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初唐_分节阅读_第1335节
小说作者:牛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16-04-08 15:50:57

  “啥?你再说一遍?”

  “国内城的东门已被攻破,有一千弟兄冲进去啦!秦国公派小将来给您报喜。”

  “此言当真?”

  “在您面前末将哪敢撒谎?此事千真万确,但有半句虚言,您砍了我的脑袋去。”

  “好!好一个秦国公!好一个从没让朕的失望的秦国公!”

  李二陛下高兴地一拍几案,道:“这番秦国公可是为朕立了大功了!对了……江夏王此番也立功不小。秦国公就是你推荐的。请将不如激将,说得好,说得好呀!朕要重重赏赐于你!”

  李道宗苦着脸说道:“那您能赏多少?”

  “黄金千……啊,不,万,黄金万两,怎么样?”

  出一个主意就能得赏黄金万两,这个赏赐已经是非常丰厚了。但是对于李道宗来说,万两黄金,才不过是价值十万贯。跟他损失的六百万贯钱财相比,完全不成比例。

  但是,那又如何?

  总不能让李二陛下替他出这六百万贯钱吧?就算他老人家真的有这个意思,李道宗也不敢要呀!拿国库的钱填赌债,那不得被士林清流派喷死?

  貌似到了现在,能保住六百万贯钱财的唯一可能,就是秦国公实际上并没有攻破国内城。

  李道宗眼珠一转,道:“陛下,您别高兴得太早。我看这事儿呀,还真不一定。”

  “此言怎讲?”

  “您还记得辽东城吗?想当初庞孝泰将军用火药炸开了一段城墙,然后冲了进去。结果,最后不仅没破城,庞将军还战死于城内。前车之鉴在前,陛下不可不查呀。”

  “这……有道理。速传朕的口谕,要秦国公务必小心,遣一上将进城即可,不可亲临险地。”

  “是!”

  那名小校领旨刚要出去,另外一名小校又飞奔而至,道:“报!我军大获全胜,国内城四门全被攻克。秦国公已经入城指挥巷战了。”

  “四门全被攻克?”李二陛下也是知兵之人,道:“朕还从没听说过诈败败成这个样子的。江夏王,你说是不是国内城真的不堪一击?”

  “不可能!绝不可能!前几天咱们又不是没打过国内城,根本就啃不下来,怎么今天就如此不堪一击了?变化如此之快,我看其中必然有诈!”

  “有诈?”

  “不错。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看来他们为了杀死秦国公,是下了血本了。这下子,秦国公恐怕是在劫难逃!”

  “啊?那可怎么办?”

  “咱们现在即便做什么,恐怕也晚了。”李道宗叹了口气,道:“城内的消息传到这里,怎么也得半个时辰。秦国公若是真的中计,恐怕现在已经……”

  他话还没说完呢,又有小校来报:“除了城主府,秦国公已把残敌肃清!”

  “一派胡言!”李道宗大怒道:“国内城怎么也得有几万守军吧?别说几万人了,就是几万头猪给秦国公去抓。他能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内抓完?”

  李二陛下也觉得有点不靠谱,道:“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肃清残敌,的确是太夸张一点。秦国公为何发出如此战报?虚报战功可以理解,但是虚报马上就可以查实的战功,秦国公总不会如此不智吧?”

  “这……老臣也不知道。”

  李道宗的话音刚落,第三拨报信的使者又至,道:“启禀万岁,国内城已被秦国公全部拿下,特派小将前来,迎您入城!”

  “啊?这么快?好,朕这就出发。”

  李二陛下刚刚站起身来,就被李道宗拦住了,道:“慢!陛下,不可莽撞,谨防其中有诈呀!”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朕去看看不就行了?”

  “那……那也不成!”李道宗心思电转,脑洞大开道:“万一是秦国公与高句丽人勾结,要谋害您的性命呢!”

  李二陛下都被他气乐了,道:“胡说八道!秦国公和高句丽人勾结?亏你能想得出来。少说废话,随朕摆驾国内城!”

  “好吧……微臣遵旨。”

  一个时辰之后,李二陛下已经端坐在城主府中,喜笑颜开地接受者众将的恭贺。

  李道宗的脸上,却阴沉地仿佛能滴下水来。他说道:“秦国公,我就不明白了,您为何能这么快就攻克国内城?莫非城中有您早就安排好的内应?”

  “当然没有什么奸细。”郭业苦笑道:“实话告诉您吧,此次攻城,我完全用的是堂堂之阵,正正之师。只是派人四面围攻,国内城就一鼓而下了。”

  “郭业,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咱们都是知兵之人,你这番话就哄鬼去吧!”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不信的话,你可以问绛州侯,我派他主持了此次攻城。”

  薛仁贵就没胆子顶撞李道宗了,他说道:“启禀江夏王,实际上此次城破的原因,关键在于高句丽人,跟咱们怎么攻城倒是关系不大。”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江夏王以为,这国内城的守军到底有多少人?”

  “这我哪知道?两万到二十万都有可能。”

  “说出来都没人信,实际上此城真正的守军,不过是两千人罢了。咱们前两次试探着攻城,他们还能凭借精兵顶住。这下子四面围攻,城内守军过少的情况就暴露了。末将没费什么劲就轻取了国内城。”

  “两千人?这怎么可能?渊男建是疯了还是傻了?三京之一的国内城,只派了两千人防守?那不是笑话吗?”

  薛仁贵双手一摊,道:“这还真不是笑话,根据俘虏的口供,此城原来有兵四万。就在前不久,被渊男建抽走了三万精兵,守平壤去了。”

  “那还剩的一万呢?”

  “跑了!”薛仁贵道:“咱们的大军势如破竹,秦国公又声威显赫。守城的兵丁眼见守城无望,在咱们到来之前,就纷纷逃亡。而此城的守将,又是个糊涂蛋,根本就不加以阻止。”

  “所以最后只剩下了两千人?”

  “正是。剩下的这两千人倒是悍不畏死,诚心实意的为高句丽效忠。但是他们的人数太少了,最终还是被我军斩杀殆尽。”

  “就……就是这样?”李道宗只觉得胸口有些发疼,道:“照你这么说,只要发动一次总攻,无论是谁,都能把国内城取了?”

  “不错,江夏王果然聪明。”

  李道宗的脸上无比地难看,道:“这……这还有天理吗?渊男建怕死调兵回平壤也就算了,怎么国内城的城主也那么糊涂?他就不知道拦一拦逃兵?”

  李绩却道:“我却以为,此事未必是国内城守将糊涂。要是我处在他那个位置上,说不定会做跟他同样的决定。”

  “那是为何?”

  “国内城大部分人都被吓破了胆了,把他们强留下来,很可能在守城的时候帮倒忙。相反,若是只留下敢战之士,说不定还能多守两天呢。”

  “哼,到了最后,还不是被咱们唐军一股而下?”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李绩道:“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国内城的情况来看,高句丽人已经兵无战心,无论守将是贤是愚,城池是否坚固,都改变不了大局。”

  李二陛下眼前一亮,道:“两军交战,攻心为上。既然如此,那岂不是说明,我军必胜,灭亡高句丽指日可待?”

  众将一齐拱手,高声道:“臣等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第1955章 佳人已逝,情债难还

  城主府内喜气洋洋,但唯独两个人的脸色不大好看,与周围的气氛格格不入。

  其一,便是江夏王李道宗,他输了个倾家荡产,那能高兴得了吗?

  其二,就是百济武王扶余璋了。他脸色有些发白,跪倒在地,道:“陛下,小……小王有本启奏。”

  李二陛下早就注意到他这副模样了,心中暗暗冷笑一声,道:“带方郡王有话请讲。”

  “渊男建弑君弑父,人神共愤。幸得陛下替天行道,出兵讨伐。我百济不才,也愿附骥尾。现如今有水军两万已经集结完毕,只待陛下一声令下,就可出兵讨贼。”

  “水军两万?”李二陛下眉毛一挑,道:“如果朕没记错的话,你那两万人,不是早就准备好了吗?”

  “呃……微臣的水军,并不擅长陆战,所以才一直没有与您合兵一处。攻下国内城之后,大军就该横渡鸭绿江了,势必得跟高句丽发生水战,这正是我百济水军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哦?是吗?多谢带方郡王的好意。”李二陛下道:“不过,我大唐有水军四万,足以战胜高句丽的水军您那两万水军就不必触动了。”

  扶余璋道:“那怎么能行?小王的水军虽然比不得您的大军能征惯战,但是对于陛下的忠心可是一般无二,还请陛下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要冷了忠臣之心。”

  张亮冷笑一声,道:“忠心一般无二?那号令呢?你那两万水军,到底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到时候号令不一,进退失据,恐怕还不如没有呢!”

  “当然是听勋国公的。”扶余璋道:“这两万人勋国公可以任意驱使,完全听您的号令。”

  “真的假的?”

  “小王可以把这支水军的兵符令箭完全交给您。但有不服将令者,勋国公尽管军法处置。我百济绝无二话。”

  李二陛下道:“既然如此,那就如带方郡王所愿。两军会师鸭绿江,百济所有将士划归勋国公指挥。”

  扶余璋大喜,道:“多谢陛下。那微臣这就去安排?”

  “准。”

  等扶余璋走了,张亮道:“陛下,高句丽水军孱弱,咱们大唐的水军足以应付。百济的两万水军,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您又何必答应扶余璋?”

  李二陛下微微一笑,道:“你说百济非要他们的水军参战,到底是什么用意?”

  “当然是对咱们大唐示好了。”

  “这么说,也对也不对。他这一方面是示好,另外一方面,也是试探朕对百济的心思。如今高句丽亡国在际,那咱们唐军下一步会怎么办?是回国休整,还是继续南下攻打百济?”

  张亮道:“如此说来,扶余璋的小心思还真不少。但他既然对咱们大唐有戒备,前些日子又为何赠送宝铠?”

  “赠送宝铠和臣服大唐可是两回事。”李二陛下道:“他先送宝铠,是被咱们的军威所震。这次送兵,同样是被咱们的军威所震。至于说诚心臣服大唐,哼哼……”

  “怎样?”

  李二陛下轻叹一声,道:“在扶余璋的心里,恐怕从来没有过这个想法。要不然那两万水军,他早就该送来了。擅长不擅长水战,该怎么用,朕难道不懂吗?”

  “那咱们怎么办?”

  “当然是先灭高句丽再图百济。他扶余璋伪装的再好,也难骗过朕的眼睛,现在不过是和他在虚与委蛇罢了。过几年,朕把百济灭了,全部贵族迁至大唐内地,到了那时候再谈让百济臣服吧。”

  ……

  ……

  三日之后,大军已至鸭绿江畔。大唐水军四万,百济水军两万,总共有六万水军,战船上千,遮天蔽日。

  至于说高句丽人的水军,估计不过是一万左右。至于战船,更是与联军没法比。

  无论大唐还是百济,都是水军大国。至于高句丽,则从来不以水军闻名。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若是打起来,高句丽的水军,简直是给联军送菜,绝无幸理。

  所以,当天晚上,唐军上下非常轻松。准备第二日一早,就发动进攻,彻底摧毁高句丽的水军,然后兵围平壤,彻底解决高句丽。

  唯有郭业,直觉上却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这就把高句丽灭了?也太容易了吧!

  这还是历史上那个隋炀帝三征,李二陛下两征,最后李治又派兵打了好几次的高句丽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9页  当前第13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5/14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初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