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下午,回到家里,卡罗尔正陪着凯瑟琳在花园里散步——因为门格尔医生的专家组告诉他们,孕妇也需要一定量的活动。

“卡罗尔,凯瑟琳,你们好。”史高治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

“史高治,你回来了!”卡罗尔满脸笑容的回应道。

“我们到那边去坐一坐。”史高治指着那边的一条长椅对卡罗尔夫妇说,“我有件事情要和你们商量一下。”

卡罗尔和凯瑟琳相互望了一眼,然后卡罗尔点点头说:“好吧,我们过去谈谈。”

……

“你是说安娜怀孕了,那孩子是你的?”卡罗尔压低了声音说。

“是的。”史高治简短地回答道,卡罗尔的眼光让他觉得有点不自在。

“你确定那个孩子是麦克唐纳家的血统?”卡罗尔接着问。

听到这句问话,史高治立刻明白,卡罗尔考虑问题的方式其实和他已经非常相似了,他们都一样,首先考虑的是一个有着麦克唐纳家族血统的孩子的重要意义了。于是他回答说:“当然,这样的事情,我怎么会不查个明白?你知道,安娜所在的位置,是有机会接触到公司的一些机密的。像这样的人,一直都在我们的监控之下。对于她的一举一动,我们都尽在掌握。因此,这个孩子是麦克唐纳家的血脉,这一点我是绝对可以肯定的。”

“那么……”卡罗尔刚刚打算说话,却觉得自己的腰部被人狠狠的掐了一下,他扭过头来,看到凯瑟琳正朝着他瞪眼睛。于是卡罗尔接着说:“嗯,嗯,史高治,作为一个基督徒,你怎么能犯下这样的错误?”卡罗尔端正了脸色,开始批评史高治,“这是不诚实的行为,是违背了神圣的教义和耶稣基督的教导的,我真是为你感到羞愧和痛心,想想吧……”卡罗尔这些年在欧洲,见识到的事情也很多了,像史高治这样年少多金的少年郎,在欧洲,如果没有一两个情妇,那简直就要让人怀疑他的某个方面的能力是不是有问题了,所以,当史高治告诉他,自己把自己的女秘书的肚子搞大了之后,卡罗尔也并没有太吃惊,这样的事情,他在欧洲见得多了,甚至有些客户会直接告诉他,“给我管马车的那个人就是我的私生子”之类的东西。他现在的斥责,其实不过是在做给凯瑟琳看而已。

凯瑟琳是欧洲人,又是贵族出身,对这样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见得比卡罗尔还多,事实上,她刚一到美国,才见了安娜几次,就基本上可以确定安娜是史高治的情妇了。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在她的预想之内。在她看来,史高治那点事根本就不叫做什么事儿。但是,可恶的是,卡罗尔对这样的事情居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反感。这说明什么?这不就说明,卡罗尔认为在外面养个情妇什么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吗?虽然,在欧洲,这的确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是当着怀孕的妻子的面,却表现出认为男人既然有钱了,养个把的情妇没啥大不了的态度,这实在是……无论如何,不可容忍!

不过凯瑟琳也知道,一个有着麦克唐纳血统的孩子对家族的重要。史高治的解决方案是最符合家族利益的方案。为了家族的利益,这个建议事实上是不容拒绝的。所以,等丈夫“大义凛然”表演够了之后,她阻止了丈夫,说:“卡罗尔,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你就不要在责备史高治了。我觉得史高治的解决方案很不错,我并没有异议。只是我有一点要求,那就是,安娜,永远都不得声称自己是那个孩子的母亲。”

第一百四十一章 统一的关键

既然安娜怀孕了,那自然要加以特别的照顾。史高治立刻让人在伊利湖买下了一处带小花园的别墅,让安娜住了进去。而且就像对待凯瑟琳一样,史高治也组织了一些可靠的医生,组织了一个医疗组来,专门的为安娜服务。

只是,和卡罗尔不一样,史高治不可能总呆在安娜的身边陪伴她,自从凯瑟琳怀孕之后,分配给卡罗尔的很多事情又需要史高治自己重新挑起来了。为了协调整个财团,史高治一度都忙得每天倒要到一点钟左右才能睡觉。睡眠不足也造成了恶性的循环:睡眠的缺乏使得精神不佳,精神不佳使得处理事务的速度下降,处理事务的速度下降,使得睡眠的时间更不充足。这甚至都让史高治再次考虑,是不是真的要给自己吃一点大力丸了。

“稍微吃一点,控制好剂量,应该没什么大事的吧。”当苦咖啡、浓茶、还有巧克力什么的都不太管用了的时候,这股念头又一次冒了出来。不过史高治还是按灭了这个念头。他知道,这次他需要一个人顶好一阵子。要是每天都得靠这个撑着,不染上毒瘾,那才怪呢。

“必须要把权力下放一点了。要不然,迟早会像秦始皇、朱元璋那样短命,嗯,搞得不好,搞成雍正那德性,直接猝死也不是不可能。”史高治这样想着,于是就动了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心思了。不过现在还顾不上这个,因为这又是一番大工作,还是先把眼前顶过去再说吧。

也就在这样的一片忙乱中,居然还不停的有乱七八糟的事情找上门来。首先是从欧洲寄来了一堆邀请函,有邀请他和麦克斯韦一起到剑桥大学去讲学,有邀请他们到巴黎大学讲学的,还有邀请他们到哥廷根大学讲学的。史高治知道,那份标着自己的名字的论文在欧洲科学界引起了轰动,麦克斯韦-麦克唐纳方程组,凭借着它的那种极其优美的对称性,迷倒了一大批的物理学家,有人甚至公开宣称:像这样的充满了美感的方程式怎么可能不正确呢?而史高治紧接着做出的,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出它的速度与光速相当的实验也一样引起了欧洲科学界的关注。于是,各种各样的邀请函就像雪片一样的飞过来了。

如果不是现在这么忙,史高治倒也不拒绝到欧洲去刷刷声望,顺便到哥廷根拐骗几个科学家过来。不过现在,他实在是拿不出时间来。至于麦克斯韦,他也没有时间,如今他管着整个的大实验,又在研究热力学方面的东西,不过他似乎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所以,他也没时间花上一个月坐船到欧洲去讲学。

来自欧洲的邀请,推迟掉就是了,然而美国政府却也在这个时候来找上了他的麻烦。在这个时代里,因为史高治的一系列发明,战争的烈度远远的超过了原来的历史,尤其是各种物资的消耗,简直就像是个无底洞,无论你丢多少物资进去,都是连个泡都没冒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原本的历史上,为了打这场战争,林肯政府欠了一屁股债,仅仅欠杜邦的火药钱就多达800万。而到了这个时空,情况就更加悲催了,该死地杜邦不在了,可是比杜邦更厉害的麦克唐纳财团却冒出来了,现在联邦政府已经欠了他们好几千万美元了。联邦政府不得不靠着借新债还旧债的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勉强维持。如今就连这样的维持都出现了困难,因为仅仅是偿还旧的国债利息就已经要占到新借的国债的支出的一半了。

联邦政府都已经这样的艰难了,南方联盟的状况当然就更加的不堪了。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南方的民众还能出于对南方的热爱,砸锅卖铁的支持联盟,然而随着战争的继续,南方在不断的失血。民众们砸锅卖铁卖出来的那些东西,在战场上打个转,就消耗光了,而民间的财富已经枯竭,仅仅就财力而言,如果说北方是越来越艰难,那么南方则是已经在崩溃了。

南军最精锐的弗吉尼亚军团已经配不齐冬装了,现在,冬天已经来临了,士兵们不得不穿着单衣,赤着脚,在雪地里行军作战。说来简直可笑,以盛产棉花著称的南方,居然连给士兵们一件棉衣都做不到了。

不仅仅是财力到了崩溃的地步,南方的人力也消耗殆尽了,如今在南方的军队中,十六岁的士兵已经不罕见了,在一些非关键性的方向上,十四岁的士兵也不是没有。

在这样的近于绝望的处境下,即使是最死硬的南方佬,也得承认,战争打不下去了。南方联盟的戴维斯总统向联邦方面派出了使者,要求和平。

戴维斯的使者提出,只要联邦同意继续保留南方各州的奴隶制,(而且不是永久性的保留,他们承诺,他们会在五到七年之内,自行逐步废除奴隶制度。)承认南方各州的各种自治权以及州民兵,并大赦相关人员,他们就愿意解散联盟,并重归联邦治下。

说实话,对于同样难于支撑的林肯来说,这样的一个条件还是真的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不过这样的大事可不是林肯总统一个人能够一言而决的。他还必须和其他人,尤其是联邦政府的债主们商量商量。

于是林肯就再次邀请包括史高治在内的一大批有影响的“爱国企业家”共同商谈这件事情。

林肯刚刚把南方的条件转述完,就收获了一串的反对声。

“这怎么可能?他们要叛乱就叛乱,打不过了又想回到从前,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不能什么便宜都叫南方佬占去了。”一位华尔街的银行家叫喊道。

“不错!一切的叛国者,还有那些支持叛国者的家伙,都必须得到惩罚!合众国不是俱乐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另一位铁路商人也表示赞同。

史高治冷冷的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他当然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反对。因为战争就是一场生意,生意是一定要赚钱的。在美国内战这场生意中,如果联邦政府能够彻底的击败南方,那么南方的一切的财富就都向着他们敞开了大门,他们可以随意的夺取这些财富。那些叛国者,那些支持叛国者的家伙,还有那些在战争中被打死的傻冒,他们的名下该有多少的可供掠夺的财富?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南方就要倒下的时候,跟他们议和?这不是开玩笑吗?

“麦克唐纳先生,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林肯问。

“总统先生,您打算让您后面第几任的总统再和南方开一次战?”史高治问。

林肯皱起了眉毛,说:“麦克唐纳先生,您能说得更明白一些吗?”

“一个国家,要想能长期统一,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有着相同的文化特征。而文化特征是源于经济特征的。一个国家,在经济上是分裂的,那它在文化上也很难保持统一。因而一有动荡就可能走向分裂。而如果一个国家的各部分之间的经济模式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甚至是相互对立的,那么分裂活动的出现就是必然的。如果我们在保存南方的独有的经济模式的情况下恢复与它的和平。那这种和平,就必然只是一个为期二十年左右的停战而已。等到南方人养好伤口,等到它们的下一代人成长了起来,战争就会再次来临的。所以,要实现真正的长久的和平,只有彻底的摧毁南方的腐朽的,落后的,不人道的经济模式,让他们的经济模式变得和我们一样,使他们的经济无法独立于我们的经济。那样才会有真正的统一。为此,我们必须彻底的摧毁南方的种植园经济模式。而讲和停战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林肯又看了看其他的人,其他的人都纷纷表示,赞同史高治的看法。他们也纷纷向林肯进言,一定要彻底的摧毁挽万恶的种植园经济模式。

“但是现在政府财政很困难,很难继续战斗了。”林肯说出了他的真心话。既然你们都认为应该继续打,那么,政府现在没钱了,你们看着办吧。

“政府现在手里的力量已经足够打垮南方了。”史高治说,“在去年一年的战斗中,虽然在东线,我们并没有取得最决定性的胜利,但在西线,我们已经控制住了整个的密西西比河。对密西西比河的控制使得我们可以在河的沿岸的任何一个地段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而南方是绝对没办法防御这样长的一段边界的。一旦我们的军队突破了这里,南方的柔软的下腹就在我们的眼前。”

“麦克唐纳先生,您说得有道理,但是如果他们严密的防御这几座城市,然后利用控制着铁路,带来的调动上的优势,来和我们对抗,怎么办?您知道,到那个时候,因为道路运输的限制,我们的后勤就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的。”一个军官问道。

“这位将军是?”史高治问道。

“这是西线我军的司令官格兰特将军。”林肯介绍说,“这一位使他的副司令谢尔曼将军。”

“很荣幸认识您,格兰特将军。很高兴认识您,谢尔曼将军。”史高治说,“南方的经济和北方是不一样的。北方最宝贵的东西是工厂,它们都在城市里。而南方最宝贵的是种植园,他们都在郊外。”史高治一边说,一边认真的观察了一下这两位日后将威震美国的将军。格兰特似乎若有所思,而谢尔曼则似乎想到了什么而满脸的喜色。

第一百四十二章 无后方作战

林肯的关于讲和的建议,当然被毫不留情的否决了,不过他真正的目的却达到了一部分。经济界大的大佬们都纷纷表示,愿意继续支持政府,把战争打下去。直到彻底的胜利。

说实话,史高治是很希望战争能继续下去的,只有这样,才能卖出去更多的武器。不过显然,现在政府在经济上已经快撑不住了。继续拖下去,恐怕他们也买不起多少东西了。而且,因为南方的衰竭,联邦政府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大规模的订货了。战争的结束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既然买武器的生意无法继续可持续发展了,那么抓住其他的机会也是一样。南方有着丰富的资源,以及大量的无主或是即将无主的土地。尤其是密西西比州墨西哥湾附近的土地,下面都是宝贵的石油呀!不把这些东西抢到手,简直就是愧对自己。

“林肯欠了我这么多的钱,如果不能拿出一个让我满意的分赃方案出来,我立马就让他下台!”史高治恶狠狠的想着。

会议结束后,林肯总统又特意将史高治留了下来。和他商量今后南方的重建问题。

“战争结束后,南方的重建绝不能是简单的重建,那只会给美国带来危害,南方的重建必须以北方为模板,照着北方的样子来重建南方。”史高治说,“南方的发展模式是病态的,专制的种植园模式只能产生出野蛮的奴隶制度。这种病态的模式必须得到纠正,平等,自由的光辉必须照进南方的任何一个角落。所以,战后我们必须迫使南方放弃以种植园为主的经济模式。为此,在战后,对于种植园,应该课以重税。以此为手段将土地国有化,然后用于安置更多的移民,稀释顽固分子在南方的比例。同时,对南方新出现的雇佣自由劳工的工厂之类的新的经济方式,采取一些扶持性的政策。”史高治说,“这样一来,用不了几年,南方的经济就和北方完全融合成一体了,这样就在也没有人会闹什么分裂了。”

林肯明白这是史高治在向他要价,既然史高治如此坚定的支持了他的战争,他就一定要在战后的分配中获得一大块蛋糕。这也算是公平合理的吧。

“那么史高治先生您打算在南方的重建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林肯问。

史高治知道,自己的此前的投资到了要开花结果的时候了。他赶紧说:“我对密西西比州比较有兴趣。那里靠着墨西哥湾,会有前途的。”史高治说。

“我们打算在西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行动,在密西西比州动手,能够得到海军的帮助。不过战争带来的损失可能也就非常大了,重建起来,就要拜托麦克唐纳先生费心了。”林肯很干脆的给史高治交了个底。

“这是我应该做的。”史高治强按住心中的欢喜回答说。

从林肯那里出来,史高治刚打算上马车去宾馆。却看到格兰特将军和谢尔曼将军带着两个警卫都站在那边。

“格兰特将军,谢尔曼将军,你们在这里等公共马车吗?”史高治走过去问。

“不,我们是在等您,麦克唐纳先生。”格兰特将军回答说,“有些军事上的问题我们想和您探讨一下。”

“军事上的问题?”史高治表现得很惊讶。

“是的。”格兰特说,“我和罗布森上校——嗯,很快就是准将了——探讨过一些战术方面的问题。他告诉我,很多的想法其实都是源自于麦克唐纳先生您。所以,有些事情我们想和你谈谈。”

“哦,你们住在哪里?”史高治说,“要不我让我的马车送你们回去,我们可以在马车上谈谈。”

“啊,我们要去火车站。这不会太麻烦您了吧。”谢尔曼说。

“没事!上车吧。”史高治说。

史高治和格兰特谢尔曼上了第一辆马车,而他们的警卫则上了第二辆马车。

在车上,史高治又想他们灌输了一通,通过摧毁敌人的造血能力来消灭敌人的理论。“如果我们能够彻底的摧毁南方的哪些种植园,那么南方就会失去支持其战斗的基础,这样,我们不需要杀死太多的敌人就能让他们屈服。这样我们就能让更多的我们小伙子,同样也能让更多的南方的小伙子活着回到他们的父母身边。而且,这些种植园一旦被毁灭,今后重建起来的南方的基础就完全不同了。这样将来可能的叛乱的源头就被消灭了。南北方之间就会有真正的长久的和平和真正的兄弟般的情谊。所以,为了合众国,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甚至仅仅只是为了南方人民的未来的福祉,趁着战争的机会,彻底的摧毁种植园经济也是必须的。”

“我觉得,多杀点南方佬也没什么不好的。有些家伙的脑袋里都是花岗岩,杀了最简单。杀光了,然后换上新移民,不是更简单吗?”谢尔曼很明显对于史高治的“让更多士兵回到父母身边”的说法并不信服。

“多杀南方佬也会让我们自己的小伙子多死一些的。”格兰特反驳说。

谢尔曼并没有直接出言反对,但是看得出,他并没有接受格兰特的说法。

“另外,军队的打击力量事实上是和他的行动速度成正比的。当年成吉思汗的军队能够差一点就征服了整个亚欧大陆,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他们的运动能力。堑壕战之所以对防御方有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堑壕战束缚了进攻方的战场机动能力。而要对付堑壕战,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就非常重要。因为敌人不可能将所有的地方都建满战壕。比如说,我们的军队如果能够长时间的快速的急行军,就能绕过敌人的防御区域,攻击他们的后方,迫使他们离开工事,在我们预定的地点上来和我们作战。”史高治又讲起了如何对付堑壕战的想法。

“可是,后勤怎么解决?历史上有这样作战的例子吗?”格兰特问。

“这是个大问题呀。”史高治叹口气说,“如果我们能有一种不需要铁轨就能像火车那样跑的车辆就好了。历史上嘛,除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我就想不出还有谁玩过这样的无后方依托的打挺进了。而成吉思汗时期能够那样做,是因为他是野蛮人,可以靠掠夺来补给自己的军队。他把沿途所有的农庄都抢了,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不能带走的都一把火烧光了,甚至连人家的水井都给填上了,他把人家养的鸡、猪、当场吃掉,把人家的牛羊都赶走了,好一路行军,一路吃它们,还有别人养的马匹,更是可以用来拉他们的物资。他们就像是一群蝗虫——而我们都是文明人,我们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史高治说,“所以这样的作战方式只能等待将来的技术进步了。嗯,或许沿着海岸线,在海军的支持下可以这样做。”

史高治说完这些,又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谢尔曼将军,他看到谢尔曼将军正在沉思,而在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财狼般的微笑。

“我们带上足够多的粮食的弹药,准备足够的马车,做好让马匹在路上死掉一半以上的打算,从密西西比河出发,击穿佐治亚州,到达海岸,然后就可以在海军的支持下继续作战了。”格兰特一边说,一边从军装的内口袋里拿出了一张快被翻烂了的地图。

“你们看,就这样,然后再……”格兰特在膝盖上摊开地图,指着说。

“我觉得可以先在东部加大压力,拖住南军主力,然后在这里——密西西比州让一支军队登陆,然后沿着墨西哥湾前进,一路摧毁当地的种植园,吸引剩下的南军向密西西比州移动,然后再狠狠的从佐治亚拦腰给南方一下。这样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就要更高一些了。”史高治补充说。

史高治出这个主意是有目的的,如果没人过去,将密西西比州在墨西哥湾沿岸的种植园一把火烧光,将来史高治又怎么能用最为便宜的价格得到这些满是宝藏的土地?当然,烧光杀光抢光之类的主义可不是史高治出的,他只是提到了一下曾经这样干过的铁木真,而他提起他,除了表示对于这一类的野蛮行径的反对之外,并没有任何的暗示的意味。如果有些家伙自己不长进,去学铁木真这样的血手人屠,那绝对是他自己的问题,与史高治绝对没有任何关系。我们的圣人史高治的双手,根本不需要什么金盆,更不需要整个大西洋的海水,在任何的时候,他都是又白又香的。

送走了格兰特和谢尔曼,史高治回到了宾馆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急急忙忙的赶回了克利夫兰,因为再过几天,一个极其重要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实验就要在这里进行了。这个实验就是——无线通讯。

第一百四十三章 改变世界的发明

“麦克唐纳先生,您来了?”无线通讯项目的负责人米切尔首先迎了上来,跟在他后面的则是意气风发的托马斯·爱迪生。

“啊,米切尔先生,准备得怎么样了?能成功吗?”史高治首先伸出手去握住了米切尔的手。

“啊,麦克唐纳先生,机器已经制造出来了,不过我们还没能来得及考虑外观什么的,所以,看起来的样子还是非常的傻大笨粗。至于能不能成功,您看,这东西还有没试验过呢,到底能不能成功,我可不知道。”

“哈哈,我就不信你们没有自己先试一试。”史高治笑着说,“爱迪生先生,您说是不是?”

史高治突然问到爱迪生的头上,这让爱迪生大吃一惊,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史高治,只能不住的那眼睛瞧米切尔。

“哈哈,说真的,麦克唐纳先生,短距离的通讯我们试验过了,还算成功,不过距离也就几十米而已。这样的距离上,我用嘴喊都比这个好用,这次我们要进行真正有实际意义的远距离通讯实验。结果如何,我就不知道了。”米切尔回答说。

“我觉得我们会成功的。”年轻的爱迪生握紧了拳头说。

“其实你们已经成功了,不是吗?”史高治说,“既然能在几十米距离上成功,那就说明设计本身在原理上没什么问题。剩下的也就是如何改进的问题了。和我讲讲,实验的整个流程吧。”

“好的,麦克唐纳先生。”米切尔开始介绍起实验的设置。

“我们制作了三台样机,两台用于相互通讯,一台作为备用。我们将两台发射机分别架设到学校附近的两座相距两英里左右的丘陵上,它们之间没有什么障碍物,便于进行通讯。同时,至于相互的协调,我们是通过旗语来进行的。今天天气不错,应该能看得很清楚。”

“不错的设想。”史高治说,“那我们就出发,到实验地点去看看吧。”

几个人上了马车,向着学校外面的那处丘陵驶去。那座丘陵大概有一百多米高,上面长满了高大的落叶松。如今,已经是初冬,落叶松已经褪去了秋天时那金黄的针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前些天下过一场雪,如今,地面上的雪都以已经融化了,但是在丘陵上,还有残留着的白雪,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白光。

马车在丘陵的脚下停了下来,史高治和其他的人都从马车上下来,开始徒步向着丘陵的顶部走去。爱迪生年轻,又急于开始试验,三步两步就走到了前面。

“这个小伙子怎么样?”史高治问米切尔。

“是个不错的小伙子,虽然基础不是很好,但是聪敏,好学,人又勤快。更为难得的是他思路宽广,想象力丰富,不像我这样的家伙,思维狭隘。更难得的是,他总能记得工业化生产的一些要求,提出了很多便于工业化推广的改进意见。而且在团队中有他这样开朗而活泼的年轻人在,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米切尔这样夸奖自己的助手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