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小术士_分节阅读_第611节
小说作者:水冷酒家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32 MB   上传时间:2016-04-10 20:29:24

  “四叔,好计谋!”刘禅悄悄对王宝玉说道。

  “禅儿,这回你该放心了吧,我就说丞相不是那种人。”

  “这,一切皆由相父定夺。”刘禅又习惯性的说出了那句话。

  诸葛亮挥手环顾群臣,目光最后落在李严身上,李严心生一股寒意,但却勇敢的直视对方双眸,冷笑连连,反正自己被诸葛亮已经压制到尽头了,他还敢当着文武群臣把自己害死不成?

  没想到的是,诸葛亮冷冷的回过头,拱手说道:“圣上,臣以为,李严都护知利害,懂祸福,朝堂直谏,忠心可表,应酌情晋升。凡赞同臣称王者,枉食俸禄,皆应官降一品,以儆效尤。”

  李严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他怎么也没想到,诸葛亮非但不恼,还赞赏了自己,而那几个趋炎附势的大臣,却个个露出懊恼之色,知道这回溜须错了,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以相父之见,李爱卿担任何职更为妥当?”刘禅笑呵呵的问道。

  “臣举荐李严担任光禄勋一职。”诸葛亮道。

  光禄勋可是九卿之一,负责皇室安危,也可称作位高权重,李严顿时感动的就要落泪,这一次,他终于体会到诸葛亮的心胸是多么的坦荡。

  官职不小,以前还靠着李严跟诸葛亮对着干,如今两人成了一伙,将来岂不是又要被孤立的局面?刘禅又没了主意,看向了王宝玉,这神情也被下方的群臣看到了,恍惚间有了一种错觉,好像王宝玉才是真正当家作主的皇上。

  王宝玉微微皱眉,这孩子也太不成器了,低声道:“你自己拿主意就行。”

  “禅儿并无主意。”刘禅懊恼的挠挠头。

  “无非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就看你信不信任李严了。”王宝玉皱眉道。

  刘禅这才说道:“就依相父所言,酌情晋升李爱卿为光禄勋。”

  “臣叩谢隆恩!”李严这次真的哭了,还是伏地大哭的那种,一直受到压制,之前总以为是得罪过诸葛亮的缘故,没想到今日因为反对诸葛亮,反而被重用升职。如今回想起来,诸葛丞相当真是秉公处事,一心为国为君,并无半点私心。

  虚惊一场,刘禅觉得有些乏了,说道:“众卿若无事,便可退朝了。”

  “臣尚有话讲!”李严又说道。

  王宝玉有点不乐意了,诸葛亮不跟你计较就算了,怎么还没完没了,刘禅也有些不耐烦的说道:“爱卿速速讲来。”

  “臣以为,丞相为了江山社稷,公正无私,殚精竭虑,有目共睹,恳请圣上为丞相加封五锡!”李严慷慨激昂的拱手道。

  “李严,此事不可!”诸葛亮恼道。

  曹操当年被加封九锡,孙权被加封九锡,两个人都称了王,诸葛亮若是被加封五锡,虽然不及二人的规格高,但似乎也享受了封王的待遇。

  “丞相之胸怀,可昭日月,理应受此殊荣。”李严坚持道。

  其余大臣却不知该说些什么了,谁知道诸葛亮什么心思,万一说错了话再降一级,那可真是因为别人的事儿亏大了。何况上面还坐着个脑瓜精光的皇叔王宝玉,他的心思也不是别人可以轻易得知的。

  刘禅因为封王的事情,已经某种程度上得罪了诸葛亮,一听李严的话,也想给自己找个台阶,也没怎么考虑,立刻点头道:“就依爱卿所言,丞相劳苦功高,加封五锡。”

  满朝文武立刻一齐跪下,高呼道:“圣上英明!”

  诸葛亮数次推辞,最终苦笑了一下,长跪叩拜道:“臣谢主隆恩,此后自当鞠躬尽瘁,虽肝脑涂地,绝无半分他念。”

  诸葛亮被加封五锡,这可是蜀汉历史上唯一的特例,可谓荣及一时。后人常有不解,以诸葛亮的势力和高位,为何就没有篡夺了蜀汉的江山,只是因为在刘备临终时发下誓言吗?

  散朝之后,王宝玉这才告辞刘禅,跟诸葛亮一道离开,前往了丞相府。期间李严截住诸葛亮,对其感恩戴德,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诸葛亮只是淡淡一笑,同为官僚,当用心辅佐陛下,不图回报。

  李严深受感动,连连表态,绝不辱没丞相的栽培,这才离开。

  一路之上,诸葛亮显得有点不开心,半晌之后才问道:“宝玉,封王之事,可是你的主意?”

  “是啊!”

  “宝玉,你怎就如此愚钝,我若称王,又不知当朝又有几人称王,遗祸无穷啊!”诸葛亮免不了责怪道。

  “先生,你难道真的没想过夺了刘禅的江山?”王宝玉认真的问道。

  “你可曾记得当年离开南郡北上之时,你我那一夜长谈?”诸葛亮问道。

  “记得啊!”

  “旁人或许不足信,但我却信你之言,历史不容改变,孔明只希望一家老小能够平安,尽心辅佐刘禅,尽人事,安天命。如今已是位极人臣光宗耀祖,夫复何求。”诸葛亮叹息道。

  “先生果然好心胸啊!”王宝玉竖起了大拇指,又说:“刘禅对你起了疑心,我这么做,也是深知先生的心境,经过这番试探,刘禅等人却真的对你放心了。以后先生在朝堂之上才能真正大展手脚,实现抱负。”

  诸葛亮恍然大悟,呵呵笑道:“知我心者,唯宝玉也!”

  “先生,我有件事儿不太明白,李严一直是你的对头,为何还要重用他啊?”王宝玉又问。

  “李严被夺了兵权,难成大器,树敌于我等无益,收归已用,方为上策。”诸葛亮解释道。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丞相府,王宝玉和诸葛亮下了车,当年刘备活着的时候,一度不允许诸葛亮成立丞相府,但刘备已经不在了,诸葛亮完全说得算,今日的蜀汉丞相府,虽不比当年的曹操,其规模也早在群臣的府宅之上。

  两个人大步走了进去,假山流水、亭台楼阁数量不菲,来往穿梭的官员,个个面带恭敬之色,纷纷见礼问候。

第1369章 接班人选

  “臣拜见丞相,拜见汉兴王。”一名中年儒士打扮的人物,长相十分俊朗,跑过来拱手道。

  王宝玉看着眼熟,却一时间没想起来,诸葛亮笑道:“宝玉,这是马良的弟弟马谡,现在我手下担任侍郎一职。”

  “臣正是马谡,感谢大王对兄长的照顾,无以回报,深感不安。”马谡彬彬有礼的说道。

  “唉,说起你兄长的事情,我现在还是有些遗憾,就差那么一步。”王宝玉不住的摇头叹息。

  “此事皆由我而起,大王对兄长已经仁至义尽。”马谡眼圈发红的说道。

  诸葛亮摆了摆手,让他下去忙,跟王宝玉一道,继续朝着中间最大的办公地点而去,刚到门口,又有一人出来,拱手见礼。

  此人三十出头,长相普通,衣着朴实,不苟言笑,两道眉毛长得很有气势,眼睛不大,炯炯有神,整个人隐隐透出了一种威严。

  “臣拜见丞相,见过皇叔。”

  “下去吧!不要让旁人进来。”诸葛亮道,此人躬身离开。

  “先生,这个人相貌不俗啊!”王宝玉跟诸葛亮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

  “此人名叫蒋琬,为人公正,才华不凡,人品更为上乘,现为相府左曹掾,待我故去之日,可让他接替丞相一职,可保江山永固。”诸葛亮不拿王宝玉当外人,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先生,现在考虑这些,是不是早了一些?”王宝玉问道。

  “早些培养,也省得到时大权旁落,令圣上江山不稳。”诸葛亮道。

  相府的议事之所,非常整洁宽敞,并没有太多的装饰物。诸葛亮崇尚节俭,搭设这么大一个丞相府,并非为了自己享乐,而是因为自从有了丞相这个官职以来,相府一向是第二个小朝廷,很多朝廷重臣,都是从相府走出去的。

  二人落座之后,仆人送上了香茶,刚喝了没几口,刘禅的一大堆赏赐就跟着到了,光是清单就好长一大溜,念了半个时辰还没有念完,诸葛亮都懒得再听,打赏来者便把他打发走了。

  “禅儿心地不坏,虽算不上聪慧过人,但智商也够用的。要凭心说起来,也比当初刘备在世时轻松多了,那时候咱俩谨小慎微的,还一直被他提防。”王宝玉翻弄着那些赏赐的宝贝说道。

  “正因如此,圣上才易受小人蛊惑,否则怎会有今日之闹剧!”诸葛亮提起不成器的刘禅,还是有些不满。

  “先生,当初在卧龙岗我并不爱学习,火丫也是个半瓶子醋,你都没对我们这么严厉。是不是刘禅被你管的太宽了啊?”王宝玉打听道。

  “圣上乃一国之君,当能人之不能,过人天资当为根本,更要比常人刻苦百倍才是。你且不知,圣上不恋权势红颜,不喜珍宝古玩,对圣贤之书治国之道更是嗤之以鼻,爱好实在是特别。”提到这里,诸葛亮实在有些说不下去了,苦笑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我久未谋面,说这些甚是无趣。哎,终日忙碌,岁月匆匆,不知何时才能有自己的时光。”

  王宝玉嘿嘿直笑,诸葛亮一直有修行之心,只是他自己被俗事纠缠,每天忙碌不堪,根本没时间考虑这些问题:“嘿嘿,凡事不能强求,也许能闲了那一天,又觉得没意思了呢。对了,先生这次把我叫来,一定是有事儿说吧?”

  诸葛亮沉吟半晌,这才说道:“宝玉,此次让你前来,实有一件大事相商。”

  “先生,咱们是一家人,有话就说。”王宝玉喝了杯茶,大咧咧的开口道。

  “宝玉征服南越,天下闻名,却也惹出了一场麻烦。”诸葛亮皱眉道。

  “什么麻烦啊?”王宝玉听糊涂了,他一直觉得自己挺顺利的,没觉出来哪里对自己不是诚心归顺。

  “孙权早便觊觎南越八番之地,苦不可得,如今南越归你,他不敢妄图,却盯上了八番之地。”诸葛亮道。

  “你说得是孟获的地盘吧?”王宝玉问道。

  “那处不只有孟获,还有雍闿(kai)、高定、朱褒等人,孙权对雍闿贿之以利,令其联合孟获等人起兵,意在成都,孙权却等着坐收渔利。”诸葛亮恼道。

  “这孙权也太不地道了。”王宝玉有点恼道。

  “天下不归一统,群雄便不会安分,也不会成为朋友,孙权此举,并不奇怪。”诸葛亮摆手道。

  “他这脑子也出了点问题,我目前占据荆州和越州,即便雍闿等人成功削弱了这边的实力,他又怎么通过本人的地盘,过来打成都呢?”王宝玉想不明白这个理。

  “以我所见,孙权自不会与你为敌,但其可绕路而来,先打合淝,再从汉江北侧,一路向西攻至汉中。”诸葛亮分析道。

  “这个方法也不太聪明,曹丕也不是好惹的,合淝可是打了很多次都没成功。”王宝玉道。

  “如今你压制了曹丕的实力,倒是让他有机可乘。”诸葛亮道。

  “先生,你的意思是要出兵南征?”王宝玉大致听懂了,历史上好像也这么写的,诸葛亮要进行南征孟获。

  “我正有此意,蜀中经过两年休整,实力大有提高,南夷若不能平定,我便无法北征曹魏,何谈光复汉室啊!”诸葛亮道。

  “汉朝早已经没了,先生何必执着于光复汉室呢?”王宝玉不解道。

  “我曾在先主跟前发过誓言,自当全力以赴,即便不成功,也虽死无憾也!”诸葛亮坚持道。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这可是诸葛亮令后世传颂的丰功伟绩,王宝玉不想阻拦,又问:“我可以帮助先生做些什么?”

  “宝玉南征,已有对敌蛮夷之经验,这次便与我一道,再度南征,平定南部各地。”诸葛亮商议道。

  换做别人,王宝玉肯定不会答应的,他可是很讨厌打仗,但诸葛亮开口了,还是点头道:“好吧,正好我最近也没有别的打算,就跟先生一道,去会一会孟获。”

  诸葛亮开心的笑了起来,又说:“还有一事,宝玉也要相助。”

第1370章 身怀六甲

  “说吧,就凭咱们这关系,刘禅那小子对我还那么亲,不答应也不行啊!”王宝玉道。

  “宝玉果真仗义,我听闻武陵太守钱摩,能征善战,有万夫不挡之勇,可让他从武陵起兵,转攻西南,助我一臂之力。”诸葛亮道。

  王宝玉得意的一笑,又说:“这件事很容易,而且钱摩也喜欢打仗。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此人就是当年的五溪王沙摩柯。”

  诸葛亮面现惊愕之色,不敢置信的问道:“沙摩柯不是已经亡故了吗?”

  “没有,我把他给救了,他现在对我忠心耿耿。”王宝玉道。

  “宝玉真乃奇才,五溪王、南越王竟然皆能归你所用,你若图谋天下,倒真是无人可敌。”诸葛亮非常赞赏的说道。

  “如果我有这份心,先生会不会助我一臂之力?”王宝玉坏笑道。

  诸葛亮哈哈大笑,摆手道:“若真如此,我义不容辞。只不过我深知宝玉并无此心!”

  “嘿嘿,咱们知根知底,我的心思你最清楚。如果能够现在回到未来的家,我会放弃这一切的。”王宝玉道。

  “得宝玉相助,此次南征必胜。”诸葛亮信心十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77页  当前第6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1/10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小术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