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166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赵在庆干笑两声。他可不敢编排圣人,不过在听闻后,也对圣人肃然起敬。圣人如此纡尊降贵,还不是为了结好那些野人,终归还是为了这个天下着想。

  “高公方才提到洛阳屋宇之事,靺鞨头人们有家有业有奴隶,怕是不太肯拼命了吧?”赵在庆不想再触碰危险的问题,转而问起了别的。

  “哦。”高伦放下酒碗,道:“我对他们说,不一定需要自己拼命,有人代他们拼命也行。”

  “他们怎么说?”赵在庆追问道。

  “有人还比较淳朴,认为这样不行。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去拼。”高伦说道:“有人就心动了,明白了我的意思。”

  赵在庆默然点头。

  他大概知道朝廷的想法了。分化瓦解,拉拢头人,能拉一个是一个,能消耗一批是一批。等到他们衰弱到一定程度后,慢慢吞并。

  当年的灵夏党项,不就是这样慢慢消失的么?故伎重施罢了。

  不过这种计谋真的很难破啊,因为他直指人心的弱点。换你是靺鞨氏族首领,如果有机会用氏族子弟的鲜血来换取你一家的富贵,你愿不愿意?或许有人不愿意,但一定也有人愿意。

  这样一来,有人就站在了朝廷这边,与那些相对淳朴的人形成了对立。如果好生经营,前者会慢慢变多,后者慢慢变少,久而久之,靺鞨诸部也就烟消云散了。

  “王师在伐湖南,或许可征召靺鞨乡勇南下。”赵在庆说道:“早点攻灭马殷,天下也能早点安定。”

  “马殷?他快完蛋了。”高伦嗤笑一声,道:“我刚刚听人说,马殷已经遣使至秦王营中乞降,应是发现回天无力,所以派人谈谈条件了。”

  “他还要谈条件?”赵在庆惊讶地问道。

  “有些人就这个德性。”高伦说道:“明面上,马殷还坐拥潭、郴、永、衡、邵五州之地,数万兵马,还可以一战。刀没架到脖子上之时,又怎么可能真心实意服软?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本就是应有之意。”

  “马殷若聪明些,这会正是投降的良机啊。”赵在庆叹息一声,道:“五州在手,此时若降,条件应不至于太差。奈何,奈何!”

  “别谈马殷了。”高伦说道:“你这回入京,又是来做买卖的?”

  “置办了一批西域胡商带来的货物,与南市的几个大豪估说好了,卖给他们,再拿一批锦缎,到青唐城去售卖。”赵在庆也不隐瞒,他就是做这个生意的,别人很清楚他的路数。

  “我指点你一条新路子。”高伦突然说道。

  “还请高公赐教。”赵在庆打起精神,说道。

  “出访于阗的使者回来了,于阗国主接受了朝廷册封,又派使者回访。”高伦说道:“大碛道若修缮完毕,商路就要通了。于阗东河玉可是很有名的啊,可在当地不值钱,归义军曾用二百匹绢换了三十斤玉,你说其间有几倍利?”

  于阗国这次确实派使者回访了,而且出手豪爽,诚意极足。使团携带了马千匹、驼五百、玉五百余团、琥珀五百斤、硇砂四十斤、珊瑚八枝、毛褐千匹、玉带、玉鞍、乳香若干,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

  而于阗王的顺利册封,也标志着西域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西征的条件,在一步步得到满足。

  “高公所言,甚合我意。”赵在庆举起酒碗,道:“他日若事成,定厚礼相谢。”

  “小事。”高伦摆了摆手,不在意地说道:“我不爱钱,就爱看热闹。”

  赵在庆失笑。

  这做派,让人无话可说。但他是明事理的,人家可以不要,但你不能没有表示。

  于阗国——他端着酒碗沉吟一番,既然圣人要西征,或许可以在这件事上做做文章,争取拔个头筹。

  商人嘛,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什么事都可以做,甚至包括天涯海角给你送上补给。

  

第090章 殷鉴

  又是一年一度的内务府搂金旺季。

  长夏商行内,黄河封冻前运来的货物以极快的速度销售着,以至于他们不得不紧急从无棣、蓬莱两个货栈调运货物,用马车运输,补充库存。

  至于所产生的成本嘛,不可能完全摊到货物价格之中,只能自己吃下一部分。好在整体利润充足,这点运输成本真算不了什么。

  赵在庆从不到长夏商行买东西。在他看来,这里提供的商品,仔细在南市找找,基本都能找到。实在不行,去新潭卸货地看看,说不定更便宜。唯一的区别在于,内务府垄断了辽东的很多商品,能够大量、稳定供货罢了。但貂鼠皮那种玩意,真的只有辽东才产吗?显然不是,至少高丽就有。

  因此,当看到高伦带着部分靺鞨头人拐进长夏商行时,他暗自摇头,衙内谬矣。

  果然,没过一会,一群人又垂头丧气地出来了。

  赵在庆暗暗一笑,这帮穷鬼。

  匆匆离开长夏商行后,赵在庆先回了趟家,沐浴更衣一番,再看看日头,便出了门,往上阳宫而去。

  许是他鸿运当头,在遣人往宫中进献了一批礼物给赵贵妃后,圣人便召见了他。

  觐见的地点在上阳宫本枝院,经历了查验、搜身、等待之后,终于在卫士的引领下走了进去。

  “拜见陛下。”赵在庆大礼参拜。

  “坐下吧。”邵树德说道。

  赵在庆坐下后,偷偷瞄了一下。

  岁月不饶人啊,圣人比以前苍老了,两鬓的白发多了不少,双眼也不再似以往那般炯炯有神,仿佛可直接看到人心底里。

  “朕不和你绕弯子了。”邵树德说道:“这几年你也赚了不少钱,实力今非昔比。朕只问一句,如今旗下有多少驼马,又有多少车辆?”

  “有驼马四千余头,车七百辆。”赵在庆回道。

  “本钱不小了。”邵树德笑道。

  早些年赵成还在的时候,他专做西域商品贸易,每年给赵玉分红,少的时候有一万多缗,多的时候三四万缗。

  邵树德称帝后,让赵成不用再分红了。毕竟分了这么多年,前后贡献不下三十万缗钱,非常惊人了,为他的征战大业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赵成听闻后,不敢怠慢,又继续分红了三年,贡献了八万缗钱,直到邵树德再三要求停止,这才作罢。

  “此皆陛下之恩德。”赵在庆说道。

  邵树德沉吟了一下,说道:“若从灵州运粮至沙州,你可有办法?”

  赵在庆听了一惊,道:“陛下,路途遥远,一石粟恐要费钱数千。”

  “朕当然知道花费甚多,就问你能不能办到?”邵树德问道。

  赵在庆想了想,说道:“某设想之下,可在灵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各地广设仓库,分段运输。一拨人只负责一段,尽可能雇佣熟悉环境、道路的当地人,可将开支节省到最低。”

  “你的西域买卖,也是这么做的吧?”邵树德问道。

  “正是。”赵在庆回道。

  邵树德倒背着双手,从龙椅上起身。

  其实,真的不能小看这些商人。

  说句不中听的,他们对沿途情况的熟悉程度,比官府强多了。哪里适合建仓库,哪个地方有水源,哪条路好走,当地是什么天气,有哪些向导比较出色等等,长年累月走这条路的,官府真没法和他们比。

  “朕欲伐西域。”邵树德突然说道。

  赵在庆低下了头,静静听着。

  他并不感到奇怪。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商人,能做到他这个地步的,无一不是消息灵通之辈。

  就在上个月,他得到消息,凉州姑臧县采买了七万只羊,送到了牧场中繁衍、畜养。

  一般人听到这个消息可能就直接略过了,但赵在庆却敏锐地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朝廷在河西的牧场,养的羊极少极少,绝大部分是马,其次是驼。

  官营牧监,养羊作甚?没有道理的。

  好吧,也不是不会养羊,但那一般都是靠近京城的牧场,在宫廷赐宴的时候送一批过去。比如同州的沙苑监,前唐时各地送来的牲畜就寄养在那里,长安随用随取。

  但凉州、甘州的牧场绝不会如此。

  赵在庆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朝廷要对西域用兵,未来某段时间内会有大批武夫过来,故提前采买羊只,改变牧场的牲畜结构,待到大军抵达时,七万只羊已经养肥了,甚至繁衍了一大批新羊,正好充作军需。

  另外一件让他感到奇怪的事情就是,各地都在查验粮库、武器库的库存,甚至翻修、扩建仓库,动静搞得很大。

  如此两相一对照,赵在庆其实已经有所猜测了,但并不敢确定,直到今日得到圣人的亲口确认。

  “征西固然可以靠蕃部补给牛羊,但并不足够,还得自己转运一部分粟麦。”邵树德又道:“大头自然由朝廷转运,但还需补充,你可有兴趣?”

  在邵树德的印象中,满清西征的后勤体系,其实是多种方式并存:其一,在关键节点上寻找利于垦殖的地方,提前种下粮食,就地收割;其二,在水草丰美的地方派少量兵力驻守,放牧牲畜;其三,蒙古诸部提供牛羊,这是无条件的,西征军队甚至抢劫过蒙古诸部获取补给;其四,官方组织庞大的运输队伍长途转运粮草物资;其五,民间商队转运粮草物资,官方采购。

  多种方式并存,最终有力保障了前线的军需后勤。

  当然,冷兵器时代的后勤需求量远小于火枪大炮时代,也更容易补给一些。但不管如何,多种方式并存的思路并不错,容错性也更大一些。

  赵在庆此时听了,嘴里有些发苦,不过他不敢拒绝,只能应道:“谨遵陛下之命。”

  别看他财雄势大,远近闻名,可一旦沾染上这种为朝廷运输粮草的事情,倾家荡产并不夸张。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在十多万大军的消耗面前不值一提。

  “不会让你白干。”邵树德说道:“朕还找了康氏、诸葛氏、拓跋氏等人,你等各凑一千峰骆驼、五百辆马车,分段运输。至于所需钱款么——”

  邵树德在殿内踱了半圈,道:“待朕打下西域后,于阗玉团、安西緤布、郁金、红盐、硇砂、大鹏沙、牦牛角等商品,由你等专营,如何?专营期十年可也,二十年亦可,这个可以商量。”

  玉团的利润是非常高的,这谁都知道。

  緤布就是棉布,安西特产。中原顶级的锦缎,一匹千钱了不得了,但緤布现在的价格要两千余文,且还是敦煌的批发价,贩卖至内地,价格还得涨一波。

  郁金可做药,也可当黄色染料,价值不菲。

  硇砂、大鹏沙既是药材,也是金银助熔剂。

  牦牛角则是制作上乘弩机的重要材料,消耗量很大,价格也不便宜。

  “陛下有命,某无不尊奉。”赵在庆面露喜色,应道。

  当然,他是装的。

  玉团、緤布之类的商品,一旦垄断专营,当然是暴利。即便只有十年专营期,其实也差不多够回本了。

  但事情不是这么算的,风险其实很大。最主要的就是战争不知道打多久,在得到专营权,开始回本之前,他能否坚持得下去?

  万一打个几年,赵在庆百分百确定自己即便变卖家产也难以为继。

  可他没有拒绝的余地。

  这事利润很大,风险也很大,朝廷的军需也不可能完全寄托在他们身上。圣人说得很清楚了,他们是补充,只占一部分粮草供给。因此,他也没法以军事成败为抓手来讨价还价,风险这种东西,只能自己消化了。

  如果挺过去了,前方豁然开朗。挺不过去,一夜回到二十多年前。

  “朕记得你有两个儿子在秦州经学就读?”邵树德坐回了龙椅,问道。

  “是。”

  “这样吧。”邵树德说道:“朕刚刚收到消息,湖南郴、永二州克复,多有实缺。令郎读书颇有天分,可一为义章令、一为零陵令,明年赴任。”

  赵在庆这才放下心来,真心实意道:“谢陛下隆恩。”

  虽说湖南还在打仗,但圣人说明年赴任,那就没问题。

  马殷本就只有七州之地,如今被王师接连拿下了道、连、郴、永四州,长沙估计也被围困了起来,应该已是穷途末路了。联想到之前高伦说马殷已经遣使接洽投降,赵在庆就更放心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6/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