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888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若在平时,魏博百姓来就来了,能咋地?两万大军压着,他们什么风浪都掀不起来。但眼下是什么情况?大军很可能要出征,届时留守兵力稀少,杜光乂十分担忧。

  朝廷有些人啊,太僵化了,不知道变通。此一时彼一时,这会你一个劲往这塞人干啥?

  邵嗣武说道:“不是刚来了一千多户横山党项么?使者要抓牢他们,一旦有事,便征发丁壮镇压魏人,料想无妨。”

  杜光乂心下稍安,但并没有完全释去忧虑。

  之前确实分两批来了一千六百余户横山党项,基本上都是归德军将士的家人,他们确实不会与魏人合流,但杜光乂很怀疑他们的战斗力。

  但事已至此,也没别的办法了,好好操练那些党项少年才是正经。

  “殿下,此番北上,符都头领兵即可,你又何必……”杜光乂不再纠结移民,转而问起了另外一件事。

  “父亲起自微末,征战二十年,方有大夏天下。”邵嗣武摇了摇头,道:“我得封赵王,富贵极矣、至矣。但每每午夜静思,总觉得惭愧。寸功未立,却安享豪宅、珍馐、美人,可乎?”

  杜光乂张口结舌,良久之后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在叹息什么。

  

第035章 山城

  虽然安东府侨治积利县,但相对最繁华的地方,毫无疑问还是旅顺。

  至少,在别的地方还是一片乡村景象的时候,旅顺已经发展出了一条商业街,零零落落分布着十几家商铺,卖些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

  商业交换,果然是根植在人类骨子里的东西。

  旅顺县城目前还没有城墙,或者说没有完整的城墙。开荒的任务太重,又有频繁的军事训练,至今只版筑了一小段。而就是这一小段城墙外,数十座冶铁工坊一字排开,炉火彻夜不息,打造各类兵器、甲胄。

  继粮食收获与日俱增之后,安东府也在尝试着自制兵甲,以减少物资转运的成本。

  铁匠之外,还有一些木匠。

  这些木匠的来历很奇特,都是南方诸藩镇,比如荆南、两浙、江西甚至是福建。

  对新朝称臣,当然要派工匠上洛值役。只不过邵树德将一部分木匠拨到了安东府,令其在此服役两年,每人带几个徒弟,扩大本地人才储备。

  木匠们最近的主要工作是制造偏厢车。从三月份就开始了,至今已完工数百辆,另有更多的辎重粮车。

  刘鄩一大早就来到了木匠们的营地。

  他仔仔细细看了这些偏厢车,甚至还登上一辆,拿长矛比划了一下,发现杀敌挺方便的,满意地笑了。

  偏厢车其实就是一面活动掩体,对付骑兵很有效,尤其是只有骑兵、缺乏高素质步兵的游牧民族,更是有奇效。

  马隆的偏厢车队,从洛阳出发,一路转战数千里,冲破虏骑重重包围的史诗级战斗已经证明了它的效果。

  这种车也没有固定的型制,只要你知道它的原理就行了。旅顺新造的偏厢车大概三百斤上下,每辆车布置两名长槊手、两名刀牌手、两名步弓手,远近皆宜,重骑兵都冲不动,更别说轻装骑射手了。在步弓面前,他们就是送人头的。

  当然,任何装备、任何战术,终究还是要靠人来执行。马隆招募的是三千勇士,若都是草草训练的农民兵,显然不可能孤军深入凉州,大破敌骑。不过这会嘛,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技艺娴熟、敢打敢拼的武夫,只要车造出来,人不是问题。

  “王将军似乎有些忧虑?”试完新车后,刘鄩望向一同跟来的都游奕使王彦章,问道。

  王彦章是直性子,不想拐弯抹角,问道:“偏厢车阵有个致命弱点,容易为大队步卒击破。赵王此策,有些冒险。”

  偏厢车其实并不怎么挑地。辽东一片蛮荒,不像中原那样处处是沟渠、田野,只要不走山路,行军并不太过困难,大不了慢点罢了。

  真正麻烦的是,行军时狭长扁平的车阵,一旦遇到训练有素的步兵,很容易被拦腰截断,首尾不能相顾。

  说穿了,它就是欺负草原上的罗圈腿骑兵罢了,欺负你们步战不行,破不了车上的长槊手、刀牌手、步弓手的拦截。你骑射打不过我车上的步弓、弩箭,近战干不过训练有素的步兵甲士,如果再像马隆那样携带足够三年用的粮草物资,那就真没办法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不断前进,转战数千里。

  但如果敌人有精锐步兵呢?这个战术就被破了,或者说要受到很大的威胁。如何抉择,其实挺难的。

  “契丹有没有步兵?”刘鄩问道。

  “有。”王彦章很肯定地说道:“我与他们交手过,战力不俗,都是当年刘仁恭、高家兄弟带过去的,后来补了些渤海人,一直严加训练。”

  简单来说,就是不服李克用的幽州兵北奔,投靠了契丹,给他们带去了第一支和第二支专业的成建制步兵。

  “能不能招降这些人?”刘鄩想了想,问道。

  “赵王觉得可以。”王彦章道:“但我觉得凡事不能寄托在敌人身上。”

  “其实没那么可怕。”刘鄩说道:“咱们有骑兵伴随,没那么被动。再者,有车厢阻隔,契丹步兵也不一定就能攻破我车阵。只要上下一心,敢战死战,许下厚赏,刘仁恭之辈真的就能得手吗?我看未必。”

  王彦章沉默很久,最后也想通了。仗终究还是要靠自己一点点打,没交手之前,都是瞎猜,只能到时候再看了。

  离开城墙根之后,王彦章又回了自己部队的驻地。

  他是都游奕使,掌管骑兵。最初的人马,大多是各路杂牌军中抽调加强过来的。征战年余,部下中多了不少新面孔,基本都是本地招募的士兵,以靺鞨人、高句丽人为主,全军总共两千骑出头。

  王铁枪的名声,已经渐渐传播到了安东府之外,因为他多次毙杀契丹酋豪,甚至还生擒过数人,威名赫赫。

  辽西的契丹牧地之上,只要一听和王铁枪交手,牧民们都面有难色,实在是这个人太生猛了——把王彦章放在大军统帅的位置上,那是对自己人不负责,如果让他作为先锋大将,则非常合适。

  巡视完营地之后,他牵着马儿到小河边洗刷。

  河两岸有不少新来的魏博百姓在洗衣服。王彦章随意扫视了一眼,顿时愣住了。

  他把铁枪扔给亲兵,大踏步往前走。

  他越走越快,到最后几乎冲了起来,直到站在一人面前。

  那人也发现了王彦章,立刻以袖掩面,抱头而走。

  王彦章一把拉住他的手臂,低声道:“可是敬司马?”

  ※※※※※※

  六月二十六日,又是二十多艘船只依次入港。

  因为第一批八百户贝州移民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安东行营下令,龙武军使刘鄩率三千人北上,护送这批魏人百姓及大量军资北上。

  他们特意绕了下路,经平海、东平二县,于十天后抵达了积利县。

  八百户移民,旅顺分了一半,平海、东平二县各两百户。新来的大约七百户,旅顺安排三百户,平海、东平、积利、石汪各百户。

  抵达积利县之后,刘鄩领取了部分物资,然后一路北进,至高句丽故建安城方止。

  这片区域,刘鄩去年来过一次,这是第二次来。

  建安城在后世盖州市东北青石岭镇高丽城村前的石城山山脊上。

  高句丽时代,其地域范围的西界便是辽河,也就是说,后世辽宁省的东部归高句丽管。

  这片区域的西部是辽河冲积平原,雨量丰沛,日照时间长,利于农耕,高句丽时代便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东部则是长白山系,山高林密,地形陡峭,多高山峡谷,缺乏连续的平原,不是不可以农耕,但真的不如西边的辽河平原。

  辽宁的山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地下水十分丰富。山峰高处,往往蕴藏多处泉水,海拔多高,山泉水就有多高。且多片麻岩、花岗岩、石灰岩,地形也很陡峭,多上下垂直的崖壁,十分险要。

  正因为这个地理特征,高句丽时代除在大辽水(辽河)东岸修千里长城之外,还广筑山城,以控遏交通线路。

  其最著名、最重要的山城有十二,积利、卑沙便在其中,如今都在夏军控制之中,分别作为积利、平海二县的县治。

  石城其实也是,只不过夏人看不上,他们更青睐海港。

  刘鄩如今抵达的建安城同样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山城——渤海人的势力已从此消退,契丹人也不爱住在山城上,更不会守城,故一直没人占据,此时便落入了龙武军之手。

  “前唐太宗伐高丽,有建安、新城、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余级。”刘鄩抚摸着土石混合质地的城墙,仿佛在追忆两百多年前的金戈铁马。

  在建安城下留名的应该是张亮。他率军自登莱浮海登陆,先破卑沙城,再袭建安,连战连胜。

  建安城周长约十里,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城墙用土、石混筑而成,历经风吹雨打,至今仍残留了大半。

  城内是一个大盆地,盆地中央有一山,曰“金殿山”。山顶地势平坦,有石阶而上,残留着一些建筑废墟。

  金殿山北有一道土堤,堤中有一道豁口,山水经此流过,在西门附近形成一小湖泊,曰“饮马湾”。

  建安城有三座城门,东门一,西门二,两座西门之间还有个水门,可通船只。

  军士们已经陆陆续续开进了城内。城池广大,偏厢车、辎重马车、粮草物资都堆进来后,也一点不觉得拥挤。

  城内到处都是房屋废墟。破碎的瓷器、瓦片入眼可及,石臼翻到在地,腐烂的马镫、生锈的铁甲片随处可见,这一切都在向新来的征服者诉说着,建安城左近曾经存在过高度的文明,如今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前唐时建安州都督府便设于此处……”刘鄩从地上捡起一把锈蚀得不成样子的横刀,心中一瞬间升起了很多感想。

  “山城,还真有高句丽特色。”刘鄩抬头望向了金殿山,又看了看山脚下的河流。

  建安城内居然还有可供开垦的荒地,能够种粮食,虽然面积很小。

  谁能想到,山顶有河、有田,还有城池,这奇葩的地形!当年马谡若据守的是这种山城,还会那么惨吗?

  “给赵王、符都头、杜府尹传讯,我部已据建安山城,控遏大道,请速发粮草军资。”刘鄩转过身来,下令道。

  信使复述了一遍命令,翻身上马离去。

  “侦骑四出,向北搜寻。”刘鄩又下达了命令。

  建安山城再往北百余里,还有一座山城,即安市城。

  越往北,遇到契丹人的可能性越大,不可轻忽。

  

第036章 挺进

  建极二年七月初一,龙武军副使王彦温又率五千军士抵达建安,屯于山下。

  他是在刘鄩出发不久后北上的,又带了大量辎重车马。

  临行之前,安东府尹杜光乂提出了建议,既然都担心魏人,不如征发他们充当夫子、驭手,随军转输粮草。

  邵嗣武、符存审商议之后,同意了。

  杜光乂的潜台词大家都听得出来:与其担忧他们留在后方使坏,不如挑选精壮带走,严加看管。如果他们真要跑,那——跑了也就跑了,留不住终究是留不住……

  抵达建安后,王彦温上山与刘鄩合计了一下接下来的行止。

  老实说,俩人独处是有点尴尬的。毕竟当初淄州那档子烂事还没过去多久呢,即便两人已经当面说开了,都大度地表示往事已矣,而今都是新朝同僚,自当携手并进。但真的一点芥蒂都没有了吗?未必。

  “军士日食六个胡饼,三升面,一月便是九斗。咱们这八千军士,一月便是七千二百斛,半年则需四万余斛。”王彦温说道。

  不是他数学好,其实他是照着纸上念,幕僚们早就给算好了。

  一辆马车可载二十五到三十斛米面,四万多斛需要一千多辆车。车其实不是问题,让工匠制作就是了,问题出在挽马上面。安东府一穷二白,挽马非常短缺,到处都要用,不可能全给你拿来出征了,所以携带半年粮草是不可行的,只能先北上至渤海人的势力范围,找他们想办法了。

  另外,马的食量是人的三倍,它们也要吃东西。一般而言,尽量割草来喂,但如果找不到草,就得用粮食喂养。

  一辆偏厢车一匹挽马,一辆辎重车两匹挽马,这个消耗也不小。

  所以,必须要找渤海人筹粮了,不然只能停下来,等待后续补给车队抵达,或者干脆打道回府。

  “建安山城需要派人留守,作为一个仓城粮台。”刘鄩说道:“再留下一些魏人夫子,修缮城墙。虽说契丹大举西征了,但建安山城实在太重要,丢不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8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8/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