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邵树德沉吟片刻,道:“某听闻灵州河西党项入寇宥州,此事该如何处理?”

  没藏庆香闻言先是一愣,然后很快便明白了过来,道:“大帅,河西党项素来跋扈。此番勾结灵州衙将作乱,劫掠诸县,甚至还突入宥州,自当举兵讨之。”

  “李一仙,你是什么看法?”邵树德问道。

  “大帅,盐州兵力薄弱,大军一至,举州而降是大有可能之事。真正要啃的骨头也只有灵州一地罢了,还请大帅发兵讨之。”李一仙回答道。

  “先将此事奏予朝廷。”邵树德站起身,道:“某去找一下丘监军。这事,还需朝廷名义,万不能让那韩朗顺理成章接任了朔方节度使。另者,朔方军常年征战,战力不弱。昔年尚让、王播率五万巢众西征凤翔府,是唐弘夫带的朔方劲兵于龙尾坡大败贼军,诸镇一拥而上,这才取得全胜。此番出征,或有恶仗、硬仗要打,不可轻忽。”

  “财货、器械、粮草,先准备起来。军士们,还是让他们过完正月和春社节再说吧,到那时,朝廷应该也有个说法了。”

  

第033章 盘点家底

  邵树德现在急需摸一摸定难军的家底。

  粗略的他都知道,但现在战争在即,他需要更精确的一些,并估算一下,看看自己能够坚持多久。

  国朝财税体系,大体分为上供、送使和留州三部分,即两税三分的格局。

  具体到某一州,其刺史将属州部分赋税送至节度使、观察使处,曰“送使”,剩下的留做州中开支,曰“留州”,节度使再将部分税赋解送京师,曰“上供”。

  上供部分,每个藩镇都要交,即便是素来跋扈的河北诸镇都不能免,或多或少而已。靠着这套体系,元和年间朝廷收到了总计三千五百余万缗的赋税(实物亦折算在内),是开元、天宝年间的三至四倍。

  其实,单就人口来算,后世严耕望等人认为,虽然藩镇割据,但武宗年间的人口未必比天宝年间少。不然的话,以明面上远低于开元年间的税基,即便财政改革,大幅度增加了商税,中唐那会也不可能达到三四倍的财政收入——天宝年间800多万户,大历年间一度只有130万户,结果两税法一实施,十年内变成了300多万户,并且在接下来五十年内增长到500万户,平均每户6.63人,超过天宝年间户均5人,着实了得。

  黄巢入长安之后,各镇上供都暂停了,或许未来会陆陆续续交。嗯,已经有一些恭顺的藩镇开始上供长安了,虽然皇帝还在蜀中。

  但京西北八镇本来就穷,暂时都没交。河中这种富裕藩镇更不用说,一年七十万缗的盐利全数截留,也难怪后来田令孜要搞他,未必是出于私心,是朝廷真的缺钱。

  中和四年,经过四五年时间的发展,绥州户口渐丰,垦田日多,全年地税共收得粟麦杂粮41.42万斛,户税得绢68480匹、钱12750缗;银州地税12.09万斛,户税绢57920匹、钱11313缗;夏州地税7.71万斛,户税绢20960匹、钱4094缗。

  这三个州里面,银州百姓负担应该是最重的,因为户均人口只有3.2人,绥州是5.96人,夏州是5.53人。究其原因,还是大量巢众编户,刚刚娶妻,户口太少。国朝收税是按户收取的,因此负担较重,若不是该州数千巢众跟随出征宥州,一人得了四头羊的话,日子怕是要很难过。

  值得一提的是,国朝实行的是量出为入的财税政策,即估算需要花多少钱,然后设定一个目标值,依照这个值来收取赋税。天下诸镇基本也是这个路数,去年打了两场仗,缴获实在太多,邵树德便没收太重的税,让百姓大大地喘了口气,不再处于严重饥饿状态了,甚至还有余力买牲畜回去饲养。

  之所以如此作为,是因为此时的税收体系非常粗陋。没有互联网,没有大数据,基本就是军头想要多少,然后幕府大致估算下各州的富裕程度,定个数额,各州再层层摊派下去。过程怎么样,军头不管,他只要钱。

  邵树德怕收得狠了,会逼死那些家里丁口少、田亩少的百姓。毕竟国朝的官制是有很大缺陷的,官吏数量也太少,与宋朝那发达的官僚体系和庞大的规模完全不好比,收税太依赖地方了。

  特别是藩镇割据以后,州县官职被幕府大量占用,几乎处于停摆状态,但幕府才几个人?军头们收税,可不就只能依靠武力,向地方摊派么?这个过程,必然是不平均的,地方乡绅、宗族上下其手,一个不好,就会逼死不少人,或者逼着他们流亡,税基流失。

  夏、绥、银三州,是自己的根基,要小心呵护,不能涸泽而渔。这几年间,三州人口几乎增长了一倍,有关中移民、有军士家属、有草原妇孺俘虏、有编户齐民的党项小部落、有外州陆陆续续迁过来的人,三州十二县的户口黄册大体上还是靠谱的,毕竟都是新录入的户口,隐户其实很少。也正因为如此,收税效率其实已经不低了,不可再过多压榨。

  三州十二县共计收得两税粮豆61.22万斛、绢14.42万匹、钱2.82万缗。此外,还有今年刚刚有起色的贸易榷税近六千缗,军属农场收租18.22万斛,卖军马收入折合钱约9.8万缗。

  这个正税(不算杂捐),其实是低于此时全国平均水平的。如果按照夏绥粮价折合成钱的话,户均八缗有余,而建中元年全国平均就已经十余缗了,此时过去百年,只会更高。

  当然晚唐不是最高的,后梁比晚唐更高。而后梁还是五代里最低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一代比一代高。而到了北宋,农民人均负担更是在晚唐五代赋税最重的后周的基础上再大幅度增加,不知道百姓怎么活下来的。

  定难军衙军、州兵一年粮赐60多万斛,战死或伤残军士抚恤两万多斛,在营军士粮食日常消耗二十余万斛,三者相加,一年就是九十多万斛,更别说还有钱帛赏赐了。

  明年多了十多万缗钱的盐利,之前新开垦的荒地产量也在慢慢增加,再加上夏、银二州持续开田,绥州百姓也在自发增加田亩数量,明年的两税、榷税、军属农场租入外加卖马钱,应该可以覆盖大部分军费支出了。

  唔,我们也不能忘了治下的二十余万蕃民啊。邵大帅也给他们摊派了,一年献大牲畜四万头、小牲畜十六万头,外加皮革、药材、蜂蜜、蜡、驼毛等特产若干,总价值大概有二十余万缗的样子。但今年收不到这么多,因为有些部落被劫掠得厉害,人丁损失也不少,邵大帅特准他们今年不用课税。

  反正今年定难军缴获了数十万头牲畜,用度绰绰有余。

  草原蕃民的贡赋,在弥补军费开支缺口后,还可以完全覆盖州中官员俸禄、各种事务开支,总体而言甚至还有不少盈余。

  就是他们缴纳的都是实物,今年两次战争缴获的也是实物,反应到账面上钱是够用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麻烦一大堆,你给官员发俸禄,给一头牛,人家怎么收?军士粮食不够吃,用牛羊马驼肉折抵一部分粮食,怎么折算?

  所以,还是需要发展商业。夏绥四州的钱——特指铜钱和承担部分货币职能的绢帛——严重不足,总体财富倒是够了,但不好变现,这个问题急需解决。

  盘算完了手头的家底,邵树德信心大增,于是直接对行军司马、支度判官二人说道:“夏州都作院全力赶制箭矢、弓弦、皮甲、帐篷、绳索等各类物事,绥州都作院赶制铁甲、马甲、刀斧长槊。此外,你们再盘算盘算,按照打一年的消耗算账,需要民间工坊打制器械的,尽快去找人。不,以两大都作院那稀少的人手,肯定不够,现在就去落实。有几个月时间,外加以前的库存,某觉得差不离了。”

  “大帅既有吩咐,吾等便立刻去办。”吴廉二人说道。

  “好,辛苦了。正月还没过,就要忙活这事。”

  “此事关大略,焉能轻忽?这便告辞了。”

  送走二人后,邵树德又去了都虞候司,召集尚在夏州的诸将。打灵州,他是不打算留手了,得力军队、大将都要带上。

  定难军的体制,在如今天下诸镇中还是比较稳定的。自从宣宗朝开始出现教练使这个职务以来,藩镇大将的权力就一步步受到了削弱。出外镇守的军将还好,自己掌握着军队,一言不合就能够造反,但衙将们确实被压得死死的。

  河东、成德、河中、魏博、剑南等大镇靠供军使夺后勤之权,靠教练使夺训练之权,衙将完全沦为都虞候司打卡上班的闲人,除非走流程手续后带兵出征,不然接触不到军队,很难造反。

  乾符年间,邵树德尚在河东征讨李国昌父子,那会河东的供需使是李劭、都教练使是张彦球,衙将张锴、郭朏要作乱,都得逼节帅李侃派他们出征,授予兵权才行。不然就只能借着削减赏赐等由头,寄希望于煽动军士作乱达成目的。

  李克用入主河东后,因为是外来户,手下的五万蕃兵养不起,遣散了一半,因此在面对河东数万衙军时,压力很大,将这套制度发挥到了极致。他甚至连都教练使都不信任,一年两换人,也不知道在慌个什么劲。

  定难军在州中的衙将基本就是上元节那晚宴请的一帮人。邵树德想了想,决定将杨亮从绥州调来,担任夏州兵马使,管两千州兵,甄诩调任银州兵马使,三木和尚管绥州州兵。

  大后方的留守兵将厘清后,他决定任命王遇为经略军使,亲兵十将李一仙调过去任副使,提拔蔡松阳为都虞候。铁林军他亲自带领,李延龄任副使,提拔李仁军为都虞候,提拔徐浩为游奕使。铁骑军,归折嗣裕掌管,都教练使朱叔宗留守夏州。

  义从军尽快扩编。草原、横山诸部的四千人还没过来,很好,让他们再增派一些,将总兵力扩充到八千,跟着大军一起出发。邵树德不指望他们发挥多大作用,能够帮忙押运粮草,看守俘虏,少许精锐能够陷阵便算合格了。

  这三支大军从夏州出发,至宥州汇合武威军后,总兵力将达到三万三千。宥州新建一千州兵,从绥州屯田兵中挑选,提拔邵得胜担任宥州兵马使,镇守宥州城。

  计议完毕,各将带着亲兵下部队熟悉部伍。军械开始加班加点赶至,粮草则提前往宥州运输。这些事情,争取在三月底之前完成。而在此之前,就得看朝堂上给不给力了,总之先不能给韩朗、康元诚二人名义,不能让他们名正言顺地控制灵州。

  至于自己能不能得到灵州的名义,不管,反正他现在是打着征讨越境劫掠宥州的河西党项的名义。以后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

  

第034章 天下

  “大帅,兴元府、金商那边都遣人过来买马。”正月刚过,正在家中逗弄孩儿的邵树德接到新提拔的亲兵副将李仁辅汇报,担任马行总办的裴通有事求见。

  李仁辅也是西城老人了,之前在当队正,后来得了个缺,补为一营副将。前阵子邵树德将亲兵扩充为四百人,设十将一员、副将一员。本来十将是李一仙,副将为封隐,结果李一仙下部队了,封隐补为十将,这会正陪着野利遇略返回横山挑选兵员,李仁辅则留在自己身边听差。

  “让裴通去书房等。”将儿子放到赵玉怀里后,邵树德苦笑了下。

  赵玉笑着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但眼神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正事要紧。

  “上次小封可是和我说了,你说某喜欢征服别人家的娘子。等某回来,晚上好好征服你。”邵树德凑近赵玉耳朵,轻声说道。

  赵玉白了他一眼,继续哄孩子了,意态颇为“嚣张”,看来今晚那副翘臀又免不了被蹂躏了。

  邵树德很快来到书房,裴通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行礼道:“大帅。”

  “将两边的情况仔细说说。”邵树德坐了下来,说道。

  “杨复光死后,他手下兵马就乱了,在都将鹿宴弘的率领下四处流窜,走到哪里哪里鸡飞狗跳。前阵子去了兴元府,欲夺诸葛爽之位。诸葛大帅昔日从关中带了两千多人南下,手下亦有汝州老人,与这伙人大战数场,皆胜。王建等人南窜蜀中,为田令孜拉拢,鹿宴弘则去了金商,与李详战。李详先败后胜,亦将其驱逐,如今已不知去向。”裴通说道。

  裴通便是裴商之子,因为实在没有当武夫的天赋,于是转行干其他,现在作为邵树德创办的马行总办,帮着向各镇卖马,倒还算胜任。不过他走出了这一步,也就意味着曾经的银州裴家彻底脱离了武夫行列,这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吧。

  “所以他们要买马了?”

  “是。山南西道节度使诸葛爽、金商都防御史李详并不是田令孜的人,田令孜手头亦乏人,因此着意拉拢逃去蜀中的王建等人,未必没有存着取代诸葛爽、李详二人的心思。”裴通说道:“后面是什么样子,还很难说。”

  裴通这话让邵树德刮目相看。思路挺清晰的嘛,为何当不了好武夫呢?罢了,头脑清楚,也能在马行总办的位置上干得好一些。

  “卖吧,挑好马给他们,都是老相识了,诸葛大帅还于我有恩。”邵树德说道:“州中正缺钱帛,卖一些还能补充点用度,不然某就只能给裴总办你发橐驼做俸禄了。”

  裴通闻言轻笑,道:“而今天下局势不稳,这马却是越来越好卖了。”

  “圣人何时归京?”邵树德又问道。

  “应是快了。据兴元府马行那边打听到的消息,黄巢已授首,圣人的车驾已经离开成都。”裴通说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皇帝终于在蜀中玩够了啊,整得跟流亡政府似的,实在让人失望。

  黄巢是去年下半年死的。在宣武、河东、徐州等镇的围攻之下,轰然倒地,部众溃散。目前最大的一股余孽,应该还是吃人魔王秦宗权,这厮居然还在蹦跶,不过已经显露出了一点颓势。黄巢那么大威势,都在各镇的围攻下溃灭了,秦宗权何德何能,目前分派各将流窜淮南、江南、襄阳等地,看起来不可一世,最后多半还是要军破身死。只会打仗不会建设,别人的兵又不比你差多少,如何能赢?

  “凤翔陇右节度使李昌言病死,其弟李昌符接任节度使,亦向咱们购马千匹。”裴通又说道。

  “李昌符为何不向吐蕃人购马?”

  “这却是不知了,或许也是想结好大帅吧。京西北八镇,还是要守望互助的。”

  守望互助个屁!先让老子拿下灵州再说。

  “见一叶而知秋,李昌言死,李昌符接任凤翔节帅。朝廷,竟是连京西北八镇都控制不住了。”邵树德食指轻敲着交椅扶手,道:“天下之局,或有变也。”

  同时,他心里也在思考,到底还用不用管朝廷的看法,这样是不是过于束手束脚了?这忠臣,还有没有必要当下去?还真能吸引多少人才过来投奔不成?

  “昭义、河阳那边局势如何?某记得是一个叫刘三斗的人在管?”

  “回大帅,确实是刘三斗在管着。李克用以孟方立不奉诏为由,屡次出兵昭义的河北三州,掳掠人口、财货,百姓不敢耕作,流离失所,其中不少人被咱们接到了银州。”裴通答道:“最近李克用与幽州镇局势紧张。义武节度使王处存与李克用乃姻亲,卢龙、成德等镇看到沙陀兵马抄掠刑州等地,有兔死狐悲之感,相约先攻杀王处存,分了其地,然后再对付李克用,并联络大同军使赫连铎,约其攻李克用侧背。”

  李克用的人缘是真的差,到处是敌人!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大同防御史赫连铎不谈了,与李克用有大过节,现在沙陀兵马天天抄掠昭义的河北三州,把河北人也惹怒了,决定联合起来对付他。

  王处存纯属倒霉。这人邵树德还是了解的,关中讨黄巢时属于西面行营,是个忠臣。他家与李克用家本来就是姻亲,最近又为他侄子迎娶李克用的女儿,被幽州、成德等镇开除了“河北籍”,遭到讨伐,属于无妄之灾。

  李克用应已遣人去救援了,他难得有个盟友,被干死了可不值得。

  “好了,先在家休息几日吧。过些时日,从银川牧场挑良马千匹,押往长安,献给朝廷。”邵树德说道:“长安残破,如今亦是没甚东西了。圣人一旦还京,无钱、无粮、无兵,样子也太过难看。咱们雪中送炭,应能让朝廷高看一眼。”

  就是不知道送往朝中的奏章怎么样了。邵树德与监军都写了一份奏章,大意是灵州衙将韩朗、康元诚勾结河西党项作乱,宥州叛将拓跋思恭等人引党项入寇定难军四州,因此欲举兵讨之。

  被自己告了这么一通黑状,圣人与百官应该也会犹豫授不授予韩朗朔方军节度使之位了吧?本来按照朝廷不愿多事的想法,默认韩朗等人造成的既成事实,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此时被自己告黑状,又送马千匹至长安,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须知如今北方诸镇,可没几个对朝廷这般尊重的了,不要给脸不要脸啊。

  实在不行,就多加点码,再送点钱帛牛羊去长安。唉,自己好不容易从平夏党项那里挣来的财货,竟然要拿出部分来养这帮子人。

  裴通走后,邵树德左右无事,便去城北那片转了一圈。

  数十家铁匠铺浓烟滚滚,一件又一件军械被打制出来,看得人赏心悦目。

  邵树德有心想将这些人收归夏州都作院,想想又放弃了。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初夏绥工匠少,为了吸引人才,特许关中匠人去绥州开办铺子,甚至还给他们贷款批地,各种优惠条件,如今却不好食言自肥了。

  罢了,还得靠他们这些榜样继续吸引外镇匠人呢。夏州都作院,继承的是以前夏州军工产业的老底子,绥州都作院,主要是虏获的巢军匠人,技术都还可以的,让他们慢慢带徒弟,慢慢扩大规模吧。

  再有两个月,军械储备便会达到相当的规模,草原、横山党项各部的人也会陆续抵达。届时,不管朝廷是个什么想法,自己都肯定要出兵了。

  

第035章 铁骑军

  “大王,该起身了。”清晨,封绚带着侍女走了进来。

  看到邵树德将妹妹搂在怀里摩挲,她也很无奈。不知道怎么回事,大王特别宠爱封都。

  她们姐妹俩基本都是一起服侍大王的,但到了最后,总是在妹妹身上。妹妹都生了一个女儿了,看这样子,过阵子还得怀上,自己的肚子则毫无动静。

  “是该起身了。”邵树德替小封掖了掖被角,让她再睡会,自己则在大封和侍女的服侍下穿衣。

  时间已是三月初,温馨闲适的居家生活要结束了。既有志于天下,那么就不能在温柔乡中过多流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