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小术士_分节阅读_第258节
小说作者:水冷酒家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2 MB   上传时间:2016-04-10 20:29:24

  “奴才姓李名莲英。”小宦官细着嗓子道。

  李莲英,这不是后世祸国的大宦官吗?王宝玉顿时一愣,随即又拍了一下脑袋,想哪儿去了,这可是三国时期,不是清朝,此李莲英一定非彼李莲英。

  “好名字!我记住了,这些银子赏给你吧!”王宝玉从怀中摸出了些碎银子,数也没数都递给了他,李莲英乐得嘴都合不拢,自然是千恩万谢。

  “还有,你去找皇上,就说是我说的,把你这行走宦官,调到他的身边当差吧。”王宝玉道。

  “感谢侯爷,奴才一定万死不辞。”李莲英攀上了高枝,抹着眼泪就跪下了,发誓效忠。

  王宝玉连忙把他扶起来,说了些人人平等之类让对方听不懂的废话,然后便大摇大摆的离开了。

  王宝玉的一举一动,自然有人监视,这其中有曹丕的人,还有蒯越的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拿住王宝玉的一个把柄,彻底弄死这个嚣张的家伙。

  就在王宝玉大模大样的经过皇宫大门时,蒯越正在不远处冷冷的看着,他心里十分清楚,留着这小子,早晚祸及自身。

  嘿嘿,以后再来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看看皇宫,王宝玉脸上带着笑意,心中如此做着打算。

  离开了皇宫后,王宝玉顺道又去了曹操那里,简单汇报了跟皇上接触的情况,并没提学医的事情,只说皇上已经答应要好好学习治国之道。

第575章 母抱子玉

  曹操听到了此事,脸上顿时笑开了花,对王宝玉的大加赞赏,同时叮嘱皇上容易懈怠,没事儿的时候,多去看着点他。

  王宝玉想起了一件事儿,尽管曹操一直没提,但自己不能不提,于是试探的问道:“老曹,冲儿找到了没有?”

  曹操沉默半晌,幽幽叹气道:“唉,正如你所言,冲儿确实在那桃花源中。”

  “他不肯回来?”

  “嗯,冲儿说不想兄弟相争,誓死不肯回来为父身边,真是让人心痛。”曹操黯然道。

  “老曹,别怪我多嘴,这对于冲儿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王宝玉劝道。

  “我已老矣,冲儿几位兄长年富力壮,如此说来,倒不如在桃花源中安然度日。”

  “你能这么想就好。”

  “桃花源之事,我自会严守秘密。只是孩儿一直飘零在外,可曾吃好,可曾穿暖,夜半可曾被兽吼惊醒,思念家人之时可曾哭坏眼睛,哎,如此种种,做父亲的一概不知,让我怎能安心?”曹操捶着胸脯,满脸哀伤。

  “只要桃花源的事情不对外说,冲儿在那方净土生活,倒也是一种上天赐予的造化。”王宝玉道。

  “你小子方是造化非常。”曹操哼道。

  “咋又跟我扯上了?”王宝玉心惊道。

  “冲儿给我捎来书信,让我善待你,还说……”曹操欲言又止,倒是很少这幅样子。

  “说啥了?咱们这种关系,没啥不能说的吧!”王宝玉好奇的追问道。

  “冲儿说自桃花源与你一见,便觉前世跟你必是父子,心中已将你当做父亲看待。唉,这孩子甚为奇怪,你不过年长他几岁而已,何来父子之称?哼,若以此论,咱俩岂不真成了兄弟?”曹操终于说道。

  王宝玉不由一愣,心中也不明白曹冲为何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要是按照自己的真实年龄,给他当父亲倒也是绰绰有余,但是,毕竟在三国自己还太年轻,当个大哥哥还差不多。

  不过,王宝玉倒还真想起来一件事情,想起当初离开桃花源的时候,确实听见了曹冲在上面喊爸爸,难道说,曹冲真是自己前世的儿子?

  嘿嘿,尽管王宝玉十分喜欢曹冲,但人家的亲爹可是就在跟前,不能抓鼻子上脸,讪笑道:“老曹,冲儿就是这么一说,你也别当真,可能是这孩子看我长得老成,觉得有缘分吧!”

  老成?曹操看了看王宝玉这张年轻的小白脸,不屑的哼了一声,半晌后才又说道:“冲儿不肯归来,此事也只能如此,但我终归要感谢于你,攻打乌桓之事儿,我必定帮忙,尽管宽心。”

  “嘿嘿,多谢了。”王宝玉起身道。

  “这个也给你留作纪念。”曹操说着,从书案下方拿出了一个东西,递给了王宝玉,正是曹冲送给自己那块玉佩,记得曹冲当时还说,如果王宝玉要是能回到家乡,便将玉佩送给冯春玲。

  “这是冲儿的东西,我不能要。”王宝玉摆手道。

  “必须收下,细细收好,勿让别人见到。”曹操不容置疑。

  王宝玉只好又把这个玉佩收下,也明白曹操话中的意思,曹冲还活着的事情,那可是天大的秘密,要是被曹丕等人知道了,不知道又要掀起多大的风浪。

  同时,王宝玉心中也暗自思量,曹操非要将玉佩又换给自己,多半是曹冲在信中提起过,难道说,这块玉佩真的那么重要,必须要带给冯春玲吗?

  疑惑虽然多,但王宝玉却不敢大意,带在身上肯定不行,容易泄露,火丫也不可信,这丫头说不准真敢将这东西换成银子。埋土里还是藏到墙壁之中?思来想去,王宝玉还是决定先将这个东西,交给蔡文姬保管。

  蔡文姬整日写书,无人敢打扰,是个不错的人选。于是,一回到府上,王宝玉就找到了她,笑呵呵将这块玉佩递了过去。

  “文姬,如此就拜托了。”

  让王宝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蔡文姬一看到这个玉佩,神情一僵,将玉捂在胸前,接着便背过脸去,肩膀耸动不已。

  “嘿嘿,我可以付保管费。”王宝玉开着玩笑绕到她面前,却惊讶的发现蔡文姬泪流满面,不解的问道:“文姬,你这是怎么了?”

  “宝玉,何来此物?”蔡文姬一边擦眼泪,一边发问,连声音都在发颤。

  “曹操给的,这其中有一段秘闻,不好意思,我不能跟你说。”王宝玉道。

  “又因何将此物交给我?”蔡文姬双眼红通通的问道。

  “唉,你别哭,这个东西太特殊,不能让别人知道,我觉得放在你这里比较稳妥。”王宝玉解释。

  嗯,蔡文姬点点头,眼中的泪水却无法停止,尽量保持平静的问道:“你可已知此物来历?”

  “不知道!”

  “此乃岷山琼玉,珍惜无比,因久沾人气,你且对着日光观看,里面丝丝血红纹理,可像是人之血脉?”蔡文姬道。

  这倒没有注意过,王宝玉取过来到亮光处照了又照,果然发现里面有些丝般红色纹理,淡淡的,若有若无,“嘿嘿,玉确实养人,但是吸取人之精血的事情也太悬了吧?”

  蔡文姬摇摇头,黯然又问:“此玉的奥妙并不在此,你仔细再看,可还有不同之处?”

  说来说去不就是块玉吗?王宝玉又看了一会儿,好歹也是个亿万富翁,见过的稀罕物件也不少,如实说道:“文姬,这块玉是不错,但也算不上极品。你看这玉,边缘还成,可是中间这块就太大了点儿。”

  蔡文姬点点头,说道:“这絮天然形成,可看出它的形状?”

  “嗯?好像蘑菇云?”

  蔡文姬叹了口气,替王宝玉把玉倒过来,“请再看。”

  王宝玉定睛看了一会儿,确实有点意思,左边的偏大,右边的偏小,“神了,好像两个人!”

  蔡文姬伤感道:“这便是此玉的珍贵之处,其中之形,犹如母抱子,所以被称之为母子玉。”

  “文姬,你是怎么知道的?”王宝玉惊讶的问道。

第576章 公主相邀

  “此玉佩乃是我家传之物,当日被匈奴掠走之时,我身上所带唯有此物。生渊儿之时,我曾经此玉佩送给孩儿,作为母子信物,刘豹后来只说已经遗失,却未曾料到,此物竟然在曹操的手中。”蔡文姬提到了孩子,摩挲着玉佩,不禁又是泪眼婆娑。

  这么说起来,本就是老蔡家的东西,倒是物归原主了,王宝玉大度的说道:“文姬,那这个东西你就留着吧。不过呢,它曾被一个重要的敏感人物所佩戴,不可以让别人看见。”

  “何人?”

  “也是个孩子,我只能告诉你这么多。”

  “孩子?倒是与我有缘。”蔡文姬喃喃道,没有推辞,将东西仔细收了起来,这个玉佩对她而言,上面有着一名母亲浓浓的爱意。

  时间一晃又过了半个月,这天一早,王宝玉再次前往皇宫去看望汉献帝刘协。一见到王宝玉来了,李莲英老远便迎了上来,比较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被安排在皇上的身边,而是成为了皇宫中领导几十名宦官的小头领。

  “行啊!李莲英,你这前途大大的啊!”王宝玉呵呵笑道。

  “全都是妥侯爷的福,莲英感恩不尽,定当以死相报。”李莲英信誓旦旦的说道。

  “别总是死啊死啊的挂在嘴边上,不吉利。”王宝玉摆手道,又问:“圣上最近表现怎么样?”

  “回禀侯爷,如今的圣上宛如换了一个人。”李莲英低声高兴的说道。

  “带我去看看他。”王宝玉嘿嘿一笑,看来,汉献帝觉悟了,开始有了进取心。

  来到那间熟悉的宫殿里,汉献帝刘协正在十分认真的读书做笔记,一见王宝玉来了,刘协连忙放下书,命人给王宝玉赐座。

  “圣上,这回表现不错,有点派头。”王宝玉赞了一个。

  “细细一看,理解书卷大略并不难。”刘协笑道。

  “嘿嘿,其实当皇上也不难,不是有个人说过,治大国如炖小鱼嘛!”王宝玉嘿嘿笑道。

  “是老子所言,治大国如烹小鲜。”刘协纠正道。

  “就是那么一个意思,做笔记了吗?”王宝玉汗了一个,问道。

  刘协连忙从下方取出了一大卷白绢,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行列隽秀工整,可见刘协是下了番功夫的。

  王宝玉大致瞧了瞧,其中到真有不少读书心得的内容。

  “如此可否?”刘协问道。

  “嗯,应该差不多,这些我拿着,去曹丞相那里去试一试。”王宝玉没耐心细看,卷起来放怀里。

  “一切皆拜托宝玉了。”刘协激动的说道。

  随后,刘协让宦官用自己的杯子给王宝玉泡了杯香茶,又放了几样糕点,两个人再次闲聊了起来。

  不言而喻,刘协的文化水平要远远在王宝玉之上,谈吐举止,非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只是作为一个皇帝,对他的要求自然不能跟平常人一样。

  皇帝多才子,刘协不仅爱好诗文,也颇通音律,自己也谱了不少曲子,书画更是必修课,随便几笔便出神入化,拿到现代都能换成大堆白花花的银子。

  成为朋友的前提之一,起码得有共同语言,王宝玉想来想去,自己能谈明白的东西,也只有《易经》。

  不过刘协对此也非常有兴趣,王宝玉掌握的可是历代古人的精华,自己又有开卦馆的经历,所以在这点上要比刘彻还有见地。

  刘彻越听越激动,连呼宝玉大才,差点就要拜王宝玉为帝师。王宝玉当然拒绝,这可绝对不行,关系太密切,那是要惹祸的。

  聊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王宝玉告别刘协,准备再去曹操那里,争取帮刘协申请学医的事情。刘协依然依依不舍,一再说,下次一定要在宫中用宴。

  刚出门走了没多远,小宦官李莲英就又跑了过来,环顾左右,小声的说道:“侯爷,万年公主想请你过去一叙。”

  “啥事儿?”

  “奴才不知。”

  “不去!”

  “万年公主极少与人交往,说不定是有事相求。”

  “你收了她多少好处?”

  “侯爷,折煞奴才了!奴才是为皇家办事的,哪敢啊!”李莲英连忙澄清。

  “求人办事,一点好处都不给,更不去!”王宝玉断然拒绝,李莲英也没敢多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77页  当前第2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8/10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小术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