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初唐_分节阅读_第112节
小说作者:牛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16-04-08 15:50:57

  不过,他心中也有疑问,当即问道:“穆师爷,这陇西巡检我怎么就从未听过呢?”

  “唉……”

  穆师爷摆出一副悲戚的死人脸,叹息道:“这九品巡检一职自我大唐立国以来便有,只不过我陇西县衙人才凋零,委实没有合适之人可以胜任,自此一直空置了下来。如果一早就将巡检司置办起来,怎么还能让郑三江这帮水匪作恶呢?”

  说到这儿,穆师爷走到郭业的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赞道:“这下好了,如今有郭业你组建巡检司,署理陇西巡检一事,负责岷江水域安全,明府大人足以高枕无忧了,哈哈。”

  屁!

  打死郭业,他也不会相信穆师爷的这套说词,什么人才凋零,只有自己才能够胜任,那早干嘛去了?

  他敢肯定穆师爷说得绝对是敷衍之词,将他捧成当世无双的救世主一般,里头肯定有猫腻。

  不过,他偷摸瞥了一眼顾惟庸那厮,依然鼓着那双金鱼眼满脸阴沉,显然这已经是对方能够退让妥协的极致了。如果自己再咄咄逼人,可能真心竹篮打水一场空,狗屁也捞不着了。

  难道自己真跑到益州郡城去击鼓鸣冤,越级告状不成?

  两败俱伤,玉石俱焚,这可不是他最终所需要的目的。

  罢了,罢了,九品绿袍也算是捞到手了,退而求其次吧,总好比啥也得不着不是?

  当即,郭业脸有松动地问道:“敢问穆师爷,这巡检司拢共有多少甲兵供我驱使?”

  这是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如果光有九品巡检的名头,手下却连个兵丁都没有,做个大光杆,那还巡检个蛋蛋啊。

  穆师爷一见郭业口风松动,显然心中已然应承了此事,也是出出喘了一口气,好似心中那块大石落下一罢。

  而后回头张望了一眼顾惟庸,顾惟庸的态度还是那般,一言不发,脸色阴沉,不过却是朝着穆师爷点了点头。

  穆师爷见罢之后,对着郭业说道:“一县之巡检司,可招募甲兵百名,至于士卒月银,还有兵械盔甲,都由县衙支付。”

  甲兵百名?

  郭业粗粗算计了一下,这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不过他从穆师爷的话中听出了一些不对劲,什么叫可招募甲兵百名?

  莫非……

  随即脱口喊道:“莫非如今这陇西巡检司就我郭业一人,其他的,啥也没有?”

  穆师爷抹了一把额头虚汗,讪笑道:“郭巡检可自行招募,自行招募嘛,反正其他的,你缺什么,县衙就会给你配备什么,如何?”

  我草!

  果然跟这老狐狸谈判没那么容易,真是处处陷阱,步步惊心啊。

  不过他转念一想,反正名额编制都有了,不就是人吗?貌似现在自己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当即也没有在这件事儿上再墨迹,而后问道:“穆师爷,那啥,我那九品官服、官帽和官靴啥时候发放啊?”

  呃……

  穆师爷先是错愕一下,不知道郭业的思维跳跃这么快,稍稍才缓过神来,对郭业这个问题打心眼里理解。

  你想啊,一介布衣,突然窜升到朝廷九品官员,不如大唐基层干部的序列,说是一步登天都不为过。

  这种事情对任何家庭或者家族来说,都是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之事,郭业这么着急要官服官帽也是实属正常。

  试问这世上之人,谁肯锦衣夜行?

  当然都是希望出人头地,名利双收,而后衣锦还乡。

  不过穆师爷还是摇头笑道:“郭巡检不要这么心急嘛,县令大人上表府衙,而后吏部审批,总有个章程不是?不急不急,你先将这巡检司组建起来再说,待得你将巡检司组建完毕之后,我想这九品巡检官印与文书,还有其他一应事物都会送达你手中的嘛。”

  听着穆师爷如此说,郭业自然无话可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反正这事儿已经板上钉钉,怎么着也跑不了。

  与其坐等干着急,还不如先办点实际的事儿来得划算。

  当即对着穆师爷抱拳,满脸春风得意的笑道:“那就有劳穆师爷了。”

  而后又对坐在书桌那边沉着脸的顾惟庸遥遥一拜道:“顾大人,那下官就先行告辞了。”

  下官?

  听着郭业自称下官,顾惟庸的脸颊有点不自然地抖动了一下,看着郭业转身出门疾步离去的风骚背影,咬牙切齿地哼道:“下官?哼,沐猴而冠,出身低贱也敢自称下官?”

  穆师爷看着自家明府大人如此憋气的神情,听着他怨气冲天的牢骚,心中道,唉,这郭业可算是把明府大人气够呛啊,好在他送来的这场功劳足以让明府大人得以升迁,无需再在陇西县衙这破地方蹉跎下去。

  此时的他,面对着顾惟庸,还能怎么样?唯有报以苦笑。

  ……

  ……

  离开了县衙,郭业牵来从捕班挪用过来的马儿作为代步,飞速朝着自家奔驰而去。

  一进郭府,郭业心中大为痛快,哐哐铛铛掀起天大的动静一边跑着一边叫喊着爹娘,想第一间将自己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他们。

  可谁知这么一闹哄,没把爹娘招来,去把康宝和马元举这两个一直在家中等候他消息的人引了出来。

  两人一见郭业,发现这厮脸上挂着绚烂的笑容,走起路来龙骧虎步,颇有人逢喜事精神爽,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

  随即,二人跑上前一左一右把住郭业的胳膊就往书房里拽,询问他谈判的结果如何。

  对于此二人,郭业自然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一五一十地将自己在县令顾惟庸的书房中之事都娓娓道了出来。

  当然也包括最后谈判的结果,自己捞了一个正九品的陇西巡检。

  见着两人还在消化着他所带来的信息,郭业不无得意地朝着马元举沾沾自喜臭显摆道:“马功曹,怎么样啊?小哥如今也和你一般无二,皆是正九品的朝廷官员了,哈,哈哈……”

  康宝也是哈哈大笑,蒲扇大掌猛然拍在郭业的后背上,赞道:“兄弟,好样的,以十六岁之龄博了个正九品,了不起!”

  被他这猛然一拍,郭业差点没踉跄得扑倒在地。

  不过马元举就没有康宝那般兴奋了,相反,脸上渐渐浮起愁容,对着郭业幽幽叹道:

  “错了错了,大错特错了。郭业,如果本官所料无措的话,你这次可真是上了顾县令和穆师爷的大当了!”

第138章 原来如此

  静,

  寂静,

  此时的书房寂静到连根针儿掉到地上都能听见声音。

  马元举这话真真切切地将郭业和康宝二人给惊住了,特别是郭业,一脸地不解望向马元举,嘴中喃喃道:“不可能,这可是顾惟庸那匹夫亲口允诺于我,难不成他还敢做那出尔反尔的龌龊事不成?”

  康宝也是不解地砸吧嘴叫道:“可不咋地?那顾惟庸可是堂堂七品县令,难不成说话就跟放屁一样吗?”

  马元举再次摇头,赶忙解释道:“不不不,你俩曲解了马某的意思。顾县令既然与你谈拢,许你九品巡检之位来换取你此次的守城大功,自然是不会轻毁承诺。不过郭业我问你,你是想在这九品巡检一职上有所作为呢?还是碌碌无为瞎混日子,终老在九品之位而止步?”

  郭业听着马元举这话更是觉得迷惑,怎么前言不搭后语呢?

  什么叫在九品巡检一职上碌碌无为混日子,终老在这个位置上到死呢,如今小哥想得通透,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做那人上人。

  甭管是后世还是如今的大唐盛世,到哪儿都一样,万变不离其宗,要想彻底掌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要做那掌握别人命运的人。

  否则永远都是别人眼中的蝼蚁。

  就连老子的《道德经》都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你想想看,连天地都这尿性了,更何况人乎?

  当即,郭业猛然豪气干云地挺起胸膛朗声说道:“马功曹说得甚话,郭业岂会因为区区九品巡检一职而满足呢?郭某风华正茂,九品?呵呵,正是我的垫脚石而已!”

  言下之意,九品巡检一职,也只不过是他正式进入大唐官场的试金石而已。

  听着郭业这话,马元举再次反问:“那如果你在巡检司处无法施展才华,寸功不能立,你觉得你郭业还能走多远?到了最后,还不是终生止步在这九品位上。你可知道县衙为何一直没有设立巡检司吗?”

  嗯?

  马元举最后这个问题算是彻底触动了郭业那根多疑的神经,刚才在顾惟庸的书房中,他也曾纠结于这个问题,现在重新被马元举翻出来提到,他再次疑问起来。

  一旁的康宝早就受够了马元举兜着圈子饶来绕去,不耐烦地插嘴道:“切,我郭兄弟刚才不是说了吗?你们穆师爷讲了,县衙一直找不到适合人选胜任这九品巡检一职,得亏了我郭兄弟的出现啊,不然这巡检一直还得继续荒废着。”

  嗤……

  马元举撇了撇嘴,不屑地讥笑了两声,双眼发亮地盯着郭业,问道:“郭业,你信吗?”

  废话!

  这话就是搁在顾惟庸书房,穆师爷讲出来的那会儿,他也是第一个不信。

  当即摇摇头,表示不信,然后真挚抱拳问道:“马功曹,直说了吧,这也是我心里的一个疙瘩。”

  马元举唔了一声,说道:“很简单,因为陇西县跟我们蜀中地带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便是多山少河,你自己想想,咱们陇西附近,除了离城二十里的岷江之外还有什么大河流?而岷江真是属于咱们陇西地界儿的吗?好好琢磨琢磨吧,郭业!”

  嗡!

  郭业脑子仿佛被一记重锤狠狠砸了一下,顿时耳鸣目眩。

  懂了,这下真懂了。

  巡检司的管辖范围是什么?

  那不就是水运交通吗?

  如果连江河都没有,你管个屁啊?

  至于那条岷江,郭业比马元举还要熟悉,因为岷江只是途经陇西县而已,并非全程都归陇西县管辖。

  霎时,

  郭业脑海中搜寻出了关于岷江的相关资料。

  岷江,长江上游支流,全流域均在蜀中一带(即四川),全程793公里。

  793公里,听着是够长,流域是够广的,可是分到陇西县这边,途经的也才二十来公里。

  只要出了这二十公里的陇西水域,根本就没郭业的巡检司什么事儿,因为下面就是巴蜀县,吴中县,还有其他各县的流域。

  他只是陇西县的九品巡检,根本无法插手其他县的岷江流域,也就是说,他真正的管辖范围,只有二十公里。

  岷江是全蜀中最为发达最为繁闹的水上交通运输渠道,可是他只能掌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二十公里的水域。

  仅靠二十里的水域,还能建个屁的功业?全是瞎鸡巴扯淡。

  现在,

  他彻彻底底的豁然开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9页  当前第1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14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初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