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975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自然是读过的。”李能回道。

  “圣人在制书中说得很明白了,心怀忠诚之辈,‘当各安怀,勿为挂虑’。你等部落,可编户齐民,量口授田,以后便是大夏良民了,何忧也?”邵嗣武说道:“至于这些战阵俘虏之辈,酋豪举族诛戮,没有任何转圜之处。普通民人,则发往他处,编为府兵部曲。”

  二人说话的地方还有很多披甲持械的归德、龙武二军士卒,此时听了赵王的解释,个个神色振奋。有那脑袋活络的,甚至已经打算去千金冶城找铁匠打制一些农具了。到了安东府,没有好的农具,如何开垦?大爷有钱,木头的农具看不上,打个十余件铁农具带回去,租给部曲,也是一笔收入。

  当然,这事朝廷也会做,完全用不着他们操心。

  幽州镇的冶铁能力还是很强悍的,打制农具完全不在话下,而且质量上佳,成本价卖给军士们了,就当是辽东开荒的福利。

  “如此我便放心了。”李能一听,心中一颗大石落了地,旋又问道:“不知在何处授田?”

  “几个新设县份。”邵嗣武道:“朝廷有意在乐安镇置乐亭县,在昌黎镇置昌黎县,并复抚宁县,就这几个地方吧。”

  乐安镇在晋代曾经有乐亭县,抚宁县在前唐初年设立过,后来废除了。当时还有过一个临渝县,后来也废除了。

  罢县的原因就是户口太少,这其实也是有唐一代的老毛病了。很多在其他朝代户口殷实的大郡,唐时人烟稀少——至少户籍上人口很少——比如登州、莱州、幽州、平州、蓟州等地。

  当然,幽州镇有客观原因存在,即迁入了大量战争俘虏,如突厥、靺鞨、高句丽、契丹、奚人等。也有很多主动来降,定居过来的,比如室韦、粟特等族。

  考虑到游牧所需的土地较多,就养不活太多人了,因此将北朝时就存在的乐亭、抚宁等县罢废,一直没能重新设立起来。

  即便是开元盛世之时,幽州的人口也远不如汉时,至少表面上不如。

  邵树德决心扭转这种不正常的态势,因此在幽州大力清理户口、收缴甲兵、编户齐民、量口授田。

  平州增设三县之后,便有了六个县,以后就老老实实种地吧,别想太多。

  隔壁的蓟州也增设了三县,即徐无、昌城、土垠。

  徐无县在后世遵化一带,昌城在唐山丰南西北,土垠县在唐山丰润左近,都是汉晋旧县,而今重设。

  如此一来,蓟、平二州从原本六县之地变成了十二县,接下来就是狠狠清理户口,再造籍册,并安置移民了。

  是的,移民的数量将会很庞大,因为邵树德根本不信任这些新近降服的蕃胡部众。他的“最爱”,一是关西基本盘的民众,二是相对老实听话的河南百姓——呃,也仅仅是相对老实,突出“相对”二字。

  整个开元盛世,蓟、平二州在户籍上仅仅只有四万多人口,但这可是后世的秦皇岛、唐山两地级市全部,外加天津、廊坊的一部分,才这么点人,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要知道,西汉时这里就有几十万人口了,邵树德觉得不整个二十万人出来,简直对不起这里的大片荒芜之地。

  “殿下,我等部民会种地的不多,垦荒恐有难处。”李绍业突然说道。

  “此事自有工部、户部、司农寺三方会同办理,尔等勿忧。”邵嗣武说道:“现在农学生很多了,都等着积攒功劳升官呢。不会种地,学就是了。另者,照料牲畜是你们的强项,这等手艺也别落下了,且牧且耕,好好过日子吧。”

  “殿下是说一边放牧一边种地?”李绍业惊讶地问道。

  “非也。”邵嗣武有些不满耐了,最近他的心中满是烦忧,心情不是很好,但依然最后一次回复了二人,只听他说道:“此牧非彼牧,深究起来,其实还是种地。我就问你件事,同样大小的两亩地,一亩任其荒芜,长满杂草,一亩全是牛羊最爱吃、长得也最快的牧草,你说哪个好?”

  “自然是牧草好了。”李绍兴不假思索地答道。

  “这就对了。”邵嗣武说道:“以前你等但知放牧,田地尽数荒芜。农学教你们的便是如何种牧草,像种粟麦一样种牧草。”

  要不说草原人落后呢。他们连培育牧草种子、提高牧草产量的概念都没有,只知道逐水草而居,生产效率是十分低下的。

  农学的人就是想告诉他们,同样是养牲畜,我有比你效率更高的办法。

  种牧草和种麦子其实是一样的。麦田不打理,全是野麦、杂草的话,那收成同样很感人。农田种上优质牧草——且是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牧草——细心打理,可比你现在瞎几把放牧产量高多了,也能养活更多的牲畜。

  听到邵嗣武这话,李绍业、李能二人面面相觑。

  如果说夏军那强悍的战斗力让他们惊惧不已的话,那么邵嗣武刚才那一番话,则让他俩感受到了发自骨髓的绝望。

  难道中原人还可以通过种植产量巨大的牧草,来养活远超草原的牛羊马驼?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草原很可能再无翻身之地了。

  没人家有钱,没人家兵多,没人家武器好,如果连马匹优势也没了,怎么和人家打?难道全靠一腔蛮勇吗?或许可以,但难度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以后老实点。”邵嗣武看了他俩一眼,道:“你二人这次表现很好,或可得官位、财货赏赐,如果运气好,或还有洛阳一套房。不要坐井观天,圣人在关北、河陇、关中经营二十余年,不说家家户户有马,但如果大举征丁,数十万骑唾手可得。你们这点本钱,根本不够看。”

  李绍业、李能二人无语。

  邵圣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他看起来是在“胡化”整个中原啊。

  “速速办差。”邵嗣武一甩马鞭,说道:“诸部降人,无分男女老幼,一部送往乐亭,一部发往泥姑口。”

  泥姑口就是后世的大沽口,位于幽州、沧州交界处。自晋以来,时有海船逆流而上,驶入河内,躲避外海风浪。

  这是一处非常不错的航海出发地,部分降人发往此处,其实就是打算利用这里的航道,提高运输效率——理论上来说,船只也是会拥堵的,既然要往安东府发送大量府兵部曲,自然是任何港口都要利用起来了。

  

第062章 北都规划

  “东西二都,各有多少畿县?”临朔宫的建设工地上,邵树德正在巡查,随口问道。

  “回陛下,京兆府辖有十县,河南府有二十县。”新任蓟州刺史萧叠回道。

  “萧卿记得很清楚嘛。”邵树德笑道。

  萧叠出身萧氏南梁房,大顺三年(892)出任河州枹罕令,后转任各处,今调河北任职。

  乾宁元年(894),以奉天、好畤、武功、盩厔、醴泉五县置乾州,隶于奉天节度使。奉天罢镇后,乾州并没有废除,依然存在。

  乾宁五年(898),又以华原、富平、三原、同官、美原、奉先六县置耀州。

  也就是说,京兆府被一分为三。目前的京兆府,辖下就只有十个县了,依然是大郡,但与以往却不可同日而语。

  东都所在的河南府辖区只有微小的变动,如今有二十个县,应该是全国第一大州了。

  “北平府现有九县,略少了点。”邵树德说道:“大军既已出动,朝廷意图已然明确,便无需遮遮掩掩了。顺州罢废掉吧,怀柔县并入幽州。”

  他这话是对陈诚、萧蘧、裴贽三人说道。他们是政事堂宰相,此类政务还得由他们来走流程。

  “泥沽口一带,择地新置一县,就叫直沽县。”邵树德又道:“故威州契丹既已讨平,复置威化县。阿史那宾玉部讨平之后,着潞、武清、三河各析部分土地,并阿史那部牧场,新置香河县。”

  其实,在幽州、蓟州、沧州之间,是存在大片荒芜之地的。幽州南部、沧州北部、蓟州南部,在汉晋时代设了几个县,有不少百姓耕作,但自北朝以来,这里开始慢慢荒芜,到唐初达到顶峰。

  因为安置了大量部落,农业生产模式颠覆性改变,故水利设施日渐荒废,当地居然泛滥出了大量沼泽。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幽州南部、沧州北部的沼泽区还是很庞大的。

  这种沼泽,农耕民族十分讨厌,不改造成陂池、农田就觉得很难受,但游牧民族却非常喜爱,因为这是正宗的水草丰美之地。

  之前蓟州南部新设的土垠、昌城二县,周边其实就有大量沼泽存在,要开发没那么容易的。首先要恢复水利工程,排干沼泽,然后将荒地慢慢变成能稳定产出粮食、牧草的熟地,这需要时间。

  幽州新设的直沽、香河二县,其实也是在沼泽中寻找干燥的地方,建立定居点,对牧人编户齐民,慢慢恢复几百年前的耕作环境。

  至于威化县,其实是初唐时的威州,在后世房山区西北。本来是安置内附的契丹,后来也慢慢让契丹人尝试种地,故置威化县。但因为当地多山的环境,适宜农耕的面积有限,因此改变得不够彻底,慢慢又退化成了丘陵牧场、山间盆地牧场。

  此番复置威化县,也体现了朝廷的决心——既然初唐年间能让契丹人学着种地,新朝自然也可以这么做。这事没得商量,一定要搞,哪怕基于实际环境,放牧的比重可能会大一些,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毕竟,这个地方的位置挺关键的,处于妫、蔚、易、幽四州交界之处,朝廷不可能不重视。

  “陛下,威化、香河、直沽三县,皆隶于北平府么?”陈诚问道。

  “当然。”邵树德毫不犹豫地说道:“如此一来,北平府便有十三县了,先这般整饬吧。”

  “遵旨。”刚刚打了大胜仗,夺取河北十三州,政事堂的宰相们没有与邵圣抬杠的勇气,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答应得飞快。

  君臣之间的博弈有时候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圣人威望高得让人不敢直视了,那还抬杠个屁啊,拍马屁还差不多。

  更何况,自古以来开疆拓土就是君王了不得的成就,且是含金量极高的那种。邵树德在河北疯狂“刷分”,让沧景、幽州二镇爆了金币,如果能把威望数值量化的话,这会的得分应该很惊人了。宰相们不傻,何必事事都与他杠呢?

  “还有一事。”邵树德又道:“诸位师长觉得有没有必要将诸府独立出来,由朝廷直管?”

  邵树德还未登基称帝的时候,就用唐廷这枚橡皮图章开始罢天下诸府。不在控制范围内的他不管,但辖区内的凤翔府、河中府、兴元府却被他干掉了,分别降格成了岐州、蒲州、梁州。

  前唐之时,本来也没几个府,最开始就京兆、河南二府,武后年间多了个太原府。安史之乱后,府的数量有所增加,比如江陵府、成都府、兴元府、凤翔府等。

  大夏辖区内,目前只有四府,即京兆府、河南府、北平府以及安东府,前三者是都城,安东府事关百年大计,故破格升府。

  邵树德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将这四个府独立出各道,由政事堂、二省六部直管。

  简单来说,由计划单列市变成直辖市。

  这种变化,说白了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利益之争,即便到了后世,也始终存在着。

  就中央来说,一方面不喜欢某个道的实力过强,另一方面也喜欢把富裕或重要的地方抓在手里,增强话语权,在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中占据优势。

  “陛下,或可召开观风问对……”萧蘧思索一会后,说道。

  观风问对,其实就是前唐延英问对制度的夏朝版,因多在上阳宫观风殿举行而得名——如果把政事堂的堂议比作常务会议的话,那么观风问对就是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级别更高,形成的决策优先级当为第一,需立即执行,任何人不得阻挠。

  萧蘧其实已经看出了圣人的倾向。这事对朝廷其实不是坏事,甚至是好事,召开观风问对的话,程序上更正当,更无可指摘,且结果也是很明白的,不会有人反对。

  “行,你们先筹备一下,过几日便召开观风问对。”邵树德很爽快地说道。

  说完,他看了一眼已经颇具规模的临朔宫,心道这次还是得在幽州城内开会了。

  临朔宫的进度其实相当快了。

  金台殿已经完成大半,交泰殿也完成了一部分。周边的环境改造是优先级较高的,霜雪化冻形成春汛之前,多半能够完成。

  这个宫殿,其实也是在隋代临朔宫的基址上修建的。最近群臣提议,在金台、交泰二殿旁边,新建数座殿室,用于百官办公。

  邵树德许之,令建文山、宝华、勤政、仁德四殿及数座亭台阁楼,其中一部分可能需要改造幽州城西南角,总之工程量还是不小的。

  修建宫室的劳动力还是那五万俘虏。

  好吧,其实已经不足五万了,因为有人鼓噪作乱,被控鹤军镇压屠戮;有人趁夜逃亡,并未全部捕捉回来;还有人被鞭挞而死、劳累而死。如今大概还剩四万五千人左右,减员不少。

  不过没关系,从今天开始,又有一批俘虏被分批送来,人数不下一万,都是刚刚被打败的蕃胡部众。而且这并不是全部,随着清剿行动的深入,俘虏人数还会上涨一大截。他们有的会被作为府兵部曲送走,有的就会被当做苦力干工程,不仅仅有宫殿修建的活计,还有驿道、屋宇、陂池、灌渠、军堡等等,一大堆活等着他们来干。

  “陛下……”见邵树德饶有兴致地观看着宫殿修建进度,裴贽有些忍不住了,轻声问道:“宋相遣人来问,何日返京?”

  “嗯?”邵树德一愣,不悦道:“这才几天工夫,就急着来催了?告诉宋乐,易定、成德、河东未灭,朕如何返京?”

  其实,不光宋乐遣人来问了。皇后折氏也派了贤妃诸葛氏过来,名为服侍圣人,实则探探自家男人口风,问问啥时候回家。

  邵树德没有丝毫压力,就当耳旁风,没听见——回去是肯定要回去的,但不是现在。

  这会朝廷大部分高官显贵都在北平府,定期上朝听政,官员们也在按部就班地办公。全国各地的奏疏全都发往此处,批复的公函也由北平府发往各地。

  急毛急啊?老子一点不急。

  他甚至下令义从、武威二军回去休整,调铁林军前来换防。

  就在前天,他又令经略军分批开来幽州,天雄军分批返回河南休整。

  禁军换防,土团乡夫其实也在逐步轮换。这次甚至有关内道的乡勇前来,替换掉久战疲惫的河南、淮海二道乡勇。

  就这些轮换的举措,丝毫看不出邵圣要回洛阳的迹象,因此裴贽才有点着急,出言询问。

  邵树德看了一眼陈诚、萧蘧。他俩没说话,顿时心中有数了。

  “裴卿也为相数年了,如何不知轻重?”邵树德说道:“如今正是除恶务尽的关键时刻,朕岂能轻动?不光河北、河东之事,安东府那边也很麻烦。耶律滑哥已经具言契丹八部的方略,四五月之间,他们便会大举南下,以轻骑袭扰诸县乡,以步军攻拔城池。如今朕面对的可不仅仅是一个方向的敌人,而是东、西两个方向。此事关国体,卿勿要多言。”

  裴贽被怼了一通,顿时不说话了。不过他并未泄气,这次劝不成,下次再劝就是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站在他一方的人会越来越多,最后圣人顶不住压力,也就回家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9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5/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