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327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白珪决定继续等,等局势更明朗了再说。

  这一等就是两天。

  二十四日,高仁厚遣人来报,没藏军使押运粮草、器械抵达石壕寨。此寨已克,俘杀汴军千余,获粮二万余斛。

  二十五日,义从军主力抵达乾壕寨外,贼军坚守不出,大军正在组装攻城器械,准备攻拔此寨。

  白珪想了想后,带着数骑出了山谷,亲自侦察。

  天空飘起了细雨,似乎在为他们的突袭制造阻碍。又是山地,又是阴雨,显然不利骑兵作战。

  列阵都列不了,如何冲杀?他们又没有骑弓。

  白珪在野外侦察了一整天,期间还遇到了在河岸边鬼鬼祟祟牧马的汴军游骑,不过一闪就消失了。

  到黄昏时,依然一无所获,野外安静得可以。汴军仿佛消失了一样,没有任何动作。

  “来人!”回到营地后,白珪找来了传令兵。

  “将军。”军士行礼道。

  “你回趟大营,请没藏军使、高副军使收集营中余马,调一千会骑马的甲士过来。”白珪道:“让他们深夜出发,走偏僻小路,不要让人发觉。”

  “遵命。”

  白珪站起身,靠在一棵老树上。

  既然你没动静,那就只有投石问路了。即便不成功,损失也不大,而一旦成功,就可以摸清楚敌人的动向,还是非常值得的。

  一千甲士于二十六日夜抵达他们隐身的山谷。

  “高副使缘何亲来?”见到满脸疲惫之色的高仁厚时,白珪有些吃惊。

  “年纪大了,赶夜路有些累。”高仁厚不答,反抱怨道:“白将军,咱们原先讲好的是义从军主力攻寨,你领骑军埋伏,趁其仓促赶路,队列不整时突袭。怎么,改主意了?”

  义从军主力白天已经开始试探性攻寨了,不过汴军守御严密,确实不如石壕寨那样容易得手。

  “贼军或许根本没有出动,或许动了,但未被我斥候侦知。”白珪分析道:“我打听了下汴军的战法,贼将从上到下,都喜欢主动出击,或偷袭,或设伏,或强攻,总之不喜欢被动挨打。据此分析,贼军或有动作。”

  “你不是一直盯着胡郭的贼军么?”高仁厚一屁股坐在地上,问道。

  “山高林密,哪可能尽在掌握。若贼趁夜出发,有意绕路,是有可能躲过我侦骑的。”

  “你待如何?”高仁厚问道。

  “先等两日,如果贼军再无动作,便只有投石问路一招了。”白珪下定了决心,道:“还请高副使成全。”

  “老夫都来此处了,你还有何可担心的?”高仁厚笑了,说道:“下定了决心,便做吧!成与不成,在此一举!”

  说罢,又补充了句:“若不成,老老实实攻寨去也。”

  

第012章 连举四烽

  今日无雨,天气晴朗,阳光普照,让人感到分外舒适。

  崤山营寨之外,汴军士卒正在例行巡逻。

  寨子的位置很关键,过了此处,大道便分两处,一路折向东南,经洛水河谷,前往洛阳;一路向东,经渑池直抵新安、八陡山、洛阳。

  这是个枢纽,一旦有警,立举烽火,附近如果有援军,当以最快速度赶来。

  去年夏贼大举东出,三万多步骑,气势汹汹。葛从周领七千人在此设寨,就牢牢牵制住了夏贼大量兵马,使其不敢肆无忌惮,以免后路被断。

  今春,东平郡王征发郑、滑役徒在此重修被夏贼烧毁的旧寨,置崤镇军,同样是七千步骑,以震慑贼人。

  老实说,对主将刘康乂主动出击,意图突袭夏贼前锋,首战告捷,挫敌锐气的举动,军中是有不同意见的。

  这明显是学葛从周嘛!

  但葛从周也没能完全成功,只杀得冒进的贼军银枪都数百骑,未能伏击其主力。

  刘康乂换了一种方式,不在崤山设伏,而是打算与乾壕镇军里应外合,趁夏贼攻城不克,久战疲惫之时突然杀出,思路其实还是一样的:捡便宜嘛!

  有些老成持重的将领觉得此举太冒险,万一不成功呢?白白损兵折将,寨子防守压力大增,实为不智。

  但刘康乂是主将,他决定出击,别人也只能遵从。

  再者,如今军中就是这种风气。打时溥,打二朱,打罗弘信,这种主动出击的精神,不知道立下多少奇功了。

  总想着万全之策,四平八稳,那得浪费多少机会?

  五千大军已经下山数日了,根据最新得到的消息,一切平安。

  而夏贼也在围攻乾壕寨,不惜代价,攻势很急,看起来想将其一口吃掉。

  夏贼的兵力,现在也大概估算出来了,万余人左右,应该是先锋。其主力大队尚未出现身影,不知道是没查到呢,还是尚未赶至。

  巡逻队仔仔细细查完自己的防区后,没发现任何可疑迹象,众人不自觉地松了口气。

  只要再坚持几天,等滑州胡帅领大军赶至后,这里就彻底安全了。

  “队头,那是什么?”有军士突然指着山下某处,问道。

  队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脸色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

  他先在军服上擦了擦手心的汗,然后脱了甲胄,灵敏地攀上了一棵大树。

  视野之中出现了大队正在快速行军的步卒,旌旗林立,烟尘漫天。

  他怕搞错,又往上攀爬了一段,这下看得更清楚了。

  四五百骑当先开路,高举旗帜。

  在这些骑兵身后,还有上千步卒,以纵队队形行军。

  这千人后面是多少看不太清楚了,烟尘太大,只隐隐约约看到多面旗帜,按照夏贼的军制,怕不是还有数千步卒!

  而且骑兵数量还在不断增加,除了在头前开路的那数百骑外,两侧不断有骑兵快速前进,估计千骑都有。

  按这个构成来估算,夏贼至少来了一千骑卒、五千步卒。

  这是最少的估计,事实上多半远远不止!因为两侧的山林间也出现了多面旗帜,步卒总数当在八千人以上。

  十余里之外!近万步骑!

  队头面色煞白地滑下了树,气急败坏道:“还愣着作甚?速速速回去禀报!”

  消息很快传回了营寨。

  留守的十将不信,亲自外出侦察了一番,随后也白着脸进来了。

  “夏贼间道偷袭,事急矣,举烽!”他下令道。

  烽燧就筑于营外,烽台很高,正所谓“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崤山上的烽台虽然没有百尺高这么夸张,但也是极为醒目的。

  烽燧外有羊马墙,内驻兵两百,设烽帅一人、副帅一人,旁边还有临时驿站,备着十余匹刚从成德镇购来的快马。

  烽帅已经亲自候望,同样发现了“贼情”,但事到临头,他还是有些紧张,问道:“李将军,举几烽?”

  按照规矩,遥见贼来,若少,举二烽,多则举三烽,大逼,举四烽。

  “寨内不过两千老弱,贼众万余,步骑皆锐,已是大逼之势,举四烽,乞各军速援。”十将毫不犹豫地说道。

  “遵命。”烽帅不再废话,立刻给烽子下令,点燃早就准备好的薪柴,示警!

  很快,一道狼烟慢慢升起,远远看着,异常醒目。

  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

  ※※※※※※

  刘康乂刚刚睡醒。

  他是个干劲十足的人,胸中也憋着一股气。

  最近几天,经常昼伏夜出,侦察敌情。

  夏贼凶猛的攻势让他有些吃惊。

  一天攻下石壕寨,随后马不停蹄,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将乾壕寨围住。

  兵马逾万,夫子倍之,日夜围攻不辍,第一天就填平隍堑,杀穿了羊马墙,推至城下。

  不过乾壕镇军准备充分,器械充足,还有易守难攻的神雀台营寨策应,一时半会应还无虞。

  只希望他们能多抵抗一些时日,多消耗一些夏贼的锐气,给他这支生力军创造机会。

  两万随军夫子呢,这些人最容易慌乱。而他们一逃,必然会动摇夏贼的士气,甚至冲乱他们的阵型,这就是机会了!

  现在还不到时机,还得等一等。

  起身吃了两块干硬的胡饼后,刘康乂巡视起了营地。

  “从军几年了?”他随意找了一名军士攀谈。

  “八年了,一直跟着秦宗权,后来投了东平郡王。”

  竟然是“蔡贼”!

  “既投汴州,只要奋勇杀敌,大帅不吝赏赐。”

  “大帅从魏博得来的绢都赏给大伙了,我等自当效死。”

  刘康乂微微一笑,军心可用。

  “你是河南府的?”他又拉住一人,问道。

  “一直在张帅帐下效力,十八屯将那会便在了。”

  “可恨夏贼?他们掳掠了你的亲人。”

  “我亲眷皆在洛阳。”

  刘康乂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不过他很好地掩饰过去了。

  “你是郓州兵?”

  “回将军,某以前是曹州镇兵。”

  “朱瑄无耻,招诱我宣武军士,东平郡王兴兵讨之,此贼还负隅顽抗,殊为可恨。今后定斩此贼,届时郓、濮、曹三州便复为一体,百姓安乐,再无兵灾。”

  “……”曹州镇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3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7/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