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初唐_分节阅读_第1270节
小说作者:牛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16-04-08 15:50:57

  本质上,他还是那个弑兄杀弟的一代雄主,现在把皿煮议会提出来,有一天应了景,恐怕自己就要项上人头不保!

  想到这里,郭业苦笑道:“陛下乃是天子,至高无上。如果微臣能有能力限制陛下了,那不成了乱臣贼子了吗?根本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办法。”

  “要不朕再些一道诏书,宣布传位给太子……不行,也不妥当……诶,有了!”李二陛下眼珠一转,刷刷点点又写了一道圣旨。

  郭业接过来一看,好悬没吓晕过去。

  只见上面的大意是,朕受了奸臣劫持,难以自主。特发密诏给郭业,让他号召天下兵马,清君侧!

  到了此刻,郭业都怀疑自己与长孙皇后的事是不是发了,李二陛下准备用这道圣旨要他的命。

  他跪倒在地,道:“陛下,微臣跟您鞍前马后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您可不能这么害微臣!您这两道圣旨,都是要臣造您的反呀!”

  “你不愿意为朕去死?”

  “陛下,您这么说可就不讲理了。微臣是愿意为您去死,可也不是这么个死法。死有轻于鸿毛,也有重于泰山。为您这点事儿死,恐怕比鸿毛也重不了多少。明白说吧,臣还真不乐意。”

  李二陛下沉声道:“那朕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觉得无垢的嘱托,比鸿毛也轻不了多少?”

  “唉,陛下,您跟我抠字眼干啥。这么说吧,微臣愿意帮太子躲过各种明枪暗箭,也愿意帮太子讨您的欢心,更愿意教导太子当一个好皇帝,但是为了他和您对抗,我可不干!打死也不干!”

  “你……”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气,道:“秦国公,朕之所以要非要你制约朕,除了朕和无垢的感情以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什么原因?”

  “朕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朕一样,留下千古骂名。世人只知道朕弑兄杀弟,丧尽人伦,哪里知道朕有不得已的苦衷。”

  郭业道:“建成元吉首先意欲谋害陛下,您为了自保,不得已才反击。此事人尽皆知,陛下不要太过挂怀。”

  “不单单是如此,此事先皇也有不少责任。想当初,隋末天下大乱,天下英雄辈出。朕劝父皇起兵,扫平天下。父皇亲口对朕言道,若是能入长安,就立朕为太子。结果,最后立的却是建成。”

  这事郭业还真不知道,道:“那的确是高祖的不对。”

  “哼,如果单单是一次也就罢了。立了太子再废掉,也不是不行,何况是一个随口的承诺?可是你知道吗,他整整骗了朕三次!”

  “三次?”

  “不错,第二次就在我大唐立国之后不久,当时刘武周大举南下,长安城破就在旦夕之间。朕受命引军出征,临行前,父皇答应只要取得胜利,他就立朕为太子,可惜他又食言了。”

  “呃……第三次呢?”

  “第三次就是朕引军在外的时候,太子建成意欲谋反,发动仁智宫事变。他命令朕回来护驾,并且许诺给朕太子之位,可是,事成之后,他又反悔了!”

  郭业暗忖,如果说李渊的承诺,第一次还能用一时冲动、口无遮拦解释的话,第二次和第三次卸磨杀驴的意味也太浓了。

  他说道:“那玄武门的憾事,高祖的确要负不少责任。”

  李二陛下点头道:“所以,朕不愿意成为父皇那样的人,又担心自己把持不住,还望秦国公帮我,不让太子留下骂名。所有罪孽由朕一人承担!”

  “这……”郭业一嘬牙花子,道:“微臣还是不敢领命!”

第1869章 郭业的新差事

  “为什么?”

  “因为微臣的肩膀太小,扛不起这么重的责任。”郭业苦着脸说道:“不管您怎么说,这是与陛下您为敌,微臣不敢!”

  “朕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你还是要抗旨不尊?”

  “接了这份圣旨,日后就得与陛下为敌,难免一死。不接这份圣旨,就是抗旨不尊,还是得身首异处。您这不是难为人吗?算了,您要是实在气不顺的话,现在就把微臣砍了吧!”

  “朕砍你干什么?”李二陛下眼珠一转,道:“罢了,你不接旨,有人接。朕又何必在一颗树上吊死?此事朕找别人办。”

  郭业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道:“您想把这道圣旨给谁?”

  “这你就别管了。朕做什么事情,难道还要向你交待清楚不成。总而言之,你好好的扶保太子就行了,朕绝对不会动你的兵权。另外……”

  李二陛下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关于那个姜玉梅,你别以为朕会如何如何。既然是观音婢的意思,朕不会节外生枝的,你尽管把她收入房中。”

  这话还真不好回答,郭业只得点头道:“是。”

  李二陛下又道:“对了,朕没准你的先锋官之职,你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那当然没有。其实朝臣中用兵在微臣之上的大有人在,就算当不上这个先锋也没什么。只是江夏王的本事,微臣不太服气罢了,但也绝对谈不上对陛下有怨言。”

  “那就好。其实,即便江夏王如你所言,真的能力不行也无关大局。朕此次御驾亲征,准备以英国公李绩为行军大总管。江夏王你不服气,对于英国公你总没话说了吧?”

  李绩就是传说中的徐茂公,当真称得上是用兵如神。

  郭业道:“当然,英国公有破灭吐蕃之功。让他为帅,即便江夏王能力欠缺一些,也应无大碍。臣无异议。微臣就在长安城内,默祷陛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了。”

  “长安城内?那可不成!”李二陛下摇了摇头,道:“这此征伐高句丽,还少不得秦国公出马。”

  “陛下要微臣随您一起出征?让微臣干个行军副总管啥的?事先声明,您让我当副先锋可不成,我和江夏王不对付。”

  “不是让你随朕出征。说实话,现如今我大唐良将如云。秦国公你虽然用兵不错,但是在众多名将之中,你也仅仅能称得上不错罢了。秦琼、程知节、苏定方哪个都不在你之下。并不是缺了你就不行。”

  这话虽是实话,听起来可不那么入耳,郭业讪笑道:“那是,那是。”

  李二陛下又道:“但是,你有一桩本事,却是朝中的文臣武将,加在一块都比不上。这次朕还正好用到了你这桩本事。”

  “陛下……您指的是?”

  “当然是你的合纵连横之术!天竺女王能够自愿臣服我大唐,除了卫国公的大军以外,还有秦国公你的劝说之功。更别提你两次出使三韩,一次出使薛延陀,每次取得的成果都远远超过了朕的期望。”

  “这次陛下还想让微臣出使高句丽?”郭业一皱眉,道:“虽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但是谁知道渊男建那孙子会不会狗急跳墙?陛下,这个……不妥吧?”

  “哪里,哪里,不是出使高句丽。朕已经和高句丽开兵见仗了,你乃是朕的股肱之臣,朕怎放心让你轻身犯险?”

  “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准备让你出使契丹。”

  “契丹?这年头就有契丹?”郭业一惊,此话不由得脱口而出。

  他当然听说过契丹的名字,这就是历史上“辽”的前身。唐朝灭亡之后,契丹趁势而起,建立大辽。

  后来又由于石敬瑭献上了燕云十六州,让大辽越发壮大,足以与宋朝分庭抗礼。好吧,这话是给宋朝贴金了。事实上,契丹是一直压着大宋朝打。

  郭业一直以为,契丹的兴起,最早也是唐末的事情了。没想到,在初唐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成了气候,竟然入了李二陛下的法眼。

  当然,他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道:“呃……微臣的意思是,契丹还能对咱们大唐构成威胁?”

  “威胁倒也谈不上,总归是个麻烦。”然后,李二陛下高声道:“董顺,把朕的《天下全舆图》取来。”

  “遵旨。”

  功夫不大,董顺就抱着一张地图走了进来。

  李二陛下把地图展开,道:“你看,契丹就在这里,与咱们大唐和高句丽都有接壤。当然,现在他们还没有建国,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称为契丹八部。契丹先是臣服东突厥,后来又向我大唐称臣。”

  郭业看地图上,契丹的地盘还真不小,道:“现在他们的实力如何?”

  “也还算不错。总共人口大概是二十万,能动员出四万骑兵。”

  郭业知道这所谓的四万骑兵,也不过是四万牧民,真实战力,肯定比大唐的四万精兵差很多,道:“单单四万骑兵,也值得陛下如此重视?”

  “不,不单单是四万骑兵。你看地图,契丹的上边,还有一个奚。奚的实力和契丹差不多,他们两家国力贫弱,一向是共同进退。所以总共可以动员出八万骑兵。”

  “他们既然已经向咱们大唐称臣,陛下让微臣出使的用意是……”

  “勋国公传来不良人的消息,高句丽的使者已经到了契丹。契丹与奚已经有了联合高句丽对付我大唐之意。”

  李二陛下叹了一口气,继续道:“朕亲率十万大军,与高句丽的二十万大军争锋,还要攻城。此战,说实话,不是那么好打。如果万一契丹与奚出兵,断了朕的后路,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让微臣劝说契丹不要和高句丽同流合污?”

  “正是。如果能说动他们出征,与朕一起攻伐高句丽那自然是最好。如果说服不了,也没什么,只要他们两不相帮就行。”

  “微臣明白了。”郭业想了一下,道:“微臣觉得,契丹和奚实力弱小,现在还称不上我大唐的心腹大患。若是吞并了高句丽一部分实力,那可就不好说了。所以,最好还是让他们按兵不动。”

  李二陛下一摆手,道:“这事就全交给你了,出不出兵都行,总而言之一句话,在破灭高句丽之前,把他们稳住。”

  “遵旨!”

  “只要把这件事办好了,朕就算你大功一件。将来论功行赏,绝不在江夏王之下。”

  “多谢陛下。不过……若是微臣已经安排安抚好了两国,而您还没打下高句丽来,能否恩准让臣前往军前效力?”

  李二陛下脸一沉,道:“说来说去,你还不看好朕的本次出征?”

  “当然不是,微臣不服谁,也不敢不服英国公呀!微臣是想,这嘴皮子上的立的功劳,总不如战场上真刀真枪来得实在。还请陛下成全。”

  李二陛下这才面色霁,道:“好吧,朕答应你。不过你主要的任务还是劝服契丹和奚,至于军前效力一事,可来可不来。不可因为贪功,耽误了大事。”

  ……

  从李二陛下这里出来,回到秦国公府内。

  郭业不由得心事重重。他甚至暗暗怀疑,自己前两次把高句丽搅了个天翻地覆,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上,渊男建和渊男生、和渊男产内斗不止,才让唐军有了可乘之机。

  由于有了自己的介入,渊男产和渊男生已死,渊男建大权在握,毫无掣肘。竟然表现出了比历史上更强的能力。

  刺杀李二陛下,联络契丹。这两样成功了任何一样,都足以改变高句丽的国运。

  唉,早知道就不把他放回去了,这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另外,还有契丹,也真是让人头疼。

  以后这个民族,就会成为汉族的大敌,现在能不能想个办法,把他扼杀在萌芽之中呢?

  正在他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孙子善来报,太子驾到!

  郭业一惊,这孩子还不过十二岁,他来找自己有什么事?就算自己和他现在是同盟关系,这么大摇大摆的拜访,也不大妥当吧?

  这熊孩子,可别给自己出什么幺蛾子!

第1870章 讨喜的太子爷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其实,这话也不怎么准确,至少在现在的大唐,大概有两个半人,可称为君。

  这两个人,一个指的就是李二陛下,另外一个,当然就是长孙皇后。皇帝和皇后乃是敌体,实际上并无高下之分。

  另外,所谓的半个,当然指的就是太子李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9页  当前第12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70/14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初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