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053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阿爷,你曾说海比陆地大多了,那岂不是海之丰产远胜大陆?”邵明义问道。

  邵树德沉吟了一下,道:“其实不是。海之富者,只在近海。尤其是有河流入海处,鱼甚多。深海之处,除非有寒流、暖流交汇,不然便是一片荒漠,无甚产物。”

  邵明义似懂非懂,不过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

  邵树德爱怜地摸了摸儿子的头,道:“六郎明年便十四岁了,随阿爷一起东巡和龙宫,看看域外风物。”

  “好!”邵明义又给两位姐姐采薇、鹊儿各盛了一碗肉汤,点头道:“读了不少书,对外面愈发向往,确实得跟阿爷出去看看,和书中所述印证一下,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你不信书中所述?”邵树德问道。

  “不全信。”邵明义回道:“书是人写的,是人就有偏见,还是应该自己看看。”

  “你能这么想就太好了。”邵树德欣慰地笑了,犹豫了一下,又道:“武艺练得如何了?”

  “儿一直在用功。虽比不上二哥,但也不比那些武学生差。”邵明义说道:“阿爷可是要我上阵?”

  “胡扯些什么!”折芳霭放下碗筷,瞪了一眼儿子,道:“你二哥终日在战阵上厮杀,已经让娘担心不已了,你也要学么?安将军怎么没的?”

  “儿知错了。”邵明义赶紧回道。

  “安将军”就是安休休,武威军都游奕使,一个月前死于山贼之手……

  过程比较让人无语。

  有一伙成德溃兵占据山岳,安休休带兵去围剿。见贼人只有数百,他大喜,亲率百余骑冲杀,结果中流矢而亡。

  安休休战死的过程让邵树德想到了梁将郭言。

  朱全忠与时溥交战之时,郭言遇到徐兵。是时徐兵五千余,郭言只有两千兵——“言勇于野战,喜逢大敌,自引锐兵击溥,杀伤甚众。”

  两千人遇到五千敌兵,郭言的反应是“大喜”,亲自领兵野战冲杀,击退敌军。

  但他乐极生悲,“徐戎乃退,言为流矢所中,一夕而卒。”

  邵树德还想起了当年征讨李国昌父子的旧事,也有大将战阵上为流矢射中,死之。

  哪怕兵少也闻战则喜,并勇于野战,还一线冲杀鼓舞士气,这种军将勇则勇矣,死亡率却相当不低。

  但这会多的就是这种人——其实邵树德很欣赏这种彰显武人风采的勇敢行为。

  “好了,跟在为父身边学习军略即可。”邵树德笑着给儿子解了围,又道:“征契丹,你可有什么建议?”

  “大人。”邵明义一本正经地行了个礼,然后说道:“儿读史书,前唐伐草原诸胡,总是先令其内斗,人心涣散,实力大衰,最后出动大军,一锤定音。甚至于,很多时候都没派兵。天宝三载,拔悉密击败突厥乌苏米施可汗,传首京师。余众立其弟鹘陇匍白眉特勒为汗,天宝四载,回鹘怀仁可汗击突厥,杀白眉可汗,传首京师。逆酋的首级都是他们自己人送来长安的,唐廷这一手玩得算是出神入化了。”

  “契丹可能如此削弱?”邵树德又问道。

  “大贺氏联盟之时,契丹便有很多人降唐。可汗、衙官之中不乏人杰,未必就比阿保机差了,但生不逢时,为自己人弑杀,传首洛阳。可突于一代雄主,难道比阿保机差吗?儿不觉得。”邵明义说道:“王师伐契丹,胜不成问题。但契丹人可以跑,如何能尽杀其酋豪,不令其死灰复燃,更为重要,这可能需要他们自己人动手。”

  “契丹会往哪里跑?”邵树德问道。

  “向西、向北皆有可能。当初大贺氏联盟灰飞烟灭后,余孽便往北跑,最终死灰复燃。”邵明义说道:“这不是契丹第一次死灰复燃了。魏青龙中,布酋比能稍桀骜,为幽州刺史王雄所杀,众遂微,逃潢水之南。晋时,慕容皝破契丹,契丹余孽窜于松漠之间,经数十年稍滋蔓,又有部落出现在和龙之北。唐时,大贺氏联盟破灭,可突于被杀,涅礼收拾余烬,卧薪尝胆,再度恢复了起来,有了如今的声势。打败契丹不难,难的是如何将其连根拔起。”

  “六郎是做了功课的。”邵树德笑道。

  说起来,契丹也是个打不死的小强了。

  历史上都是有点实力了,就出来装逼,然后被人一顿暴打,惨败、逃命、崩溃、重组。但神奇的是,他们重组之后,都能缓过一口气来,并熬死了一个又一个敌人,生命力之顽强,让人佩服。

  但邵树德和慕容皝、李隆基他们不同。慕容、李二人打完收工,不再理会只剩小半条命的契丹,但邵树德是真盯着他们了。你敢逃,我就敢追,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弄死你。

  折芳霭对儿子的表现也十分满意,将他唤到身边,道:“再学个几年,便可以给你二哥做帮手了。”

  邵树德看着他们母子,面含笑容。皇后的话,意有所指,他明白。

  

第054章 方略问对

  又是一年到来。

  这已经是在北京过的第四个春节,百官在北平办公也整整两年了。

  两年之间,北平府的变化很大。

  西侧城墙被大面积改建,临朔宫拔地而起。

  城内二十余坊多了很多新起的豪宅。豪宅的男主人多为随驾而来的公卿、将官,他们年纪普遍不小了,操外地口音,但女主人多为年轻美妇,说着河北官话,有的甚至还带着六七岁的孩儿,也是一桩奇景。

  幽都、蓟二县的郊野,操外地口音的农人也明显增多。与他们多接触一番,便知主要来自几个地方:京兆府、华州、同州、灵州、夏州、绥州、银州等,听闻今年还要来一批宋州、汴州百姓,北平府的人口结构真的被永久改变了,特别是在本地人——无论是汉人还是蕃胡——部分南迁湖北道的情况下。

  曾经困扰幽州百姓多年的契丹劫掠事件已经完全消失,这或许是新朝带来的积极变化。

  从李可举开始,李全忠、李匡威、李匡筹、高思继乃至晋据时代,幽州兵马深度参与中原战争,边防极为空虚,很多堡寨撤守,让契丹马匪越来越活跃。

  从一开始的数百骑,慢慢变成数千骑、万余骑,抢了就跑,跑了还来,令幽州百姓苦不堪言。最艰难的时候,甚至连去燕山砍柴都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情,全镇上下强烈要求将兵马撤回来,不再参与中原战事,但他们的呼声没有得到回应。

  大夏没有试图恢复原幽州镇的边防堡寨体系。他们的举动非常直接,重建安东府,大发关西、河北移民,安置府兵,在辽南建立起了一支随时可以北进的武装力量。

  山后及营州的收复更是极大改善了幽州的安全态势,契丹部落被驱逐地远远的,再也够不着幽州诸县,百姓自此安乐矣。

  另外一个积极的变化是市面繁荣了。

  作为大夏三京之一,当天子驻跸于此的时候,各种物资通过永济渠往幽州输送,各色人员往幽州聚集,甚至连域外胡商都被吸引了过来——他们以前走河西走廊进关中,再入洛阳,如今直接横穿草原,再南下幽州。

  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域外商品,有些看着还很稀罕,如果转卖至河南甚至江淮,当可大赚一笔。而外地的绢帛再经由本地商人之手转卖给胡商,又能大赚一笔。

  贸易中心所带来的商业上的好处,无论怎么赞美都不为过。

  对幽州本地有志于博取富贵的武人而言,机会也变多了。

  圣人喜欢外出打猎,经常借宿民家——这个“民”,显然不一般。

  遇到勇武绝伦的少年,他会亲自考校武艺,对上眼了,自然就收入银鞍直。这支圣人的亲军刚刚扩充至五千人,前途非常远大。

  总而言之,幽州人对新朝的观感是复杂的。既为他们带来的巨大破坏而恼恨,又为带来的积极变化而欣喜。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新朝持否定态度的人会越来越少,持肯定态度的人则越来越多,这是毫无疑问的。

  天下,在一点点变化。虽然这种变化的速度还很慢,但趋势非常坚定,不可扭转。

  ※※※※※※

  建极七年的正月,若非必要,邵树德都在休养生息。

  公务尽量在白天处理,晚上一般不批阅奏折。实在忙不完,只挑重要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交给宰相们办。在他看来,各地官员发过来的奏疏,很大一部分是“垃圾邮件”,完全是浪费时间。

  晚上一般亥初就睡觉,抱着储氏或张惠柔软的娇躯,一夜无梦睡到天亮。再起来练一会武,洗个澡,一整天都精神得很。

  他是在为征伐契丹作准备。调理身体,养精蓄锐,一旦去了契丹乃至渤海国,可不一定有这么规律的生活了。

  二月二十,邵树德在金台殿召见嫡长子邵承节。

  “过完二月,二郎便启程前往安东府吧,稍作准备之后,便可动手了。”邵树德接过种氏递来的茶,说道。

  “大人,儿二月便可去。”邵承节回道。

  “你才成婚两月,便急着东行?怎么,对新妇不满意?”邵树德说道。

  种氏很隐蔽地捏了下他的手,邵树德笑了笑,道:“不准。三月再动身。”

  “好吧。”邵承节无奈应下。

  “别不高兴。”邵树德说道:“你的武功不错,黑矟、金刀、飞熊诸军将士对你赞不绝口,阿爷很欣慰。有这份本领,便可在乱世之中立足了。但你还得学学怎么用人,阿爷不指望你能整明白农学、工学、医学上的那些事务,但要学会发现人才,任用人才。你若能学会这个,阿爷也放心把江山交给你了。”

  他现在对嫡长子还算满意。

  最担忧的黄袍加身的篡位问题,如今看来风险在降低,这是他最大的心病,看到有解决的可能,自然很高兴。

  如果嫡长子还精通民政事务,会治国,那当然好。如果不会,那就要给他安排几个有能力的宰相了。他能用好这些宰相的话,哪怕三天两头和武夫泡在一起,也没甚大事。

  “儿知道了。”邵承节回道。

  “高仁厚来报,他率军南略,收取牂牁蛮贡物,又有牂牁诸族使者入京朝贡。你在剑南数年,对此有何看法?”邵树德将案上一份奏疏掀开,看了看后,问道。

  牂牁蛮其实是一个统称,地域甚广,内部也十分复杂,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唐朝那会懒得区分,统一冠之牂牁蛮的称谓。

  之所以能接触到牂牁蛮,是因为高仁厚已统军东行,攻打武泰军的地盘,即原黔中镇。

  邵承节在攻灭李茂贞时,军队员额膨胀到十余万。但这些部队要么是临时拉起来的壮丁,战力羸弱,要么是降兵——其实大多数降兵也是李茂贞临时拉起的土团乡夫。

  这些兵当然要大规模遣散。

  从建极五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建极六年年中,整整一年时间,共遣散了五万余名蜀中丁壮,令其归家复田。

  剩下七八万人,一部分充作各州州军,剩下的四万精锐,被编为胜捷军。去年十月,高仁厚留一万人镇守成都府,自领三万大军,带着邵知言、邵知为、邵知行等将,自原遂州镇(领遂、合、昌、渝、泸五州)旧地东进,涪州(治涪陵)半推半就投降。

  十一月,又自涪州出发,循涪陵江东南行,于武龙县击败武泰军一部,俘斩四千余人。随后乘胜追击,水行至黔州信宁县,复与武泰军数战,偶有小败,终获大胜。前后俘斩五千,并杀前来相助王建肇的诸部蛮獠万余人,一路进抵黔州理所彭水县西郊。

  此时荆南大军也自夔峡南下,一路连战连胜,抵达黔州城北。

  当月底,以蔡人为主的武贞都将士杀王建肇,开城投降。

  至此,黔州平定。

  王师如此神勇,自然令远近震恐。

  高仁厚的奏疏中提到,除黔、涪二州外,武泰军治下其余十二州多在观望,或遣使接洽,或暗通款曲,他请求朝廷赦免诸州刺史,以安其心。

  邵树德批准了。

  像施、溪、思、辰等州刺史,或为王建肇部将,或为当地土豪,并没有拼死抵抗的决心,朝廷重新发一份任命书过去即可。

  黔中兵力寡弱,这些正州都是前唐时有过一定程度开发的地方,当地百姓或为唐人移民,或为归化蛮獠,多保留一分元气,对将来的统治有好处。

  如今任命书已由五百里加急信使发往黔中各郡,高仁厚也率两万人南下,炫耀兵威。

  黔中镇南部,几乎都是古牂牁国旧地,部落众多。

  高仁厚分派使者前往各羁縻州。

  据他所言,截止正月底,一些离得较近的部落头人已带着礼物前来归顺,但派往充州的使者被杀,他准备率军征讨。

  充州位于后世贵州铜仁境内,本为正州,天宝三年降为羁縻州。能让唐廷把正州罢废的,可见当地部落有一定的实力。这次如果讨平了,邵树德决定将其并入费州,不再羁縻之。

  “大人,愿意来的赏赐一些礼物,给点官做做。不愿意来的,就打,打到他们服为止。”邵承节说道:“前唐朝廷对付骄藩、逆藩的方略,今可用之。”

  唐廷怎么对付叛逆藩镇的?自然是挑动藩镇斗藩镇了。

  装逼对抗朝廷的藩镇,被邻镇围攻,损失地盘。即便最后因为出兵的藩镇各怀鬼胎,征讨没能尽全功,但造反的藩镇自己也怕了,朝廷再递个台阶,也就顺服了。大家相安无事,各过各的日子。

  那些蛮獠部落,其实也可视为另类的藩镇。上千年了,部落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这时候如果有熟悉蛮情的官员做参谋,完全可以借力打力,不求彻底讨平,但求名义臣服,做到这一点还是不难的。

  当然,正如前唐时藩镇顺服一段时间后又叛乱一样,蛮獠部落不可能永远顺服。但其实无所谓,有些事情不能指望一劳永逸,出了事再具体分析解决就行。

  “不错。”邵树德点头赞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0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3/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