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45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我的朋友是麦克唐纳创业投资银行在欧洲的负责人卡罗尔·麦克唐纳先生。我们了解到,您正在研制一种前途无量的新炼钢技术。”凯瑟琳小姐甜甜的笑着说,“但是最近,您可能遇到了一些资金方面的麻烦。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对您的研究非常的有兴趣,我们希望能够和您合作,为您解决资金的方面的一切后顾之忧。”

这个消息倒是让马丁提起了精神,他上上下下的打量了站在他面前的那两个人一番。然后,轻轻的向后退了一步,将房门让了出来,同时微微的弯腰,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二位,让我们进来谈吧。”

这位叫做马丁的法国人,是史高治留给卡罗尔的名单里的重要的人物。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是平炉炼钢法的发明人。相比英国人的酸性转炉底吹炼钢法,他在1864年发明的平炉炼钢法具有:可大量使用废钢,而且生铁和废钢配比灵活;对铁水成分的要求不像转炉那样严格,可使用转炉不能用的普通生铁;能炼的钢种比转炉多,质量更好的优点。只从这种设计出现后,它就迅速的取代了转炉在炼钢方面一统天下的地位。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平炉炼钢已经占据了钢产量的百分之八十。直到碱性顶吹氧气转炉出现后,这一局面才渐渐被打破。抢先拿到这个专利,对于麦克唐纳财团的发展极为重要。

“二位不知道想要如何和我合作呢?”马丁问道。

“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足够的资金,让您在实验中不至于因为资金问题而烦恼。”凯瑟琳微笑着说。

“‘充足的资金’?”马丁笑了,“你们知道这个研究需要花多少钱吗?说实话,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要研制成功,到底要失败多少次,要花多少钱。”

“马丁先生。”卡罗尔望了凯瑟琳一眼,然后用法语慢慢地说道:“你也许对于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并不熟悉。我们的这家银行虽然成立的时间很短,但是财力上却是非常的充足的。因为在我们的后面,有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和麦克唐纳化学和医药公司。嗯,即使您对这些美国企业不熟悉,但是磺胺、海洛因、大力丸这些药品您应该听说过吧?拥有这些药物的技术的我们绝对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持您的任何研究。麦克唐纳创投银行虽然是一家新银行,但并不是一家小银行。”

“磺胺?你们的银行是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开的?”说到磺胺,马丁倒是一下子想起史高治来了。

“是的。”卡罗尔回答说。

听说这家银行是一位科学家开的,马丁的态度立刻就热情了不少。

“我以前还在巴黎大学听过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的演讲呢?对了,您也姓麦克唐纳,您是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的兄弟?”

“是的。”卡罗尔回答说。

“啊,还是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这样的科学家才不忘支持我们这些搞科学技术的人啊。”马丁首先为史高治的良心感叹了一声,然后问:“可是这个研究很花钱的,我并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抵押的东西。”

卡罗尔,望了凯瑟琳一眼,后面的具体介绍中要说的法语太多了,对于卡罗尔还有些困难。凯瑟琳笑了笑,说:“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知道那些有才华却又得不到其中资金支持的人的痛苦,我们的银行就是专门帮助这样的有才华的人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抵押品。只需要您同意在将来研究成功后和我们共享成果就可以了。一般来说,我们会根据研究过程中耗资的多少,以及成果未来的经济利益来确定双方在专利中所占的权利分配比例。”

“那么,如果研究最终失败了怎么办?”马丁问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可无法补偿你们的损失。”

“如果最终失败,那就算我们投资失败。我们并不会因此要求您偿还我们提供的投资。”凯瑟琳回答说,“我们这里有一份标准合同,您可以先看一看,如果你不反对这种合作方式的话,我们再来谈谈细节问题。”

马丁接过那份“标准合同”,认真的看了起来。如果自己的研究已经成功了,麦克唐纳创投银行是直接来购买专利的所有权的,那么马丁要说,他们给的价码不够高。不过现在他的研究是不是能有成果还难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他自己也要承认,这个合同真是厚道得不能再厚道了。

“史高治先生,还有这位美丽的小姐。”马丁说,“我非常的感谢你们,我想,你们一定是上帝派来拯救我的天使。我对这份合同毫无异议。我们现在就可以签下这份合同吗?”

……

一会儿之后,马丁家的大门打开了,马丁陪着卡罗尔和凯瑟琳从里面走了出来,看着他们上了马车,然后向他们挥手告别。直到马车走得很远了,他还在那里挥手。

第一百一十七章 钢铁时代的开端

很多年之后,麦克唐纳创投银行的一系列类似的风险投资成了整个商业界积极研究,而又困惑不已的一个现象。在后世的商业教科书里面,甚至还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做麦克唐纳创投奇迹。因为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麦克唐纳创投银行在技术投资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率。其成功率之高,甚至超过了很多银行的一般性的投资活动。这一系列的成功的投资,不但让麦克唐纳创投银行赚到了巨额的资本,也使得麦克唐纳创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专利垄断者。以至于到后来,任何想要靠着新技术赚钱的商人,都要面对麦克唐纳创投的专利盘剥。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甚至于马丁的平炉也不是立刻就能成功的事情。而史高治的钢铁计划,却因为太平洋铁路、装甲舰、以及新式火炮的需要,而必须加紧上马了。

1862年初,卡罗尔代表麦克唐纳创投银行从英国人那里买下了“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专利授权。与此同时,在克利夫兰,一家新的钢铁厂正在建设。

在这家钢铁厂开始建设之前,克利夫兰就已经有几家小钢铁厂了,而在匹兹堡,这样的企业就更多了。老实说,整个五大湖地区都非常的适合发展钢铁。美国的铁矿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尤其是在苏必利尔湖沿岸,更是储量丰富。而在俄亥俄州也有着著名的阿巴拉契亚煤田的一部分。这是美国最大的煤田,储量丰富,而且煤层基本水平分布,埋藏又浅,有近一半可以露天开采,而且出产的煤炭也非常适合炼焦。再加上五大湖一带交通便利,因而这里天然就是发展钢铁产业的好地方。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稍微有点小钱的家伙就能办起一家钢铁厂来。这些钢铁厂规模小,产品品质差,品种少,在和欧洲产品的竞争中表现不佳。不过自从林肯总统上台后,他果断的提高了关税,再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的增加,这些工厂的日子倒是突然好过了一点。不过,他们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因为规模巨大的麦克唐纳钢铁公司就要建立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1873年,钢铁大王卡内基赖以称雄世界的卡内基一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其总资产也不过只有七十五万美元,但这已经是一家规模很大的钢铁企业了。而在1862年,大部分的钢铁企业的总资产也不超过10万美元。而史高治的这一家钢铁厂的总投资则高达一百五十万美元。

这一百五十万美元主要被投资在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伊利湖畔的一座铁矿。这是一座储量丰富,开采方便的铁矿,再加上靠近伊利湖,运输方便,所以,这座铁矿在三年前被发现的时候,不少的投资人都跑来想要分一杯羹,然而不久之后,人们就发现,这座矿山出产的铁矿石硫和磷的含量过高。而这两种元素都属于冶金中的有害元素,硫会使得钢铁的可塑性下降,更重要的是,它会让钢铁在高温条件下变得很脆,很容易裂开。比如说如果用这样的钢铁制成枪炮,只要射击一段时间,枪管或是炮管一变热,就非常容易发生炸膛的事故。而磷也一样是冶炼中的有害元素,它会让钢铁在寒冷环境中变脆,在遭到外力的时候,容易断裂。后来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邮轮,在首航中撞上冰山,然后沉没,就和建造这条船的钢铁中磷的含量超标有关。当时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的钢板因为含磷杂质的影响,变得非常脆,结果在擦撞中轻易地就断裂了。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人们对于这些含硫或者含磷的铁矿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手段,一座铁矿,即使储量丰富,矿石含铁率高,只要有高硫或者高磷的问题,立马也就不值钱了。这座铁矿两样俱全,自然也就不再被人看好,于是投资者纷纷离去,只剩下被挖了一大堆的洞穴的荒山。

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史高治对克利夫兰市政当局的影响,结果他仅仅以象征性的价格——一万美元(分成五年支付),就获得了这座矿山三十年的开采权。

史高治之所以敢于买下这样的一座矿山,自然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他手上,有着有一种超越了时代的技术:钢铁脱硫脱磷技术。矿山本身水人没花多少钱,但是采矿的设备、专用的铁路,以及专用码头还是花了不少钱的。

另一个则是一个大型的炼焦厂和钢铁厂。

……

到了这一年的年底,这座巨大的钢铁企业终于基本建成,要开始试运行了。

“高炉试运行的情况如何?铁水脱硫的实验进展如何?”正在钢铁厂里视察的史高治问道。

“高炉一切正常。至于脱硫实验,麦克唐纳先生,依照您的设想,我们像铁水中喷入了石灰和苏打粉,成功的将铁水中的硫含量降低到了预订含量,但是我们发现,如果不能尽快把生成的炉渣去除掉,一段时间之后,铁水中的硫含量又会迅速回升。而去除炉渣又会造成铁水的温度的下降,这对我们下一步的冶炼造成了一点小麻烦。使我们不得不人为地加入一点燃料。”卡罗尔帮助史高治从英国挖来的冶金工程师斯特恩回答说,“不过这个问题不是大问题,我们觉得只要对铁水包加以改进,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史高治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转过身问钢铁厂的厂长麦卡锡:“新转炉的改装进行得怎么样了?”

“新式的耐火砖已经换上了,炉子已经转备好了。”麦卡锡回答说,“马上你就可以看到第一炉钢被冶炼出来了。”

所谓的新式耐火砖,指的是碱性耐火砖。在这个时代里,大家的炼钢炉里用的都是酸性耐火砖,酸性耐火砖在炼钢的时候会干扰脱磷的过程,使得含磷杂质难以去除。在原来的历史上,一直到1879年,英国冶金学家托马斯才开发出碱性的耐火砖,使得脱磷变得容易了起来。而这种耐火砖的制法相当的简单,史高治正好知道。

这种耐火砖就是将天然的白云石进行高温煅烧,然后再和少量的焦油混合,压制成型。

不过即使是再简单的东西,真正到工业生产的时候,麻烦还是一大堆。在经过了十多次的试验后,才勉强生产出可用的耐火砖。

“主要还是白云石的原料不够好。”史高治想。美国最好的白云石都是南方出产的,北方虽然也有,但是质量就差了太多,所含杂质太多,就算烧制成功,性能也还是不如用南方的白云石烧制的产品。好在在苏格兰也有高质量的白云石出产,史高治已经写信给卡罗尔,让他从英国购买一批高质量的白云石回来。

这个时候,一个人向着史高治跑来,对他喊道:“麦克唐纳先生,那边已经准备好了。马上就可以炼钢了。”

“那好吧,我们过去看看吧。”史高治说。于是几个人在前面带路,带着史高治登上了车间里的一处高台,居高临下的俯瞰着整个的冶炼车间。

巨大的蒸汽动力起重机吊起了一个沉重的铁水包,将它移动到转炉的上方,然后铁水包开始放出了通红的铁水。这些炽热的铁水一被放出,整个车间的温度立刻就上涨了一大截,车间里立刻就从冬天进入了夏天。

接着大型鼓风机开始向着转炉内部鼓入高压的空气。含有大量的碳元素的铁水立刻就熊熊的燃烧了起来。一开始,炉口冒出来的火焰还是暗红色的,也不算太高,但接着火焰的颜色开始变的炽白,火焰也腾起老高,这时候在斯特恩的指挥下,一定数量的石灰也被投入到了炼钢炉中——这是用来去除磷元素的。

熊熊燃烧着的钢水散发出巨大的热量,哪怕相距百余米,史高治仍然感到脸上被烤得发烫。史高治忍不住后退了一步,好避开这灼热。而站在他身边的斯特恩则瞪大了眼睛,紧紧地盯着那喷出的火焰。即使是一座矿山里开采出来的铁矿石,也会有所不同,它们冶炼出来的铁水的情况也会各自不同。炼钢就是要让生铁水中过多的碳燃烧掉。控制含碳量是炼钢的关键。而铁水中含碳量的多少却只能靠着经验来判断。这是斯特恩的职责,也是他能拿到比其他人更高的工资的重要原因。

看着炉口喷出的火焰开始变淡,斯特恩停止了向炉内喷入高压空气。转炉开始倾斜,几名工人穿着石棉制成的工作服,靠近了炼钢炉,开始取样。

取样分析的结果表明,斯科特的火候控制得相当的好,于是转炉上的出钢口打开了,炽热的钢水流了出来,被注入到了钢水包中。

“非常成功!”史高治点了点头说,“感谢各位,一个伟大的时代,就在你们的手中开始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蝉(上)

望着滚滚流出的钢水,史高治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有着钢铁作为基础,一系列的,能带来更多的金钱的计划就可以被提上日程了。

比如说,当时的大炮很多还都是青铜铸造的。相对于钢铁,青铜太软了。所有青铜铸造的大炮几乎无法加上膛线。这使得大炮的精度大受影响。比如说,拿破仑十二磅炮在青铜火炮中已经属于精度超级好的那种了,你用它,可以相当准确的命中一公里外的一个谷仓,而一门带有膛线的线膛炮呢,它却可以精确地命中那座谷仓的大门。不仅仅是精度上的区别,有了膛线,能够确保炮弹的稳定之后,炮弹的威力也能大大的上升。在没有膛线的时代,炮弹必须是球形的,它在飞行中什么部位撞击目标完全是随机的。所以线膛炮无法装备使用撞击引信的高爆弹,这使得它的威力大受影响。在原本的历史上,南北战争后器,为了使用一些特殊的炮弹,美国人硬给拿破仑炮拉上了膛线。结果呢,嗯,才打了几炮,膛线就磨秃了,需要重新拉了。

至于这个时候其他的什么铸铁炮锻铁炮什么的也好不到哪里去。锻铁炮和青铜炮一样,开不了几炮就需要重新拉膛线。铸铁炮是生铁的,比较硬,拉膛线的问题倒是好了很多,就是生铁很脆,嗯,所以搞得不好容易炸膛……

不过作为武器还不是钢铁最大的用途,有了充足的优质钢,无论是交通、建筑、机械制造,都能上一个新的台阶。比如现在正在闹腾的太平洋铁路,就对优质钢需求巨大。

不过史高治现在还不是很急着入股太平洋铁路。因为现在加入,要付出的成本还是多了一点,他还可以等等,等到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股票狂降的时候。嗯,前几天,他已经让邦德的人盯紧了几个国会议员,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搞个大新闻出来了。

……

“斯蒂芬先生,您给出的要价高了一些,依照一般的建筑铁路的成本来看,不可能需要这么多的钱。”诺日朗是政府在联合太平洋铁路的代表,他现在看着他面前的报价单,皱起了眉毛,“这样的报价单,根本就不可能通过得了的。政府又不是傻子。你的报价甚至比一般的报价高出了一倍。这怎么可能。”

“啊,诺日朗先生,事情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你要知道,这一段铁路要经过好几个印第安人聚居区,这会使得安全保障的成本大幅上升,你知道在现在,因为战争的影响,请一个护路队可不便宜。另外,这一段地区地形复杂,成本本来就高……”

“这一但不都是平原吗?怎么会地形复杂?”诺日朗问道。

“啊,诺日朗先生,在这份文件后面的附件里,我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您看看就明白了。”斯蒂芬的两只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两腮上的肥肉也跟着一颤一颤的。

“详细的说明?”诺日朗向下翻动了一下,然后他立刻迅速而无声的将资料合上,同时露出严肃的脸色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他的声音很低也很严厉。

“没什么,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在将来的日子里过得更好一些。”斯蒂芬很不在乎的说。

诺日朗用手压着那份文件,朝着四周快速的扫了一眼。然后继续压低嗓子,严厉地说:“我可以把你送进监狱里去!”

“我认识很多大人物,这样做多我们都没有什么好处。”斯蒂芬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雪茄,一个站在他旁边的保镖模样的人赶紧掏出火柴来给他点上。斯蒂芬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后悠悠然的吐出一个烟圈,接着微笑着望着诺日朗说,“我们何必要做哪些对我们都不利的事情呢。”

诺日朗望着斯蒂芬,然后露出笑容,说:“我只是觉得在这个地点,以这样的方式,不是很合适,它会让我有点不舒服。”一边说,他一边将那份文件收入自己的公文包里,“这个问题很复杂,我要带回家去仔细看看。不过,斯蒂芬先生,这样的报价,即使在我这里通过了,也是没办法在国会通过的。另外,印第安人的威胁的说服力也并不是特别的大。这一带的几个部落一直比较的守法的。”

“啊,居然还又守法的印第安人?”斯蒂芬笑了,他的眼睛里凶光闪闪,“呵呵,我还以为只有死了的印第安人才是好印第安人呢。”

……

“你是说斯蒂芬那个家伙正在市面上收购那些老式的滑膛枪?”邦德从书面的汇报上抬起眼睛来,向着站在一边的一个侦探问道。

“是的,邦德先生,他们有一支护路队,用来保证保证工人们在修路的时候,不会受到印第安人的骚扰。也许他是在给这支护路队装备武器。”一个侦探回答说。

“哦,我知道了。”邦德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档案袋,从里面抽出了一份文件,看了两眼,然后又将它和那份新的情报一起放进了档案袋里。接着将它重新锁了起来。

“他的护路队总共只有53人,前不久他们从陆军那里卖了三十支前装线膛枪,又从我们这里购进了二十支麦克唐纳1857,他们根本就不需要老式的滑膛枪。他们这是要干什么呢?”邦德陷入了沉思。

……

希尔是个爱尔兰人,前不久才和他的一些朋友一起离开爱尔兰,来到了美国这片自由的土地。正在经历战争繁荣的美国有的是工作机会,虽然他一无所长,但是他还是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工作——修铁路。

他和其他的一些工人——大多都是爱尔兰移民一起来到了一片荒野里,建立起了一处工人营地。

“嘿,希尔,你听说了吗?这里可是有印第安人出没的。”一个叫做科尔的小伙子问道。

“嗯,我也听说了。不过我们这里也有护路队呀。我听说,印第安人的战斗力很差的,我们的护路队一个能打他们四个。”希尔安慰他说。

“可是,你看,护路队才这么几个人。”科尔依旧觉得很不放心。

的确,这个有三十多名工人的营地里不过只有三个护路队员而已。确实显得人数不足。

“等其他工人陆续到了这里,护路队的人数也会增加的。”另一个年长一点的工人这样解释说。

这时候,远远地有一队人骑着马过来了,夕阳斜斜的照过来,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是印第安人吗?”科尔紧张了起来。不过随着马队的靠近,大家都渐渐的看清了,骑在马上的并不是头上插着火鸡羽毛的印第安人,而是一群牛仔。

“使我们护路队的人!”新加入护路队的安迪一眼就看清了那些人胸前的标志,于是他一边放下了手中的枪,一边高喊着。

整个营地里紧张的气氛立刻就消失了,大家都露出了笑脸,相互感叹自己过于敏感。还有人跑过去打开了营地的大门。

那些骑马过来的护路队员们,纷纷下了马,牵着马走了进来。三个呆在营地中的护路队员也迎了上来,和这些新来的护路队员们交谈了两句。然后护路队员们就在营地中分散了开来。

“怎么来了这么多人。”科尔很是诧异的说。

这时候,有两个护路队员来到了他们的身边。希尔走过去,问道:“怎么来了这么多人?有什么情况吗?”那个护路队员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朝着希尔古怪的笑了笑,露出了白森森的牙齿。

“马上营地就会遭到印第安人的袭击,我们怎么能不来呢。”另一个还骑在马上的家伙一边将被在背上的枪拿到了手里,一边用古怪的语气回答说。

“印第安人要来袭击?真的吗?什么时候?”科尔赶紧问。

“什么时候?”那个骑在马上的家伙一边搬开老式的滑膛枪上的击锤,一边用夜枭一样刺耳的声音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当然就是——现在!”

就在说“现在”这个词的时候,他迅速的将手里的枪对准科尔,就是一枪。在这样近的距离上,16毫米口径的子弹在科尔的胸口开出了一个大洞,鲜血就像喷泉一样喷射了出来,科尔楞楞的望着那个开枪的护路队员,眼睛睁得的大大的,然后一声不响的倒了下去。

“你们……”希尔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那个下了马的护路队员已经一甩手,将一把印第安斧头朝着他甩了过来,斧头在半空中打了个转,然后狠狠地劈进了躲闪不及的希尔的胸口,希尔只觉得眼前一黑,就昏迷了过去。

这个时候,营地里到处都想起了枪声和惨叫声。不过没过多久,这一切的声音都平息了。营地里只有三十个工人,而且手上都没有武器,又毫无防备,根本就无法抵御三十多名全副武装的护路队员的袭击。所以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他们就被屠杀得一干二净。

护路队员们集中了起来,一个满脸横肉的大块头问:“都解决了吗?”

“都解决了!”人们纷纷回答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