牙人的远征舰队如果过来了,是肯定无法闯进加勒比海域的。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战争的爆发晚了几个月,所以加勒比的风暴开始多了起来,结果,西班牙舰队靠天气的掩护才躲进了圣地亚哥军港。但是这一次可没有天气帮忙了,依照道理西班牙人的舰队肯定是进不了圣地亚哥军港的。然而,意想之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几天前,佛罗里达州的巡逻船队——就是一群热心的爱国的驾着船自行出海搜索西班牙舰队,免得他们去袭击美国东海岸的志愿者发回来了一条消息,说是他们在弗罗里达以西大约一百多公里处发现了西班牙舰队,而西班牙舰队正朝着北方前进。

如果仅仅只有这一份报道,倒也罢了,可没过多久,南卡罗来纳州的自愿者们也发出了报告,宣称发现了正在向北航行的西班牙舰队。而且无论是舰只的数量,航向速度什么的都能和佛罗里达的志愿者的报道相吻合。于是就连美国海军舰队的指挥官桑普森将军都相信了(也不敢不相信,因为如果真的闹出什么事情来了,而他和他的舰队却毫无反应,那责任就太大了。),于是他赶紧下令,舰队转向北方,去追赶西班牙远征舰队。

“西班牙远征舰队”一直保持着十节左右的速度,慢慢悠悠的北上,而美国舰队则以二十节的高速一路向北追赶,追了好几天,总算在马里兰附近的海域追上了“西班牙远征舰队”,结果美国人仔细一看,活见鬼!这哪里是西班牙舰队,明明就是一支驶向加拿大的英国商船队。爱国的志愿者们虽然有很高的警惕性和积极性,但专业水平却实在是……

也就在这个时候,留在古巴的间谍人员发回了情报,西班牙舰队进入了圣地亚哥军港。

“活见鬼!”得到这个情报之后,正在往回赶的桑普森将军的脸都绿了。如今他只能期待西班牙人在进入圣地亚哥军港之后,补给修整什么的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让他来得及赶回去把西班牙人的舰队堵在军港里面,要不然,就还真是个大麻烦。

就在桑普森将军在大声的诅咒的时候,西班牙舰队的司令塞韦拉将军也在破口大骂。

“这个该死的港口!这些该死的破船!一切都这么该死!该死的!真是活见鬼!”

西班牙人的军舰都是老船,到了西班牙人手上之后,保养的也不太好。以前没事在西班牙沿岸打打转还行,穿越大西洋就真是个吃苦的事情了。加上西班牙人又注重排场,不多的一点军费,在这些老军舰身上却没有花在正常的保养呀,训练呀什么的上面,反而被大量的花在了装修上面。结果,这些军舰被加上了一大堆的高级红木装饰呀,高级沙发呀,羊毛地毯呀,还有各式各样的乱七八糟的雕塑呀,总之,就是硬生生的把英国人卖给他们的军舰整成了豪华饭店。

有了这么一通活见鬼的也不知道是“改进”还是“改退”的摆弄,这几条船的可靠性呀,航海性能呀什么的都成功的下降了一大截,结果一路远航过来,好些的军舰上面的机械都出了问题,急需修理,而圣地亚哥军港的维护能力又很有限短时间还很难将这些毛病修好。塞韦拉将军知道,如果美国舰队这个时候找上门来,那自己的舰队肯定会被堵死在军港里,所以很是着急。

然而这种事情着急也没有卵的用。结果,直到桑普森将军的舰队又跑了回来,西班牙舰队还是没出港。而美国舰队一路上高速的跑去跑回的几个来回,船只的状态却还能基本完好,这也再次展示了蒸汽轮机相比传统蒸汽机无与伦比的稳定性。

将西班牙的舰队堵在军港里,当然不如直接在海上把他们干掉来得好。但总比不知道他们跑到哪里去了强。只是西班牙人的舰队躲在军港里,也就相当于拖着美国舰队不能动弹。所以最好还是尽快解决掉他们才行。

美国人最先想到的招数是,找几条旧船来,直接在进出港口的航道上沉掉,把航道堵住。然而,在实施的时候,第一条船还没来得及靠近,就被军港的炮台命中了好几发炮弹,第二条船则不小心触雷了,距离预定的位置还有老远,就沉没了——于是这个计划就被取消了。

既然这一招不行了,那就只能来硬的了,当然所谓的来硬的,绝不是说让美国舰队在布满了水雷的水域去硬杠守卫军港的炮台。虽然不见得打不过,但是,用宝贵的舰队去干这种事情,那简直就像是拿珍贵的大马士革刀当鹤嘴锄锄地。所以,常规的解决之道就是靠陆军迂回过去,拿下港口附近的制高点,然后在那里架起大炮,军港里躲着的西班牙军舰就只有投降或者出来送死了。而西班牙人的这支舰队如果被消灭了,那就可以直接宣布西班牙已经战败了。

十二月五日,美军在圣地亚哥军港附近登陆,带队的西奥多·罗斯福对士兵们发表讲话说:“战士们,西班牙人的舰队已经被堵在军港里了,只要我们拿下了对面的那座山,我们就必胜无疑了。我可以向你们保证,这样一来,圣诞节之前,我们就能回家了!”

罗斯福以海军副部长之尊,辞职出来带军队,为的当然就是靠这个机会成为英雄,为日后的政途铺路。而这一战,绝对是这场战争中最关键的一战。

西班牙人对于这处制高点对于港口的意义当然也是很清楚的,所以在这个高地上,西班牙人早就做好了防御准备。靠着当初在进攻起义军控制区的时候获得的经验,以及从欧洲其他国家学来的经验,西班牙人在这座高地上很是花了些功夫。

西班牙人将这片高地附近五公里内的树木全部砍掉了,以免阻拦视线,同时作为必不可少的设施,他们在战壕前拉好了好几道铁丝网,山上还建造了不少的碉堡。在进攻起义军控制区的时候,西班牙人在那些伪装成土堆呀什么的碉堡面前吃过不少的亏,所以也造了不少这样的暗堡。除此之外,西班牙人还从英国人那里买来了不少的英国制造的山寨麦克唐纳的反步兵地雷以及阔剑反步兵定向雷,西班牙人把它们都布设了不少。另外,西班牙人在高地上还装备了几门的同样是英国人从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那里山寨过去的4.8英寸重型迫击炮。老实说,这真是个不好啃的硬骨头,至少在陆军能够把足够的重型火炮送上来之前,面对这样的阵地,办法真还不多。

不过,美军对此也不是一无所知。在前一段时间里,古巴起义军也对这座高地发动过一两次试探性的攻击,对于这座高地的情况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所以通过他们,美军对于这座高地的状况多多少少的还是知道一点的。

“最好能通过坑道掘进,尽可能接近目标,不过这座高地很多岩石,土层很浅,靠战壕掘进,能前进的距离也是有限的,恐怕也还是有相当的一段距离要在地面上行动,想要一口气把战壕挖到能将手雷投入敌军战壕的距离相当的不容易,甚至是完全不可能。所以将军,如果单靠我们来进攻,攻击难度相当大,伤亡也不会小。当然,如果我们的海军能够给我们提供火力支援就好了。”美军参谋约翰逊这样对罗斯福说。

“海军指望不上。”海军副部长出身的罗斯福当然知道海军会受到的种种限制,他指着地图上海军舰艇现在游弋的位置对手下的军官解释说,“在这个位置上,海军的火炮射程勉强够得到这里。但是这已经是在极限射程上了,在这个距离上,海军的那些炮可是一点准头都没有的。真要让他们开火,我敢说,打着我们的机会比打着西班牙人大得多。除非他们从现在的位置上继续前进到这里——这是水深允许的最近岸的位置了。但是这些位置西班牙人布下水雷,而且也在港口炮台的精确射程之内,要前进到这里,他们就必须能先干掉炮台。而如果他们能干掉炮台,那就根本不需要我们来攻击这处高地了。所以,这一战,只能靠我们自己了。可惜我们的手上只有不到十门的三寸炮,其他的更重的炮还没办法运上岸。好在依照古巴人的说法,西班牙人的火力也不算特别强,我们先准备一下,后天早上,我们就进行一次试探性的攻击,至少要搞清楚他们的火力配置……”

……

“卖报卖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太阳报,有最新的战报,还有战场新闻!”一个报童背着一包报纸,正在街头叫卖着。一个骑着自行车的男子从这里经过,他停了下来,对那个报童说:“孩子,给我一份纽约时报。”

“好嘞!三个美分谢谢!”报童跑了过来,拿出一份纽约时报递给那人。

那人接过报纸,夹在腋下,然后掏出皮夹找钱,顺口问道:“有什么新闻?”

“我军攻击圣地亚哥军港受挫,伤亡数百人。”那个报童回答说。

第四百六十二章 暗度陈仓(三)

美国陆军在发起的试探性的进攻中,落入了西班牙人准备好的火力陷阱,损失惨重。美军的这个挫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原本大家都觉得这一战不会有什么起伏了,西班牙表现的根本就不堪一击,让整个美国都幻想着能在圣诞节前获得胜利了。如今的挫折就像是当头的一棒,打的一片乐观之声的美国一下子似乎都蒙了。

这样的起伏也许不是美国人民愿意看到的,但对于某些特殊的利益团体来说,却绝对是好事情。比如说,对于报纸等媒体来说,这就绝对是一件好事情。因为美军的挫败,报纸的销量大增。当然,在这件事情上,报纸并不是赚钱最多的。论赚钱,最近期货市场上的某些投机者倒很是赚了一笔。

古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蔗糖产地,所以古巴的状况会显著的影响蔗糖的价格。而在期货市场上,这就会不断地表现为蔗糖期货价格的涨落。而如今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比起史高治起家的时候,又发展了很多,比如说,交易杠杆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被放大到了五十倍了。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价格波动,就能带来百分之五十的盈利或者是亏损。

古巴抵抗者多年以来和麦克唐纳财团常来又常往,这棵大树有阴凉,古巴抵抗者们自然也是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所以麦克唐纳财团在古巴已经控制了不少的蔗糖种植园,加上情报能力,对于战局的判断能力,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几家财团能够和麦克唐纳财团相媲美的,所以,这自然就意味着麦克唐安财团在蔗糖期货市场上几乎可以随心所欲的呼风唤雨。结果,仅仅一天时间,在葛莱史东的直接指挥下,麦克唐纳财团就从蔗糖期货市场上掠走了整整八百万美元。

如今麦克唐纳财团的新一代人似乎越来越喜欢通过金融手段,而不是通过实业手段来赚钱了,这几乎也成了一个趋势,控制住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些经济部门,然后就可以人为的制造市场的波动,从而轻松愉快的赚到大钱。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大特征就在于,一切的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创造出产品,而是为了获得利润。生产那些能够使用的工业产品只是获得利润的途径之一。

正因为如此,每隔一段时间,资本家们都会进行一次富有创造力的尝试,那就是试图跳过多余的生产环节,直接更高效的获得利润。当然,这种搞法有一个更为高大上的名字,叫做“金融创新”。它来钱快,利润高,而且相对隐蔽,自然就成了那些资本家们最喜欢的选择。比如说后世里,阿妹你看在主要的石油产地搅风搅雨的,最后似乎落到自己手里的油田却并不是很多。于是一帮子对这类手段不太熟悉,或者熟悉却故意不说的家伙,自然就拿着这种事实出来高喊:“你们看,美国打傻大木绝对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民主!啊,伟大的阿妹你看,自由的灯塔,人类的希望!巴拉巴拉巴拉吧……”他们说的也不全错,华尔街,以及布什家族搞掉傻大木,真还不是直接为了石油,更多的是为了石油期货。只要控制期货价格的涨跌,分分钟就能赚出比开油田多好几倍的钱,什么?你说战争费用很贵?那个是全体纳税人买单的,又不是华尔街买单的。

只不过在现在,蔗糖市场上的动作只不过是小动作而已,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市场即将发生更大的波动。这个市场,就是贵金属市场。

1897年12月5日,也就是美军在对圣地亚哥军港的进攻中受挫的那一天,史高治让黑水的教官,将一份情报交给了布尔人。

“英国从地中海和印度各调动两千人的军队,将于近期抵达开普殖民地。此外,在下个月英国还将从本土调动一到两个师前往南非。”克鲁格总统念着情报上的内容,然后转过头去对他的阁员们说:“你们觉得这个情报真实吗?”

“总统先生,情报的真实性几天之后就可以见分晓。四千人的殖民地军队还不足以改变力量对比。不过如果后面提到的那个本土师到达,英国人可能就会觉得他们就有了武力解决我们的能力。”皮埃特·茹贝尔将军回答说,“总之,我们要立刻做好应变的准备。总统先生,一旦英国人先期调动的殖民地军队到达,我认为我们就应该在国内发出动员令了。”

“总统先生,我觉得英国人对我们动手的可能性不小。”另一位阁员也回答说:“如今美国人正在对西班牙作战。而英国人虽然在口头上对西班牙表示了支持,但是却没有什么实质的行动。我觉得,美国人之所以敢向西班牙动手,估计也就是他们考虑到我们和英国之间的问题会拖住英国的力量。总统先生,您想,如果英国和美国向1812年那样打起来了,我们会干什么?”

这话让原本有些忧心忡忡的大伙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意,的确,如果英国人真的和美国人打起来了的话,德兰士瓦共和国会怎么干?那还用说?肯定是趁机把英国人从南非赶出去了。这样的事情想想都让人神往。

“既然英国人忍住了没有动手,他们没动手的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是英国人,我们能容忍自己的力量长时间被拖住吗?”然而这一问立刻又把大家推回到了残酷的现实里。的确,英国人不可能容忍南非的局面无限的拖延下去。因为这种拖延已经带来恶果了。所以,只要英国人的脑袋没出问题,那他们就一定会尽快的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毫无疑问只可能是战争!

“从各种情况看,这份情报是真实的可能性非常大。”克鲁格总统给这份情报定下了调子。

这份从美国友人那里来的情报的前半部分毫无疑问是真实的,当然,后面就完全是在胡说八道了,调动两个本土的陆军师过来,英国人可不打算花这么大的力气,在一开始,英国人也没想到过布尔人会这么难对付,所以,一开始,英国人真的没打算从本土调集精锐部队来解决问题。

仅仅一天之后,布尔人自己就又得到了一份情报。这份请报上说,新任的开普殖民地总督前些天已经向英国女皇上书,要求得到国内的支持,以解决德兰士瓦共和国歧视英国人的问题。这份情报和来自美国人的情报相互印证,越发的证明了一点,那就是英国人要向德兰士瓦共和国动手了。

又过了三天,美国人的情报终于被直接证据证实,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两千人的英国殖民军队在开普敦港口上岸。布尔人布置在开普敦的谍报人员亲眼目睹了这支军队登岸的情况。

于是德兰士瓦共和国军队的司令官皮埃特·茹贝尔将军找到了克鲁格总统。

“总统先生,情报已经被证实了,英国人对我们动手迫在眉睫了。请下达动员令,并允许我们主动向英国目标出击。”

一旦战争不可避免,就抢先动手,先发制人,这是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将军们和黑水的教官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之后得出的最佳方案。虽说从道义上来讲,最好是能够不开第一枪。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先决条件的。那就是最好有实力保证决不让对手有机会开第二枪。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至少要保证挨上敌人先发制人的一家伙,不至于受损严重,无法恢复。要保证没有先开第一枪的政治好处要远远大于挨上第一枪的损害,否则就是傻帽了。

显然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力量可是绝对承受不住让英国人开第一枪的。如果傻不拉几的让英国人一步步准备好,那等到英国人开了第一枪之后,估计布尔人就没什么机会开第二枪了,直接就被秒杀了。不开第一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强者的特权。而布尔人是没有这样的资格的,至少在面对大英帝国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大帝国的时候,是绝对没有这样的资格的。

对于布尔人来说,如果战争一定要爆发,那么最好的局面绝对是趁着英国人的主力还没到,抢先对英国在南非的殖民地进行攻击。如果他们能在英国主力部队到来前,就攻占开普敦等重要港口,那么英军就需要打一场一切战役中最为复杂的登陆战。而且,就算英军成功登陆,没有港口,后勤补给也会非常非常的困难。就算英军夺回港口,等他们夺回港口的时候,港口里的设施只怕早就被破坏光了,要想恢复它的功能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物资。这样一来二去的,战争的成本就会直线上升。在布尔人看来,英国人都是一群生意人。如果一场战争成本太高,收益率太低,那么他们就完全有可能寻求妥协。

“这样吧,”克鲁格总统说,“你先让军队进入警戒状态,然后我再进行一次最后的外交努力。”

第四百六十三章 暗度陈仓(四)

克鲁格总统所谓的最后的外交努力就是向英国政府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英国政府停止向开普殖民地增兵,并且将已经到达的军队立刻撤走。当然,即使是克鲁格总统自己也很明白,这种要求,英国人是不可能答应的。如果德兰士瓦这样的半独立国家嚷嚷一声,大英帝国就要撤退,那大英帝国以后还怎么混?还想不想愉快的出去抢劫了?

所以克鲁格的最后通牒只起到了一个作用,那就是让开普殖民地进入到了临战的戒备状态。老实说,在世界历史上,要找出一个比英国还遭人厌的国家真还不容易。但是先天不足的大英帝国就是屹立世界百余年,将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强国搞得屁滚尿流,将一种又一种的土著民族弄成了频临灭绝的稀有动物,自然也有它的不凡之处。比如现在,虽然对于布尔人的实力并没有太放在眼里,但是该做的防御英国人倒还是做了一下。

在没有得到英国人的回复的情况下,在最后通牒的时间过去后,德兰士瓦共和国正式向英国宣战,同时,早已做好了准备的布尔军队开始向英国人的开普殖民地发起了主动的进攻……

德兰士瓦共和国对英国宣战的事情立刻就引起了贵金属市场上的波动。在当时,南非的金矿已经是直接上最大的黄金产地了。战争爆发之后,所有的人都能预料到,英国海军肯定会对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海路进行封锁。而德兰士瓦共和国也肯定会控制境内的那些英国资本的金矿,所以,至少在战争结束前,世界上的黄金的供应量一定会大为减少。而这种预期也就必然导致其他贵金属,主要是白银,相对黄金的价格的下降。

在这个时代里,黄金还是各个国家最基本的货币。黄金的影响力要比蔗糖大得多。所以通过这个黄金的变化,能够引起一系列的市场波动,而这种波动对于有所准备的人来说,都是赚钱的好机会。整个的期货市场,无论是交易的对象是什么,他们结算用的货币是什么,在这个时代里,最终的结算货币都是黄金,因为无论是英镑还是马克、美元、法郎什么的,最终它们的价值都是直接和黄金挂钩的,都可以直接换算成黄金。黄金供应总量的下降也必然导致期货价格的下降。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在期货市场上的博弈,那些消息灵通的金融大鳄自然是大大的赚了一笔。而一手促成了这一切的麦克唐纳财团对于这一局面的准备自然也是最为充分的。结果,多萝西娅亲自操刀,一口气从包括伦敦市场在内的期货市场上拿回来了多达三千五百万美元的收入。一下子就让她儿子前面通过蔗糖赚到的那些钱变成了小钱。

摩根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的手脚一样很快,据说也很赚了一笔。当然,具体赚了多少,这个就是商业秘密了。不过摩根先生似乎并不满足,因为据说那帮子犹太人的动作一样很快,赚到的钱比他更多……

就在这样赚钱形式一片大好之际,摩根和史高治他们又一次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借这个机会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买卖——正式建立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这一次到场的人相对更多,在第一次密会的时候到场的人当中,除了已经成了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而显得太过显眼了的威廉·麦金莱之外,其他的人全都到了,还有几位新成员也加入了进来。新加入会议的人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洛克菲勒和他的弟弟了。在第一次会议期间,洛克菲勒正好出了趟远门,去视察在西海岸兴建的一座大型炼油厂,结果错过了那次的聚会。这让他很有些懊恼,如果不是史高治在开会前就频繁的通过电报和他联系,与他商议相关的内容,他恐怕都要怀疑史高治是不是故意要把他排挤在这个最核心的利益圈子外面了。就在会议开始前,洛克菲勒还和史高治又一次的达成了一个协议,他用标准石油的又一部分股权交换到了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一部分股权。当然这次的交换并没有改变双方在这些企业中的地位,史高治依旧保持着对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绝对控制权,而虽然标准石油的大股东表面上看起来是洛克菲勒,但是考虑到麦克唐纳财团对于上游的油田和下游的汽车船只发电厂的控制,这家企业实际上本来就在麦克唐纳财团的控制之下。当然,这样的交换不是没有意义的额,至少洛克菲勒现在也获得了在将来的美联储中的一部分的发言权。

“最近大家应该都赚到了不少钱。”会议一开始,史高治就笑眯眯的对大家说,“无论是蔗糖的波动还是黄金的波动,应该都让大家赚到了不少。不过,和我们现在要干的事情相比,这些玩意儿就都是小钱了。”

“如今,两场战争,已经足够吸引眼光的了,史高治,我们是不是已经可以推动立法了?”摩根问道。

“差不多了,不过最好,还是要有一个让政府直接提出需求的过程。摩根先生,您知道,美国陆军的装备和训练早就跟不上时代了,尤其是在攻坚能力上,缺陷很大。我敢说,纽约州民兵对上联邦陆军,一个能打他们三个。所以,最好是等到我们的陆军再次严重受挫,然后需要大量的压制武器的时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7/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