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216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前些天,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给法国人提供了一些技术援助,帮助他们设计了一种更合理一些的防弹螺旋桨,这种螺旋桨能将子弹的反弹方向基本确定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上,这样一来,安装在机头的机枪就算勉强能用了。

当时,这套装置虽然使得前向机枪勉强可以用了,但是和唐纳德现在准备卖给德国人的东西一比,差距就相当的明显的。因为如今唐纳德推荐的这个技术能够让机枪的子弹正好从螺旋桨的空隙中射出,绝对不会伤到螺旋桨,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德国人在1915年中发明了这种技术,然后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装有这种装置的福克式战斗机给英国人和法国人制造了一次福克式灾难。如今麦克唐纳只是将这个灾难提前了一点而已。

在史高治的计划里,英国人和法国人首先会获得一大堆的使用“空中鱼雷”的攻击机,加上法国人的勉强可以用的战斗机技术,这些东西将占据战场的天空,并给前线的德军造成严重的威胁,并使得天平向着英国人那边移动,然后,他们再向德国人出售带有这种装置的飞机的技术,让他们去打英国飞机,最好能把英国法国的飞机一扫而空,然后,他们就又可以和英国人法国人再做一个买卖……所以说,世界大战实在是太美好了。

德国人的确对于能让子弹穿过螺旋桨的技术非常感兴趣,只是麦克唐纳开出了一个非常高的价格(据说比整架飞机外加“空中鱼雷”加在一起的转让费还要高),并且坚持,只有在支付了一定比例的订金之后,才能允许他们去看样品。所以德国人犹豫了一段时间,仅仅只是购买了海风战斗机的相关技术和“空中鱼雷”的相关技术。

“等法国人的战斗机开始投产之后,德国人就会重新和我们谈这个交易的。而且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不会觉得我们的价格高了。”当唐纳德向史高治汇报德国人的行动的时候,史高治这样回答说。

“德国人没有类似的研究吗?”唐纳的问道。

“至少目前没有。至于将来嘛?谁知道呢。”史高治微笑了一下,历史上在这个发明中气到了关键作用的福克尔和海因里希·吕伯,一个已经在麦克唐纳旗下工作了,还有一个呢,很不幸,两年前钟表专家海因里希·吕伯死于一次交通意外。

“唐纳德,如今德国人在海上的表现如何?”史高治问道。

“德国人的袭击舰队被消灭之后,德国开始用潜艇展开袭击,这两个月来,已经很是击沉了不少英国船只了。英国人现在重新开始采取护航编队的方式,虽然英国人因为护航舰艇的数目有限,一时间还无法为所有的商船提供护航服务。现在和袭击舰那会儿可不同,那会儿英国国内的存货还多,战争的规模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当然消耗也没现在这么大,所以那个时候,英国人还能让商船的效率下降一些,凑到一块等这护航军舰一起走。”说到这里,唐纳德冷笑了起来。

“但是如今,情况可不同了,战争的消耗那么大,英国法国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物资,比以前多得多的物资,所以他们不能再容忍一条商船在港口里无所事事的等上一个多星期,以便等到护航的军舰了。因此航线上到处都是单独行驶的商船。这当然给了德国人机会,所以他们的击沉数量一直在上升。不过英国人正在加速生产驱逐舰,他们的产能也相当可观,而且他们也在向我们和其他船厂购买驱逐舰。叔叔,如果我们把英国人给我们的订单都拿下来,能赚不少钱,不过,那德国人的好日子恐怕就会很快到头了,因为潜艇在面对有护航的船队的时候,几乎没有太多的办法。这样一来,随着护航的驱逐舰的增加,商船的损失率就会迅速下降,而这就会直接降低对于商船的需求总量,这可就不是一个好事情了。”

说到这里,唐纳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更该死的还有这样的消息,叔叔,我想您可能已经知道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水下听音器方面有了不少的进展,甚至他们正在模仿蝙蝠和海豚,研制一种主动发射声波,然后靠回音来定位的设备。您知道,从原理上来说,这种设备是完全可能成功的。”

“是的,事实上,在大实验室中,这种设备已经成功了。”史高治说,“并且被装在实验船只上,成功的追踪到了潜在水下的潜艇。英国人和法国人在现在的局面下,一定愿意为这种技术投入资金。这样一来,我想用不了多久,这种东西也许就会出现在他们的军舰上。嗯,唐纳德,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接下为英国人和法国人建造驱逐舰的合同呢?”

“当然了,叔叔,因为即使我们不接,其他人也会接的。与其让钱被别人赚走,还不如让我们赚。甚至于,叔叔,我想大实验室中的那种设备在性能上应该会比英国人和法国人联合研制的那种更好一些吧?”唐纳德问道。

“我们的技术能力并不见得比英国人法国人强。但是我们毕竟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正常情况下,我们的产品自然会更好。”史高治回答说。

“那么叔叔,我想如果英国人和法国人在技术上获得了成功,我们就应该立刻向他们出售这种设备,只是,这又会让建造商船的需求下降。”

在别人刚刚获得技术突破的情况下,就立刻向别人出售更为成熟,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这也是麦克唐纳财团惯用的伎俩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手的产品多半难以和麦克唐纳的产品相竞争,于是大笔的科研支出就很难收回来了。同时,任何一种新技术,想要完善化,就必须积累大量的运行数据,以及大量的改进的数据。如果对手的产品得不到广泛的使用,这些东西的积累自然也会很慢,这更是会让他们继续落后于麦克唐纳。

在后世,这种招数也非常常见。比如说,白鹰帮一直对赤兔国进行技术封锁,而每当赤兔国研制出了某种突破了封锁的技术之后,白鹰帮就立刻批准向赤兔国出售与之相似,但更为成熟的东西,借此来打击赤兔国的相关科研。

“向他们出售这东西,不是问题。”史高治回答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努力帮帮德国的潜艇部队,以确保平衡不至于被轻易破坏。唐纳德,这里有一份重要的文件,你去把葛莱史东找来,一起看看这份文件,然后再商量一下,看看如何能把这份文件中的内容神不知鬼不觉的提供给德国人。注意,绝不能让任何人,包括德国人知道这些东西是从我们这里送出去的。最好要能让德国人觉得,这种好办法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

史高治一遍说,一边打开了办公室里的一个保险柜,从里面拿出了一份文件,对唐纳德这样说。

“这是?”唐纳德疑惑的问道。

“这是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种全新的,将改变海战历史的潜艇作战方法。”史高治一边笑着对唐纳德说,一边将文件的名字展示给唐纳德看。唐纳德看到那份文件的名字是:《狼群战术》。

第六百二十章 狼群(二)

潜艇在伏击商船的时候,一直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潜艇的速度,特别是潜航的速度赶不上商船的问题。一般来说,这个时代的潜艇的水面速度还是要比商船快不少的,只是水下速度就相当悲剧了,往往还不到10节,而且以这样的速度还跑不了几十分钟,就会耗尽蓄电池中的电力,所以,一般来说,在发现了商船之后,潜艇会首先观察商船的航行方向,然后从水面上兜个圈子跑到商船前面,再潜入水下,等着商船自己驶入鱼雷的射程。什么,你说直接上前去,就像袭击舰那样拦住单独行动的商船,然后像一条鱼雷艇那样击沉它?拜托,这是大战时期,商船也不一定是毫无武装的,一般来说在一条商船上,装上一两门大炮什么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就潜艇那不到一千吨的小块头,大摇大摆的从水面上过去,一不小心,被武装商船上面的大炮咬上一口,只怕立刻就要完蛋。事实上,德国海军里面振海出了这样的呆萌傻帽,然后潜艇就被商船给击沉了。那个艇长自然是身死艇灭,为天下笑了。所以,潜艇什么的还是躲到海面下面用鱼雷阴人比较方便。

但是一旦商船有了护航的驱逐舰,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当潜艇发现商船队之后,想要再在水面上高速跑到商船队前面去,就要担心会被会被驱逐舰发现,然后被乱炮打死了。而且,即使埋伏成功,发起攻击后,也会受到驱逐舰的攻击,尤其是在英国人的驱逐舰在不久之后就要装备上主动声呐之后。单个的潜艇伏击拥有驱逐舰护航的商船队,就会变得格外的危险。

不过,潜艇一方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事实上,后世的邓尼茨,就针对有驱逐舰护航的商船队发明出了一套特殊的战术,一度将英国人的商船队打得头破血流的,这套战术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狼群战术”。

当然,这套战术不能直接塞给德国人,必须通过更隐秘一些的手段,至于怎么干,那就是葛莱史东的事情了。

……

“哈夫斯上尉,你被控违背军令,擅自袭击未确定为敌军船只的目标。请您和我们走一趟。”U-11号潜艇刚刚在基尔港靠岸,艇长哈夫斯上尉才刚刚从潜艇了钻出来,跳上跳板,正准备赶紧把各种手续办完,然后到城里找个酒吧,好好的快活快活,就被几个宪兵拦住了,领头的一位少尉向他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并且这样对他说。

“活见鬼!”哈夫斯恶狠狠的盯着那位少尉,“老子击沉了数万吨的英国商船,让数万吨原本应该被用来杀德国人的物资沉到了海底,你们不但不给老子铁十字勋章,反而要拘捕我?你们的脑子有毛病吗!”

“哈夫斯上尉,请您冷静一下。”那位军法处的少尉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您知道,这命令并不是我发出的,我只是在执行命令。希望您配合一下。”

“真见鬼!”哈夫斯上尉嘟囔着说。他也知道,这事情其实并不关眼前的这位军法处的少尉的事情,他的确只是在执行命令而已。而且,那位少尉也一直相当的客气,所以他也不愿意和他乱发脾气,那没有意义。

“代斯勒,停船后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我现在得和军法处的人走一趟了。”哈夫斯上尉努力的让自己冷静了下来,转过身,对自己的副手说。

“哈夫斯上尉,此外,我还受命带走所有的航海记录。”那位少尉又说。

“啊,代斯勒,你去拿给他们。活见鬼!”哈夫斯上尉又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是的,任何一个呆在一个几百吨的小船上,在大西洋上飘了三个月的水手,情绪都不会太好。尤其是在觉得自己立了功劳,却被人冤枉的时候。

……

“哈夫斯上尉,请对我们具体讲述一下,你下令击沉安妮号的经过。”在一间小黑屋里,一盏台灯,直直的照在哈夫斯上尉的脸上,这让他完全无法看清对面向他提问的几个人的样子。哈夫斯受过相关的训练,以便于在万一不幸被俘之后,应对协约国的审讯。他知道这样做,其实是一种给被讯问者增加心理负担的手段。不过,哈夫斯上尉觉得,这一点用都没有,而且,反正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不对的事情,所以,他也不打算隐瞒什么。

“我不知道你们说的安妮号,是哪一条船。”哈夫斯上尉说,“有些船只,我只记录了他们的船型和船上的国旗,并没有记录船名。”

“这么说,你没有依照规定核查船只?”一个声音问道。

“依照规定核查船只?你的脑袋上有坑吗?你是说,要让我们傻乎乎的浮出水面,然后派两个人登上敌人的运输船,检查他们的货物,然后全部登记在案,然后再击沉他们?我们是潜艇,不是战列舰!如果我们敢冒出海面,那些该死的商船——天知道那东西上面是不是藏着大炮。我要为我的水兵的生命负责,只有傻瓜才会浮出水面来送死!”哈夫斯上尉骂道,“要是这也能成为逮捕我的理由,帝国现在每一条潜艇的艇长都应该被逮捕起来。因为不像我这样做的家伙都已经死光了!”

“那么,讲讲8月17日,你和你的船的事情吧。”面对着哈夫斯艇长的抱怨,那几个问话的人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8月17日?那天是这样的……”

……

8月17日,大西洋东北部某海域。

这天的天气不太好,从早晨起,先是起了大风,海面上浪头很大,排水量仅仅只有860吨的U-11潜艇在这个时候当然只能潜入水下,躲避风浪。而这该死的大风一吹就是两个多小时,虽然采取了措施,比如说让所有能躺下的水兵全部躺下不动,能坐下的水兵全部坐下不动,以减少氧气的损耗,但是U-11号潜艇里面的空气还是渐渐地变得越来越浑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越来越少。所有的水兵都出现了呼吸急促的状况,就连艇长哈夫斯也觉得头晕脑胀——这正是缺氧的迹象。

“上浮,浮出水面。”虽然风浪并没有明显的减小,但是,潜艇已经不能再呆在近百米深的水里了,要不然,用不了多久,大家就都要被闷死了。

海面上的风浪稍微小了一点,但是U-11还是摇晃得厉害。哈夫斯上尉让人打开了强制换气系统,打算赶紧给潜艇内部换换气,然后就再次下潜。不过说来也怪,仅仅十来分钟之后,风浪就开始明显的减小了,哈夫斯艇长也就放弃了让潜艇再次下潜的打算,并且从潜艇的指挥塔上露出身子,举起望远镜,开始搜索海上目标。

海上空荡荡的,除了起伏的波浪,还是什么都没有。这时候天上的雨云渐渐地散开了,正午的阳光从云缝里射下来,将远处的一些浪花照得明亮如银。哈夫斯艇长深深的吸了口气,大西洋上湿润的,微微的带着些寒意的空气,让他觉得格外的清爽。他又举起望远镜,打算再沿着海岸线环视一周,之后就将望远镜交给瞭望员理查德森,并下到船舱里面去。顺便让其他的军官也出来吹吹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当他将望远镜转到四点钟方向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从那边的海平面下面,冒出了一根桅杆,然后又是一根,然后又是一根……

从这些船只出现的方位,以及航行的方向,哈夫斯立刻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这是一支前往美洲方向的英国或者是法国商船队。

哈夫斯不知道这条商船队有多少船只,目前他只看到了几根桅杆,他也不知道这个商船队有没有护航的驱逐舰,驱逐舰要比商船矮小得多,等到看到它们,那距离就很近了。哈夫斯上尉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就下令潜艇减速,并以半潜方式(也就是仅仅露出指挥塔,整个艇身都潜入海下)缓缓行进,这样做能明显的减少潜艇露在海面上的面积,再加上潜艇本身也被漆成了接近大海的色彩的灰蓝色,这使得对手从远方发现潜艇的可能性大为降低。有利于潜艇在更近一点的距离上观察对方的船只。

这个时候,在哈夫斯的望远镜里面,那些船只的船身已经渐渐的从海平面下面升了上来,哈夫斯很快就看清楚了,这都是些集装箱货船。航速大约在12节左右。

哈夫斯在心里大致上推算了一下双方的速度和航向,然后离开了指挥塔,关好了水密舱门,下到了船舱里。

“把海图拿出来!”哈夫斯喊道,就有人立刻把海图在哈夫斯的面前铺开来。

“我们现在在这个位置,运输船队在这个位置,他们的航线应该是这样的……”哈夫斯说,“我们先下潜,以五节的速度向260方向航行二十分钟,然后浮出水面,以15节的速度转向030方向,……这样大约三小时四十五分钟之后,我们就能到达这个位置,然后下潜,等着它们送上门来。”哈夫斯上尉指着海图下令道,“现在,立刻忙碌起来吧,小伙子们,生意上门了!”

第六百二十一章 狼群(三)

三小时四十分钟之后,比原计划提前了五分钟,潜艇进入了预定的位置,这时候已经是接近傍晚了,哈夫斯上尉让潜艇进入到半潜状态,瞭望员上了指挥塔,用望远镜搜索运输船队。如果这支运输船队在此之前没有发现他的潜艇,并且依照着原来的航向航行的话,那么依据他的预算,大约三十分钟之后,他就能再次看到这些商船。

其他的船员也都做好了战斗准备,大家都在等着猎物的出现,时间也变得格外的漫长了起来,虽然只有几十分钟,但是在等待中,这样的时间却被拉得很长。因为潜艇在此前的几个小时里已经和船队失去了目视接触,如果在这几个小时里,他们改变了航向,那就意味着U-11号几个小时的奔波都变成了无用功。

比预计的稍微晚了大概四五分钟,运输船队终于出现了。

“发现敌方船队,距离XX,方向XX,速度XX!”从通话器里终于传来了瞭望员的喊声。

“准备下潜到三十米深度,航速5节,方向006,做好战斗准备!”哈夫斯艇长看了看海图,立刻发出了命令,警报声在潜艇内部响了起来,瞭望员赶忙离开了指挥塔,关上了水密舱门,士兵们也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潜艇已经到达三十米深度。”水手长哈伦喊道。

哈夫斯艇长看了一下表,又看了一眼海图,然后下令说:“将速度下降到1.5节!”

潜艇开始缓缓的减速,在升起潜望镜之前,潜艇需要将自己的速度尽可能的减慢一点,这是因为如果潜艇的速度太快,当潜望镜伸出水面之后,就会拉出明显的航迹,这几乎就等于在向那些它想要猎捕船只,或者是想要猎捕它的舰艇高喊我在这里。所以,伸出潜望镜之前,潜艇必须要将速度放慢一些。

哈夫斯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潜艇很像是他读书的时候,老师给他讲到过得非洲的鳄鱼。这种可怕的动物其实无论是奔跑的速度还是游泳的速度都不算是顶尖,耐力也很一般。它们既不能像猎豹那样,在比拼速度的对抗中战胜擅长奔跑的羚羊,也无法像那些肯尼亚黑人那样,靠着耐力,逼着一只猎豹在奔跑中活活累死。他们只能悄悄的潜伏在动物们必须来饮水的河流或者水潭里,等那些动物们来喝水的时候,就从水底下悄悄地潜过去,然后暴起一击。潜艇也一样,它只能守在航线上,等着那些船只进入它的鱼雷的射程,然后再暴起一击。从这一点上来说,潜艇就是大海上的鳄鱼。只不过,鳄鱼只要呆在水里,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天敌,只要不去惹那些大块头小心眼的河马,另外运气好一点,不被皮货贩子看到,基本上就没有谁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威胁。但是潜艇的处境可就不是这样了,那些跑得飞快的驱逐舰对潜艇造成的威胁可是相当的大。所以,哈夫斯有时候甚至都会羡慕起那些鳄鱼来。

“已经减速到了1.5节。”那边又有人喊了起来。

“很好,上升到潜望镜深度,然后伸出潜望镜。”哈夫斯艇长说。

潜艇里突然响了一阵隆隆的声音,这是压缩空气正在将一部分海水压出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在大多数时候,潜艇只需要保持和海水相近的密度,就可以靠着操作舵面来控制潜航的深度。但是现在,潜艇的速度大幅度下降了,这使得舵面的效率也随之下降了很多,所以就需要用这样的办法来对潜艇的密度稍微做一下调整了。

很快,哈夫斯艇长就得到了报告:“已经上浮到了潜望镜深度,潜望镜已经伸出。”

哈夫斯艇长走到潜望镜的位置上,开始转动潜望镜观察海上的目标。

哈夫斯看到那些商船正按照他预想的路线行驶过来,一点都没有发现自己正在踏入U-11的伏击圈。

“这个速度,这个角度,真是完美极了,简直就像是教科书一样。”哈夫斯略微有点自得的想着。

那几条商船越来越近,这时候,哈夫斯又发现了在那几条商船的旁边,还有两条驱逐舰。

“这些讨厌的东西。”哈夫斯想,“一会儿先用舰首的四条鱼雷打一个扇面,然后再转个圈,将尾部的两发鱼雷赶紧打掉,然后赶在那两条驱逐舰赶过来之前赶紧走人。”

“舰首鱼雷准备好了吗?”哈夫斯问道。

“一号鱼雷管准备完毕!”

“二号鱼雷管准备完毕!”

很快,四个鱼雷管都已经准备好了。哈夫斯小心的控制着潜艇,同时他的下属们也忙碌的计算起了射击提前量以及射击角度。很快,一切的准备都完成了。

“发射鱼雷……”哈夫斯艇长下令说。

随着一阵压缩空气的轰鸣,四条鱼雷从U-11的舰首射了出去。

“收起潜望镜,转向,让我们准备第二轮!”哈夫斯喊道。

潜望镜被收起来了,电动机被开到了最大的功率,潜艇在水中开始加速,转向。依据哈夫斯的计算,当他们完成这个转向的时候,刚才发射的鱼雷应该还要有三分钟左右才会击中目标。所以他们还有时间将剩下的两枚鱼雷打出去。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鱼雷,会有着非常明显的航迹,好在今天海上还有些浪,虽然这也许会造成鱼雷的偏航,但是,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掩盖鱼雷的航迹。

U-11很快完成了转向,哈夫斯抓进时间向着商船队射出了最后的两枚鱼雷。

“很好!”哈夫斯喊道,“收起潜望镜,下潜到40米,转向90方向。加速到8节,六分钟后减速到1.5节,并上浮到潜望镜深度。”

U-11收起了潜望镜,开始下潜,如果船队中没有护航舰只的话,哈夫斯会继续保持在潜望镜深度,并且用潜望镜来欣赏鱼雷命中商船的美景,甚至于还会让其他的船员们轮流通过潜望镜来欣赏一番。据说有位艇长甚至干过将潜艇浮起来,让水手们都出来朝着正在爆炸沉没的敌军运输船欢呼的事情。当然,这家伙后来因此被关了禁闭,还错过了晋升的机会。所以哈夫斯可不会学这样的家伙。

而如今,敌人那边还有护航的驱逐舰。再这样的条件下,继续保持在潜望镜深度,还把潜望镜伸出水面观光,就实在是太危险了。所以,哈夫斯打算立刻下潜到相对安全一点的深度,并且赶紧跑远点。这个时候,安全第一。

就在跑路的过程中,U-11的听音器先后听到了三声爆炸声。这说明,他的这次袭击非常成功,六枚鱼雷中有三枚成功的击中了目标。

六分钟后,U-11减慢了速度,以减小噪音。这个时候,英国人的驱逐舰应该已经到了刚才他们发射鱼雷的位置了,现在大概正在用听音器监听着周围的声音,放慢速度,降低噪音就是必须的了。

U-11就这样又低速航行了十分钟,潜艇的听音器中也没有听到驱逐舰螺旋桨特有的突突声,显然,英国人没能找到他们。

U-11悄悄地升起了潜望镜以确定战果。哈夫斯看到,有两条船被鱼雷命中了,其中的一条是标准的集装箱货轮,这条船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倾斜,哈夫斯敢肯定,这条船用不了多久就要沉掉了。至于另一条船,情况就要更严重一些,它的船头已经微微的抬离了海面。露出了漆成赭红色的球鼻艏。而在那条船不远的地方还有不少的救生艇,而且,有些船只甚至冒险降低了速度,不断地将更多地救生艇放下海去。

“该死的,那好像是一条客船!”哈夫斯想。

刚才哈夫斯向船队发起攻击之前,并没有看到这条客船,它被其他船只挡住了。鱼雷其实也不是瞄着它打过去的,但是,它就是被击中了,而且就看现在的状态,这条船最多再有个几分钟,就会沉下去,而哈夫斯几乎敢肯定,这条船上至少有一半的人来不及跑出来……

本来,一条客船被击沉,死了大概两百多个平民,这也算不上太大的事情。现在是大战期间,战场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战死,双方的远程大炮呀什么的造成的平民伤亡,也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另外,平民也不是不能打,德国人的齐柏林飞艇炸死的大部分也是平民。但是,该死的是,这条船是从英国出发前往美国的客船,船上的乘客一大半都是美国人!

无论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都很清楚,在如今的局面下,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的力量具有何等的决定性的作用。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倒向哪一方,哪一方就必然获得胜利。所以事情一发生,英国人立刻就跳起来大喊“德国人屠杀美国人”什么的。并声称这样的袭击是蓄谋已久的,针对的就是美国。

德国人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开了就这一悲剧性的误会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安妮号被击沉完全是意外,谁让这条客船混在货船的编队当中了呢?德国人也毫不客气地指责,英国人故意将这样一条客船混编在货船中,就是为了引诱德国人误击它。好把美国人骗上英国人的贼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2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