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458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卢文进、刘仁恭是墙头草,随时可能背叛李克用,单可及则是莽夫,心中不服气。甚至于,幽州的高家三兄弟也未必愿意长久臣服,一旦出现变故,跳反几乎是必然的。

  快速扩张的后果就这样,李克用马上就能尝到了。

  “邵贼平定时瓒、李匡威之乱,在朝中安插人手,视君上如木偶。再过些时日,可能就要行废立之举了。”李振说道:“大王,不如移牒各镇,就说邵贼夜宿龙床,淫辱嫔妃,残杀诸王,乃乱臣贼子,诸镇可并力讨之。”

  朱全忠坐了下来,仿佛在仔细权衡。

  各镇一起征讨邵贼,困难很大,或者说根本不可能。但坏掉邵贼的名声,让天下有识之士对其反感,不再一门心思往长安跑,藩帅们不再给朝廷上供,还是有可能的。

  谁让你把京兆府给团团围起来了呢?长安出了事,你要不要管?你一管,可就是黄泥巴掉进裤裆里,怎么都说不清了。

  控制长安朝廷,有好处,但肯定也有坏处,世上不可能存在两全其美的事情。

  “此事可行。”朱全忠说道:“可移牒诸镇,成不成再说。”

  反正又不用付出什么本钱,却能抹黑邵贼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邵贼也可以反过来抹黑这边,不过问题不大,老朱不怕丢脸,别人也未必信,反正邵贼进长安是确凿无疑的事情。

  敬翔对此不以为然。

  李振非常热衷这类下三滥的手段,但老实说他不觉得会有什么效果。

  “大王,如今还得盯着河北。”敬翔上前说道:“王镕已经出兵,张将军也已经渡河北上,若能在魏博击退李克用,好处多多。”

  “张将军”当然不是张慎思了,而是张存敬。他带了两万人北上进入魏博,协助罗弘信抵御李克用。

  此外,葛从周所率万人也从汝州北返,目前正在渡河。

  有此三万众,加上已经扩军至十万以上的魏博大军,李克用不过带来了五六万人,胜算并不大。

  而面对李克用咄咄逼人的态势,镇州王镕大惧,他遣步骑三万至赵、冀,即将发动攻势,侧击李克用大军。

  另外,这个著名的“散财童子”还遣使至汴州,奉上二十万缗钱、四十万匹绢、战马三千匹,邀汴军一起出击。

  消灭祸害河北的李克用势力,王镕是真心的,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如果付出重大代价依然不能消灭李克用,嗯,王镕会果断投靠李克用。

  十六万大军,有地利、民心加成,后勤供给充足,若是再玩不过李克用那七拼八凑的不到六万人马,那也不用玩了。

  根据得来的消息,李克用的大军中,晋兵只有三万,燕兵不到万人,河中兵万人,外加草原上拉来的杂胡万人。另外,李罕之一路亦有大几千,不过他们走的是另外一个方向。

  “魏镇本来人心散乱,诸将各有心思。然晋兵打来,或要同舟共济了,问题不大。”朱全忠说道:“吾所忧者,不在北,不在东,亦不在南,而在西。”

  北面的威胁看似大,夏、晋双方都有,但李克用并不专心,魏博的实力也足够强,他还没那本事吃下。河东就那个体量,现在吞吃幽州都僵在那里了,还在慢慢消化,怎么可能吃得下魏博。

  按照朱全忠的想法,李克用攻魏博完全就是意气用事,浪费时间和兵力,非常不明智。

  相比而较而言,占据了河阳大部的夏军威胁要更直接一些。

  但他们也有难处,那就是迁移了大量人口过来,蕃汉皆有,看样子总数在十万以上。

  养十余万百姓,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今年就得养着,明年秋收之前也得养着,甚至秋收之后还得继续养。

  第一年开垦,长期撂荒的土地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再加上农具、种子、牲畜不足,水利设施损坏,能够用来播种的农田肯定不会太多。

  往孟、怀二州移民,好大的手笔,但毫无疑问会极大消耗夏贼的财力。

  这是邵树德喜欢做的事情,他一直喜欢搞这类大手笔,朱全忠研究他这么多年,早就看出来了。

  诚然,一旦让夏贼在河阳扎下根来,农田收获大量粟麦、牧草,牛羊牲畜数量也大幅度增长,那么后面就会轮到汴军难受了。孟、怀二州堪称沃土,也不缺水,只要好生经营,那确实是可以作为钱粮基地的。

  但这需要时间。

  东面的威胁就更不用说了。

  朱全忠带着厅子都、捉生军来曹州巡视,主要原因是朱瑄、朱瑾活跃了起来。

  朱瑄自不量力,率军出濮州,被击退,但其实斩获并不大,前后俘斩两千余人罢了,包括三百蕃骑。意外之喜是兖兵大败于济水之畔,朱瑾匆忙前来救援濮州,遭到伏击,汴军斩首四千级,俘三千余人。

  都什么时候了,还敢野战?

  不过吃了这个闷亏后,朱瑄、朱瑾兄弟应该会消停很多了。他们现在还要面临青州王师范的压力,齐州一直占着不还也不是个事,更何况二朱军纪败坏,齐州百姓深恨之。

  “大王,杨行密那边亦得重视。”敬翔有些担忧地说道:“行密恶杜洪,屡次交兵,今已得黄州,复望蕲、鄂。杜洪怕是力不能支,还须想想办法。”

  其实还有一个隐忧没说。襄阳赵匡凝在休整了一段时日后,极可能在明年继续攻杜洪。

  两面夹击之下,杜洪能坚持多长时间?

  看如今这个态势,几乎算是半放弃杜洪这个附庸势力了。人家绝望之下,会不会直接投靠折宗本?

  投靠杨行密不大可能,因为杨好杀大将,即每攻占一地,敞开收编中下层官员和军士,但高官、大将经常就戮,杜洪多半不愿投靠。

  所幸现在折宗本被打压住了,气势不够盛,不然还真的危险。

  “之前有报,楚州将校似有异动,或要投靠行密。”朱全忠说道,脸上的表情看起来非常平静,一点没有发怒的迹象。

  在场的李振、敬翔、韦肇、裴迪四人心知肚明,楚州有可能被拿来作为交易的筹码,协调与杨行密的关系。

  行密兵也不多,以三万“北归人”(孙儒残部)为主力,黑云长剑都为亲军,这是他直接掌控的核心武力。朱延寿、田頵、安仁义等大将各有兵数千至万余不等,但他们是军头,杨行密也未必信任他们,搞不好还会叛乱。

  但即便如此,杨行密若北上,三四万人还是抽得出的。虽然不惧,但总是个麻烦。如果能结好,那再好不过了。

  淮水一线的楚、泗、寿、濠、光、申六州,楚、泗、濠、寿对行密最重要。泗州刺史张谏已降,行密仍委他为刺史,濠、寿二州则在慢慢收拾整顿,裴迪最近经常往那边跑,成果斐然,但楚州却还未及整顿,至于是不是故意的,各人心中自有看法。

  以楚州予行密,结好之,至少先稳住他,后面再做计较,或许是个办法?但没人敢保证,也没有敢提这个建议。

  光、申二州如今在张全义治下。大乱方平,全义不辞辛劳,走遍各乡,鼓励百姓复耕农地,并给地里麦苗长势良好的农家奖赏,民心大安。

  张全义这个节度使并没有兵权,更像是一人身兼三州刺史。他还从洛阳调了不少官员南下申、光、蔡,都是治理民政的好手,三州之地未来可期。

  张全义应该不会背叛了。汴州传言,其长子张继业为邵贼所杀,诈称病死,其妻储氏、长媳解氏、侄媳苏氏皆为邵贼霸占淫辱,也不知道是谁放出来的消息——但这种事对张全义有没有影响就很难说,他看起来好像也不是特别在乎这种面子上的事。

  “罢了,楚州之事,待使者从扬州回来之后再议。”朱全忠见众人都不说话,有些恼火,便道:“而今重心还在洛阳。腊月大河上冻之后,邵贼定会遣骑卒南下,做好准备吧,争取让邵贼在河南吃个亏。敢派骑军南下,胆子可不小!”

  处境就是这么个处境了,其实挺困难的。洛阳一线兵力不太充足,葛从周北上之后,汝州方向亦只有杨师厚、丁会两部,固然能压制夏贼,但进取之力稍嫌不足,不再具备往日的绝对优势了。

  “邵贼下一步会去哪里?”朱全忠突然问道。

  “或是蜀中。”敬翔答道。

  “蜀中战乱多年,而今还有多少户口?”

  “天宝年间,蜀中有八十余万户。巢乱以来,三川尽输财货往关中,赋役极重,百姓逃散。又有草贼阡能之乱,官军杀良冒功。巢乱平定之后,陈敬瑄之辈互相攻杀,近又有朱玫、李茂贞、满存、李鋋、王行瑜、王行约、赵俭厮杀不休,羌人趁机作乱,烧杀抢掠,邵贼还在招诱流民,而今应只有五十余万户。”敬翔答道:“大王,某觉得,邵贼不会入蜀中。再等几年,待其嫡子长成,方有可能征蜀地。”

  朱全忠点了点头。

  不知不觉,蜀地乱了十几年了。东西二川最大的价值其实是绢帛,五十余万户,可征户税百万匹绢、十五万缗钱。按照这会战争期间朔方、宣武等镇军士的赏赐来看,每人每年得有十缗钱、十匹绢左右,那么这个户税可以维持四万多衙军一年的赏赐。

  粮赐没算在内,看你的军队驻扎在哪了。如果驻扎在蜀中,日常消耗可利用蜀地粮草,但粮赐是发给军士家人的,他们的家人会不会跟去蜀中呢?如果不去,那么蜀地的粮食就利用不上。能养的军队会更少,可能还不足四万,只有三万多。

  但据有全蜀之后,你肯定要驻军的,三万多人是至少的了。

  也就是说,邵贼攻蜀,征收到的地税(粮食)没法利用,户税只够维持当地驻军,财政上没有太多的好处——藩镇收入中,地税才是大头。

  驻军地方化倒是一个解决办法,甚至可养十万军队。前提是把军士们的家人都迁往蜀中,让他们在当地安家,敢么?

  征兵也不会用蜀人,邵贼喜募关北、河陇健儿,那还打个什么劲?

  或许当地人才可以利用,商税也可征收一些,但这都是小头,比起户税、地税来说微不足道。

  对比起扫平蜀地所需要的巨大投入,以及前几年几乎没有什么税收的窘境,邵贼还不傻。

  蜀地唯一的价值,应该是给他的嫡长子树立威望,建立班底,立军功用的,对当前征战天下而言好处甚少,甚至还有坏处。除非你花个二十年时间励精图治,让蜀地慢慢恢复,这才能额外提供钱帛。或者,干脆横征暴敛,那现在就可以榨不少油水出来,但邵贼多半不愿意这么做。

  “盯紧邵贼动向。若其入蜀,定然要亲征,不可能委任大将,多半还得抽调河阳、河洛军士,届时便有机会了。”朱全忠笑道:“届时我全军南下,将唐邓随连根拔起,断其一臂。唔,先移牒各镇,就说邵贼欲行废立之举,实乃国贼,天下人可共诛之。”

  

第023章 人心

  圃田镇又恢复了一些繁荣。

  这个镇子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在那会,中原洪水泛滥,在中牟与郑州之间,因为地势低洼,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沼泽,曰圃田泽,为天下九泽之一。

  在国朝,圃田泽比先秦、魏晋时期都要广大,是通济渠(汴水)的最重要水源地。

  圃田镇就在边上,因贸易而兴,十分繁荣富庶。

  河阳大战结束后,黄河水运畅通,朝廷抓紧时间转运钱粮、财货。各镇商徒、士子及往来公干的使者皆在此停留休息,神完气足之后再度启程。

  打打杀杀不是生活的全部,很无奈,武夫们不懂这个道理,老百姓还得艰难求存。

  “方才在骡马街听人说,邵树德进长安,羞辱天子,残杀诸王。”一位商徒喷着酒气说道:“就连先帝的女人孟才人,都让树德给睡了。树德夜宿龙床,让天子叫阿父,何淑妃惨遭……哭了一整夜,圣人就站在殿外,不敢动弹。”

  “你怎么知道?莫不是大明宫中的阉徒?彼时便站在一旁伺候?”有人笑着打趣道。

  “侯二你是不想做买卖了吧?我只要发句话,整个圃田镇没人会卖马给你。”已经半醉的商徒怒道:“外面都这么说的。”

  “树德进长安才几天?消息就传到汴州来了?三岁小儿也不会信。”一位做漆器生意的客商冷笑道:“我去渭州进过几次货,当地商徒对树德是交口称赞,收复河陇旧土,广开商路,牛羊被野,百姓富足,直言乃是百年一见的大英雄、大豪杰。”

  “你既去过渭州,当知陇右百姓如何称呼树德的,是不是唤他邵圣?”

  “这……”漆器商人愣住了。

  醉客更得意了,大笑道:“我还听说,张全义女眷皆被树德所擒,其妻储氏、长媳解氏……”

  “嘭!”一位刚进酒肆的中年人闻言,直接将这位醉醺醺的酒客踹翻在地。

  他身后跟着数位仆人,不用主人吩咐,立刻上前,围着这位酒客拳打脚踢。下手之狠,令人诧异。

  “打死了事!”张全恩冷哼一声,出了酒肆。

  定定地站了半晌后,突然流下了眼泪。

  张家何辜,遭此劫难!

  “使君,何必与这等醉汉一般见识呢?”新聘的幕僚劝道:“过一阵子,热乎劲过了,自然就没人提了。”

  “你有所不知。”张全恩叹道:“某前天在洛阳,便听闻有人写诗讥讽家兄。家兄这性子,得罪了一些小人,唉!”

  张全义善抚民,礼遇士族,但心胸却很狭窄。做事说一不二,谁敢提点意见,轻则丢官去职,重则暴毙。

  张全义镇洛,其监军得到了名相李德裕的醒酒石。李德裕之孙李延古请托张全义,想索回醒酒石。结果监军不愿,说:“自黄巢乱后,(李德裕家)洛阳园宅无复能守,岂独平泉一石哉!”

  张全义觉得他在嘲讽自己曾经是巢贼,于是将其笞杀。

  审案断案,总是倾向于先告的一方,“民颇以为苦”。

  总之,还是得罪了不少人的,被人写诗讥讽也很正常。

  “使君还是看不开。”幕僚叹道:“而今只需勤于政事,得梁王看重即可。异日梁王得了天下,张家封王封侯亦不在话下,些许小事,自然没人提了。你看那邵树德,残杀诸王我看多半是没有的,但欺压圣人百官是肯定有的。但天下士子,依然天天往长安跑,尽入树德彀中,何时认为李家威严扫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4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8/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