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来了夏州的草原勇士,皆入吾彀中矣!义从军如今已有千余衙军编制,今日又编入横山都千人。异日从关中归来,说不得可以再编一两千人。入了衙军,便是吾之健儿,与各部头人、酋豪再无瓜葛。

  宫帐军的名字,还着实费了一番脑筋。邵树德本来脱口而出给他们取名“虎豹骑”的,结果大家都看着自己不说话。后来一度想取名“铁鹞子”,但想想他们穷得很,无甲,便改名为“忠勇都”,希望一直忠勇下去吧。

  忠勇都十将由投靠的平夏党项卫慕氏将领卫慕鼎利担任,邵树德对他很放心,嵬才苏都对他很不放心,不得不说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这两部编为义从军右厢,由义从军副使没藏结明统帅。此外还有左厢三千人,由军使野利遇略直领,是野利家的健儿,其实同样吃苦耐劳,只不过没挑一水的高壮大汉罢了。

  此六千人便是即将出征的义从军全部战兵。

  还有约七千辅兵,由平夏党项、河西党项各部抽丁充当,全军一万三千人,是南下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中一些人戏称此乃舅子军,似乎也有点那么回事。

  一同出征的还有铁林军、经略军、铁骑军接近两万人,全军三万三千余。一旦下到关中,必定人人侧目,变成一支改变局势的关键力量。

  李克用,敢把河东那五六万人全带过来吗?不怕被孟方立、赫连铎抄了老巢?

  其实换自己在李某的位置上,都暗暗心惊,东南面有敌、南面有敌、北面有敌、东北面有敌,西北面和西面的其实也是敌人,这日子咋过?怎么还敢出去浪?

  但李某人就是这么潇洒。率大军出征,家里被人抄了,不要紧,不过死点百姓,损失点财货罢了,回来再收拾对手。至于这样搞是不是两败俱伤,百姓生活日渐困苦,河东的战争潜力是不是进一步被削弱,不管!我就要浪!

  相比较而言,自己的地盘有山川险固,镇内亦无敌人。北边的天德军实力较弱,东北面的振武军与自己联盟,其内部还有麟州折家牵制,安全无虞。南边是广袤的横山,没人可以打过来,自己拼命联姻笼络可不就是为了解除这一面的威胁么?

  东面是黄河,平时威胁就不大,九月份以后更无威胁。

  自己的关系网该扩大一些了。以后若是李克用不老实,就想办法联络各镇,逼得他放下各种心思。乾符年间李氏父子被围剿,仅以身免的惨痛教训,应该还没忘。各镇但凡打出配合,李克用根本顶不住,可惜诸镇各有心思,得好好组织一番。

  协约镇?同盟镇?干你河东—义武邪恶轴心?

  “大帅,有此雄兵,关中震怖,大业可期也。”陈诚凑了过来,恭贺道。

  邵树德笑而不语,在亲兵的护卫下,又骑着战马检阅了一番诸军。

  “铁林军健儿,可还记得晋阳之誓?”至铁林军阵前,邵树德马鞭一指,大声道。

  亲兵们分头高声呼喊,将他的话传递了下去。

  “军士逃,斩军士!大将逃,斩大将!主帅逃,斩主帅!”众人纷纷高呼。

  邵树德满意地说道:“某拿首级作保,与诸将士共生死,尔等可做得到?”

  “愿拿首级作保,共生死!”军士们群情激昂,大声吼道。

  又骑着战马至经略军阵前,还未说话,军士们受铁林军感染,便纷纷高呼:“万胜!万胜!万胜!”

  邵树德哈哈大笑,高呼道:“必胜!”

  “必胜!”军士们齐声应和。

  “必胜!”邵树德又喊道。

  “必胜!”军士们再度应和,声浪直冲天际。

  在后面的幕府文职僚佐们尽皆失色,军府衙将也神情各异。

  大帅在军中威望如此之高,这六州之地,谁敢作乱?

  “铁骑军,屡建战功,杀得河西党项人头滚滚。三日后去关中勤王,见得北边五部胡骑,尔等能战否?”至铁骑军阵前,邵树德又问道。

  “战!战!战!”骑卒们整齐列阵,用槊杆击地,齐声大吼。

  “杀他个人头滚滚!”邵树德挥舞着马鞭,笑道。

  “杀他个人头滚滚!”铁骑军众军士跟着吼道。

  义从军诸军士虽听不到邵树德在说什么,但他一阵阵走过来,每阵军士皆高声应和,这却是见到了的。从山上刚下来的横山诸羌心高气傲,此时一见,顿时收敛了几分傲气。汉人这军队,器械精良,技艺娴熟,他们的“头人”也威望甚高,应是能打的。

  如今邵大帅似乎也已经是自己的头人了,若好好表现,奋勇杀敌,应也能得诸般奖赏。想到此处,横山诸羌兵各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出征。

  “义从军,随某征草原,战宥州,破河西,战功赫赫。得横山健儿,某睡觉都觉得安宁。”至义从军前,邵树德说道。

  他说完,自有会汉话的义从军衙兵分头翻译下去。诸羌听了,哈哈大笑,同时也挺直了胸膛。汉人大将亦夸他们,大伙精神一振。

  “某治军,向来有功必赏,有过则罚。义从军士立下战功者,财货、田地任取。若有将官、头人昧下战功,直报军府黄推官,来找某亦可,一经查实,立斩,无论何人!”

  邵树德说完,很快又有人分头下去翻译。

  “头人说话算数,吾等便死战!”

  “草原日子清苦,若能在夏州赏块地,这命可汗拿去也罢。”

  “大帅可做青天子!”

  看着羌兵们神情振奋,七嘴八舌。首次下山的各部头人都有些震动,纷纷把目光看向野利遇略、没藏结明、卫慕鼎利。见三人神色不动,顿时无话可说,灵武郡王若真能一碗水端平,不歧视他们羌人,赏罚公平,便为他死战又如何!

  那些早就与灵武郡王一起狩猎过多次的头人们就没那么多想法了。大王确实不歧视羌人,府中姬妾亦有党项女子,听说备受宠爱。与他们一起出猎时,有勇士抢了他的风头,他非但不怪,还赏赐锦袍、彩缎,有时甚至将坐骑、良弓赏下去。

  如此风姿,令人心折,是以各部勇士咸愿为之效力!

  “今日诸军皆有赏!”巡视完一圈,邵树德笑道。

  命令一下,全军欢声雷动。

  在一旁观礼的朔方、夏州武学生们亦极为震撼。

  纵马驰骋,所过之处,无人不应。

  驻马检阅,振臂一呼,数万军齐声高和。

  大丈夫当如是也!

  

第010章 十万熊罴似潮涌(中)

  “妾祝大王奏凯归来。”灵武郡王府内,折芳霭亲手替邵树德穿戴好大红色的戎服。

  “亏欠娘子甚多矣。”邵树德一把抓住她的手,道。

  折芳霭气得瞪了他一眼。有些事情,要么不起头,起头了就不止一次。自己明明答应了只此一次的,怎地到了后来,又……

  昨晚更是要让野利家的那个小丫头与自己一起侍寝,不过野利凌吉似乎怀上了,吐得厉害,便作罢。

  “把吾儿抱来。”

  府里都是折家侍女,很快便有人抱了过来。

  儿子正在熟睡。邵树德轻轻接过,笑呵呵地看了半天,然后交到他母亲手里,道:“吾儿安睡,且看阿爷去为你打江山。”

  折芳霭噗嗤一笑,妩媚地看了邵树德一眼,心道:郎君藏在外面的拓跋家的女子,下次或可让他尝点甜头,但不许带回家来。

  邵树德也是第一次在正经场合看到自家妻子如此妩媚。折芳霭一贯以成熟、知礼、大气有威严的形象出现在府内众人面前,至于求饶、流口水之类的柔弱一面,亦只在自己面前显露过。唔,上次没藏妙娥应也看见了,怪不得爱妻如此气愤。

  与妻儿告别后,邵树德直接在亲兵的护卫下去了铁林军营地。

  此番出征,当是先往延州,然后再去丹州,屯于边境,探查情报,然后再南下关中。

  八月三十日那天,经略军七千余众先行,押运着大批粮草、器械。

  昨日,义从军左厢及部分辅兵再行,同样押运着大量物资。

  今日已是九月初二,铁林军、铁骑军亦将大举南下。到了明日,义从军右厢及部分辅兵将携带最后一批粮草、物资出发。

  三万三千大军,号称十万,分成四部,间隔一日行程,浩浩荡荡直往延州而去。

  大军行军速度并不快,九月初五,邵树德至乌延城,十五日,方至夏州宁朔县。

  长泽、宁朔两县今年开垦出了不少田地,前者主要是军属农场,后者则为军士土地,都是从绥州次第搬过来的。

  两县交界的芦河流域,本来亦有很多地的,但打下灵州后,似乎很难招揽到人耕作了。因此后续开河工作完全停滞了下来,已经开垦出的土地,就留给两县慢慢消化吧。从关中捞到的人口,即便大部分送往灵州,其余各州多少也能分到一些,就是个比例罢了。

  开河的拓跋党项及其死忠部落牧民们并不能松一口气,因为他们即将被送去挖石炭。邵树德跟他们说了,再挖两年,就赦免他们罪过,然后编户齐民,给予土地。人不能不给盼头,那样工作效率太低下了。

  而说到石炭这个事情,如今军中已经开始使用了。

  衙军屯驻在夏州左近时,军中就不再出外砍柴,而是改用石炭烧水做饭。辅兵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燃料,甚至觉得挺好使的。

  明年正式废柴捐之后,给官员发的福利柴也将改为石炭,以进一步减少对木柴的需求量。至于百姓用什么,没有硬性要求。不过就住在城里的市民们而言,石炭火力旺,价钱也便宜,长期用下来的话,还是石炭合算,生活成本降低不少。

  这些城里人本来就是乡间樵夫的主要客户,现在不用了,樵夫们要大面积失业了,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呃,丢了工作,应该不会有人因此造反吧?

  不过邵大帅也试图给他们找工作。直接用煤烧水做饭,似乎有些奢侈了。最近大帅打算建一个洗煤场,洗完煤的污水里会沉淀出煤粉。煤粉晒干后,可以与黄泥混合,制作蜂窝煤。

  在邵大帅前世的童年生活记忆里,就有蜂窝煤和煤炉子,都没啥技术要求,成本也很低。大量招募樵夫进来制作蜂窝煤,出售给坊市民获利,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

  就是不知道手工制作效率如何,而且如今煤炉子似乎也没流行,有没有这个市场需求都很难说。

  难道又要自己大力推广?好吧,如果需要这样,他会做的,定难六州,可经不起砍树。邵某人犹记得后世清朝时西征新疆,与敌相持数月,结果把附近生长千年的胡杨树林全砍光了。

  大军扎营,每日樵采,砍树的效率很吓人的。南方经得起造,西北可不行!

  在宁朔县时,有听望司急件传来,言王重荣历数田令孜十宗罪,将欲讨伐。田令孜给关中诸镇下旨,得到了凤翔节帅李昌符、邠宁节帅朱玫、泾原节帅程宗楚的响应,三人将兵前往长安。

  其实,邵树德也接到了朝廷的圣旨,让出兵讨伐河中,只不过直接被他扔进了收藏室里。

  此乱命也,不奉诏!

  朔方节帅李劭将圣旨送到了夏州,得到邵树德指示后,继续忙活灵州都作院的事情。

  鄜坊东方逵、丹延李孝昌亦遣使至夏州,一番交谈后,皆不奉诏,同时准备好粮草,以待定难大军过境。至于天德军、振武军,人家上次讨黄巢都没来,这次就更不可能了。

  京西北九镇,朝廷圣旨一到,竟然只有三家响应。忠臣,是越来越少了!

  对了,大忠臣王处存打道回府了。他本来就不愿意移镇河中,朝廷三番五次催促,勉为其难答应了。结果走到晋州时,人家城门紧闭,根本不认,于是直接回义武军了。或许,这也符合他的本意吧。

  王处存,其实真的挺忠的。当初黄巢退出长安,流窜到河南时,都没人要求,他直接从河北出兵三千,继续追剿黄巢,所作所为,确实当得忠臣二字。邵某人对他印象也很好,可惜离宣武朱温太近,死后儿子没能保住家业。

  “凤翔、泾原、邠宁三镇,不可能全军而出,加起来最多两万人。三位节帅,程宗楚算是忠臣,朱玫难说,李昌符纯小人也。”邵树德将情报交给铁林军判官陈诚,道:“神策军不堪战,若想胜王重荣,唯有靠此三镇两万大军。王重荣有兵三万,听闻最近也在央求李克用,再加上咱们定难军,几有十万众,他们如何能敌?”

  “只定难一镇,便出了十万大军。”陈诚说道。

  邵树德大笑。出兵三万三,号称十万,寻常事也。

  不知道在听闻自己的“十万大军”南下之后,凤翔、邠宁、泾原三镇兵马会如何想,是不是吓得直接退兵了?

  但出兵容易,退兵可没那么简单。凤翔镇还好说,有点经济实力,邠宁、泾原二镇都穷得掉渣,出兵前节帅肯定是一大堆许诺,这会你说要走?没有好处能走?不得抢一把天子再说?

  “大帅,形势若此,不如更改路线,直接走延州、鄜州、坊州,进窥关中。若三镇兵马东去同州,与河中三万大军交战,咱们便直接南下富平,抄截其后路,亦可保全关中百姓。乱兵肆虐,定然劫掠州县,百姓生灵涂炭,惨不可言。大帅若能保全之,则威望更著。若三镇屯兵长安不动,亦可进逼之,迫三镇兵马退走,顺便招揽百姓。大帅只需遣人至各县,言河东沙陀兵马欲来,烧杀抢掠无孑遗,百姓惊慌,定然愿走。”陈诚说道。

  其实,这会已经有人陆陆续续北上鄜坊避难了。更有那见识广博的,直接举家前往夏州。关中这个地方,不管此次会不会打起来,日后定然多灾多难。

  你问原因?很简单,天子都这个样子了,藩镇轻视,还会听话吗?现在或还有几人听话,但再过几年呢?既然不听话,那么就会相互攻伐、吞并,那还有百姓的活路吗?

  赶走黄巢后的这两年,或许是关中最后的太平日子了。抱有此见识的,当然想往安定的地方走。鄜坊离得近,且较为安定,不少人去了。但定难六州似乎更为安定,百姓安居乐业,那么既然走到鄜坊了,如果还有点盘缠,不如继续向北,前往绥州。

  “陈判官此言有理。”邵树德令封隐取来地图,一边看,一边道:“先去延州,再查探下情况。原本某便让东方逵准备粮草,虽不一定用得上,这次便看看此人到底是不是在与某虚与委蛇。若粮草未备,少不得训斥一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