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初唐_分节阅读_第1220节
小说作者:牛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16-04-08 15:50:57

  对于郭业这种重臣来说,更是如此。

  郭业微微一笑,道:“皇后娘娘不必赏赐微臣任何东西,只要您用了此物,就是对微臣最大的赏赐了。”

  “莫非你以为本宫没钱?难道本宫还需要你的施舍?”

  “皇后娘娘误会了,微臣刚才所言完全是发自肺腑!”

  “那也不行!算了,待会本宫赏赐给你十万贯钱吧。”

  郭业连连摆手,道:“不用,真的不用。微臣献上镜子,可不是贪图皇后娘娘的钱财,而是为了做一个广告!”

  “广告?这是什么意思?”

  “启禀娘娘,这个玻璃镜乃是微臣的玻璃工坊所产。此物虽好,但是成本颇高,价格昂贵。如何快速把此物卖出去,就成了微臣的一块心病。”

  长孙皇后冰雪聪明,瞬间就秒懂了,道:“所以,你就把主意打到了本宫的头上。有了本宫的带动,想必此物很快就会风靡长安城!这十万贯钱你很快就能赚回来了。”

  “正是如此。”

  听到了这个消息,长孙皇后不由得感到一阵失落,道:“本宫还以为此物你只献给本宫了呢。这么说来,其他后妃那边,你也都有赠送?”

  “微臣有此打算。不过其他人的镜子,可没有您的这个如此高大。事实上,您这块镜子还真是独一无二。就算有一万贯钱,也买不到这样的镜子了。”

  “哦?这又是什么原因?”

  “生产一尺见方的玻璃,和生产如此巨大的整块玻璃,难度差别非常大。微臣的玻璃工坊建成大半年了,这样的玻璃不过才有十来块。而且……”

  他苦笑一声,道:“用玻璃做成玻璃镜,也非常容易失败。这十来块玻璃,总共只有一块做成了玻璃镜,其余的全部报废。至少在一年内,是不可能出现比您这块更好的镜子了。”

  “原来如此,秦国公有心了。”

  长孙皇后又重新高兴起来,道:“既然你是要利用本宫给你做什么广告,那本宫也就不和你客气了。不过,总要赏你点什么东西才好,要不然也太失礼了。这样吧……”

  她眼珠一转,道:“本宫前些日子绣了一条绢帕,就赏给你吧。秋月!”

  “奴婢在!”

  “把本宫床边那个锦盒拿来,交给秦国公!”

  “是!”

  一条绢帕不值什么,皇后娘娘亲手所绣,更是足见荣宠,郭业也就不再推辞了。

  在他心目中,不就是一条帕子吗?宫人为将士缝制衣服,激励士气,古已有之,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等他把这个锦盒拿回家中,把锦盒打开,看到那条绢帕时候,才知道自己完全想错了。

  这上面绣的竟然是鸳鸯戏水!

  绢帕上绣着鸳鸯戏水十分常见,不过,作为皇后亲手所绣,并亲口所赠的物品,就非常罕见了!不,不能说罕见,应该说是绝无仅有。

  严格来说,这种绢帕只有李二陛下才有资格使用。

  郭业心中连叫了十几声“额的娘诶”,才战战兢兢地把那条绢帕在自己书房之内藏好。

  然后,他暗暗告诫自己,这件事只能拦在肚子里,不能告诉任何人!

  就让此事,成为自己和皇后娘娘的一个小秘密吧!

  一想到和如此佳人有了共同的秘密,他的心中又有些痒痒的!连续告诫自己几声,不作死就不会死,心情才渐渐的平复下来。

  ……

  实际上,郭业给长孙皇后的巨大玻璃镜,和现代社会的意义上的镜子还是颇有不同。

  所谓的纤毫毕现,那不过是长孙皇后自己的看法,在郭业看来,这种镜子的清晰度也就是那么回事。

  这些镜子的制作方法,实际上也并不复杂。

  简单的说就是在玻璃表面上紧贴一张锡箔,然后再倒上水银。

  因为水银能溶解锡,就变成了一层粘稠的银白色的液体。把这些液体晾干,一面玻璃镜就诞生了。

  这就是所谓的锡汞齐制镜法。

  在历史上,这种方法要在一千多年后,才由威尼斯商人发明出来,并且直接造成了此地的繁荣昌盛。

  不过,对于后世穿越而来得郭业来说,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想当初郭业交给了邓启斌不少化学物理知识,还真的没教他锡汞齐制镜法。这倒不是郭业藏私,而是当时他还真没想起来。

  从根本上讲,这也不算什么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只能算是一桩趣闻。

  后来,郭业被邓启斌摆了一道,没办法,要另开财源,偶然间才想了起来。

  ……

  玻璃镜子本身就魅力非凡,再有了长孙皇后和众位嫔妃的现身说法,迅速风靡了长安城。

  当然,由于此物价格十分昂贵,动辄就是几千贯钱,非达官贵戚、豪商贵贾不能用之。

  随着镜子的热销,郭业手里有钱,继续开始了打压平板玻璃价格的计划。

  但是到底如何定价,还真是一个大问题!

  邓启斌实在是一个妖孽一般的人物,这么长时间了,谁知道他把成本降低到了多少?

  最后郭业一咬牙,一狠心,把平板玻璃的价格降低了十倍,一尺见方的玻璃只卖两贯钱!

  郭业生产一尺见方的玻璃,都要五十贯钱。以两贯钱卖出来,那跟白送也差不了多少。按照现在的出货量,相当于把香水、香皂和镜子的利润,全部填了进去。

  事到如今,他也算是底牌尽出了。

  郭业暗暗琢磨,半年,再坚持半年,如果五大士族半年之内不显颓势,那就说明邓启斌已经把平板玻璃的成本,降低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那没办法,技不如人,也只能暂时打压平板玻璃价格的计划了。

  幸运的是,最坏的结果并没有出现!

  降价之后不到一个月,他派去五德钱庄的钱大开就回来复命,道:“启禀秦国公,小人幸不辱命,特来交令!”

  郭业大吃了一惊,道:“现在咱们和五大士族在平板玻璃市场上斗得难分难解,正是需要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你回来干什么?交令?交你个大头鬼呀!”

  “秦国公还请稍安勿躁,其实小人并不是主动回来,而是被五大士族遣散的。”

  “难道你暴露了?”

  “当然不是。告诉您一个好消息,五大士族已经遣散了玻璃工坊的所有伙计,这场商战咱们打赢了!”

  “才一个月他们就坚持不住了?这怎么可能?”郭业惊讶地问道,“五大士族怎么如此不堪一击?他们不是有邓启斌吗?”

第1800章 赏赐(1)

  才一个月他们就坚持不住了?太匪夷所思了!

  五大士族怎么如此不堪一击?

  他们不是有邓启斌吗?

  郭业一时间疑窦丛生,无法解开这谜团。

  究其缘由,这时间还要从半年前说起……

  那一夜,齐王府内。

  觥筹交错,莺歌燕舞,好不热闹!

  李佑手端酒杯来到了李泉的面前,道:“李家主算无遗策,郭业那厮果然中计了,实在是可喜可贺。小王敬您一杯!”

  “王爷实在是太客气了,在您面前,李某人怎敢担一个‘敬’字?此事能成,还要多赖齐王殿下洪福齐天。来,咱们共饮此杯!”

  把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李佑这才回归了本位。他挥了挥手,命令无关人等退下。一时之间,大厅之内,只剩下了他和五大士族的家主,以及国舅爷阴弘智。

  然后,他轻咳一声,道:“李家主实在是过谦了。想当初为了对付郭业那厮,勋国公张亮不知想了多少奇谋妙计,哪次没有本王给他撑腰?结果呢?次次都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说到这里,他轻叹一声,道:“难道本王的洪福齐天庇佑不了张亮,单单只能庇佑您?这个道理说不通呀!所以说,小王并无尺寸之功。此事能成,全是您一个人的功劳!”

  李泉道:“王爷此言差矣。就算是和运气无关,在这件事里,您自己的功劳也不小。”

  “哦?何以见得?”

  “昔日汉高祖曾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他顿了一下,眉头一挑,道:“难道这就能说明,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寸功未立吗?”

  李佑道:“那当然不是。汉高祖后面还有一句话,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故而能取天下。在孤王看来,能用人的高祖,比汉初三杰的功劳更大。”

  “还是的呀,高祖用三杰而有天下,您用我李泉打败郭业。这两件事,事不同而理同。齐王殿下您知人善任,怎么能算没有尺寸之功?”

  “这么说您是拿小王比汉高祖了?本王实在是愧不敢当!”李佑毕竟还是一个少年,闻听此言,高兴得脸颊泛红,连连摆手。

  李泉继续吹捧道:“齐王千岁切不可妄自菲薄,在您这个年纪,汉高祖还吃了上顿没下顿,连老婆都娶不上呢。您却已经官居齐王,手下人才济济。以李某人看来,您比汉高祖可强多了。”

  他这番话当然经不起推敲,细论起来,在十七八岁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混得比刘邦好。难道这些人都比刘邦强得多?

  不过,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佑听了这话,大感满意,道:“如果孤王是汉高祖,那李爱卿就是我的张子房了,咱们共勉之!对了……”

  他忽然眉头一皱,道:“虽然现在郭业已经中计,但是咱们还不能掉以轻心。此人狡如狐,狠如狼,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明白过来。咱们下一步究竟应该如何办,还要早作绸缪。李家主您怎么看?”

  李泉伸出了两根手指,道:“这次咱们之所以能算计郭业,主要有两个原因。以后如何办,还要从这两个原因下手。”

  阴弘智见李泉如此受李佑的器重,心中颇为吃味,讥讽道:“头一个原因,当然是您李大家主智深入海,比为陛下执掌不良人多年的勋国公张亮强的多了!”

  李泉微微一笑,道:“我们五大士族传承悠久,门第清华。李某人忝为陇西李氏的家主,不敢妄自菲薄,确实比那乡间老农出身的张亮,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阴弘智白眼一翻,道:“前一段的商战中,你们五大士族损失了千万贯的钱财!这件事张亮可是没插手,全是你李大家主的主意,这您又怎么解释?”

  “老夫又没说这次能够成功,全是我的功劳。这不是还有第二个原因吗?”

  “第二个原因就是洋人邓启斌了!您这只能算是因人成事!”

  李佑见李泉面色不善,连忙打圆场道:“小王明白了,要想让郭业翻身不得,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李家主言听计从。至于邓洋人嘛……本王要重重有赏!李家主,您看赏他点什么好呢?”

  李泉道:“不劳王爷赏赐,此事就由我李泉代办了!我这个赏赐,包管能让邓洋人心满意足,诸位交口称赞!”

  阴弘智冷笑道:“李家主这话可说得太大了一点,难道您的赏赐能比王爷的还好?”

  李泉道:“不敢说我的赏赐比王爷的好,只能说在下拿出来的东西,是最适合邓洋人的。他一定会非常满意,说不出来半个不字。”

  “那阴某人就拭目以待了!”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9页  当前第1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0/14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初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