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258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这样一个国家,有什么理由让人效忠?

  若不是还能拿出点钱来,且突厥人向来有当雇佣兵的传统,估计都没人搭理他的。

  “陛下说得没错。”米志达也在一旁帮腔:“高昌回鹘那么强大的国家,数月之间就被打败了。今日入城之时,你们也看到城外操练的军伍了,感觉如何?”

  拔塞干、苏农二人对视了一下,齐声说道:“大夏军威,无人能及。”

  突厥人进城的路线当然是被严格规划的。

  他们看到了禁军步兵列阵时的严整肃杀,看到了军属骑兵冲杀时壮怀激烈,更看到了让人无法直视的具装甲骑。

  老实说,这样的军队,大回鹘国拿不出来。或许少数精锐部队能与之媲美,但整体还是差远了。

  他们与草原游牧部族差不多,大部分士兵都是临时征发的。或许常年打仗,经验比较丰富,又因为生活环境的问题,整体尚武,但比起厮杀了一辈子的职业武人,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职业武人并不代表就一定强,因为可能存在文恬武嬉这种情况,但如果是一直在打仗的职业武人呢?

  “有大夏这么强大的国家庇护,波斯人的威胁,又何足挂齿。”米志达说道:“我听闻有波斯僧人东行,暗地里频繁活动。你们可真是糊涂啊,那都是奸细。将来波斯大军东进,这些人会悄悄提供情报,出卖你们。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拔塞干、苏农二人听得惊疑不定。

  邵树德没有打断米志达的话。

  人家这么积极卖力地帮你奔走,图的是什么?还不是自己的利益。

  波斯在西亚如日中天,你得帮他扛事啊。

  后世有一个名词叫“投射能力”。大夏在西域、中亚的投射能力严重不足,那么就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御波斯,维护自己的利益。

  米志达现在的用处非常大,因为他在中亚那边人头很熟,经营多年的势力并未被完全摧毁,这就是他的价值。

  有统战价值的人,邵树德从不介意分润好处。

  “回去就把那些波斯人给杀了。”拔塞干一脸义愤地说道。

  “必须杀了。”苏农也说道:“将他们绑在马尾上,到戈壁滩上拖着走,让所有人都看到奸细的下场。”

  邵树德微微一笑。

  这两人有表演的成分在内,但这又如何?

  表演,本身就是在表明一种态度,这就够了。

  中亚这滩浑水,他并不想沾染过多。但如果是送上门的好处,他也不会往外推。

  前唐那会,在葱岭以西设了一堆羁縻府州,几乎把整个中亚都囊括了进去,最西甚至到达了咸海。

  这些地方,真的全是他们打下来的吗?当然不是了。

  大食在西边崛起,中亚各路势力乃至波斯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不得不找一个依靠,大唐适逢其会,补上了这个空缺。

  而且,他们的兴趣十分浓厚。怛罗斯之战后,甚至还在积极筹集兵力、物资,准备再度西进,恢复旧有势力范围,完全满足了当地各路诸侯的安全需求。

  中亚这种地方,本来就是你争我夺,当地势力夹在中间,无所适从,只能择一强邻投靠。

  如今大食基本崩了,波斯虽然崛起,但实力也就那样,加上羁縻控制区,估计也就千把万人口。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离得近,补给方便,投射能力比你强,邵树德不否认这点。

  反正他现在也没太大的野心,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

  先吃掉高昌回鹘的旧土,再想办法灭掉大回鹘国。

  大回鹘国完蛋后,其辖区必然会碎成一地,届时能捞多少好处就捞多少。捞不到的就暂先放弃,默默消化已经得到的利益,再图后举——这是最理智的做法。

  今日热海突厥两个最大的部落首领来投,第一步已经接近完成。

  下一步行动如何展开,就要看回鹘国那边的局势如何发展了。而这件事,他已经看到了一丝曙光,机会还是很大的。

  返回王宫后,他又阅读了一下听望司刚送过来的国中情况汇总。

  在他离开后,天下局势大体平静。

  原本判断最有可能出乱子的辽东,反倒处于一种诡异的平静状态。不,或许并不难以理解,五万多府兵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自发维持地方秩序。

  他们是不拿军饷的地方镇军,作用极大。

  云南有局部叛乱,主要在曲州和通海都督府。原本征云南的部队陆续撤回,现在又换了新人镇守,仍由邵明义、李唐宾总揽军政大局,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并再度制造了一批奴隶。

  魏博有一些骚动。事实上这地方从来没真正平静下来过,因为朝廷总半强迫当地百姓向外移民。

  除此之外,一切平静,尤其是在攻灭高昌回鹘的消息传回去后——胜利,就是最大的稳定器。

  看到这些,邵树德深感欣慰。明年,可以心无旁骛地与大回鹘国来一次了断了:跨过葱岭,追亡逐北。

  

第二十三卷 此道与日月,同光无尽时

  

第001章 家人

  “夫君,回来啦。”郑三娘从灶间起身,嘱咐小儿子看着点灶火,然后迎到了院子里。

  “回来了。”佑国军士卒孙二郎点了点头,将背上的一个麻袋取下,道:“买了二十斤鱼,够吃到正月底了。”

  “怎么这许多?”郑三娘嗔道:“刚发了赏,就大手大脚的。”

  “看见就买了。泽州是小地方,遇到卖鱼的行商可不容易。”孙二郎摆了摆手,道:“圣人极爱此物,谓之海中珍品。”

  “知道了,知道了,你都说过几十回了。”见夫君这么说,郑三娘也不好多责备,一边唠叨,一边麻利地将袋子解开,把鱼一条条取出,用绳子串起,挂在屋檐下。

  不一会儿,青黛色的瓦片下便挂满了咸鱼干。风一吹,左右轻轻晃荡,煞是好看——年年有余,这是生活富足的象征。

  孙二郎走到香气扑鼻的炉子前,掀开盖子。

  瓦罐汩汩冒着热气。

  肉、野菜、冬笋在里边上下翻滚,汤色浓白,看着就垂涎欲滴。

  瓦罐内炖着半只野鸡,是他闲着没事时去山上打的。

  从云南回来后,他就陷入了无事可做的状态。有时候坐在门槛上怔怔忡忡,看着屋外的原野、山岭、河流,一坐就是一下午,直到他老爹拿着扫帚来赶人。

  实在坐不住了,便约上同袍,一起进山打猎。直到雪越下越大,封山遮路为止。

  “夫君稍坐,肉汤已经好了,妾这就给你盛一碗。”郑三娘拿着一块湿毛巾,小心翼翼地隔着瓦罐将其抬起,端进屋内。

  孙二郎拿起靠在墙上的火钳,将已经烧得发白的蜂窝煤取出,然后放进两块新的煤球,再放上一个空瓦罐,倒点水,准备温酒。

  厮杀了这么久,总得犒劳犒劳自己。

  诚然,他在云南时已经犒劳过自己了。杀过人,抢过钱,奸淫过妇人,但在那边,精神高度紧张,看见任何一个人,都觉得他要对自己不利,纵然大鱼大肉吃着,却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放松。

  班师回家后,过去一年的放肆收敛了起来,条条框框再次回到自己身上,看似一点不自由,但他却感到了久违的安心。

  人啊,终究是恋家的。

  郑三娘贤惠地在中堂、院子、厨房间走来走去,一会端起一笼蒸饼进屋,一会端着两盘菜进房,一会又把温好的酒拿到了桌子上。

  孙二郎又坐到了门槛上发呆。

  老爹看他那样子,叹了口气,走进厨房,塞给孙子一块柿饼,将他轰离了土灶,自己坐到小马扎上,照看起了炉膛。

  小儿吃着柿饼,在院子内走来走去。

  大黄狗欢快地跟在后面,摇头摆尾。

  院子东南角的羊圈内,还没长大的小羊畏惧地看着他们,咩咩直叫。公羊走到圈边,头微微低下,亮出了充满裂纹的角。

  小儿惊叫一声,下意识退后两步,柿饼都差点掉了下来。

  大黄狗吠叫了两声,状似凶狠。但在见到小主人退走后,它呜咽了一声,灰溜溜离开了羊圈。

  “夫君,吃饭了。”郑三娘喊了一声。

  孙二郎默默起身,回屋坐下。

  不一会儿,老爹也端着一盘羊肉走了过来,置于桌上。

  “昨日郑家幺郎过来,见你不在,坐了一会就走了。”郑三娘给孙家父子二人各倒了半碗酒,轻声说道:“现在禁军不好入,他找了很多人,都没办成。”

  “郑家幺郎”就是郑三娘的弟弟,也是佑国军士卒,与孙二郎在同一个指挥,一为步槊手,一为弩手兼长剑士。

  “上面的人打官腔,说大夏禁军不是父子相袭,亲党胶固的部队。我呸!明明有父走子继的,偏要说得那么冠冕堂皇。”郑三娘继续说道:“夫君,要不使点钱吧?”

  “没用!”孙二郎喝了一口酒,脸色微红。

  禁军武夫的生活确实好,不光吃得饱,还吃得好,难怪人人都想从军。

  “怎么没用了?”郑三娘有些不服气。

  “我说没用就是没用!”孙二郎将酒碗顿在桌上,道:“现在没人敢收钱。五大院的新兵都在排队等机会呢,找人有什么用?收钱却办不成事,平白惹一身骚,没人这么傻。”

  “那……”郑三娘一时语塞,半晌后,皱着眉头道:“过了年,夫君你就三十七了,还能拼杀几年?难不成孩儿们将来都要种地?但这地也不够分啊。”

  孙二郎闻言,脸色更加不好看。

  郑三娘反倒坐了下来,又问道:“禁军不行,能不能当个州兵?狗郎好歹练了十年武艺,身手是不差的,应募州兵应该够格了吧?”

  狗郎是孙二郎、郑三娘的长子,今年十九岁,长得五大三粗。前几日与几个好友去太原玩了,大概要过年前才能赶回来。

  “你没看州兵好久没进人了吗?”孙二郎吃了块羊肉,有些生气,道:“中原太平无事,这几年各州都不招兵了,即便有人老退走了,也不补全。你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吗?”

  “那要怎么办?真真急死个人,这么多年武艺白练了?”郑三娘有些毛了,道:“当初是你让狗郎从小习武的,说是长大后可以子承父业,继续当禁军。结果禁军的门这么难入,早知如此,还不如让他学个手艺,好歹能自食其力。圣人老糊涂了吗?这都是为他拼杀了半辈子的老人啊,自己人不用,非要用那不知根底的降兵。”

  “你懂个屁!”听自家媳妇抱怨圣人,孙二郎下意识发起了怒,只见他用力一拍桌子,道:“圣人何等英雄人物,轮得着你来编排?真真蠢妇人一个!”

  “我蠢,就你聪明!到头来什么事都办不成!聪明在哪里?”郑三娘也是个泼辣性子,直接反唇相讥。

  孙二郎又要发怒。孙家老爹用力敲了敲桌子,二人都消停了。

  “儿啊,前几日张家大郎说要送一子去西域,那是当州兵还是府兵?”孙老爹突然问道。

  “不是州兵也不是府兵。”孙二郎喝了一口酒,道:“是给赵王扛枪去了。”

  “赵王?”孙老爹一愣,似乎明白了点什么,叹了口气,道:“那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营生啊,张鼠子够狠,就这么看着孙子没下场?”

  “他十个孙子,走一两个也没什么。”孙二郎说道:“况且那少年,我也见过,真是除了好勇斗狠外,一无是处了。让他种地、做买卖、学手艺都不成的,他就只会杀人。”

  “你家狗郎又有什么两样?”孙老爹嘟囔了声,叹道:“实在不行的话,让他与张家小子一起上路吧,唉。”

  “不行!”郑三娘急了,道:“西域那么远,狗郎这一走,还能再见面么?”

  说到最后,都有些哽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2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8/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