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初唐_分节阅读_第1195节
小说作者:牛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16-04-08 15:50:57

  “我这当然是有道理的。其一,在下当时身无分文,只能拿那块玻璃来抵船资。为了感谢二位的通融,卖给二位那块玻璃的价格,只有实际价格的一半!”

  “那顶天了,这些玻璃也不过是价值四万贯!”

  “其二,刚才我说的价格,是这些玻璃在波斯的价格,远渡重洋来到了大唐,价格翻一倍,不过分吧?”

  柴令文的声音渐小,道:“你这么说,也有点道理。不过那也才八万贯呀,你怎么要十万贯?”

  “其三,现在波斯和拂菻的商路断绝。可以预见,在最近几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有新的玻璃出现在市面上。物以稀为贵,再翻一倍岂不正常?”

  “这……”

  邓启斌道:“本来这些琉璃器皿,在下打算卖十六万贯钱的。不过,自从在下生病以来,多蒙二位的照顾。为了在下与二位的友谊,这才作价十万贯,相当于打了个六折,已经非常够意思了。”

  他这一翻说辞下来,要是一般人还真被他给绕晕了,似乎十万贯钱,买他这些玻璃器皿,还真是占了大便宜了。

  不过他面前这三位是什么人?

  梁二少,长安城梁百万之子,家学渊源。

  柴令文,霍国公柴绍之字,不爱做官爱经商,那是大唐的商业奇才。

  至于郭业,那就更不得了了,来自后世的网络社会,经历了商家个各种促销方式的轰炸。经过见过,岂会被邓启斌这种小手段所欺骗?

  郭业道:“不错,不错,启斌先生还真能说的。不过任你舌灿莲花,左一个翻倍,又一个翻倍,这些玻璃器皿也不值那么多钱。十万贯太贵了!”

  梁二少道:“你们外国有玻璃,我们大唐有琉璃。其实都差不多,不过是看个稀罕罢了。这种东西,要是比琉璃贵个一两成,还可以接受。但是贵这么多倍,啧啧啧……”

  他摇了摇头,道:“没人会买你的,您还是自个儿留着吧。”

  邓启斌闻言,满不在乎地说道:“在下确实不了解琉璃器皿的行情,不过却了解各位的心情。如果我没料错的话,几位对在下的琉璃势在必得。”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到:“所以,即便是价钱翻了几倍,在下依旧认为,这个价钱非常公道。”

  “这下你可猜错了!告诉你,你的这些琉璃器皿我们不买了!”

  “那在下就把这些琉璃器皿留着,你们随时可以改变主意。”

  邓启斌说得云淡风轻,似乎真的吃定了郭业等人。

  柴令文眉头一皱,恶狠狠地说道:“邓启斌,我们大唐有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以为看透了我们的心思,就要坐地起价。可要小心这钱,你有命拿,没命花!”

第1764章 油盐不进

  必须说明的是,柴令文可不是喜欢巧取豪夺之人。他经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仗着家里的势力为非作歹,一直都是按照商场的规矩办事。

  不过今天,这个邓启斌实在是太气人了,由不得柴令文不发火。

  要不是他延请名医,又派人精心照顾,这一场大病就能要了邓启斌的命。可以说,柴令文和梁二少就是邓启斌的救命恩人。

  结果呢?邓洋人不知恩图报也就罢了,还趁人之危,坐地起价,要把那些玻璃器皿,用几倍的价格卖给他们!

  小人!

  恩将仇报!

  这就是此时,邓启斌在柴令文眼中的印象,所以才说出了刚才的那番话。

  邓启斌却继续恬不知耻地说道:“在下还听说过大唐有句话,叫做买卖不成仁义在。您嫌我出的价高,不买也就是了。又何必口出恶言?再说了,这里是长安,天可汗的都城。”

  他略微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在下远在波斯,就听说了天可汗的名声。他英明睿智,执法公平而严厉。绝对不会允许贵族在他的都城之中为非作歹的。所以,我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郭业道:“长安城的治安,的确算是不错。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杀人越货之事每年也发生个那么三五件的。您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长安城的治安之上,嘿嘿……不怎么明智。”

  柴令文道:“天可汗再厉害,大唐人口亿万,他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别人不说,就说你吧,难道你一个外国人暴病而亡,还能惊动得了天可汗?”

  郭业补充道:“顶多惊动地方官,可巧了,鄙人就是长安城的地方官,长安令。”

  柴令文和郭业扮白脸,梁二少则扮起了红脸。

  他说道:“要不是我们,你早就病死了。那些琉璃器皿我们是一个子都不用花。难道我们救人还救错了不成?这样吧,我们也不少给你钱,两万贯怎么样?”

  邓启斌的脸色阴晴不定,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不好意思,我还是那句话,十万贯钱,或者一万两黄金,少一个子都不成。”

  “日!你还真是要钱不要命啊!”柴令文忍不住暴了一句粗口。

  “嘿嘿,恐怕不仅仅是要钱不要命,而且是要钱不要脸!他这完全是趁人之危。不仅仅是趁人之危,而且是趁救命恩人之危!太卑鄙了!太无耻了!”

  邓启斌道:“随你们怎么说,总而言之,要么你们拿钱买我的东西,十万贯钱,钱货两讫。要么冒着激怒天可汗的危险,杀人夺财。那也只能怪我命不好。要想两万贯钱买我的货物,不可能!”

  “你……”

  这家伙油盐不进,郭业等人还真拿他没什么好办法。大家都是讲究人,出言威胁已经是他们道德的下限了,总不能真的杀人夺宝吧?

  可是,就这么把十万贯钱给他?

  钱财倒是小事,这三位无论是谁,拿出十万贯钱来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但是,王八好当气难受呀!明明最多价值两万贯的东西,非要拿出十万贯钱来买,大家还真丢不起这个人!

  一时间,谁也不说话,现场的气氛无比的凝重。

  最后,还是郭业微微一笑,打破了僵局,他说道:“起斌先生,听说你来自拂菻?”

  “拂菻乃是你们大唐之人的叫法,我们一般自称为罗马人。”

  罗马这个称呼,对于玩过《文明》这个游戏的郭业来说,可是太熟悉了。在唐朝,西罗马帝国早已灭亡。那不用问,所谓的拂菻,指的就是历史上的东罗马帝国,或者说叫拜占庭帝国。

  他说道:“你们的首都,可是在君士坦丁堡?”

  “正是。您怎么知道?”

  “我不仅仅知道你们的首都在哪,还知道你们主要信奉东方人派正教会,可以简称为东正教!还知道你们那里和我们大唐不同,服色尚紫,一夫一妻,不准纳妾。”

  郭业对东罗马帝国如此清楚,还真把邓启斌给镇住了。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邓洋人本来就心里有鬼,猛然遇到一个深识自己故乡内情之人,怎么可能害怕?

  他强自镇定道:“秦国公学识渊博,在下佩服之至!关于在下的祖国,您还知道什么?”

  郭业脸一沉,厉声道:“我还知道,你在说谎!这些玻璃器皿根本就不是你的东西。说!你到底是偷来的、抢来的、还是骗来的?”

  他这话一出口,有如石破天惊,在场之人都是一愣!

  邓启斌的脸色先是一变,随即恶人先告状,高声道:“好你个秦国公,莫非强买不成,就要诬良为盗,好趁机夺取宝物?”

  “我当然不会诬良为盗。不过,我身为大唐秦国公,又是长安令,缉贼捕盗可是我的份内之事。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这些琉璃器皿真的是你的吗?”

  “那还能有假?你口口声声说,这些玻璃器皿的来路有问题,可有什么证据?”

  “证据我是没有,不过依据常理即可推断。刚才你也说过了,波斯和东罗马帝国商路断绝,怎么别人都没有玻璃,单单就你有?”

  “您这么怀疑,也太不讲理了。怎么我手中有稀有的玻璃就得是投来抢来的,不能是我自己的?”

  “你当然可以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不过,别人都没有这么贵重的琉璃器皿,单单你有。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家资豪富。我就奇怪了,这么富有的人,为何连两百贯钱的船资都拿不出来,要拿玻璃抵账?”

  “呃……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邓启斌刚要解释,郭业摆了摆手,阻止了他往下说。

  然后,郭业又说道:“就算钱财的问题你可以解释,那为何你上船不带任何一个从人?就算不带从人,同伴总得有吧?孤身一人,带着巨额的财富,登上了来历不明的商船。可是正常人所为?”

  邓启斌道:“秦国公,您误会了!其实,您这些问题,我都可以解释。”

  “哦?说来听听。”

  “在下是从东罗马帝国到波斯经商的。后来不慎得罪了波斯的权贵,被那人派人追杀。无奈之下,我才不得不拿了最贵重的东西,逃了出来。”

  他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如今我回乡之路断绝,波斯呆不下去,大食又是我祖国的仇敌。您说说,我不去大唐还能去哪?”

  郭业点了点头,道:“不错,说得合情合理,我还真挑不出你话里的毛病。不过,我觉得有一个理由,比你刚才所言,更加合情合理。”

  “什么理由?”

  “这个理由就是,这些琉璃器皿的来路并不光彩。你得到这些琉璃器皿之后,在波斯无处安身,这才不得已逃到了我们大唐的商船上。”

  “这都是您的猜测!咱们双方各执一词,难道秦国公就依此对在下定罪?难道在天可汗的治下,法官就是凭猜测断案?”

  郭业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我心知肚明。我也不和你做口舌之争。在我们大唐,你的行迹如此诡秘。我把你抓入府衙,严刑拷问,即便是天可汗得知,也不能说我做得不对。”

  “你……”这下子邓启斌真的有些害怕了。

  他说道:“秦国公,我可是听说了,您的家产至少有几千万贯。不用为了十万贯钱,就做得这么绝吧?”

第1765章 以德服人

  郭业道:“你放心,我是不会那么做的。刚才所言,只是告诉你一个可能性。我郭业一向是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好!以德服人好!”邓启斌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事实上,我们的确是想要你的这些玻璃器皿,但也不是非买不可。这点您可相信?”

  “我信!我当然信了。”尽管说着相信,但是看邓启斌的表情,明显有些言不由衷。

  郭业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拿出点真东西,想来你也不会服气。这样吧,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乃是一桩真正的宝物。您把这些玻璃器皿当成宝,但是在我大唐,其实也不算什么。待会我让您见识见识我们大唐真正的宝物。”

  所谓真正的宝物,指的当然就是如意杯了。这个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通的玻璃杯,来到了大唐以后,用处还真不小。

  它先是被天福和尚用来装神弄鬼,后来被郭业拿来忽悠五大士族。现在可好,又被用来震慑邓洋人。

  功夫不大,孙子善就把如意杯取了来。

  郭业把装着如意杯的木盒往桌子上一放,道:“启斌先生请看看,我们大唐的宝物,和您的这些玻璃器皿比起来如何?”

  邓启斌道:“这还是您自己打开吧,在下毛手毛脚的,把您的宝物磕了碰了可咋办?”

  “你可真够小心的,好吧。”

  郭业把木盒打开,道:“启斌先生请看!”

  如意杯重现天日,再次震惊全场!

  柴令文和梁二少也没见过如意杯呀,饶是以这两个人的见多识广,也被震了个不轻。

  柴令文道:“这是什么宝物,怎么如此晶莹剔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9页  当前第11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5/14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初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