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奋斗在初唐_分节阅读_第683节
小说作者:牛凳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5.06 MB   上传时间:2016-04-08 15:50:57

  长孙无忌面色一滞,随后摇头笑道:“韦大人,别冲动,现在也只是赵飞轩的一面之词嘛。毕竟崔尚书乃是一部尚书,本官不相信他会作出如此天人公愤之事啦。哈哈,现在性命攸关,赵飞轩肯定胡言乱语当不得真啊。是吧?”

  “我看未必吧!”

  一直淡定犹如垂钓老叟的虞世南终于发话了,他微微拱手向审案的韦挺三人拱手说道:“三位大人,老夫冒昧打扰一下,老夫这边有个人也许对此案有所帮助!”

  长孙无忌勃然大怒,骂道:“虞世南,大理寺公堂岂容你扰乱打断?来人呀……”

  “等等!”

  “且慢!”

  韦挺和于得水两人相继出声阻止长孙无忌,纷纷说道:“既然对本案有所帮助,长孙大人就莫要去追责虞老大人了,大家都是一心为了破解此案,还冤者一个公道,还死者一个真相嘛!”

  “没错!”

  翘着二郎腿奉旨看戏的江夏王李道宗这时也吱声儿了,他有些不耐烦地看了眼长孙无忌,口吻有些咄咄逼人道:“长孙大人,既然是本案的关键人物,虞老大人有如此热心,见见又有何妨呢?莫非你在害怕些什么?”

  奉旨而来的李道宗虽然不是堂审官,但是口衔圣旨貌似说话最有份量,连他都这么说了,长孙无忌纵是想要阻止也是回天乏力。

  不一会儿,虞世南就带着随从押进来一名商贾模样的人物。

  只见在商贾一进堂中,赵飞轩便第一眼认出了他,满脸愕然地喊道:“是他,是他,就是他,崔尚书就是让这人给我提供劣等石料与木材。”

  嘭!

  那商贾径直跪在地上,匍匐颤身喊道:“诸位大人,小人知罪,小人一切都会从实招来。不过小人也是奉崔尚书之命行事啊,我这儿有与崔尚书的往来书信,信中就有他亲笔授命我如何行事。”

  说着,这商贾从怀里掏出一沓信函,捧过头顶交到了身边的一名衙役手中。

  衙役接过书信呈上堂,供长孙无忌和韦挺三人过目,就连李道宗都起身走过去抄起书信查验了一番。

  很快,一切都水落石出!

  韦挺率先喝道:“无耻崔鹤年,此时不缉拿归案,更待何时?”

  于得水叫道:“来人,速速去捉拿崔鹤年!”

  江夏王李道宗额外吩咐了一声:“切记,要活口,也许挖出崔鹤年还能挖出更大的黑幕来!”

  说完这句话,李道宗似有意似无意地瞟了眼长孙无忌,好像意有所指。

  长孙无忌心里咯噔了一下,默不作声,仍旧板着一张阴沉的脸。

  这个时候,虞世南走下堂去来到郭业身边,故作大声地说道:“益州侯,真金不怕火炼,区区魑魅魍魉邪魅作祟,始终不能毁你半分。清者自清,看来你是受了冤枉了。不过你放心,老夫纵是拼上一死,也会请求皇上为你主持公道!”

  说完,他也狠狠瞪了一眼堂上的长孙无忌,仿似挑衅着长孙无忌的心里底线。

  郭业笑了笑,很是配合地朗笑道:“多谢老大人为我主持公道,多谢韦尚书,于大人为郭某主持公道,更是感谢江夏王奉旨前来为郭某主持公道。”

  这里面,唯独缺了感谢长孙无忌这个主审官。

  郭业看着长孙无忌笑而不语,约莫盯了一小会儿,才缓缓说道:“郭某年轻吃点苦也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如江夏王所言,能够通过崔鹤年,挖出幕后真正的元凶,并将他们一网打尽,那才是真的还活者一个清白,还死者一个公道!”

  长孙无忌感受到了郭业目光中的敌意,也听出了郭业话中藏刀,不过他仅仅冷冷一哼,没有多做赘言。

  约莫过去了半个时辰,突然一众衙役返回大理寺,进了公堂之上,并没有崔鹤年的身影,貌似空手而归。

  其中一名领头的衙役声色慌张地喊道:“禀报诸位大人,我等去晚了一步。一个时辰前,礼部尚书崔……崔鹤年,畏罪自杀,悬梁自尽了!”

  “什么?”

  “怎么会这样?”

  “这……这怎么可能?”

  韦挺、于得水、虞世南、就连李道宗都闻言面色骤变,纷纷惊呼不敢置信。

  这个时候,郭业眼尖地发现长孙无忌竟然胸口依稀松了一口气般,紧锁着的眉头也徐徐舒展开来。

  麻痹,郭业气得暗骂一声,莫非他早就察觉异样,预料到今日的不对劲,所以提前设计好了后招儿?

  “哈哈哈哈……”

  霎时,郭业心中一股怨气冲天而出,仰天长笑怒斥道:“长孙无忌,高老大人死不瞑目,正睁着眼睛在天上看着你呢。长孙无忌,你不当人子啊!”

第918章 结案

  长孙无忌本就心中有鬼,现在被郭业这么直截了当地戳穿,甚至赤裸裸地诅咒恐吓,顿时吓得脸色煞白,仿佛后背真的有一双眼睛在冥冥之中盯着他一般。

  嘶……

  后背猛地升起一股子刺骨寒意,他冷不丁打了个激灵,心里发虚地怒斥道:“郭业,你放肆!来人呀,将他,将他……”

  “将他”了半天,愣是不知道如何处置郭业了。

  因为事实就摆在眼前,郭业如今已经洗刷了清白,根本无法将他治罪问责。

  既然如此,长孙无忌就拿他没辙,半点法子也没有。

  这时,虞世南这个老于世故的老狐狸也连连跟郭业打着眼色,示意他不要再和长孙无忌意气之争,犯不上让长孙无忌拿了口实。

  郭业自然会意,随着崔鹤年的畏罪自杀悬梁自缢,那么一切内幕就随着崔鹤年之死而断了线索,也就是说,尘归尘,土归土,人死如灯灭,随风一阵吹。崔鹤年都死了,自然再也没有人会将长孙无忌给牵扯出来。

  至于崔鹤年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悬梁自缢,郭业用脚趾头想想也能想通,始作俑者无外乎就是长孙无忌。

  崔鹤年一死,一切戛然而止,无论是壮士断腕也好,还是弃车保帅也罢,至少,长孙无忌已经将自己撇清了。

  郭业也只能强压着心里这口怨气,冷冷说了一句:“长孙无忌,人在做,天在看,丧尽天良者,自然会有天收!只可惜了高老大人,含辛茹苦养了某人,谁知最后养了一头白眼狼。可怜了……”

  这话长孙无忌何尝听不出来其中的明嘲暗讽之意啊,众目睽睽之下被郭业连番指责与嘲讽,而且还被冠了“养不熟的白眼狼”之称呼,长孙无忌脸上岂能挂得住,当即又是恼羞成怒地叫道:

  “郭业,你再胡说,信不信本官进宫参见陛下,参你一本?污蔑当朝宰辅,你该当何罪?”

  郭业耸耸肩,不屑道:“要打小报穿小鞋,我随你便!呵呵,你长孙大人这种事情还干得少了?有个当皇后的妹妹,多大的招牌啊,吓死个人了!”

  长孙无忌再次动怒,气得走下堂来,怒指:“你再说……”

  “好了,别吵了!”

  江夏王李道宗一声断喝,挡在了长孙无忌与郭业之间,斥道:“一个当朝宰辅,又是皇亲国戚爵封国公,一个礼部侍郎,又是当朝开国侯,竟然在公堂之上如泼妇骂街你来我往的,成何体统?长孙大人,既然崔鹤年畏罪自杀,那么这案子就尽快做个了结吧。皇上还等着本王进宫回禀案子的结果呢。要吵,你们出了大理寺再吵,别瞎耽误本王的功夫。”

  李道宗开了尊口,郭业这才偃旗息鼓,以清白之躯离开公堂中央,走到了虞世南的身边。

  要说公堂之上除了郭业之外,就数李道宗最是憋气,他今天可是奉了皇帝的旨意前来旁听此案。

  而且这件事情皇帝也给他透过口风,今天堂审必然会奇峰突起,长孙无忌肯定会被崔鹤年供出然后牵涉其中。

  皇帝的心思李道宗怎么会摸不透?对方想削弱关陇世族的力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身为皇族,自然与皇帝站在统一战线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为此,他今天还特意将自己江夏王府的侍卫统统带了出来,就在大理寺外随时待命。

  他预想到很好,到时候只要崔鹤年拔出萝卜带出泥,将长孙无忌供出来,他便直接摔杯示警,哗啦啦王府侍卫如潮水般涌进来,将这厮拿下!

  可是,他妈的,真是晦气,最为关键的崔鹤年居然挂掉了!

  李道宗不仅憋气,也犯起愁来,这一会儿进宫怎么跟皇上交代啊。

  少不得又要惹来李二陛下的一阵龙颜大怒,城门失火,自己肯定也要被殃及池鱼了。

  烦!

  烦躁!

  李道宗见着长孙无忌还磨磨叽叽,不由仗着自己是皇族的身份将怒气撒到长孙无忌身上,叫嚷道:“长孙大人,你到底还有完没完?快点结案吧,本王还要赶着进宫。”

  这语气,当真是颐指气使,压根儿就不当长孙无忌是颗葱。

  长孙无忌心里那个气啊,感受着公堂之中的气氛,越是感受越是觉得简直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货色。

  好歹也是赵国公,好歹我也是当朝尚书右仆射,好歹我也是皇后的亲哥哥,你们连一点尊重都没有?

  先是郭业对自己大呼小叫骂骂咧咧,再是李道宗对自己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催促,长孙无忌的脸色,又绿了!

  不过随着崔鹤年一死,他的心里现在也踏实了不少。只要保存下实力,没有因为崔鹤年而被人拔了关陇世族的根基,那就是最大的赢面。

  至少,在长孙无忌看来,这一仗,他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变数跟击倒,就是赢了。

  因此,他暂且忍下了李道宗的奚落,他隐忍地走回公堂之上,与韦挺和于得水嘀嘀咕咕商议了一番。

  最后三人一致通过,拿出了最后的结案。

  不过他今天说得口都快干了,所以就将宣判这事儿交给了韦挺。

  只听韦挺义正言辞地宣布道:“此案首犯崔鹤年畏罪自杀,人已死,便不予追究了。而事已查明,霍国公与益州侯二人乃是含冤受屈,自然无罪释放。如何补偿两位,这些轮不到我等僭越作主,自有皇上会定夺。咳咳……至于堂下从犯赵飞轩,虽然受崔鹤年唆使蛊惑,期间更是受了崔鹤年的要挟恐吓,但始终是铸成大错,累及无辜性命枉死多大成百上千人。所以,三司会审一致判定赵飞轩——”

  韦挺说到这儿故意停顿了一下,为了更好的营造气氛,他故意拖延住不说,看了眼四周在场诸人。

  果然,所有人都将目光齐唰唰地对准了他,赵飞轩更是一颗心悬到了嗓子眼儿上,巴巴儿地盯着韦挺。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之后,韦挺清咳两声,继续宣布道:“正所谓国有国法,大唐律例之前不容半点徇私。赵飞轩,罪无可恕,百死难赎其罪,纵是五马分尸车裂之刑亦不为过。不过念其最后道出实情,洗刷了霍国公与益州侯的清白,故三司会审一致判处赵飞轩死刑,斩首示众,留其尸首交于家人入土归葬。三日后,长安郊外刑场行刑。”

  轰~

  赵飞轩明知自己死罪难逃,但是听闻这个消息之后脑子还是立马一片空白混沌,整个人仿佛被抽掉了骨架一般,软瘫如一坨烂泥般倒在地上。

  在场诸人纷纷抱以了冷漠的眼光,没有一人同情他,可惜他。毕竟要还死者一个公道,皇陵倒塌死伤数千人,赵飞轩不死,如何服众?

  很快,长孙无忌便通过公堂后面的一条小道先遁走了。

  随后是韦挺、于得水、李道宗等人纷纷离去。

  那名早已注定一死的商贾也被押下了公堂。

  紧接着,几名衙役将有气无力虚脱了一般的赵飞轩给架了起来,拖下了公堂,先行关押回天牢,等待三日后的问斩。

  郭业看着赵飞轩被拖下去的情景,不由一阵唏嘘摇头,想要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剩下只有惋惜之情。

  旁边的虞世南看出了郭业的心思,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道:“这种人死不足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罢了,他若不死,国法岂能服众?好了,赶紧回去吧,好好休息几天,然后随我进宫见皇上。你这些日子受的冤枉遭的罪,皇上自然会给你一个公道。”

  郭业哦了一声,忽然有些提不起兴致来,郁郁寡欢地走出了公堂。

  大理寺外,王八斤和张九斤早带着一干侯府亲兵在等候,又是备了轿子又是备了马车,一早就准备来迎接郭业回府。

  一见郭业出来,自然是欢天喜地庆贺了一番。

  很快,郭业便舍了轿子,乘坐着马车下令回家,他也着急回家见秀秀。

  想必这些日子,也把她着急坏了吧?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时间,郭业一行人马便进了太平坊,到了益州侯府门口。

  马车一停,郭业还未钻出车来,王八斤便掀开车帘,面有难色地冲郭业禀报道:“侯爷,咱们家门口有人挡着,进不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9页  当前第6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3/14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奋斗在初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