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初唐_分节阅读_第235节
小说作者:牛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16-04-08 15:50:57

  显然,

  这是给自己造势,立威。

  这是在告诉长安来的顺公公,西川,不能没有郭大人!

  很是肆无忌惮地提醒顺公公及众人,西川一带横行出没的马贼,甚是敬畏郭业郭大人。

  王伯当这招确实玩得漂亮,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此时,受惊过度的顺公公悠悠缓过来神儿,看着郭业的眼神明显充满了佩服。

  啧啧,郭小都护如此年纪,竟然在西川这种沙匪马贼频频出没的贫寒之地,有这么高的声望。

  而且此人还能吟上一手好诗,之前真是看走了眼啊。

  顺公公的心中多少有了些,有眼不识金镶玉的懊悔。

  暗暗打定主意,这一路上定要跟郭小都护好好相处一番,这种人将来定是前途无量啊,现在一番人情,将来必是一份香火。

  不仅顺公公,就连他手底下那些刚才被数百马贼围拢威压的仪仗士卒,看着郭业的眼神明显跟之前大不一样了。

  哪里还有之前赶路时,自恃来自长安的那种骄横样儿。

  唯独苏定方一脸疑惑,心中不解道,这小子明明刚平定西川不久,这些马贼何来的敬畏之心?

  不解不解,甚是不解啊。

  郭业见着烽火台中的众生相,心中得意了一番,奶奶的王伯当,这双手互博之术玩得漂亮啊,哥们受了你这情,定不会忘记你我之间的约定。

  而后进来烽火台后,朝着顺公公与苏定方点头致意,与其他众人笑声说着虚惊一场,一场误会云云。

  最后很是装逼地说了一句:“唉,这西川之地不像中原,民风太过彪悍。本官一日不在都护府坐镇,生怕出了什么乱子来。这次去长安,定要早去早回。”

  顺公公轻笑一声,满是和善地附和道:“是极是极,郭大人言之有理。”

  苏定方看着顺公公的热情明显从他的身上,直接转嫁到了郭业的身上,不由有些吃味,心中酸酸地嘟囔了一句:“狗日的郭业,小小六品骁骑尉,可真能装啊!”

  在他眼中,此时郭业的这番话,奏是村委书记的命,却操着国家总理的心。

  夜幕已下,外头风沙漫天,哀嚎连连,烽火台中却是篝火冉冉,暖意融融。

  此时,有酒有肉,气氛也甚是融洽,自然又是一番欢饮共乐。

  一直歇到天明,众人才离开烽火台,继续向前赶路……

  经过昨夜的横生枝节,加上顺公公的有意配合不再矫情,接下来的赶路速度明显有所加快。

  两天后,众人抵达原苏定方率兵镇守之地——玉门关一带。

  在玉门关小做休整,补给了一些淡水与肉食口粮,又重新踏上北上的征程。

  离开玉门关,出了河西地带,再向北上,连着近十天马不停蹄,不再耽搁,郭业一行人安然抵达朔方道一带。

  进了朔方道区域,走了小半天的官道,直到晌午时分,他们才进入了朔方道治所——灵州郡城。

  进入灵州郡城之后,郭业可算长了见识,一边听着见多识广的苏定方向其介绍灵州郡城的情况,一边欣赏着不同于蜀中风情的西北风土。

  一路上走马观花,巡游在宽广的郡城街面之上。

  到底还是顺公公的招牌好用。

  灵州刺史听闻有朝廷内侍上差路经灵州,早已派人来寻他们,并将他们领进了灵州郡的驿馆,以作歇脚之处。

  入了驿馆,顺公公一路风尘累得够呛,在下属的随同下前往了房间歇息。

  而郭业则是与苏定方二人梳洗了一番,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带着赵九丑一道,出了驿馆。

  趁着在灵州小住一天的机会,好好逛逛灵州这座古城。

  谁说逛街是女人的专利?郭业逛着古城,见识着灵州独有的风土人情,早已有些流连忘返。

  特别是身边还有一个好的导游——见多识广的苏定方。

  耳边不时冒泡着灵州二字,郭业耳根发痒,貌似想起了什么。

  突然驻足脚步,朝着解说不停的苏定方打断一声,古怪地说道:

  “等会儿,苏郎将,我怎么觉得灵州郡城这么耳熟呢?你等会儿,先让我好好琢磨琢磨,哥们好像想起了一些事儿。”

  ……

  ……

  想了好一阵子,苏定方和赵九丑两人还真在路上陪他站了一阵子。

  啪!~

  郭业拍了下脑门额头,恍然大悟地咦了一声,然后问着身边的赵九丑道:

  “九丑,今天是三月初几?”

第293章 灵州意外

  “九丑,今天三月初几来着?”

  言罢,好似有话要说一般,等着赵九丑的回复。

  赵九丑满脸鄙视,淡淡地说道:“三月中我们便启程离开西川图瓦城,紧赶慢赶花将近十天,咱们才到的灵州。你说现在三月初几了?”

  晕!原来已经快三月底了。

  听完赵九丑的回复,郭业脸上一阵儿臊得慌,奶奶的,这日子过得可有够糊涂的。

  而后一阵儿喃喃自语:“三月底?那事儿是三月初,三月中,还是三月底发生的呢?靠,具体什么日子我也记不清了。应该是来晚了吧?”

  郭业的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赵九丑早已见怪不怪,但身边的苏定方不懂啊。

  以为这小子又卖弄起什么玄机来,于是问道:“发生了何事?”

  郭业面带期翼之色,眼神多少有些雀跃,但是话到嘴边又吞回了喉中,硬是生生说不出来。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无从出口,不知如何说起。

  随即将话头给掐在了心里,摇头憨笑道:“没,没事儿,刚才瞎想起一些事儿来。”

  “神经!”

  这下,连苏定方都对他不由鄙视起来了,一惊一乍,不是神经是什么。

  郭业心中那叫一个有苦说不出啊,只得嘿嘿尴尬地笑着,随手指了路边一家酒肆,转移话题说道:“嘿,我可是听说灵州的烧刀子是出了名的烈酒,咱们路过灵州不尝上两口,可有些划不来哈。”

  苏定方收起鄙夷,不过摆出一副少见多怪的神情,哼哼道:“灵州名酒烧刀子,入口烈入喉醇,可是咱们各地戍边军的至爱。而路过灵州仅仅喝烧刀子还不够,你小子就少见多怪吧!”

  “吹得跟真事儿似的,我听你在这儿吹牛逼,那才叫少见多怪!”

  郭业不由一阵不服气苏定方的倚老卖老,直接朝着酒肆进了去。

  苏定方见着郭业连栽两次面儿,连吃两次憋,难得快意一回,追在后头哈哈大笑。

  三人进了酒肆后,上了二楼找了一处靠窗的位置,叫来跑堂伙计,直接点了三坛烧刀子,再切上三斤熟牛肉佐味儿下酒。

  伙计见着三人虽然穿着便服,但是郭业和苏定方身上那种气势不是随意就能掩饰掉的,立马恭敬哈腰地奉承回应起来,态度极为恭敬。

  要完酒菜,伙计刚要转身走,却被苏定方叫住了退路,然后冲着郭业哼道:“这回让你小子瞧瞧,什么才是灵州特色。”

  随后从袖中掏出一小锭的银子,约莫五两重,冲着伙计吩咐道:“去,给大爷们叫上几个会耍秦腔的娘子来,让咱们这位小哥听听,什么是灵州特色。”

  而后又从袖子里摸出一小块儿碎银,塞到伙计手中,说道:“麻溜儿地去,大爷赏你的。”

  伙计陡然碎银握爪心,本就恭敬万分,此时连着哈腰受宠若惊般飞奔下了楼。

  秦腔!

  灵州,又名灵武,可不就是今陕西甘肃一带?

  郭业恍然大悟,苏定方说得原来是这个地方特色啊。

  一阵无语,若非苏定方提及,自己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只得服了气。

  不一会儿,三坛封泥未启的烧刀子和几斤切好的熟牛肉一一端了上来。

  好酒上桌,苏定方不磨叽,直接拎过酒坛撕开封泥,坛子对嘴咕咚咕咚喝了三大口。

  “啊……啧啧,真他娘的够味儿!”

  苏定方抹了抹嘴角的酒渍,大赞一声,对着郭业说道:“这烧刀子啊,要跟我这么喝,你那一杯一杯小酌,跟个娘们儿似的,那叫女儿红,哪里是烧刀子?咱们戍边军中的儿郎们哪里会这么喝酒?”

  郭业启开封你,刚想倒在杯中,却被苏定方这么一数落,顿时一阵气急。

  奶奶的,今天哥们是踩你尾巴了?咋就事事儿挑刺哩?

  烧刀子咋的?戍边军常喝得酒就牛掰啊?

  敢情这烧刀子在苏定方嘴中,倒成了军方指定唯一特供酒似的,牛逼轰轰。

  不过入乡随俗,他也学着苏定方的样子,拎起酒坛对着嘴,径直咕咚咕咚猛灌饮起来。

  奶奶的,当真不枉烧刀子之名。

  入口烈,入喉醇,进了肚中转三回,小腹丹田处竟然一阵儿烧得慌。

  “咳,咳咳咳……”

  由于喝得急促,郭业一口气没顺过来,连连咳嗽起来。

  一旁的赵九丑见状,忙起身在他后背轻轻拍打起来,助他顺气儿。

  显然,这下可在苏定方面前出了丑!

  这是郭业今天第三次在苏定方跟前栽了面儿。

  果然,苏定方又是一阵儿得意地哈哈狂笑起来,听着甚是豪迈,不过听在郭业耳中就有了几分刺耳和跌份儿。

  心下也不好跟苏定方发火,只得冲着楼下火气十足地喊道:“小二,死哪儿去了?那唱秦腔的娘子怎么这么久还没来?”

  噌噌噌……

  刚才那个收了小费的伙计火急火燎地小跑了上来,哈腰来到郭业跟前,一脸委屈为难地说道:“这位小哥,唱秦腔的娘子是叫来了,可是,可是……”

  旁边掏银子买唱的苏定方听着也不乐意了,喝骂道:“可是什么?莫非嫌大爷给的银子不够?你这灵州地界儿唱小曲的娘子什么价?”

  出门在外,就好个面子,谁都一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9页  当前第2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5/14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初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