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你们新来的人吃了饭,每人拿上一把斧头,都跟着护卫队到那边的山上伐木去。再过十天半个月,这里就要下雪了,下雪之前你们要把下一批工人用的房子建好,就像上一批工人给你们准备好了房子一样。要不然到时候,新工人没地方住,就把你们都丢出去喂狼!”在餐厅外面排好队之后,一个负责任模样的人就朝着他们喊了道。

“好了,听明白了没有?听明白了马上去吃饭!”那人喊道。

“明白了!”大家纷纷说。

饭堂是用木头和泥土垒起来的。墙壁完全是土垒成的,非常的厚,荷西估摸着这墙壁怕是有将近三英尺厚。房门也是用差不多有半英尺厚的木板做成的,显得格外的结实,屋子很矮,加上窗户又非常的小,所以屋子里非常的黑,简直就像是个山洞。

“为什么把房子修成这样?”荷西嘟噜着说。

“为了便于保暖。”一个坐在他旁边的大块头用奇怪的英语说。

荷西转过脸去看看那个英语如此怪异的人,借助着从窗户里照进来的光线,他看到这个人不像是个白人,倒有点像是个印第安人。

“你是印第安人?”荷西诧异的问。

“不是,我是中国人。”那人回答说,“是这里的护卫队成员,我叫陈光。外号叫八尺。”

“你是黑水的佣兵?”荷西羡慕的问道,“黑水里还有中国人?”

“是呀。有几个,不过这里就只有我。他们说我学英语学得慢是因为身边总有中国人和我说中国话,就把我派到这里来了。不过到了这里,我的英语是进步了不少。”陈光磕磕绊绊的说,“虽说说得还不算好,不过你好歹也能听懂了不是?”

大概是为了尽快的学好英语,陈光的话特别的多。不过说来也怪,这家伙虽然不停地在说话,但是吃东西却一点都没有耽误。放在他的盘子里的食物明显的比一般的人多——荷西看了一下,相比他的盘子,陈光的盘子里多了两大块斯帕姆和一大块抹了厚厚的黄油的面包,以及一个鸡蛋——但是一转眼,陈光就已经把它吃得一干二净了。

“你们黑水的家伙吃得真好呀。不过好像你吃得比他们还多。你们是随便自己想吃多少吃多少吗?”荷西问。

“如果他们也愿意和我一样,每天几个小时的扛着一百三十磅的东西,那他们也能吃那么多。”陈光一口把最后的那个鸡蛋吃了下去,然后感叹说:“还是鸡蛋好吃,斯帕姆简直就不是人吃的东西。”那股子优越感,差点让荷西晕了过去。

不过陈光也只能在这样的一般人面前才有那么点优越感,在黑水的战友中,他只能是被人家调侃的对象。那个一百三十磅的玩意儿,其实就是一件插着厚钢板的防弹衣。陈光必须每天长时间的穿着它,直到训练到走路的时候,人家都看不出他穿了这东西为止。至于进行这样的训练的目的,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去给重要任务挡子弹。像陈光这样的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的大块头,在那里一挡,绝对能把要保护的重要人物挡个严严实实。

吃过了饭,新来的工人们每人都拿到了一把斧头,准备上山去砍树。几个黑水的佣兵则拿上枪跟着去警戒。

“陈,这里有什么危险吗?”荷西看看陈光也拿着一支步枪走在旁边,就问道。

“危险,多得去了,这里有狼群,一群大概有十几二十只吧,要是你们落单了,他们能把你们啃得连骨头都剩不下。嗯,对了,你一定要记住,这些家伙虽然长得和我们的雪橇狗几乎一模一样,但却是完全两种东西,千万别认错了。”像是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陈光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了一下之后,陈光接着说:“其实狼倒没什么,只要你不落单,就没啥事。最危险的还是这儿的灰熊。上个月我们就遇到过一只,好家伙,那块头,要是站起来,估计得有十英尺高。而且一点都不怕人。”

“那后来呢?”荷西问道。

“后来嘛当然是被大家分着吃了。”陈光说,“肥膘很厚,腥味很重,除了脚掌,都不好吃。”

这时候,他们已经来到了伐木的地点——一处长着高大的云杉的小丘。

第一百九十二章 阿拉斯加(中)

虽然附近就有一条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冰川,不过因为三面环山,这个地方其实也还不算太冷。按照此前来过这里的考察队留下的资料,这里的海水一整年都不会上冻,这里是整个北半球纬度最高的不冻港,也是阿拉斯加唯一的深水不冻港。

港口的建设还在继续。工人们先是用夹板夯土的方式,建造起自己的住所,然后接着开始扩建港口设施——其实也就是些木制的栈桥什么的。到了九月份,基本的港口设施算是建起来了,更大一些的船终于可以直接停靠过来了。于是各种新的东西也就不断地被送了过来。

首先被送过来的是短波无线电发报机,靠着风筝大法,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就可以和本土联系了。也就在这个时候,登陆不久的美国佬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食物来源,并因此,导致了一场人熊战争。

话说这事情还是陈八尺搞出来的。自打一个星期前,港区的工人们用木栅栏和铁丝网把港区给围上了之后,护卫队的事情就少得多了。再加上有个专家表示,为了对付极地的严寒,所以这一段时间里大家需要增加皮下脂肪层的厚度,嗯,说得更明白些,就是要让大家长点肥肉。

从美国给工人们运高能量食物什么的太费钱太费运力了。所以史高治指示,在阿拉斯加的黑水士兵应该发扬军民一家亲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展开大生产运动,嗯,就是说,自己想办法去给自己,也给工人们找点新鲜肉吃。

于是黑水护卫队一转眼就变成了黑水捕猎队,陈八尺也加入了进去。而且获得了他一直期待的解放:出任务的时候不用再穿着130磅的防弹衣了,不过回来的时候,嗯,猎物什么的归他背。

“鲍里斯,要不我们到那边的河边上去转转吧,很多动物都会来喝水的,在那里我们能找到更多的猎物。”陈八尺提议说。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河边的野兽的确可能更多,而且,河边相对平坦,路也好走一些。于是大家一起朝着那条后来被大家命名为灰熊河的河流走去。

刚翻过一个小山头,带队的尼尔斯牵着的那只阿拉斯基雪橇狗就显得格外的紧张了起来。说实话,阿拉斯加狗力量和耐力都不错,用来拉雪橇很好,但是打猎这事情,它就真的不太在行。唯一的优点就是不会乱叫。但是这家伙笨得厉害,什么追踪猎物呀什么的统统不会,你要是跟着它乱跑,多半跑上一天,连一根兔子毛都找不到。不过带着它还是有个好处的,那就是,在附近有猛兽的时候,它会有明显的反应——这家伙块头虽然够大,胆子却一般般。不过现在看到它的反应,大家都来了精神,因为这说明附近多半有狼或者熊。

大家立刻来了劲,没有什么比猎熊更刺激的了,大家都小心的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装备,1864步枪里全是狩猎子弹,霰弹枪里也全是独头弹。大家都打开了保险,把子弹上了膛,然后小心的绕过小山包,河流立刻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而在河水里,至少有六七头灰熊正站在那里。

“尼玛!这是狗熊开会还是干啥?”大家都吓了一跳,要是只有一只狗熊,那毫不客气,绝对立马动手。但是这里的灰熊也太多了点吧?这个时候,从远方又过来了几只灰熊,一转眼,河道上就有了十来只灰熊了。

“队长,我们是不是撤退呀。”陈八尺首先说。因为,自己这边也就六个人,突然遇到这么多的灰熊,还真是有点亚历山大。

不过灰熊们似乎对突然出现的这些人并没有太在意,它们依旧懒洋洋的站在河边或是河水中露出的一些石头上,伸长了脖子,似乎在等着什么。

“我们慢慢往后退。娘的,周围几百里的灰熊都跑这来来了吧?”鲍里斯说,虽然明知道灰熊并不是群居动物,他们有各个击破这些家伙的可能,但看到这么多的灰熊,所有的人心里都在直打鼓。

就在大家准备撤退的时候,河水中却突然传来了一阵水声,陈光扭头一看,就看见河水上泛起了层层的白浪,就像海潮涌动一样,逆着河流的方向向着上游涌了过去。

“这是?”随着“潮水”靠近,陈光才发现,那不是海潮,而是无数的大鱼,正逆着河水,向着上游游去。

“好多的鱼呀!”突然冒出来的庞大鱼群把大家都吓了一大跳,而这个时候,那些一直都站在河水里或者河岸边的灰熊们立刻忙了起了,他们几乎是一口一个的从水里把鱼咬住,然后迅速吃掉,接着再来一条。

“原来这些灰熊知道有鱼来,所以才等在这里呀。”陈光说,“要不我们也抓点回去,着鱼看着就肥,这么多随便搞点回去,都够吃了。”

“先不忙,我们先退远一点,然后用步枪远程射击,把这些熊一网打尽!然后再来抓鱼。”队长的胃口显然更大。

对于那几个人的离开,灰熊们并没有太在意。毕竟他们不是熊大熊二,没那么高的智商,而这块地方也很少能看到人,更没机会看到拿枪的人,所以它们对于危险毫无自觉。而这边的一帮子愚蠢的人类也绝对没有什么保护动物的好思想,结果,十分钟之后,屠杀开始了。在清脆的枪声里,一头又一头的灰熊一个接一个的栽倒在地上或是河里,剩下的灰熊终于发现不对了,于是也顾不上吃鱼了,纷纷撒开腿就跑,一转眼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好了,兄弟们,我们去抓鱼割肉,吉姆尼和邓肯你们两个回去叫人来帮忙!”

……

在这一次成功的狩猎中,人类凶残的屠杀了多达六只成年灰熊,并且捞到了数吨重的大马哈鱼。至于这会给阿拉斯加的生态带来什么影响,嗯,这些人都想不到这些。这一肯定懂的家伙,嗯,那家伙的态度大概会是:“你们使劲杀,最好能把全世界的小熊熊杀到只剩最后几十头,然后我们就把它们用铁笼子保护起来,再拖到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去让他们卖卖萌,帮我挣点小钱钱。”

总之这次狩猎解决了大家的蛋白质和脂肪问题。在冬天到来前,包括黑水的护卫以及那些工人,大家的皮厚脂肪层都不同程度的加厚了。

只是这样的天天吃鱼吃肉的好日子并不算太长,到了十月初,大雪如期而至,整个的阿拉斯加立刻变成了一片茫茫雪原。半个月内连续的几场降雪更是让天气一下子就冷了下来。不过港口的建设还没有停下来,而无线电又传来了一个新的指示:趁着下雪了交通方便,将囤积在仓库里的物资运到矿区去,为今后的开发做准备。

于是在漫天的风雪里,一部分已经长足了肥膘的工人、黑水的士兵都在几个考察队员的带领下,乘上狗拉雪橇,前往矿区。陈光作为黑水里最胖的一个,自然也被派了出去。

……

“现在我们已经把三千吨物资运到阿拉斯加了,包括铁钉,铁丝网,钢锯,斧头,炸药,以及地雷,后续的海运还在继续进行。此前探险队在矿区也已经建好了一处能住二十人左右的小营地和一个仓库。今天冬天,我们靠着狗拉雪橇,可以将那些物资中的一部分转运到矿区仓库,这样明年春天一解冻,矿区的开发就可以开始了。”多萝西娅讲解说。

“为什么不在明年春天再把东西运过去?”凯思琳问道,“现在就派人送东西过去,这样的天气下,无论是人还是物资,在路上肯定会有损失的。这都是对公司财富的浪费。而且送到了还需要留下人看守,海岸边较为温暖,即使冬天,工人们也可以工作,但是送到内陆矿区的人员,就完全什么事都干不了。这也是对劳动力的浪费,不是吗?为什么不干脆,把所有的人都留下来,继续扩大港口,等春天到了,矿区可以开始开发之后再将人和物资送过去呢?”

“这是因为,除了港口附近很小的一段地方,其他的地方都是冻土,随着春天的到来,那些地方都会变成泥潭,所以在整个的春天里,陆地上的运输都肯定会处于瘫痪状态。这种状态只怕要到夏天到来后才能结束。”多萝西娅回答说,“阿拉斯加的情况很特别,不能按在美国西部的状态来推想。另外,港口的吞吐量出短期来看已经够了,没必要现在就把它扩大到更大。在矿区那里虽然基本的建设在冬天难以进行,但是少量的工人在那里也不是没有事情干。一些半成品材料正可以在这段时间里,由留在矿区的工人来干。所以,也不存在浪费劳动力的问题。”多萝西娅回答说。

“嗯,很不错。”卡罗尔笑了起来。他对凯瑟琳说,“凯瑟琳,我早就说过,多萝西娅已经是可以信赖的专家了。你看,我说的没问题吧。她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阿拉斯加(下)

狗拉雪橇在茫茫的雪原缓缓地行驶着,从港口到矿区即使是依靠狗拉雪橇,也有差不多十天的行程。工人和黑水的卫兵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袍,带着厚厚的皮帽子,脚下也是厚厚的皮靴,但是寒气还是不断地从衣服的缝隙里钻进来,弄得陈光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同时也用带着厚手套的手把棉袍有裹紧了一些。

自从离开港口后,天气就明显的变冷了,冷得简直可以冻掉人的鼻子。老家在广西的陈光从来没见过这么冷的天气,说实话,他连下雪都见得不多。阿拉斯加第一次下雪的时候,他还非常的兴奋,不过现在,在这种从鼻子里呼点气出来,都能在眉毛上结上一层白霜的地方,谁都兴奋不起来了。

“八尺,该你来赶雪橇了!”托马斯慢慢地让雪橇停了下来,然后将墨镜递给陈光,同时也将自己的位置让给了陈光。他则在陈光的位置上坐了下来,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托马斯闭上眼睛倒不是因为太过疲惫,而是为了保护眼睛。由于雪地中一片刺眼的白色,亮度高,而且色彩单调。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呆长了,就容易出现雪盲的症状,也就是眼前一片白色,什么都看不到了。即使带着墨镜,也只能推迟雪盲症状出现的时间,并不能慈宁宫根本上避免雪盲。如果赶雪橇的人,眼睛却看不见了,那可就太危险了。

陈光虽然临时学过点赶雪橇的技巧,但老实说,水平只是一般。号在这一段路相当的平坦,所以他操控起来还不算难。

“托马斯呀,”陈光一边赶马车,一边和托马斯聊着天,“你说这狗日的地方有什么宝贝,弄得老板让我们万里迢迢的跑到这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来?而且还搞得这么秘密。你说那地方该不是出黄金出宝石吧?”

“这种事情不要多想。”托马斯说,“就算到了那里,是一座金山,你也拿不走一粒金子的。这鬼地方,没有充足的补给,没有队友配合,一个人,你就是再厉害,也走不出这片雪原。况且我们在这里执行这个任务,是能拿到双份的工资的。这已经不比过去的淘金者少了。更何况,大家的家人都被公司照顾的好好的,谁要想叛乱,我第一个不答应。另外,我听说,如果在这此行动中表现得好,就有很大的升职的机会。所以,聪明一点,就不要乱想。免得做傻事后悔不及。”

“这我知道。”陈八尺说,“我就是有点好奇而已。”

“说到好奇,有件事情我倒是真的很好奇。”托马斯没好气的说,“天气这么冷,怎么就没把你的嘴巴冻住?”

“多说说话,就能忘了冷。”陈光笑笑说。

就这样又跑了一个小时,整个的雪橇队都开始停下来休息。陈光也从雪橇上跳下来活动活动,更有人拿出煤油炉子点了起来,又从地上铲了些雪来倒进锅里煮肉汤。陈光慢慢地走过去,看了看锅里的雪,雪还没全化开呢,于是他就蹲在一边借着煤油炉子烤烤火。

如果要说陈光在黑水的这些队员看来,有什么值得佩服的地方的话,嗯,那基本就只有一样:那就是做吃的的水平。

陈光在加入太平军之前,曾在一家小馆子里面帮过厨,虽然没有正式的做过菜,但是到底是见多识广一些。黑水并没有给阿拉斯加的分队派出专门的厨师,在港口的时候,还可以让港口那里得厨师一并给黑水准备食物,但是出了门在路上,厨师的问题就只能让黑水的人自行解决了。于是陈光就被拉出来做厨子,反正谁让他是中国人呢?依着当时的美国人的印象,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厨子。

类似的刻板印象其实一直都存在着,即使到了后世也不例外。比如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了一个李小龙之后,全美国的人都觉得是个中国人,就该会“中国功夫”,而到了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的学校里,当老师拿出一个数学题,大家一时都解不出来的时候,老师们往往都会习惯的找个中国留学生来解题,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如果不会做数学题,哪还能算中国人?

不过陈光也确实没让他们失望,他烹调的熊肉,鲑鱼什么的都得到了黑水的队员们的一致好评。于是,陈光的大厨的帽子也就这样带上了。

这时候,水渐渐地开了,陈光把早已经冻得像石头一样硬的鱼块和肉块放了进去,加好了盐,又削了好大的一块黄油进去,然后盖上了盖子。不一会儿,从锅里就飘出香味。

这时候,托马斯也在煤油炉旁边把他的麦克唐纳1864步枪小心的烤了烤,好让枪油不至于冻住。然后他拉了拉枪栓,试了试枪,满意的点了点头,就站起来去执行警戒任务去了——因为烹调食物的香味,引来灰熊和北极狼的情况可不少见。

不过今天一切都正常,什么乱子都没有发生,到了下午,依旧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吃过了饭,原本大家照例是要先休息半个小时再上路的。只是队长鲍里斯却突然通知大家,不要休息了赶快赶路。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托马斯问道。

“你自己看看太阳。”鲍里斯说。

托马斯眯着眼睛往太阳方向瞟了一眼,他看见太阳的周围正围绕着一个大大的七色的光环。

“见鬼!”托马斯说。虽然美国并没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但对于这种现象预兆着什么,大家的心中也都是有数的。这东西的出现,意味着晚上说不定那个会有一场暴风雪!

“向导告诉我们,我们要比原计划多跑十五英里才能找到一处最好的躲避风雪的地方。”鲍里斯说,“所以,大家要赶紧动起来。”

……

到了半夜里,暴风雪真的来了。好在这个时候,在向导的带领下大家已经躲到了一个有山脊挡住狂风的凹地里。向导知道,帐篷什么的是扎不住了的,扎起来肯定会被风吹跑的。于是他就教大家在积雪中挖一个洞蹲在里面。这样可以减少人暴露在寒风中的面积,从而更好的保住体温。为了更好的保暖,那些阿拉斯加雪橇犬也被放进到雪坑里来了——抱着它,也能让人更暖和一点。不过到暴风雪真的来了的时候,即便是采取了这些措施,即使穿着厚厚的棉袍子,在这样的寒风中,所有的人都冻得瑟瑟发抖。狂风卷着粉末状的积雪和天空中扯棉絮一样坠落下来的雪花,将它们搅和在一起,然后狠狠地打在人的脸上。隔着几步远的地方就完全看不见人了,陈光只能用力的把分给他的两条阿拉斯加雪橇犬抱着紧紧的。也不知过了多久,暴风雪终于过去了,天上的乌云散开了,月亮又出来了,在月光下,原来被白毛风遮住了的一切都显现了出来。

陈光摇了摇头,向着雪坑外面望去,他看见,有好几只阿拉斯加雪橇犬已经从别的雪坑里跑出来了,正站在不远处的雪地上。

“见鬼!”陈光立刻就想从雪洞里跳出去拉住这些雪橇犬。要知道,这些家伙有一个毛病就是经常乱跑容易丢失。要是这会儿丢了雪橇犬,剩下的路可怎么走?

但是和他一起呆在雪洞里的那两只阿拉斯加雪橇犬却发出了警告式的呜呜声,陈光再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雪橇狗的脖子上没有套圈——它们不是雪橇狗,而是狼!

陈光轻轻的从腿上抽出了枪刺,在这样的距离上,枪刺比枪更有效。这个时候,其他的人也都发现了不对,几只雪橇犬首先跳了出来,对着狼群发出了低沉的吼叫,接着躲在雪洞里的黑水护卫们也都抽出枪刺或是手枪爬了出来。

狼群也呜呜的低吼着,开始慢慢地后退。一下子面对这么多人这么多狗,狼群估计一会觉得亚历山大。

黑水的护卫们渐渐的凑到了一起,他们也没有想见迫近,虽然他们的人数,再加上雪橇狗的数量要多过这只狼群,但是在这样的暗夜中,真的和狼群打起来了,也不见得能保证自己无伤。

狼群越退越远,最后,其中身材最为高大的那头狼朝着天空长长地嚎叫了一声,然后带着狼群跑远了。

如果这件事情是发生在金庸的小说中的,或者是某些地摊解秘文中位面里,估计下一步,就是整个荒原上的数万只狼被那堪比无线电报的嚎叫聚拢起来,然后在一只狼王的统领下,遵循着“十则围之”的兵法原则,将黑水的护卫,还有那些工人们团团围住,就像它们当初围住陈家洛一样。然后分进合击,敌驻我扰,再来个围三阙一,最后将整个连甚至整个师的解放军(奶瓶真的看到过不少的这样的地摊文),哦错了,是整个黑水分队全部歼灭。

然而,我们的位面里却要遵循最为简单的能量守恒的定律和熵增加定律,这使得像狼这样的掠食者永远不可能有那么大规模的群体。因为在一群狼能够活动的范围内,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食草动物来填饱它们的肚子的。事实上,地球上的狼群,从来没有规模超过四十只的,一般最多也就十几二十只,就可以算是顶了天的大狼群了。所以在狼群离开后,黑水的护卫们在这里呆了一整夜,却再也没有任何不长眼睛的狼群或者其他的什么群跑过来送小鲜肉。

这一夜过去后,雪橇队又走了一天,到下午三点,太阳就要落山的时候,他们终于看到了从前的探险队给他们留下的营地和仓库。

第一百九十四章 铁塔开工

就在陈光他们顺利的抵达了矿区营地的时候,在数千公里外的纽约,一个举世瞩目的大工程开始建设了。

“本报记者昨天独家采访了即将开工的纽约通讯铁塔的设计师,来自法国的亚历山大·古斯塔夫·埃菲尔先生。埃菲尔先生向我们介绍了这座通讯塔的设计。他说:‘这将是一座高达三百二十五米(本报注:约1066英尺)的铁塔,是的,它将完全由钢铁结构构建而成。我觉得这可能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标志,在此之前,在西方,人类用石头建造那些伟大的奇迹,而在东方,人类则用木头来营建建筑。石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我们的前辈建造起了高达一百四十六米(本报注:约479英尺)的胡夫金字塔。木头的抗拉强度好,所以东方人能建造出有着漂亮的飞檐的房屋。而如今,钢铁这种兼具抗压强度和抗拉伸强度的材料已经能够大批量的生产了,这种材料给了我们这些建筑师更大的自由,让我们得以设计出超出前人的想象的东西,那就是马上就要开始建造的纽约通讯铁塔。它将为人类的建筑史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