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855美国大亨_分节阅读_第80节
小说作者:奶瓶战斗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71 MB   上传时间:2016-01-10 12:55:54

……

“刚刚从欧洲得到消息,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打起来了!”就在史高治和多萝西娅畅想了未来欧洲的美好钱景之后,才过了几天,黑水就送来了这样的情报。

“消息可靠吗?”史高治问。

“是通过我们的定势风筝电台传回来的,应该非常可靠。”邦德回答说。

“你觉得这一仗谁会获胜?”史高治问道。

“依据黑水的教官对两国军队的判断,在现在这样的,装备基本没有差距的情况下,我们都认为,意大利人主动发起进攻,获得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小。”邦德回答说。

第二百零二章 败也大力丸

说起来也是好玩,普奥战争的开场战斗居然是由意大利人对奥地利人。普鲁士的俾斯麦考虑得非常的美好:普鲁士和奥地利结盟,两面夹击,让奥地利人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嗯,你的,这边;我的,那边。(用手做一个两面夹击的姿势)奥地利,死了死了的有!”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超级骨感。俾斯麦肯定想不到,他的这个夹击奥地利的计划,会失败得那么快。而从此之后,普鲁士——德国,就不断地在战争中被人家两面夹击。就像黑水预料的那样,在采用了相同的武器后,意大利人的战斗力就不太可靠了。尤其是在主动进攻的作战当中,表现得就更成问题。

在俾斯麦看来,意大利军队人数众多,武器也算精良,而且上次战争中的表现也很给力,所以俾斯麦对意大利人是寄予了殷切的希望的。然而出乎普鲁士人的预料的是,由于长期依赖于“大力丸”的激励,甚至平时训练都是如此,所以意大利人对于“大力丸”的耐受性大大地提高了,到了现在,通常剂量的“大力丸”的效果,已经很不明显了,相反,“大力丸”的成瘾性的后果倒是越来越明显。嗯,现在,各国军队实际上都知道“大力丸”有成瘾的问题了,虽然不像吗啡类的玩意那样毒瘾一发作,就浑身疼痛,痛得满地打滚,但是深度抑郁症的效果,那也是杠杠的。

不过,考虑到“大力丸”在战时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嗯,各国的政府呀,军队呀,都把这个秘密放进了保险柜,然后还加上了好几道锁。至于民用的?嗯,因为分量很小,所以目前还没有大面积的成瘾性的问题。偶尔有个别不对劲的,也绝对泄露不了机密,反正能造成身体不舒服的原因太多了,谁知道,他整天提不起精神,浑身不舒服,是不是吃了那些加了一大堆的含汞化合物的奶酪的结果。在那个时代里,能把人吃得智商狂降,甚至是半身不遂的玩意儿真是太多了。嗯,所以,现在压根就没人提出“大力丸”上瘾的问题,而那些上了瘾的家伙,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大力丸”上瘾。

但是在战场上,意大利人长期滥用“大力丸”的问题就出来了。现在给士兵们常规的吃一点,完全没啥效果,于是意大利的将军们就把麦克唐纳化学和医药公司的说明书丢到一边,然后毫不犹豫的下令:“旦日四倍饷士卒,为击破奥地利军。”然而,意大利军官没注意到的是,因为为了平时训练方便,他们给士兵们吃的“大力丸”在分量上本来就已经是说明书分量的1.5倍了,如今上面下了命令,下面的人也没搞明白到底是说明书的四倍,还是平时的四倍。管他呢,就按平时的四倍吧。于是发起进攻前,意大利人一口气就吃下了说明书分量六倍的“大力丸”。

事实证明,大剂量的使用药物,效果还是灰常灰常的明显的。六倍的“大力丸”吃下去,意大利士兵立马就燃得一塌糊涂。嗯,上面根本没有下令冲锋,只是指挥官举起了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管不住自己的士兵们就呼啦啦的都冲了上去,上面还没下令开炮,只是指挥官举起手扶了扶帽子,炮兵们就一口气把炮管都打红了。反正就是整个的军队完全的彻底的失控了,数以万计的狂躁性精神病患者拿着步枪连弯腰隐蔽动作都不做,就直挺挺的朝着对面的奥地利人的堑壕阵地冲过去了。

事实证明,神经病人什么的上战场还真是不靠谱。被大剂量药物弄神经了的步兵们拼命地朝前冲,往前面乱放枪,嗯,打死了不少比他还疯得厉害,以至于都冲到他前面去了的狂躁型神经病。神经病了的炮兵就更要命了,先是乱开炮打翻了一大堆的自己一方的炮兵,然后又一不小心,把大炮弄炸膛了。

面对着乱得就像是公元前的维京蛮子一样的意大利人,奥地利人先是吓了一大跳。有些指挥官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只好狠狠的掐了传令兵一把,好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不过等到意大利神经病们冲到铁丝网附近的时候,奥地利人总算是反映过来了,于是大炮首先开火了,榴霰弹噼噼啪啪的打翻了大片大片的意大利人。但是正处在勇气燃烧的状态下的意大利人毫不畏惧,他们踏过了同袍的累累尸骨,继续前进。什么?前面是铁丝网?直接扑上去,撞倒它!什么,前面是地雷阵?地雷阵算啥?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犯了神经病的意大利人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真正的死而后已的冲过去。不过,时代进步了,现在早就不再是光靠蛮勇就能获胜的时代了。迎接着意大利人的是麦克唐纳1857步枪密集而又快速的齐射,以及拿破仑炮不断发射的榴霰弹的轰击。

意大利人的尸体堆满了大地,但是坚定顽强的意大利神经病依旧在不断前进,其中的一部分人甚至都突入了奥地利人的战壕。

不过这并不能给意大利人带来胜利,虽然药吃多了的意大利人非常勇敢,但是药吃得恰到好处的奥地利人也不是胆小鬼。更何况他们手里的武器甚至更适合在战壕里使用——一个奥地利士兵,先是用泵动霰弹枪一枪打翻了冲过来的那个意大利人,然后将枪管向后一拉,砰的又是一枪,又打翻了一个……,总之即使在战壕里,意大利人照样吃了大亏。

神经病人们不断的向前冲,硬是冲过了第一道战壕,然后,嗯,总算是在第二道战壕前面被挡住了。这个时候,意大利军队的伤亡都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一半了,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意大利的指挥官明白,如果不能赶快把这帮子神经病们拉回来了,今天一天之内,全军死光光也不是不可能的。然而,神经病之所以是神经病,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你说什么他全都不懂,他说什么,你也全都不明白。反正就是,军官们也完全管不住部队了,一系列的试图控制住军队的行为都失败了。于是几个高级将领和国王一合计,嗯,干脆,趁着那些家伙的药力还没过去,赶紧带着剩下的正常人跑路吧,反正那些家伙死定了——药力一过,处于深度抑郁状态的精神病人们估计连逃跑的意图都不会有。嗯,于是,就在本方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就在精神病人们舍生忘死的狂呼乱叫着“国王万岁”什么玩意儿的时候,国王陛下和高级将领们在骑兵的护卫下,带着还没来得及吃药的剩下的军队,直接开溜了……

这场战役的结局也就像意大利的将军们预判的一样:意大利军队损失惨重,有近五万人直接战死,还有三万人在药效过去后被俘。嗯,整个意大利军队在这一战之后,几乎都不存在了,如果不是可爱的普鲁士人在另一个战线上发起了攻势,意大利搞得不好,又要重新变回成撒丁王国了。

……

“嗯,这个消息,伦敦那边肯定已经知道了。现在与奥地利相关的股票肯定会上涨,而与普鲁士和意大利相关的股票会迅速下跌。让我们在伦敦的人马上买进与普鲁士和意大利相关的股票,以及这两个国家的国债。”史高治在得到了意大利打败的消息之后,立刻做出了这样的指示。

“意大利输成了这个样子,不会影响到战争的结局吧?”虽然史高治给多萝西娅分析过好多遍欧洲局势问题了,但是看到意大利输得这样的惨烈,多萝西娅不免还是有些动摇。

“意大利打成什么样子,并不会对战争的根本结果产生什么大的影响。”史高治说,“前两天,我们不是还在黑水观看了模仿这一战的图上作业吗?得到了新的1864步枪和无线电报支持的普鲁士军队,即使在没有意大利帮助的条件下,都能轻松地击败奥地利人。意大利人虽然打得很烂,但是它至少还是牵制了奥地利人的军队的。奥地利的铁路不够发达,就算这一战打完了,南方的部队要调过去和普鲁士人作战还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其实如果意大利人不主动进攻,而是保持压力,恐怕对普鲁士好处更多。不过虽然意大利输了,但只要普鲁士赢了,意大利搭搭顺风车,也和胜利了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嗯,所以,选择一个好的盟友真的很重要呀。意大利就是个代表。”

论起搭顺风车,意大利的确是行家。一战前,意大利和德国结盟,等战争一开打,立刻叛逃到英国那边,然后,就成了战胜国。到了二战,意大利又和德国结盟,打到后来,发现德国人不行了,赶紧革命干掉墨索里尼,加入盟国这边,然后,嗯,又成了战胜国。这个水平,一般般的国家真还学不来。

“好吧,希望普鲁士能争气一点。”多萝西娅说,“万一普鲁士败了,你的长远规划怎么办?”

“那无非就是改成支持奥地利或者法国独霸欧洲,然后和英国人拼命呗。”史高治不在乎的说,“不过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普鲁士内部的逗逼虽然多,但是奥地利和法国的更多。”

第二百零三章 战争与投机

自从凯瑟琳嫁到麦克唐纳家之后,和她有亲戚关系的一些家伙都走了运。她的堂兄戴维就是典型,以前戴维虽然也因为出世能力强被亲族们称赞,但是他也只能帮着劳伦斯跑跑腿而已。而如今,他已经成了麦克唐纳财团在伦敦的代言人之一了。靠着代表着麦克唐纳财团到处奔波,戴维为麦克唐纳财团做成了不少的生意,自己也借此赚到了不少的钱。

因为有了钱,原本高不成低不就的让劳伦斯愁白了头的婚姻大事也变得顺利了起来。不久前戴维和一位男爵的独生女儿,结了婚,以后他们的孩子就能有男爵的头衔了。

就在今天,戴维接到了一个消息,说是意大利在和奥地利人的战斗中,一败涂地,几乎把整个的陆军都损失掉了。这个消息让戴维吃了一惊,他知道,财团在普鲁士的身上投下了很多的本钱,很多财团才刚刚掌握的新的技术,很快就被转让给了普鲁士,当然,这不是无代价的,普鲁士同样也为财团提供了很多的新的技术,另外,普鲁士还默许了麦克唐纳财团在他治下的大学里的各种挖墙脚行为。而且,如果普鲁士发展得好,单靠给普鲁士的众多的专利许可,麦克唐纳财团就可以赚到很多的钱。

但是如果普鲁士在这一战中失败了,那普鲁士工业的发展就会因为市场的狭小而窒息,而财团对普鲁士的那些投资,自然也就很难有太好的收益,而他这个在中间牵线的人,能够得到的好处也会大为减少。

戴斯立刻通过每天固定两次的风筝电报,像远在大西洋那边的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汇报了他得到的情报。到了下午,在约定的时间里,他收到了来自大洋那边的回复:“在七月份之前,选择一个低点,购入普鲁士和意大利的国债和战争相关行业的股票。”

“看来麦克唐纳史高治先生依旧非常看好普鲁士人会获胜呀。”戴维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父亲劳伦斯,他很想听听劳伦斯对此的看法。

“一般的看来,奥地利的形式不错。”劳伦斯这样说,“德意志大部分的邦国都支持奥地利,而普鲁士最重要的盟友意大利,却打了这么大的一个几乎超出了人们想象的大败仗。这使得普鲁士人的整个局面都被动了。现在他们几乎是要单独的对抗奥地利和他的盟友们了。所以,一般的看来,普鲁士的局面应该是很不利的。不过,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的眼光总是很犀利,他很少会犯这么大的判断错误。而且他关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问题也不止一天了,嗯,我觉得他也许知道一些我们都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才会如此的肯定普鲁士会胜利。难道他觉得普鲁士单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击败奥地利和德意志其他的那些邦国的联盟了吗?”

“那么父亲,我该怎么办呢?”戴维问道。

“当然是按照上面的要求办。而且要尽可能在低点买入。这可能也是对你的恶一次考验。”劳伦斯说,“无论是我,或者是别人,在经济上都不会比史高治高明。”

……

这段时间以来,欧洲大陆上的战局不断地牵动着伦敦的国债市场上的买卖。意大利人进攻失败的消息传来之后,意大利的国债大跌,甚至都跌破了票面价值。大家普遍认为,意大利军队遭到的损失过于严重,短时间内难以弥补。一旦奥地利击败或是击退了普鲁士,转兵南下,意大利可能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保住自己。

戴维也一口气用左手将自己控制下的意大利国债全都抛了出去,然后用右手又把它买了回来。这种左手买个右手,用来制造价格下跌或上升的假象的交易在现在的交易中属于违法,但在当时,却是常见的招数。结果在他的推波助澜之下,意大利的国债跌得更厉害了。

同时,通过黑水在意大利的内线,她还了解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因为这一仗实在是太丢人了,所以意大利国王自打撤退后,就一直都没在公众面前出现过。

这个消息让戴维的眼前一亮,他立刻找到自己在报纸传媒方面的朋友,耳语了一番,于是第二天,报纸上就出现了一条耸人听闻的传言:意大利国王在战争中负伤,伤势可能相当的严重,以至于他已经无法继续主持国家事务了。

这样的谣言一放出去,伦敦市场上就再一次喜迎意大利国债狂跌。这一次,可不仅仅只是跌破了票面,仅仅两三天的功夫,意大利国债甚至连票面的三分之二都保不住了。

说起来也是好玩,意大利国王原本只需要露个面,就可以成功辟谣了。可是不知怎么的,这位国王却一直不露面,甚至还从意大利传来了更好玩的消息,说是这一战之所以败了,就是因为国王陛下太过勇敢,身先士卒,结果受了伤,导致指挥混乱造成的。对于国王的伤情,也传出了好几个版本,从坠马摔伤到中弹样样都有,反正,现在人人(包括意大利人)都相信,意大利国王受伤了,伤得还不轻,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要不是有黑水的情报,就连戴维都要相信,意大利国王是真的受伤了。

……

“陛下,您为什么要放出自己重伤的消息呢?这样做让国内很是混乱。”一位叫做恩格尔的近臣问道。

“国内乱不到那里去的。暂时奥地利人还不会打过来,他们还要集中力量去和普鲁士人拼命——上帝保佑我们的盟友,希望他们能赢。”国王回答说,“不过万一他们输了,那我们就真的麻烦了,别的不说,割地赔款都是少不了的。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发行的那些国债要偿还起来,压力就太大了。所以,我就放出了这样的谣言。”

“陛下您的意思是?”恩格尔好像多少明白了一点。

“我们的人趁着国债大跌的时候把它买回来。我们将来就不用还那么多了。你想想,要是普鲁士最终胜利了,嗯,以现在的价格,就等于我们当初借了人家一百英镑,现在只用还六十多英镑了。这多好的事情呀。反正对我们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又不用借新债了”

回到家,恩格尔立刻对自己的侄儿说:“你去通知美国佬一声,就说他们要下手要快,应为国王陛下的人马上就要来抄底了。”

“陛下您的意思是?”恩格尔好像多少明白了一点。

“我们的人趁着国债大跌的时候把它买回来。我们将来就不用还那么多了。你想想,要是普鲁士最终胜利了,嗯,以现在的价格,就等于我们当初借了人家一百英镑,现在只用还六十多英镑了。这多好的事情呀。”

回到家,恩格尔立刻对自己的侄儿说:“你去通知美国佬一声,就说他们要下手要快,应为国王陛下的人马上就要来抄底了。”

……

说实话,意大利国王的无耻完全超出了戴维的想象,以至于他接到这个内线情报之后,差一点都晕了过去。一位国王,为了骗钱,居然干出这样的装受伤的勾当,这也太有罗马精神了吧?

“其实那位国王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那就是这么一来,国库里的钱就变成王室的钱了,这多好呀。”当戴维将这个故事告诉父亲后,更见多识广一点的劳伦斯,又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判断。

“嗯,我估计这位陛下,今后几天说不定会让太子出来主持一下工作,好制造出我真的不行了的舆论,然后再动手买回国债。”劳伦斯这样判断说。

……

“爸爸,你看,还真让你说着了。”戴维挥舞着一份报纸,对自己的父亲说,“意大利王太子主持紧急会议,讨论了对奥作战的情况……意大利人真的这么干起来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劳伦斯问道。

“我已经开始分批买入了。”戴维说,“只要国王健康,现在买入这些东西,就算是普鲁士输了,也是赚的了。嗯,奥地利就算能击败普鲁士,自身的损失也会非常大,所以意大利的局面其实远远没有市场上表现的那样糟糕。”

“你就不再等等?得到最低点?”劳伦斯问道。

“最低点可不好判断,”戴维说,“也用不着这样贪婪,掌握大势,稳稳地赚钱,才是正道。”

……

“那些普鲁士蛮子根本就不会打仗!”奥地利军司令官贝奈德克将军说。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普鲁士人将自己的部队分成三路,像奥地利进攻。在过去的战争中,分兵总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因为各路军队之间很难实时知道其他军队所在的位置,很容易被防御方利用内线优势,集中起优势兵力,来个各个击破。当初明朝在萨尔浒一战中,傻不拉几的兵分四路,结果被内线作战的野猪皮各个击破就是典范。

“普鲁士军的装备是比我们好一点,训练也可能比我们好一点,但是他们的军队的总人数并不比我们多,就这样他们还兵分三路,每一路的兵力都远远小于我们的兵力。他们互相之间还拉得这么开,一旦一路遭到攻击,其他几路根本没法了解到他们的情况,所以也无法来救助。只能被我们分割歼灭。所以,这一战,我们赢定了。”贝奈德克将军这样说。

第二百零四章 好消息(上)

就在意大利国王维克多一厄曼纽尔二世已经准备好在伦敦证券交易市场上捞一笔,玩出一个让票子从国库飞进自己的口袋的乾坤大挪移的时候,却不想半路上突然杀出了一支人马,呼啦啦的就开始收购起意大利国债了。

一开始,维克多一厄曼纽尔二世国王还没弄明白,还以为是自己手下的经纪人没弄明白在哪里胡闹呢。“尼玛的,老子还有好几招打压国债价格的招数都没用上呢。”过了大半天才明白,这是有人截胡了。而且那帮子家伙财力很是充足,自己再不跟上,只怕大头都要被人家拿跑了。

……

不说意大利的国债的破事,如今最让史高治和多萝西娅高兴的事情还是第一条黄金船总算是到达纽约了。鸭堡本来就在海边,史高治在附近买下了一块地,建起了一个游艇码头。名义上这是个游艇码头,但实际上,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做黄金船的码头的。

六月二十六日,也就是意大利的那场传奇式的失败之后的第三天的中午,一条造型怪异的船只出现在附近的海面上。

这条船有着非常大的高达12的长宽比,从高空俯瞰下去,简直就像是一条竞速用的皮划艇。一条不到两千吨的船,却做得这么细长,为的自然是能跑得更快。一般来说,船越是细长,阻力也就相应的越小,跑起来也就越快。但是另一方面,船只越是细长,稳定性也就越差,适航性能也就越差,载重也就越小。

这条船不但长宽比大,外型上也很奇特,船甲板上除了高高的桅杆,其他的诸如舰桥这类的东西都很低矮,而且明显的向内倾斜,这也是为了达到更高的速度而作出的设计。

过大的长宽比使得这条船的转向操控很不怎么好,本来一条两千吨的船的靠岸,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这条船靠个岸居然用了整整的两个小时。

船一靠上岸,立刻就有黑水的护卫们围拢了上来。然后十多个小不大的箱子被人从船上慢慢的搬了出来,太伤了十多辆等在旁边的马车。然后那些护卫们也上了马车,押送着这些马车里开了港口。

这些箱子里面装的就是从阿拉斯加送来的黄金。只是这些黄金并没有被直接送到鸭堡的地下宝库里面去,因为这些箱子里的还不是正宗的金砖,而是完全的天然的黄金,大部分都是金沙,当然也有大块一点的,在其中的一个箱子里,装的全是天然的大块黄金,也就是所谓的狗头金。

除了一些大得有收藏价值的狗头金之外,其余的黄金都先要送去加工成金砖,然后才送进地下金库里。这三吨黄金将是鸭堡地下金库里的第一批藏品。

……

“将军,我们的部队和普鲁士人发生了接触战,我们判断出那是普鲁士人的第二军团和易北河军团。”一个军官向贝奈德克将军汇报说。

“在什么位置?”贝奈德克将军问道。

“在这里,还有这里。”那个军官迅速的在地图上标出了普鲁士人的军队的位置。

和历史上不同,因为现在的奥地利在上次吃了高新科技的亏之后,对在南北战争中出现的新科技非常的关注,南北军队对有线电报的使用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相比原来的历史,如今的奥地利人对战场的情况了解得更清楚。

“他们的动作突然加快了呀。”贝奈德克将军说。

在这一战开始之前,说实话,虽然俾斯麦和王太子都认为普鲁士已经有了击败奥地利的实力,但是国王,还有那些容克军官们对于去打奥地利还是怕得要死的。这里面的原因也简单,从中世纪起,奥地利就是德意志诸邦的老大哥,从十五世纪起,哈布斯堡就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正统所在。嗯,虽说,神圣罗马帝国这个东西既不神圣,也无罗马,更非帝国。但是它的积威,用来吓唬普鲁士的那些容克土包子还是措措有余的。所以现在,虽然论工业实力,论武器装备,论人员训练,普鲁士都已经有明显的优势了,但是那帮子容克土包子却并不能理解到自己变强了多少,还是觉得哈布斯堡老大哥威武霸气,一听要和奥地利开打,就觉得腿肚子抽筋。其实这也不奇怪,即使现在这样的信息时代,不还有一大帮子还停留在八十年代的人觉得日本空自的实力亚洲第一?也就只有俾斯麦和一直生活在英国,见惯了英国人不把奥地利当个鸟看的王太子才觉得奥地利没啥。

正因为心怀敬畏,所以不管是普鲁士国王亲率的第二军团,还是容克军官统帅的易北河军团,在向着奥地利进军的时候都是畏畏缩缩的,进军的速度一直很慢,尤其是和王太子的第一军团一比,慢得简直像蜗牛。急得后面的总参谋长毛奇一天给他们发了十二道金牌,哦,不对,是十二道催促进军的指令,他们才算是动了起来。

不过不管是国王还是容克土包子卡尔·希华夫·冯·比德费元帅都还是懂军事的,他们也知道在通过山区的时候,最容易被各个击破,所以穿越山区的时候倒是跑得不慢。这一慢一快的,倒是让自己的行动超出了奥地利人的预料。

“普鲁士的第一军团在哪里?”贝奈德克将军又问道。

“将军,在这个位置上。”那个军官立刻在地图上标出了普鲁士第一军团的位置。

“嗯,现在,普鲁士的这三个军团都超出了有线电报的通讯范围,他们之间的联络只能是靠着通讯骑兵往回跑,跑到最近的有线电报局然后将消息传回去,再由他们的参谋本部发电报到最近的电报局,然后再用骑兵把电报送给部队。现在,你们算算,如果我们集中兵力攻击普鲁士的第二军团,他的其他部队需要多久才能知道这个情况?”贝奈德克将军说。

参谋们在地图上忙碌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参谋回报说:“将军,如果普鲁士第一军团继续向这个方向移动,他们至少需要三天以上的时候才能知道。”

“三天之后,普鲁士的第一军团转向我们,需要多久才能到达战场?”

“至少两天。”参谋回答说。

“很好,这样我们就有了五天的时间。”贝奈德克将军说,“马上制定一个计划,我们首先集中兵力打击普鲁士第二军团,就是普鲁士国王亲自带队的那个。这个军团大约有七万人的兵力,我们有二十四万大军,争取在五天之内干掉他们,然后再一边阻击普鲁士第一军团,一边把剩下的易北河军团干掉。那我们就胜利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8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0/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855美国大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