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408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最初募了五百人,后来逐步扩大规模。这支骑兵部队的统帅,便是庞师古,而骑射双绝的氏叔琮也应募从军,一来就当上了伍长——中原有很多这类地主家庭出身的土豪子弟,如王彦章、氏叔琮等,从小习练刀矛、骑射之术,一直以来都是朱全忠着意栽培,压制旧势力的对象。

  氏叔琮是有本事的,后世他也是汴军中对河东胜率最高的将领,两围太原,军事才能自不用多说。

  不过运气太差,赶上了朱全忠晚年猜忌大将,与王重师等大将先后被诛。丁会、刘知俊等人吓得直接造反,葛从周自解兵权在家养老,其余诸将离心离德,汴州势力就此极盛而衰,让河东能够死灰复燃。

  “好了,戴将军。飞龙军已独立成军,战力强横。此番北上,只要好好表现,我自不会吝于向大帅请功。”庞师古实在受不了戴思远的喋喋不休。

  这人才干是有的,但自从在渑池县败了一次之后,军中风评不佳,日子有些难过,差点就被撸了飞龙军使之职。

  但听闻他面见东平郡王,泣血陈奏,得到谅解。飞龙军扩充为左右飞龙军共八千骑马步兵,盯着这支部队的人很多,但戴思远仍然牢牢坐在位置上,可见也确实得到了东平郡王的信任。

  但这性子,委实让人瞧不上啊,哪点像个赳赳武夫了?

  “庞都将率师北上,我部愿为先锋,定将夏贼击退,保河阳——”

  “好了!”庞师古提高了声音,目光盯着正在出港的船只,道:“仗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现在说这些作甚?你部可已准备妥帖?”

  戴思远所部自然就是骡子军了,之前一直在洛阳,此番被征调回来,代替他们的是从汴州开过去的一万步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削弱了胡真的兵权。

  骡子军加强过来后,庞师古所部便有六万八千余众,再加上河阳张慎思的三万兵马,以及临时征发的土团乡夫,这便是十几万人了。邵树德兵力,应该也就四五万人,他的后勤支撑不起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击退其还是很容易的。

  但击退容易,想要歼灭就难了。

  从蓼坞往西,没有太好的渡口。邵贼若退回王屋山,届时就轮到汴军转运粮草困难了,很难派遣大军追杀过去。

  而北线轵关陉一带,齐子岭已被夏贼控制,强攻也很麻烦。

  夏贼对河阳的威胁,竟是要长期存在了。

  码头响起了一连串的钟声。

  一批漕船装运完毕粮草、器械,依次启程出发。而在它们外围,水师战舰也已经严阵以待,打算护送它们前往河阳三城。

  承担“探候”职能的水师游艇已经回报,蓼坞为夏贼攻占,出兵河阳的第一站,还是只能安排在河阳(孟州)。

  当然若能再等两三个月,沁水、清水水量丰沛起来,船只可直抵怀州河内县城外,运兵、运粮会更加方便,只可惜他们等不了了。

  兵力集结,只能在孟州完成。

  不知道邵树德有没有意识到这次东平郡王是下了决心,要给他来一次狠的了。最好没有,庞师古十分期待看到邵贼惊慌、惊愕的表情。

  ※※※※※※

  大顺五年三月二十七日,杨亮所部又一次东出,在野外与汴军骑兵交上了手。

  搜寻汴军骑兵主力厮杀,是邵树德亲自下达的命令。

  朔方军的优势便是骑兵,马匹多、组建成本低、速度快,只要通过消耗战将汴军骑兵耗完,那么未来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无论是迟滞敌军速度、反冲杀断后掩护主力,还是杀敌袭扰,都能给汴军造成极大的困扰,一点点积攒优势。

  张慎思一开始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在又损失了数百骑之后,他有点受不了这个血腥的消耗战了,直接将骑兵撤了回来,掩护他带着主力北上怀州。

  而这样一来,野外便成了夏军骑卒的乐园。若不是难以寻觅补给,活动距离和时间双双受限的话,他们甚至敢冲过黄河,袭扰敌军腹地州县。

  三月二十九日,汴军捉生、亲骑两支骑兵部队抵达河阳。

  第二日,飞龙军左厢一部通过浮桥抵达河阳北城。

  而此时的河清县,也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连续多日的围攻,前后死伤了五千余人,汴军守城器具消耗殆尽,城墙也残破不堪。

  蕃人已经不堪驱使,无力再战,此时换的是武威军步卒精锐。

  邵树德策马骑行在战场上。

  城外到处是燃烧为灰烬的攻城器械。夫子们麻木地搬运着尸体,这些日子他们干了太多此类事情。

  伤兵营地内满是哀嚎。

  粮草都转运困难,其他物资更是少之又少了。蕃人伤兵退下来,除简单的清理、包扎之外,伤药甚少,只能靠自己硬扛了,可想而知死亡率有多高。

  临时赶过来面见邵树德的崔素跟在身后,脸上表情沉凝无比。

  亲眼目睹了蓼坞、河清的连番厮杀,他终于明白中原征战的残酷之处。

  对手战技娴熟、精于杀人只是一方面,最坑的是战斗意志较为顽强,往往死硬到底,与草原上完全是两回事。

  战争烈度也高出很多。

  想想以前朔方一镇不过灵、盐二州,万余兵马,却能威压附近的党项、吐蕃部落,几千步军能大败数千骑兵,这西北的池塘还真是小。

  按照灵武郡王的说法,那就是菜鸡互啄。

  “李唐宾在攻硖石堡,河西蕃部要轮番上阵,看了眼前这场面,怕了吗?”邵树德突然问道。

  “回大帅,攻城确非我河西儿郎所长。只愿突破这片连绵山地,进入到平地上,一定让汴贼好看。”崔素答道。

  “别急着说大话。”邵树德笑了笑,说道:“你的兵自由散漫,习气颇重,器械也不够精良,真对上中原那些世代吃这碗饭的骑将、骑兵,未必讨得了好。不过步战时还算勇猛,好好整饬一下吧,听李唐宾的军令。”

  河陇蕃人,从吐蕃时代开始,大部分人习练的其实是步战,吐蕃大军的步兵也占多数,人人有马是不可能做到的。

  后世辽国与其类似。他们打北宋,一般也就几万骑兵,但往往跟着十几万步兵,以奚人、渤海人、幽州汉人为主。这些人若配以良好的装备和训练,其战斗力以邵树德眼光看来虽然一般,但也不会太差,下限是有保证的。

  君子馆之战,辽国骑兵固然凶猛,但宋军其实是被辽国步兵正面击破的。仅仅因为天寒弓弩无法使用,但人家也没法用啊,面对面肉搏时就不行了,被正面打败,无话可说。

  “末将定然约束儿郎,听令而战。”崔素保证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

  恰在此时,河清县西城外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很快,有令骑来报,武威军副将刘三斛率众先登,并稳稳守住了城头,后续兵马正源源不断跟上。

  “恭喜大帅,河清县已入囊中。”崔素大声说道。

  “还差一个柏崖仓,若将此地也拿下,此番出兵可称完美。”邵树德的心情也非常好,直接策马奔向西城。

  若尽得河清、蓼坞、柏崖仓,便算走出了王屋山区,从此可以高屋建瓴之势俯瞰河阳,随时派骑军东出,主动权尽在我手。

  “派人再去柏崖仓劝降,城中守军只有千余人,若愿降,皆无罪,人赐钱一缗、绢两匹。我说话算话,绝无虚言。”临走之前,邵树德还吩咐了一下。

  “遵命。”

  战马奔上一处缓坡,邵树德勒马停驻,看着在夕阳中犹自奋战的武威军将士,忍不住大笑:“得了此地,朱全忠要在河阳安排多少兵堵我?”

  朱全忠远在汴州,自然无法回答他。

  而在这一天,庞师古又带着踏白都渡河北上,抵达了河阳大地。

  汴军仍在稳步集结之中。

  河阳二州归属的争夺,至此终于要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第031章 前出之基

  “昔年攻灵州康元诚大营,刘副将便是先登勇士。”河清县城内,邵树德亲自走入武威军将士之中,找到了因伤躺在床榻上的刘三斛。

  “犹记得,当时我将康元诚之爱妾赏给你了。本以为刘副将就此沉溺于温柔乡中,不复勇武。可今日先登者又是你,莫不是又来问我讨赏?”这话一出,众人轰然大笑。

  刘三斛嘴角咧了咧,有气无力道:“大帅看着赏便是。”

  昨日他奋力先登,勇战多时,战后脱力晕倒,身上取下来十几个箭头,立下了奇功。

  “陈副使。”邵树德喊道。

  “下僚在。”陈诚走了过来,军士们纷纷让开,几个副将、十将还向他行礼。

  “河清县令组织壮丁健妇上城戍守,城破之后还带人巷战。此等贼官,可有家眷?”邵树德问道。

  “贼官之妻已被擒获,正待发落。此女年岁不大,出身卢氏。”陈诚回道。

  “赏予刘副将。”

  “遵命。”

  将士们情不自禁地惊呼一声。卢氏女,得到可不容易。这刘三斛可真是撞大运了,两次都让大帅加赏。

  邵树德满面笑容,心中却有些感慨。

  十年前,他还言必称“祸不及家人”呢。这在当时简直是奇谈怪论,严格来说,那是他犯下的不小的错误,因为你格格不入,别人也不理解你,容易失掉人心。若不是他与将士们朝夕相处,慷慨大方,仗义疏财,又关心他们的生活,同时还有一点武勇的话,说不定就让人轻视了。

  现在他所做的事,是越来越符合时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完全是英明之主的所作所为——当然,像朱全忠那样把自己小妾赏给部下,他还是做不到。

  一个人、几个人、几十个人,终究不能对抗社会大环境的同化,也改变不了人们的思想潮流,或许五百个人可以试试?

  “大帅,丰安军已至华州,天德军刚过蒲津关,抵达河东县。”离开伤兵营地之后,陈诚跟在邵树德身后,禀报道。

  可算要来了!

  邵树德有些高兴。河清县这边,能打的其实就武威军,飞龙军一部数千人要么是阴山蕃部、要么是后方整训的新兵,战斗力是比不上武威军的。

  丰安军、天德军也是老牌子部队了,正儿八经的“铁林系”出身,还是整整一万四千步骑,终于能让单薄的兵力厚实一些了。

  “汴军可有援军赶至?”

  “有斥候来报,河阳城外出现部分汴军骑卒,千骑以上。他们捕了两个出外樵采的贼兵,发现是降人。”陈诚答道。

  降人就是降兵。

  这些年诸镇大战,全国人口减少,但武夫数量却逐渐增多,战时还有很多临时征发的兵将,降人是一坨一坨的,多不胜数。

  朱全忠的降人主要来自兖、郓、徐、淮四镇——这几年他相继拿下了曹、宿、徐、濠、寿,与楚州飞地连在一起,相当于一个半到两个藩镇了。

  这些州县本身就有兵,投降过来后,朱全忠下令拣选精壮入嫡系部队,余皆送到河洛、汝蔡与夏军消耗。如今河阳连番大战,当然也要往这边派人了。

  地盘越多,兵将越多,其实不光朱全忠面临这个问题,邵树德也一直在努力消化、清理杂牌。

  陕虢军、河中军、蕃兵、各种降兵等等,其中老丈人的威胜军大概是最大的杂牌……

  “我来的是嫡系衙兵,朱全忠派来的是送死的降兵。”邵树德看着被押往城外的徐州降人,笑道:“可惜柏崖仓重地,张慎思没有派降兵,不然倒多了几分招降的把握。”

  昨日大军破城,守军降者四百余,基本都是徐镇降兵,其余皆战死。

  “大帅,降人未必不愿意死战,还是得料敌以宽。”见邵树德还有兴趣聊降兵的事情,陈诚也不着急了,道:“朱全忠的降人更多,最早的蔡人已成汴军中坚,不可大意。”

  “我看朱全忠是想消耗、整编杂兵。”邵树德说道。

  打败秦宗权后,朱全忠收编了十余万蔡贼,兵力膨胀到接近二十万。

  历史上他攻灭二朱、时溥、王师范之后,军队继续膨胀,达到二十多万,一度接近三十万。可想而知,这三十万人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因为很多人本来是农民,作为土团乡夫被临时征发,然后随着大军投降,但也算投降军士的一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4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8/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