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502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众军纷纷高呼。

  邵树德兴致起来了,策马前行,每至一处,挥舞马鞭,总能迎来一阵热烈的欢呼。

  气氛组给力!邵大帅很满意,军心还在他这一边。

  古来皇帝为何喜欢出巡?最主要的便是宣示威权,即“以示强,威服海内”。

  想当年,汉武帝巡视朔方,“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

  并遣使告知单于,“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

  这是何等的豪情?

  邵树德是武人,审美观也是武夫的模样,就喜欢这种做派。

  马上天子,就该有马上天子的样子,终日缩在宫里总不是个事。

  自北朝以来,中原的老百姓都是有点刁的,整体没宋朝以后那么顺服。皇权也没多神圣,盛世时都不少人造反,一个文弱之主,其实是十分危险的,不一定能把控住局面。

  出巡除了宣示军威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影响力。

  秦汉的郡守制,国朝的刺史制,地方官的权力非常大,文武分野不明显,中央集权程度不够高,民风比较尚武好斗,这些特殊国情都注定了出巡的必要性。

  汉代皇帝出巡,经常诛杀太守,处理地方官员,就是这种国情的体现。

  策马奔回后,邵树德行至一众将佐面前,目光扫视。

  “王使君,孟、怀二州,怀州百姓较众,田中粟麦可已收完?”邵树德问道。

  王班有些紧张,邵树德骑的高头大马给了他很大压力。

  “回大王,五月中夏粮已收完,旬日前,秋粮也已入仓。夏秋二粮,总计不下四十万斛。”王班答道。

  “苏判官,工役之事,向由你督之。沁水河工,前后发役十万,可有人逃亡?”邵树德策马至苏濬卿面前,又问道。

  “回大王,事先与百姓讲好了,陂池沟渠整修好后,所得新田,按上役工期分配。宋司徒亦足额拨发钱粮,未曾短少,故百姓乐之,未有逃亡。”苏濬卿答道。

  “解将军,调你部至河阳征战,将士们可有怨言?”邵树德到了解宾面前,问道。

  “回大王,我部攻广河镇之时,人人奋勇,尽皆死战。下月攻板渚,还请大王令我部上阵,定杀得梁人片甲不留。”解宾答道。

  他本有三千步卒、六百骑卒,前阵子肢解保义军后,他也分到了一部分人马,目前共有五千步骑,被编为保义军右厢,归保义军军使、左厢兵马使王建及节制。

  “魏司马,将你调来怀州,可知所为何事?”

  “回大王,修武县窑场、炭场、匠铺已尽皆完备,再过些时日,产出还可更多一些。”说话之人出身嵬才氏,粗通文墨,精于冶铁、采矿,目前担任怀州司马,实际负责修武县的一摊子事。

  “如此甚好!”邵树德翻身下马,笑道。

  刚才询问的这些重要事项,他后面还会去巡视,届时可印证一下到底有没有人说谎。

  河阳这个前进基地,他可是非常看重的。

  

第006章 修武

  修武县与河内县究竟哪个更繁荣,就目前看来,没有争议,河内县更富,毕竟是州城。但如果再往后的话,则很难说,因为夏王府真的在修武县投入了很多资源。

  邵圣又带着他的“嫔妃、皇子、百官”东行,渡过沁水之后直趋修武。

  铁林军、飞龙军、玉门军、侍卫亲军、阴山蕃部等数万大军相随,旗幡如林、车马如龙,于八月二十九日抵达了修武县。

  进城之前,发生了个小插曲。

  魏州罗弘信密遣使而至,邵树德让王府西阁祭酒裴通去接待了。

  应不是什么大事,罗弘信还不至于在这个时候投靠。他其实也没什么野心,没有对外扩张的欲望,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保。

  今岁飞龙军两次“借道”卫州渡河南下,人家就捏着鼻子认了,当啥事也没发生过。魏人还不至于傻到为朱全忠火中取栗,牺牲自己,照亮他人。

  这就是一次简单的示好罢了,罗弘信应也很担心夏军直接攻入卫州。

  修武县城住不下这么多人,大军屯于城外。

  “赵成不错。”邵树德放下手里的表章,赞道。

  赵玉静静坐在床榻上,打理着秀发。

  已经年逾四十了,可谓年老色衰,但出行这些日子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晚上,是她服侍夏王的。

  邵树德对她很爱惜,除了少数几次实在没忍住,大部分时候都很注意,尽量不让赵玉在这个年纪再怀孕。

  裴贞一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四名女史。

  因为身份无法洗白,即便已经为夏王生了一双儿女,但裴贞一依然只能不明不白地继续当黑户。

  目前她在王府内担任尚服之职,这是一个邵树德自己添加的职位,同样是逾制的。

  按制,尚服属于宫官(女官),是尚服局的两位主事之一。

  尚服局,“掌供服用采章之数,总司宝、司衣、司饰、司仗。”

  简单来说,有几大职能。其一,替皇帝保管章玺,建立使用档案,“朱书标记”;其二,掌御服、首饰;其三,掌汤沐、巾栉;其四,掌仗卫之器。

  本来手下应该还有司宝、司衣、司饰等下属女官的,但邵树德排场还没那么大,只用尚服一人即可,另给她配了四名女史做助手。

  嗯,用更现代的话来说,裴贞一就是生活助理、私人秘书之类。

  当然邵树德的排场其实也是在慢慢增加的。

  他的“生活助理”很显然不止一位。

  这不,杜氏、韦氏联袂走了进来,身后各跟着几名女史。

  杜氏担任尚仪一职,掌书籍、纸笔、诸乐、陈布、宴会、朝见等。

  韦氏是尚寝,掌床帷茵席铺设、灯烛等。

  萧氏当尚功,掌裁缝、珠宝、财货,供饮食、薪炭等。

  基本都是朝廷典制下的官职,国朝皇帝,是真的爱用女官,明清时期基本由宦官负责的领域,此时至少有一半用的女官。

  裴贞一神色复杂地指挥女史替赵玉更衣。谁让人家“礼同王妃”呢,就连折妃都对赵玉客气有加,称呼她为“阿姐”,其他姬妾谁有这个面子?

  杜氏将一摞表章放到邵树德的桌案上,女史上前,开始磨墨。

  韦氏亲自带着女史收拾床帷席榻。小姑娘面有稚气,略带点婴儿肥,看到床上的污渍时,脸直接红到了耳根。

  “大王,赵成的买卖越做越大,恐惹人非议,妾担心……”赵玉一边亲自动手整理裙服,一边说道。

  “无妨。”邵树德说道:“送马三千匹、牛万头、羊十五万只到河阳,谁若不满,问问他可能做到此事?”

  能一次性送这么牲畜到河阳,还是从陇右那么远的地方出发,体现了赵成的能力。

  中途干草、粮豆的供应,催肥地的休整,以及官面上的照应,没点能量的人根本做不到,更别说还要耗费很多钱粮了——从河陇运牲畜到河阳,从商业角度而言,根本就无利可图,甚至可能是亏损的。

  邵树德当然清楚此中关节。赵成做这事,纯粹就是示好,拍他的马屁。

  这才是有眼色,有政治敏感性的商人,邵树德很欣赏。

  “下个月凉州杜让能还会遣人发送一批牲畜,河阳这边,简直就像个无底洞一样。”邵树德叹了口气,道:“不知道要多少牲畜才能填满窟窿。”

  杜氏在听到“杜让能”三字时,神色下意识一紧。邵树德拍了拍她的手,让她不要过于紧张。

  “不如让赵成到修武县来吧。”赵玉建议道:“大王欲在修武大办甲坊、钩盾,用钱之处甚多,不如让他过来,也能分担些压力。”

  “赵成每年分润过来的花红,可是我留给你们娘俩的。”邵树德伸手抚摸着赵玉的脸,无奈道:“再者,他来能做什么。”

  “总有事做的。”赵玉说道:“怀州都作院一开办,那么多工匠和家人。还有许多开矿的、制砖的,总需要吃食、布帛、家什、器具。魏家、野利家都来了,赵成来出把子力也是应该的。”

  邵树德微微颔首。

  怀州都作院位于修武县,是邵树德在数月前下令开办的,从各地抽调工匠,再招募部分学徒,到怀州就近打制器械。

  嵬才氏、野利氏到这开矿、办铁匠铺子,也是被邵树德喊来的,说穿了都是为将来的战争服务。

  这两家被邵树德逼着竞争,这些年确实取得了一些进步。

  首先,皮质风箱基本已被淘汰了,换成了木质的推拉风箱,这使得鼓风效率大大提高。

  其次,邵树德曾问过工匠,为何同一炉温,有的“铁”可以熔化,有的“铁”则不行呢?

  被这么一灵魂拷问,工匠们认识到了或许是铁里面的其他东西导致了熔化温度的差异。

  邵树德告诉他们这叫“合金”。他们炼的并不是纯铁,而是各色各样的铁合金,所以熔点完全不一样,工匠们已经接受了这一事实。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先承认这一点,再尝试做更深入一些的事情。最重要的,一定要上升到理论,不能光靠实践和经验,那样进步始终有限。

  额外多说一句,邵大帅“技止于此”,他甚至记不得纯铁的熔点是多少度,只知道以此时的技术做不到熔化纯铁。

  他能发出那个灵魂拷问,主要还是出于自己的眼光。

  大唐的冶铁,刀剑基本是用块炼铁技术得来的。即将成分复杂的铁矿石拿来,与木炭放在一个坩埚里面,然后在外面点火加热,最后打碎坩埚,从一大堆成分可疑的物体中挑选出可用的海绵铁,然后反复锻打,去除杂质的同时,制造出所需的刀剑。

  固态的块炼铁技术都这样了,邵树德有理由相信,液态铸铁的成分同样很复杂,工匠们都搞不清楚那些所谓的“铁水”里面到底有什么——你拿来的铁矿石里面,真的只有铁吗?

  这就是野利家的茶山剑比魏家仿制的茶山剑质量出色的原因!

  大家都稀里糊涂,不知道手底下锻打的所谓“铁”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那可不就只能撞大运了么?邵树德猜测野利家的茶山铁矿石里含有锰,但也不确定,仅仅是猜测罢了。

  第三个进步与第二个是相辅相成的。

  工匠们承认铁矿石里面可能不止铁,还有别的东西,那么很自然地推导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去除铁矿石里的其他东西?邵树德让他们先提高炉温再说,靠木炭,是没法熔化纯铁的,但石炭里面成分更复杂,硫能轻易让铁器变脆,野利氏已经在这上面吃过亏了。

  邵树德认为获得高温可能需要重新设计炉子,以及加大鼓风效率,最主要的,或许需要焦炭,但他也不确定,更不知道焦炭怎么来的。

  但没准可以用无烟煤尝试一下?焦作煤矿在晚清由英国人开采,无烟煤的质地非常优良,供英国皇宫使用。而这个煤矿,就在修武县一带。

  修武的无烟煤,怀州都作院、野利氏、魏氏都可以开采使用,邵树德就是想让他们有竞争,自己想办法,推进技术发展。

  我又不是发明家,哪有那么多精力搞这个?我要建立的是体系,具体的细节我也不懂,只能让工匠们自己来了。

  最重要的,千万不能还停留于经验,一定要上升到理论。

  为此,他将自己朔方节度使头衔的俸禄捐出来(3600缗),命名为“夏王赏”。谁推动了技术进步,并且有理论指导,得到他认可了,就可以拿走这3600缗钱,并且授予官职,勒石记功,流传后世。

  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就看工匠的。若实在没进步,他也没办法。

  “你找个时间点一下赵成。”邵树德说道:“他这些年卖马赚了不少钱,与西域通商更是赚得盆满钵满。光在乡下起宅子、置别院有什么出息?做点正事也好。”

  赵玉点了点头,起身到外边用膳去了。

  邵树德继续看公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5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2/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