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597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其实就是放弃围攻颍州,转而先安定后方。

  这次契苾璋没按常理出牌,居然不是打了就走,而是留了下来,堂而皇之号令三县,这影响太坏了。如果不去阻止他,他能把整个亳州都吃下,然后呢?还是没兵阻止,任他继续吃宿州或宋州?

  “庞师古可坚持得住?”朱全忠问道。问完他就笑了,这事谁能回答?

  “大王,请调氏叔琮东进亳州,先驱赶契苾璋。”敬翔坚持道:“要么,毕其功于一役,全军渡河,哪怕攻城寨再难,也要拔掉李唐宾部主力。”

  朱全忠有些心动,但他也很清楚,这一般是输多了的赌徒最喜欢干的事情。一战功成,看似诱惑非常大,但也有可能把最后的本钱输光,让本来还可以苟延残喘几年的局势瞬间加速,当场崩盘。

  “先等等。”朱全忠说道:“杨行密亲率精兵西进,打算彻底攻拔安州。罗弘信的态度也有所软化,看看能不能令魏博出兵。只要这两家出兵了,邵贼的日子就难过了。”

  敬翔有些失望,但又不能指责主公说得不对。三家合力的话,确实更稳妥一些。但老话怎么说的?人多事也多。三方一起进兵,看似不错,实际执行起来往往有太多问题。

  “从明日开始,我亲自下营练兵。天武八军,是我最后的预备队,一定要练出来,派上大用场。”朱全忠说道:“军府诸事,悉委诸君也。”

  天武八军,朱全忠以前不是很上心,一直交给张归弁打理,由他负责招募、训练。张家兄弟遭到怀疑后,张归弁去职,又交给了新宠葛从周的义子谢彦章来掌控。

  谢彦章的能力当然是不错的,训练得也有模有样。弓弩、刀枪、牌甲等器械也置办得差不多了,军士们在过去一两年间也非常熟悉了,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可以当做二线守备部队来使用。

  但朱全忠压根看不上这些人,觉得长直军一万人就能打崩天武八军五万人。但没办法,如今是什么时候?由不得挑挑拣拣了,能有的用就不错了。

  另外,经历了胡真、徐怀玉、张归霸等人投降的事情后,他现在愈发多疑,愈发不信任老将。天武八军之中,存在着大量宣武、宣义两镇的年轻新锐军官,元从老人的子弟反倒不是很多,可见朱全忠的倾向。

  这支部队,他打算亲自来抓,军械用最好的,赏赐足额给,花心血下大力气操练,然后关键时刻带着出征,一举定乾坤。

  希望来得及吧。

  ※※※※※※

  颍州城外,敌军的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魏守节挥舞着步槊,用力一扫,就将两名冲上城头的梁兵扫了下去。随后又大步上前,挺槊一刺,一名梁人军校惨叫着落下城头。

  军士们受其鼓舞,勇气倍增,酣战不休,终于将贼军的这股攻势打退。

  魏守节暗暗松了口气,在城头上巡视起来。

  其实有不少梁兵尸体遗落在城上。观他们的装束,似乎并非飞胜、雄威二军,而是土团乡夫。

  果然,无论是夏军还是梁军,攻城之时都舍不得上宝贵的野战精锐。反正一个技艺娴熟的勇士和一个训练不足的新人,在滚烫的金汁面前没甚区别,全都是送死。

  “尽驱使羸兵攻城。这氏叔琮,也太不把人命当回事了。”魏守节踹了一脚地上的尸体,发现都是些穿着五花八门衣服的乡勇,顿时破口大骂。

  拿乡勇来攻城,与夏王驱使蕃兵及杂牌攻城有何异,还不都是消耗异——

  “将军,贼兵退了。”有军校趴垛堞上看了看,禀报道。

  “我有眼睛,看得到。”魏守节瞪了他一眼。

  这厮是申州兵,不是魏守节自己的人马。

  他那五千兵,野战之中被氏叔琮打掉一半,守城这几日,又死伤千人,如今还剩一千多,回去之后还不知道会面对折嗣伦怎样的怒火呢。

  淮西户口不丰,人丁宝贵啊!

  颍州镇遏兵马使崔洪走上了城头,魏守节见状,立刻上前行礼。

  “魏将军连日厮杀,辛苦了。”崔洪说道:“这几日贼兵也撂下不少人了吧?”

  “不下五千,惜多为土团乡夫。”魏守节说道。

  “贼军刚攻来那会,我是真的没底。”崔洪说道:“城中兵马不少,足足一万六千余,可惜正儿八经的军士只有七千,真的很害怕被人一举破城啊,还好熬过来了。”

  当然,崔洪也知道,氏叔琮一开始就没舍得派野战主力上阵,而是用乡勇一波又一波地攻城,飞胜、雄威二军只在关键时刻出动。

  这给了崔洪鼓舞士气、整顿部伍的时间,除了第一天手忙脚乱之外,后面都守得很稳。打到今天,梁人已经拿他们没有办法。

  掘壕、穴地、撞城、发烟,几乎什么招都用了,但守军在付出不小的伤亡后,依然牢牢地立在城头,越打越稳,越打越有信心。

  现在崔洪可以肯定地说,凭氏叔琮那五万余人,打不下颍州城。回去再征个三万乡勇,花上两个月的时间,不计伤亡猛攻,或许还有点机会。

  “镇使,贼军既无法破城,或许会走?”魏守节问道。

  “我昨日就遣使至蔡州,折帅应已知道东侧无忧,这会可能已经在尝试着清理郾城附近的敌军营寨了。”崔洪说道:“咱们守住颍州,尽可能地牵制住梁贼,就已有功劳,无需多想。待折帅大破丁会之佑国军,攻占郾城,此战结局基本就定下了。击败庞师古之后,我等还能领一次赏。这仗,打得轻松惬意,不错。”

  崔洪其实挺喜欢野战的,但颍州实在太重要了,魏守节又在颍上大败,损兵折将,连累了兄弟部队的士气,因此他也不敢托大,以守为主。反正城里粮食多得是,根本不怕被包围。

  这就是预期所带来的巨大作用了。我预期整个战役我们会赢,那被人围困就一点也不慌,甚至引以为傲,因为牵制了众多敌军。

  相反,如果预期比较悲观,那结果就很难说了,内部军乱都有可能,因为将士们不相信能赢,只会觉得自己是被上头派过来送死。

  夏王连战连胜,没想到还给己方的守城军士带来了额外的士气加成,使得他们能够忍耐持久的苦战,不会轻易投降。

  优势真的是一点点积累的。

  崔洪也走到了女墙前,却见城外的梁军正在回营。不一会儿,却听吱嘎一声,颍州东门被打开了,申州刺史陈素带了两千军士,呐喊着杀了出去,追着梁兵屁股后头大砍大杀。

  梁人挖掘了许多壕沟,壕桥数量不是很多。撤退之时本就慌乱,突然看到城内军士杀出,有点着慌,都想赶紧跑回去。结果壕桥之上你推我搡,不时有人摔跌下去,看得崔洪哈哈大笑。

  “梁贼也就这点本事,庞师古那十万大军,李、折两位大帅吃定了。”崔洪冷冷一笑,道:“老子不急,我敢在这过寒食节,氏叔琮还待得下去吗?就是不知道契苾将军到哪了,若能攻下徐、宿二州,将贼人家眷执来,梁兵败矣。”

  

第057章 会面

  李唐宾登上高山,俯瞰整个颍东。

  远方雾蒙蒙的,隐隐传来金鼓之声。趁大雾偷袭,一直是双方乐此不疲的事情。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都决定不了大局。

  整个颍水两岸,几乎都被双方改造成了连绵不绝的堡垒,二十多万大军屯驻在这些堡寨之内,日夜相攻,挥洒着鲜血,消耗着生命。

  局势,在一点点向己方倾斜。

  南线歼灭了万余梁军,蔡州落入己方之手,在得知颍州固若金汤之后,折宗本断然决定,挥师北上攻郾城,与佑国军展开大战。

  北线梁军占了上风。李唐宾将河南府州兵马嗣勋部四千多人派了上去。怀州李仁军又派保义军九千众南下,归赤水军使范河指挥,局面也算稳固。

  三路伐梁,算上土团乡夫的话,双方各有二十多万兵马,在国朝历史上也不多见,大概也就安史之乱以及讨伐几个著名刺头逆藩的时候才有如许规模。

  这一战,对夏军的意义重大,但无关生死,对梁军则是生死攸关。

  其实敌后还有一路。飞龙军契苾璋避实就虚,攻占亳州三县,震动汴宋腹地。濮州那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暂时还没动静,但能牵制住朱珍就好,没别的要求。

  这一仗,已经进入到中盘尾声了,决胜时刻即将来临。

  “将消息都发往凉州吧。”李唐宾下了山,吩咐道。

  信使出了襄城,一路北上、西行,穿过伊洛盆地,走过崤函谷道,越过关中平原,驰过会州草原,跨过大河天险,进入到了茫茫大漠之中,随后一路疾行,二月十五日抵达了凉州。

  但凉州只有随行的王府姬妾、官员将佐,邵树德本人则带着大队骑卒西行,兼程赶往了肃州。没办法,驿站又派出信使,一路狂奔,将前线的战报第一时间送到了邵树德手上。

  “常年维持驿站急递体系,花费甚多啊。”邵树德让人赏了四匹绢给信使,对陈诚笑着说道:“一驿数十里,日行五百里,不知道跑废了多少马。”

  “大王坐拥东使、西使、银川、永清、黑水、删丹六大马场,还有蕃人进贡,还缺马么?”陈诚说道:“维持驿站的难处,与其说马,不如说人,这才是最大开销。”

  国朝鼎盛时几千个驿站,小的三五人,多的几十人,全国驿卒加起来十万以上,还有数量更多的马匹,光养驿卒和马匹的驿田就划出去不知道凡几,除此之外朝廷还要大笔开支,以至于安史之乱后渐渐无力承担,大部分承包给了地方富户经营。

  夏军的驿站体系在徐徐恢复之中,但还没达到国朝鼎盛时三十里一驿、水陆驿馆六千多个的水平,经营模式没有改,仍然是承包,尽可能降低开支。

  军报从汝州前线传到甘州,走的主干道是洛阳—襄阳线、洛阳—长安线、长安—灵州线、灵州—安西线,这些主干道还是大体恢复了驿站体系的。

  “说说河南战局吧,僵局已经松动,下面可以享用珍馐了吧?”邵树德说道。

  “大王,李唐宾是稳重人,折令公稍稍进取一些,南线之势在他二人的操控下,应该可以进入收网阶段了。可虑之处有三,一者半年以来,颍水东西两岸堡寨林立,在敌人士气未崩之时,攻之不利;二者氏叔琮仍有可能击败契苾璋,让南线继续维持下去;三者朱全忠可能会亲率大军南下,增援亳、颍。”陈诚说道:“整体我已取得上风,今可徐徐图之,以歼敌为要,首要目标便是庞师古帐下之长剑、匡卫、夹马、佑国、坚锐五军。此五军满员六万人,当为梁地擎天大柱,歼灭之后,朱全忠再无回天之力,只能退回郑、汴、宋、滑、曹、单诸州等死。南线之蔡、陈、许、亳、颍、徐、宿七州可派偏师轻取也。”

  邵树德心怀畅慰,看了看立在一旁的瓜沙节度使、归义军使张淮深,笑道:“张仆射,中原事定之后,便可出师剿灭高昌回鹘。南方诸镇,兵力寡弱,我还没放在眼里。”

  他不信这年头谁还能让他吃个诸如淝水、赤壁、清口之类的败仗,攻灭南方诸镇,如探囊取物耳。

  “夏王有此豪情,老夫佩服之至。”张淮深答道。

  “这几位都是张家后起之秀了吧?”邵树德看了看张淮深身后的几人,问道。

  张淮深把他几个儿子也一并带了出来。他和夫人颍川(许州)陈氏共育有六子,长曰延晖、次曰延礼、次曰延寿、次曰延锷、次曰延信、次曰延武,都长成了,这次跟着父亲一起东行肃州,见见威震关西的夏王。

  陈氏和女儿张氏也过来了,这会正在王妃折氏身边说话。

  “败子还不过来拜见夏王?”张淮深转身道。

  “归义军衙内都指挥使张延晖、瓜州刺史张延礼、后楼指挥使张延寿、幕府押衙……”六人一起上前见礼。

  邵树德上前一一搀扶,随口勉励几句。

  已经十四岁的邵嗣武站在父亲身后,悄悄打量张淮深的几个儿子,结果与张延礼偷瞄的目光对上,两人都尴尬地避了开去。

  他最近表现很不错,侍奉父母恭谨有礼,习文练武从不懈怠,待人愈发谦和。加上前阵子北征阴山鞑靼混了个可有可无的功劳,得到了父亲的夸赞。

  他熟读史书,知道太宗十四岁就领兵征战,他今年也十四岁,正是好男儿大展宏图的时候。西巡以来,又见到了太多东西,其中绝大部分是你坐在家里无法接触、无法理解的事情,感悟颇多,深知打天下、治天下的不易,急切着想为父亲分忧。

  “大郎,还不上前与你外舅见礼?”邵树德突然说道。

  邵嗣武一个激灵,立刻上前,躬身行礼。

  张淮深回礼。

  随后又与张淮深六子一一见礼,好一番忙活。

  邵树德微笑看着。

  昨日听望司密报,说陪同张淮深而来的沙州索氏、曹氏、阴氏及吐谷浑慕容氏尝试接触邵嗣武,不过没见到面。

  这些地方豪强,就知道钻营,觉得既然无法取代张氏家族的地位,那么就干脆巴结更有前景邵家大郎,谋取更大的利益。

  “沙州之事,拜托张仆射了。伊州可取则取,不能取就暂时放着。待我腾出手来,便可挥师西进。”邵树德说道。

  朔方与沙州的关系,名为同盟,实有主从之分,张淮深也承认这一点。况且交往这些年来,沙州也得了不少好处,实力有所恢复。至少,他们在费了一番手脚后,渐渐压服了桀骜不驯的慕容部,内外腹背受敌的窘境有所改善。

  这就叫双赢!合则两利,不合的话大概率在内忧外患中灭亡。

  肃州刺史龙就默默站在一旁,不言不语。

  夏王带了金刀、黑矟、铁骑、飞熊四军两万六千骑西进,一路上旌旗林立,金鼓声响彻大漠草原,远近各族为之震怖。

  龙家人在肃州并非绝对优势民族,事实上境内还有汉、回鹘、吐蕃、党项、粟特、嗢末、鞑靼等诸多部族,庞杂无比。夏王一来,诸部纷纷上前参拜,献骏马千匹、牛羊杂畜十万。寻又有勇士三千人被选走,可谓恭顺无比。

  龙就一看心都凉了,顿时垂头丧气,对于收回肃州治权一事,再不敢有二话。

  昨日王府那位陈长史已经和他交过底了,入朝或到河西幕府任职,二选其一。龙就苦心冥想许久,最终决定去凉州赴任,担任河西节度副使。

  这是个清贵的职位,地位尊崇,俸禄丰厚,但没任何实权,龙就本看不上,但如今有什么办法?夏王眼看着要代唐自立,建立新朝后,多半不允许藩镇割据的状态,那只能想办法在富贵上动脑筋了。

  好在龙家部落还在,有此根基,也不会太差。另者,听闻夏王还是很喜欢龙家送过去的红发女子的,说是“别有风情”。龙就以前送的都是侄女之类,他正考虑要不要加点注,把亲孙女送过去,或者送给夏王之子?

  他的目光瞄了瞄邵嗣武,又有些可惜他非嫡长子继承人。不过听闻沙州索氏、阴氏、曹氏挖空心思想要巴结邵大郎,自己要不要也下点注呢?他一时间犹豫不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5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7/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