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182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那又怎么样?”埃德蒙多还是没想明白。

“活见鬼!你怎么还没明白,他姓‘麦克唐纳’!麦克唐纳!你知道吗?”别克先生几乎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把“麦克唐纳”说了一遍。

“麦克唐纳?你是说?”埃德蒙多的脸色一下子就变白了。作为一个美国人,他怎么能不知道麦克唐纳这个姓氏意味着什么呢?当然,美国姓麦克唐纳的不止一家,但是值得别克先生这样说的麦克唐纳却绝对只有一家。当然,比起十多年前,麦克唐纳家族的名声似乎降低了不少,至少是低调了很多。很多原本在招牌上有着明晃晃的“麦克唐纳”字样的企业都被转手出去了,“麦克唐纳”的字眼也从这些企业的名字上消失了,以至于麦克唐纳这个一度显赫之极的姓氏被不少人渐渐遗忘了。甚至有传言说,麦克唐纳先生如今已经不再把做生意赚钱当做第一要务了,而是全心全意的把精力放在了他喜欢做的那些事情上面,比如说,为和平奔走,比如说,科学研究。尤其是后者,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麦克唐纳先生自己的证实。前些年,麦克斯韦先生去世的时候,作为他的好朋友的麦克唐纳先生出席了他的葬礼,并在他的墓前发表了讲话。在那篇讲话中,他除了高度的评价了麦克斯韦先生的成就之外,也提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麦克斯韦先生活着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批评他精力太过分散,最求的目标太多,以至于耽误了对于“真正的不朽的东西”的追求。

以麦克斯韦先生的身份,他所说的“真正不朽”的东西当然只可能是科学。而此后,麦克唐纳先生似乎也的确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科学方面,虽然出的成果并不多,但这也正常,因为麦克唐纳先生已经老了。和女人一样,科学家是不能老的,科学家一样是吃青春饭的。就保质期而言,科学家的保质期甚至还不如工程师。因为随着衰老的进程,人的大脑的性能也是在不断下降的,而科学研究偏偏又对大脑性能要求很高。所以,大部分科学家真正能够出成就的年龄段都是在他们的壮年。

既然麦克唐纳先生的全部精力已经转移到了科学技术方面,那么生意上的事情当然就只能交给别人来打理了。据说这些年来,麦克唐纳的生意都是麦克唐纳先生的哥哥、妻子以及他们家的下一代在打理。所以麦克唐纳财团自然也就没了当年迅猛扩张的气势,毕竟,天才的家人并不一定也是天才。

不过,即使如此,麦克唐纳家族也已经家大业大根深蒂固了,相对于埃德蒙多这样的人来说,绝对还是无法想象的大老板。

“埃德蒙多,你总算想起来了。”别克先生说,“小麦克唐纳先生对于你的演员和安妮的相似度很满意,而且对你改编的剧本也很满意。前不久克利夫兰大学实验室刚好完成了新一代的有声电影的研究,他希望能够和你合作,将你的戏剧拍摄成电影。哦,这里是小麦克唐纳先生的名片,他让我转告你,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在星期天,也就是后天上午,带着你的安妮,到鸭堡来找他。”

别克先生拿出那张名片,他的手将那张名片捏得紧紧的,以至于指头关节都有点发白了。他将那张名片看了又看,过了好一会儿,才闭上眼睛,将这张名片递给了埃德蒙多。

“埃德蒙多先生,您就要发达了。我真是太羡慕你了。”别克先生很认真的说,“他们只要从手指缝里面漏一点点东西出来,就能让你的孙子这一辈天天吃鱼子酱!抓住这个机会,千万别错过。”

埃德蒙多当然知道这个机会有多么难得,虽然他在戏剧方面已经有一点名气了,有时候也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所谓的“上流社会”的人,但是他此前接触过的上流社会的绅士们和麦克唐纳这样的家族之间的差距,比他们和那些上流社会的绅士们的差距还要大。在此之前,他认识的最有钱的富翁也不过据说有百万资产,而麦克唐纳家族到底有多少钱,几乎没人说得明白。不过据有些小报估计,恐怕要超过他此前认识的最有钱的富翁数千倍!像他这样的人,正常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和这样的有钱人有任何的交集的。当然,他的演员们,尤其是女演员在这方面的机会倒是比自己更大,如果她们有机会上得了摩根的海盗号的话。也就像别克先生说的那样,人家手指缝里漏下任何一点东西,就够他们发大财了。

“谢谢你,别克先生!”埃德蒙多说,过了一会儿,他又迟疑的说,“别克先生,您能不能借点钱给我,你知道,无论是我,还是薇拉,都没有一件足够体面的衣服……”

……

埃德蒙多和薇拉在鸭堡的门房等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才得以见到小麦克唐纳也就是葛莱史东。对于这漫长的等待,埃德蒙多并没有任何的不满,因为在他看来,小麦克唐纳先生事务繁多,能够抽出时间来见见像他这样的小人物,这已经让他倍感荣幸了。

“薇拉,你要知道,时间对我们和对他们来说是不一样的。”埃德蒙多这样对等得已经有些难过了薇拉说,“哪怕是小麦克唐纳先生,他每个小时里需要处理的资金恐怕也是要以百万来计算的。而我们呢?薇拉,正常情况下,我们一辈子也挣不到小麦克唐纳先生在一个小时,甚至是半个小时里所处理的那么多钱!所以,这样一折算,我们的两个小时,也就相当于小麦克唐纳先生的一分钟,不,不,根本就没有一分钟,最多不过是一两秒钟而已。薇拉你想,客人来主人家拜访,按了门铃之后等待个一两秒钟,这难道不是非常正常的吗?”

就在埃德蒙多努力的安抚等得不耐烦了的薇拉的时候(薇拉还是个不过十二岁的小姑娘,对于社会上的情况还不是特别的懂),一位穿着侍者服装的人走了过来,对他们说:“埃德蒙多先生,薇拉小姐,小麦克唐纳先生请您们两位进去。”

于是两个人赶紧起身,跟着那个侍者,向着鸭堡内部走去。也不知道绕了多久,就来到了一间并不算太大的,装饰也相当朴素的办公室里。

“麦克唐纳先生,埃德蒙多先生和薇拉小姐已经到了。”那个侍者这样对办公桌后面的那个男子说。

第五百一十一章 安妮日记(六)

埃德蒙多和葛莱史东的交谈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几分钟而已。整个的过程其实就是这样的:葛莱史东从办公桌后面抬起头来,看了他们一眼,然后问道:“是埃德蒙多先生和薇拉小姐吗?”

“是的,是的。”埃德蒙多半弓着腰回答说,“我就是埃德蒙多。”他又来了薇拉一把,说:“这是薇拉……薇拉,还不快向麦克唐纳先生问好。”

“麦克唐纳先生,您好。”薇拉低着头说。

“你们好。请坐下吧,而且要点什么?咖啡还是茶?”葛莱史东也很有礼貌的回应道。不过,老实说,这种礼貌并不意味着对对方的尊重或者什么别的,仅仅只是出于葛莱史东一贯所受的教育,所以显得既彬彬有礼,而又有着一种微妙的距离感。

“谢谢您,我们随便。”埃德蒙多一边感激地说,一边将半个屁股放在了沙发上面。

“那就红茶吧,德班,你去给埃德蒙多先生和薇拉小姐倒上两杯红茶……埃德蒙多先生,您应该知道我找你们来的目的了。”葛莱史东说,“我们手里有了全新的有声电影的技术,我们需要用这个技术培育出一个新的,巨大的,比百老汇的歌舞大得多的市场。我看了你们的演出,我觉得很有意思。或许,我们可以合作一下。”

“那么……麦克唐纳先生……我是说,我们只是一个很小的剧团而已……您有什么用得到我们的地方只管吩咐就是了……但我们不知道能不能……”埃德蒙多在见到葛莱史东之前其实想了很多,但这时候却完全说不出话来。

“啊,埃德蒙多先生。我们既然找到您,当然就是对您有信心。”葛莱史东笑笑说,“当然您对我们不了解也是也个问题。我这里有一份合作备忘录,您可看看,如果您感兴趣的话,我会安排您到大实验室去参观一下,了解一下有声电影的相关的东西。”

这个时候,葛莱史东的跟班德班已经将两杯红茶放在了两人身边的茶几上,又将葛莱史东所说的那份文件递给了埃德蒙多。

埃德蒙多将文件看了看,老实说,他没太看懂。因为这些条文太过繁复了。

“埃德蒙多先生,您觉得怎么样?”葛莱史东问道,“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一会儿可以让德班给您解释。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也可以提出来。”

“啊,完全没有问题。就照这个来吧,麦克唐纳先生。”虽然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埃德蒙多却明白,他无论如何要抓住机会。更何况,上面的那些条文看起来好像也不是很苛刻。再说了,就算是条件再苛刻,就算葛莱史东拿出来的是一张带着硫磺味道的羊皮卷,上面写的是收购灵魂,埃德蒙多也敢打赌,愿意在上面签字的人绝不会比当年龙空山上愿意用一百软妹币向杀妻求道金教主出售灵魂的少。那个人数估计围着整个纽约转个圈是绝对不止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埃德蒙多怎么敢提出什么异议呢?的确,薇拉长得像安妮是一个优势,但是长得像安妮的女孩子不少多得像海里的沙丁鱼,也绝对不是特别稀罕。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可是满大街都是。

“那么……很好。”葛莱史东说,“埃德蒙多先生,那么我建议您立刻到克利夫兰去一趟,去看看有声电影的相关技术。嗯,我的父亲也正好在那里,他也许有一些想法,需要和您谈谈。您最近还有什么安排吗?”

“没有,麦克唐纳先生。我随时可以出发。”埃德蒙多站起身来说,美利坚的传奇,老麦克唐纳先生在等着他,他怎么能耽搁哪怕一点点时间呢?要知道,老麦克唐纳先生的时间比他的时间可是值钱多了的。

“那好,德班,最近的一趟前往克利夫兰的火车是几点钟?”葛莱史东将身子向后靠在椅子靠背上问道,显然他打算结束这场谈话了。

“少爷,最近的一班火车在下午一点钟,如果立刻出发,还赶得上。”德班回答说。

“啊,这样呀。可是埃德蒙多先生还没有吃饭吧?”葛莱史东说。

“麦克唐纳先生,这不是问题。”埃德蒙多赶紧站起身来说,“干我们这行的,忙起来不吃饭是常事。”

“那么很好。”葛莱史东看了看手表说,“德班,你去为他们安排一辆车,尽快赶到车站,哦,还要先送他们回去一趟,好拿上行李……嗯,另外也让厨房给薇拉小姐准备一点能吃的东西。”

“好的,少爷。”德班回答道,然后他转向埃德蒙多和薇拉,对他们说:“二位请跟我来。”

两个人跟着德班出了办公室,就又有一个仆人迎了上来。

“克劳奇,你带他们到门房等一等。”德班对那个仆人说。

“好的,德班先生。”那个仆人连忙回答说。

“埃德蒙多先生,薇拉小姐。你们先到门房稍微等一下,很快就会有车送你们到火车站。”德班又转过头对埃德蒙多说道。

“真是太谢谢您了,德班先生。”埃德蒙多也很感激地说。

……

就这样,在鸭堡的门房里等了两个多小时,然后跟葛莱史东交谈了不到五分钟,然后就登上了去往克利夫兰的火车,一直跑到晚上太阳落山,才赶到克利夫兰。当然,这个时候肯定已经不可能去参观什么大实验室了。于是两人只好先找个地方住下来,等第二天。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就起来了,早早地吃了早饭就在酒店里眼巴巴的等着来接他们去克利夫兰大学实验室的人了。昨天晚上,麦克唐纳的人顺手就把他们丢在克利夫兰最豪华的酒店里了,却没有给他们付房钱。当然啦,这很正常,麦克唐纳家的客人还有付不起这点小钱钱的?而且埃德蒙多也的确付得起,只是这个价钱太贵了一点,以至于埃德蒙多心疼得一晚上都没睡着过。第二天一早,就顶上了一个大大的黑眼圈。倒是睡在另一间房的薇拉睡得像头小猪一样,早上埃德蒙多敲了半天门才把她叫醒过来。

到了早上八点左右,一辆小汽车来到了酒店门前,接走了埃德蒙多和薇拉。此后的事情,在埃德蒙多的回忆录里是这样描述的。

“汽车拖着我们,沿着柏油路跑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远远的离开了克利夫兰市,一直跑到了伊利湖边。然后一大片建筑出现在我们面前。我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克利夫兰大学了。它远远的避开了城市的喧嚣,遗世独立。

汽车驶入大学区之后,转了几个弯,就在一栋不算太起眼的看起来像是一间厂房的房子旁边停了下来。我和薇拉下了车,陪我们一起来的谢尔顿先生告诉我们,这就是闻名美国的克利夫兰大学大实验室电气实验室。很多改变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发现和发明都出自这里。不过他并不在邀请之列,所以并没有获得和我们一起进去参观的资格。

电气实验室中有很多的商业方面的秘密,所以,出于保密的考虑,进出的人员控制得相当的严格。据说整个实验室中依照保密等级,以及实验的危险程度分为绿区、黄区、橙区和红区。我们能够进入的区域当然也只限于绿区,在这个区域中,你能够接触到的都是基本上已经成熟了,并且获得了专利,即将投放市场的技术。而在后面的区域中有什么,这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事实上,虽然后来我还来过几次这里,但除了电影相关的东西外,什么奇怪的东西都没看到过。

进了大门,一位叫做斯宾塞的年轻人接待了我们,他为我们做向导,带着我们进到了一个大房间中,在那里我见到了著名的天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先生。

特斯拉先生对人很冷淡,话也很少。显然他已经知道了我的来意,还没等我说话,他就对我说:‘您就是那位准备前来拍摄有声电影的……’他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并且转过眼睛去看另一位看起来很要老一些的穿着研究员服装的人,显然,他不知道我的名字。

倒是那位研究人员笑眯眯的提醒他说:‘是埃德蒙多先生和薇拉小姐。’

可能是担心我误会特斯拉先生是个很傲慢的人,所以,这位老研究员又向我笑笑说:‘尼古拉的全部心思都放在那些科研难题上面了,他记不住别人的名字是一种常态。我和他合作了好多年了,然而有时候他也会突然忘了我的姓名的。’

‘麦克唐纳先生,你的姓名我只忘了一次,而且还是在被他们灌了一整瓶的酒之后。而且,不到五分钟我就重新想起来了,您却还是念念不忘的。’特斯拉先生对那位老人说。知道这个时候,我才反应过来,站在我面前的这位看起来像是特斯拉先生手下的一个研究员的老人居然就是美国最有钱的大富豪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

第五百一十二章 全新的艺术

“停下来,停下来!薇拉!动作幅度不要这样夸张!”埃德蒙多恼怒的说,“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这和在舞台上不一样,不一样!在舞台上,动作小了,观众看不清楚,但这是电影,我们这里给的是特写镜头,你眉毛抖一下观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不需要夸张性的动作,那会使得表演显得不真实。你明白了吗?”

薇拉停了下来,很委屈的低声回答说:“可是埃德蒙多先生,我已经演了好几年的舞台剧了,都形成习惯了。甚至于您还一直要求我就算不在舞台上的时候,也要依照舞台剧的方式说话,做动作,现在您又……”

“活见鬼!真是活见鬼!”埃德蒙多猛地一挥手臂,像是要把心里的郁闷都甩出去,“该死的!薇拉你才十三岁,你还演了好几年的舞台剧呢?几年?是两年还是两年半?妮可都演了快十年的舞台剧了,可是她的表现就明显比你好!”

“可是妮可姐姐她……”薇拉似乎还想要给自己辩解一下。

“没有什么借口,我早说过了,在工作方面的问题,永远,永远,没有任何借口!你明白吗,薇拉?我们能做的只有努力、努力、不断的努力!”埃德蒙度胡乱的挥舞着双手,语调夸张的大声说。

“埃德蒙多先生,您的语言和动作比薇拉还要舞台化呢。”这时候,另一位演员妮可笑嘻嘻的插上了一句。

妮可是剧团的台柱子,她看到薇拉都快被埃德蒙多教训得哭出来了,赶忙出来打个岔。

“见鬼!”埃德蒙多说。然后他就停了下来,在原地转了两圈,似乎是在调整自己的情绪,然后他又抬起头来,对薇拉说:“薇拉,你知道吗?麦克唐纳先生,我是说老麦克唐纳先生,他对我们的这部电影的期待很大,如果成功了,你就会成为全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名的大明星了,你知道吗?”埃德蒙多说。

“而您,团长,您也会发大财,不是吗?”妮可微笑着说。

“是的。这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难得的机会。妮可,这出戏里面你虽然不是主角,但是这出戏要是成功了,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有声电影,在那些戏里面,有的是你当主角的机会。”埃德蒙多说道。他又转过头,对薇拉说:“薇拉,你要知道,胶片的价格可不便宜,我们租下这块场地也是要花钱的,嗯,所以为了省钱,我们的镜头最好能够一次过。明白吗?”

……

“爸爸,您在这样一部电影上面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值得吗?而且,市场能有那么大吗?”葛莱史东很疑惑的问史高治。因为真正的电影艺术是什么样子的,除了史高治,就没人见识过。在哪个电影刚刚诞生的时代里,一切都还非常的原始。以至于为了能拍摄出史高治在心里简化又简化了的效果,史高治都不得不亲自出马。比如说吧,在那个时候的电影中,甚至连摄影机移动,镜头拉远拉近什么的技术都没有。一般都是直接将摄影机固定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就像是舞台剧演出中,坐在台下,一动都不能动的一位观众。当然什么视角的变化呀,什么镜头跟随呀什么的自然全都没有。

要让摄影机移动起来还算简单,不过是发明相应的移动轨道就得了,但是要达到史高治要求的另一些效果,比如说镜头的拉近推远,人物的淡入淡出,这都需要一些更复杂的技术的支持,前者需要变焦距镜头,后者需要无级光圈,这都需要更多的技术手段。当然,这些问题,在此之前就得到了解决。史高治将构想提出来,然后丢给大实验室,然后,大实验室就拿出了符合史高治要求的东西——除了块头稍微大了一点之外:为了保证变焦的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失焦、忽然变明变暗、已经变焦镜头解析度下降等种种问题,大实验室的家伙们将一系列原本用在天文望远镜上面的技术用到了他们的新式摄影机上面,其结果自然是,史高治得到了一种解析度超高,性能在当时几乎逆天的,然而也大的像一台大号天文望远镜的摄影机。还好已经有使用方便的电动机了,要不然光移动这些摄影机都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当然,在研制的过程中,大实验室又获得了一系列的专利,这些专利肯定有能用上的时候。

如果仅仅只是技术方面的问题那还罢了,无非就是史高治提出创意来,然后丢给大实验室的家伙们,让他们去伤脑筋罢了。但是后世的那些成功的电影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一系列的拍摄、剪辑技巧。这些东西,在这会儿也是一样的连个影子都没有。当然,对于这些,史高治所知也不多。但是他好歹也算是见过。所以为了让这部电影达到震撼性的效果,史高治也不得不经常性的往拍摄现场跑,去亲自指挥或者是和埃德蒙多等人讨论。这当然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啊,葛莱史东。你是觉得这个买卖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吧?”史高治笑道。

的确,仅仅是为了解决那些相关的技术问题,在大实验室里烧掉的钱,就已经不是靠这部电影能够赚得回来的了。要不是说服了布尔人流亡政府在这上面花钱,这部电影几乎注定是要亏本的了。

“爸爸,的确是这样。”葛莱史东回答说。

“的确,单单将目光放在这一部电影上,那绝对是亏本的。”史高治笑笑说,“即使将技术研究方面的投资全部不算也是如此。但是你要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在未来,电影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尤其是当经济环境糟糕的时候。”

来自后世的史高治当然知道,在后世,电影及其相关的市场有多大,有多么赚钱,那简直就是一种印钞机。而且,电影市场还有一个奇怪的特质,那就是当萧条到来后,各行各业都一片哀鸿的时候,电影市场却往往表现良好,这大约是因为时世越是艰难,人们就越需要电影的安慰吧。比如在原本的历史上,当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萧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的大萧条到来的时候,美国的GDP在几年之内狂降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大部分的工厂都破产了,大部分的农庄都变成了荒地。但就在这样的萧条中,美国的电影行业却一枝独秀,发展迅猛,赚到了比此前多得多的钱,甚至于,他们都能给一个会跳舞的卷毛小女孩,开出接近百万美元的片酬了。即使放到现在,百万美元的片酬也不算低,(当然好莱坞的当红大明星肯定不止这么点)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美元还是直接可以兑换成黄金的美元,这样的片酬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电影业的辉煌了。

“是吗?”葛莱史东小声说。不过他并不怀疑自己的父亲的眼光,因为这么多年来,在大的方针上史高治就从来没有错过。

“而且,葛莱史东,你还要想到,这部电影是趁着如今《安妮日记》的风头拍出来的。拍出它来,本身就是宣传计划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为它投下的每一分钱,本来就都是宣传计划中的一部分。只要能够拖慢英国人解决布尔战争的步伐,每多拖一天,都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而如果电影本身表现出色,那么新的市场也会被我们顺手打开。由此带来的收益简直就像……”史高治又想了想,然会回答说,“就像当年开发出了海洛因一样。”

“只是英国人似乎下定了决心,不管不顾的在继续执行集中营政策。”葛莱史东说,“不过现在美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奥地利政府已经有联合起来向英国政府提出要求向他们的集中营派出观察员的意思了。我们正在促成这件事情。我觉得一旦成功,英国人怎么着也会收敛一点。不过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因为英国人也发现了我们美国的举动,他们也在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爸爸,你的那部有声电影能够在两个月之内完成吗?如果能那就太好了。”

拍摄一部电影,需要的时间可长可短。比如当年香港导演王家卫花了两年时间,拍摄了电影《东邪西毒》,拍完后,或许是因为曲高和寡,结果亏了本。于是导演王晶又顺手用《东邪西毒》的原班人马花了不到两个星期拍了一部《东成西就》,然后就把《东邪西毒》亏掉的钱赚了回来,还又大赚了一把。考虑到这部电影其实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后期制作呀什么的,长度也非常有限,还不到两个小时。再加上现在的拍摄进度也还不错,所以史高治想了想之后,回答说:“一个月之内就应该可以完成拍摄,至于后续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了。”

“”

第五百一十三章 电影的时代(一)

为了拍摄出震人心魄的效果,史高治也算是很下了功夫,比如说,在拍摄战场场景的时候,甚至于大量的借用了俄亥俄州的国民警卫队以及联邦陆军。比如说开头的时候布尔人的骑兵冲击的场景,就动用了整整一个俄亥俄州国民警卫队的一整个骑兵团,而在拍摄英军围攻布尔人城市,炮击和平居民的场景中,联邦陆军更是直接把前不久在古巴大显神威的十多门8寸炮和数十门其他火炮拉了出来,打了一个震撼之极的齐射。(当然,国民警卫队反正也是要训练的,再加上国民警卫队的指挥官和黑水关系密切,所以动用他们,史高治倒是没有花费太多的钱。至于联邦陆军,史高治没有向他们要征兵广告的费用,就已经非常的厚道了。)

除此之外,黑水的训练场,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的武器试验场什么的,也都被借用来拍摄电影,很多的扮演英军或者是布尔人游击队战士的群众演员,也是黑水的人员临时客串的。为了获得最好的视觉效果,有些场景动用了多达8台以上摄像机,而有些场景,则反复拍摄了十多遍。

再比如说,在这部电影中,除了对白什么的有了声音,环境什么的有了声音之外,还有了各种配乐。纽约爱乐乐团也被动用了起来,甚至于,就连史高治本人也跳了出来,提供了几首曲子。当然,都只是最简单的雏形。上辈子的时候,史高治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训练。老实说,上辈子是工程师的史高治从求学到工作,空余的时间都是非常少的。系统的学音乐这样在花时间方面相当奢侈的事情,史高治当年真还没有这样的条件。至于这辈子,史高治的时间依旧很紧张,所以,他的音乐水平,甚至依旧是不足以让他把记忆中的一些乐曲变成哪怕最简单的乐谱的。不过这对于史高治来说并不是问题,反正只要他能哼出个调调来来就行,哪怕是不成片段的调调,也自然有专业人员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扩展和美化。

所以这么一来,如果有另一位穿越者这个时候穿越过来了,进到剧院里,看上这样一场电影。他说不定立刻就能从那些熟悉的旋律中发现,这个时代还有另一位穿越者。

总之,在史高治的指导下,在大量的资源的保证下,在剧组人员的细心配合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这部电影终于最终完成了。

……

在电影公映之前,葛莱史东就已经开动了他手下的宣传机器,展开了铺天盖地式的宣传,麦克唐纳财团直接控制的几家无线电台当然是在各种收听率最高的节目中插播相关广告,并且利用黄金时段,搞了一个专门的访谈节目,将导演埃德蒙多以及演员们,甚至还有特斯拉都拖出来做了这么个节目。各种报纸杂志上更是起劲的宣传,搞得在北美,如果有谁居然不知道《安妮日记》这部即将推出的全新的有声电影,世界上第一部时长超过一小时的故事片,人类历史上第一部……那绝对是要被当成乡巴佬的了。当然这只限于北美大陆,在欧洲,麦克唐纳财团还没有控制着这样的媒体力量。不过葛莱史东还是花了不少钱,在除了英国之外的各大媒体上做了不少的广告。

依照计划,电影的拷贝被制作了数十份,分别在北美和欧洲的十五座城市同时首映,这也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同步首映了。而主要演员也分别被派到这些不同的城市,参加各地的首映。比如说扮演安妮的薇拉就提前坐上船到了巴黎,准备参加巴黎的首映式。

首映的时间被安排在12月23日,也就是圣诞节前。

……

时代广场,梦想大剧院的售票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梦想大剧院是一家有些年头的剧院了,十年前,这家剧院应为经营不善,一度濒于倒闭,但是后来剧院老板罗伯特从麦克唐纳创投银行获得了一笔贷款,最后终于支撑了下来,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如今这家剧院已经成了这里最高档最赚钱的剧院之一了。(当然,麦克唐纳创投的钱可不是那么好借的。据一些不负责任的传言,罗伯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今他在剧院中的持股比例已经不足两成了。)

《安妮日记》在纽约的首映式就在这家剧院中进行,为了这次首映,剧院还提前进行了一些改装,耽误了好几天的演出。在历史上,时代广场这一代叫做百老汇,这里云集着的剧场什么的都是专门上演逼格满满的舞台剧的。电影什么的被认为逼格太低,根本就挤不进这里来。(当然这也很正常,因为舞台剧什么的票价天然就会比电影来得高。)所以史高治忍不住想,有了他插的这么一家伙,将来这里会不会反过来了,最后把好莱坞给搞没了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