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1077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便如现在,蒋平的消息刚刚传出南宫,没过半个时辰,舒良便到了乾清宫中。

  舒良点头,道。

  “不错,除了张都督,还有徐大人,也要一并召见!”

  有点意思……

  朱祁钰轻轻敲了敲面前的桌案,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之色,叫张輗过去可以理解,但是,徐有贞?

  他这个哥哥,这是想要迷惑他呢?还是说,想和他形成某种默契呢?

  “皇爷,户部沈尚书,兵部王尚书,内阁张首辅,俞次辅在殿外侯召!”

  片刻之后,怀恩上前,低声禀告道。

  于是,朱祁钰收回心神,点了点头。

  “让他们进来吧……”

  怀恩领旨退下,不多时,便引着几位老大人迈进殿中,一眼扫过去,便可看到,这几位的神色截然不同。

  内阁二人平时觐见的多,倒是面色如常,只不过,对于这种突然的召见,也带着一丝疑惑。

  至于王翱,作为前任的内阁首辅,新任的兵部尚书,则是明显带着几分春风得意。

  要知道,虽然说近些日子以来,明里暗里受到了不少掣肘,但是总的来说,王翱对兵部的控制还是比较顺利的。

  这一方面得益于王翱这几年在内阁积累下来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于谦留下的那几个郎中还算配合。

  不过,也仅仅只是配合了,这几个人毕竟不是自己人,脾性和做事习惯,着实是让王翱有些头疼。

  至于沈翼,他倒是没有这方面的困难,但是……在天子的身边待久了,沈尚书已经快能总结出规律来了。

  像是这种单独召见,而且还是和新任的兵部尚书一起……

  唉!

  当然,沈尚书是什么心情,不妨碍朱祁钰压着他办事。

  行礼各毕之后,朱祁钰开门见山便道。

  “今日召几位卿家前来,是为了一桩事!”

  “近来福建等处倭患频发,朕决意派备倭军三万,出兵剿灭倭寇,年节过后,便要出发,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商议此事。”

  这话说的干净利落,虽是用的商议二字,但是,却明显并没有要商量的意思。

  果然不出意外,话音刚落,沈尚书的脸色立刻就垮了下来,率先开口,道。

  “陛下,江西旱灾刚刚结束,据各地所报,今冬无雪,明岁河南等地恐仍有灾害,此时朝廷宜当与民休息,岂可动兵啊?”

  但是,他的话刚说完,便感受到一道目光朝他望了过来,朱祁钰平静的看着他,口气坚定,道。

  “此事,朕已然决定了!”

  一句话,便堵死了其他人想要开口的欲望,随后,朱祁钰继续道。

  “朕当然知道,如今国库并不充裕,而且,明岁也可能有灾情,但是,沿海一带苦倭寇久矣,何况,近些日子以来,这些倭寇的行径愈发猖獗起来,竟敢到代王府劫掠,如果继续放任下去,朝廷颜面何存?”

  “故而,此事不可拖延,年节之后,大军必要起行,朕今日召诸卿前来,是为了商议大军出征的一应事宜,并非是商议,要不要出兵!”



第1140章 两方合力

  文华殿中,天子的声音落下,底下几个大臣不由面面相觑,一时陷入了沉默当中。

  他们印象当中,上一次在出兵一事上,天子态度如此坚定的时候,还是苗地平叛的时候。

  如今的场景,至今都让人记忆犹新。

  没记错的话,当时天子执意要撤换王骥,底下不是无人反对,但是,即便是那个时候,尚且深受宠信,如日中天的于谦,在天子心意已决的情况下,也劝阻不得。

  那么这次,他们如果要劝,会有用吗?

  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犹豫之意,于是,在场众人,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落在了王翱的身上。

  作为新任的兵部尚书,出军征伐这样的事情,理所当然由兵部出头,何况,他有一个履历那么光辉的前任,如果这个时候也和其他人一样缩在后头,传扬出去,这位王尚书在朝堂上的声望,怕是要大跌。

  感受到其他人投来的目光,王翱也是皱起了眉头,一时有些犹豫不定。

  他当然清楚,这件事情兵部肯定躲不过去,可是如何表态,却是个问题。

  不客气的说,这应该是他继任尚书以来,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挑战。

  这个时候他如何表态,很有可能直接关系到,他之后在朝堂上的立身之道,何去何从,确实难以抉择。

  不过,殿前奏对,再是难题,也容不得他思虑许多,稍一沉吟,王翱便有了决断,上前开口,道。

  “陛下,大军出征并非小事,盔甲,粮草,棉衣,火器,刀剑及其他器械,都需要安排,臣这些日子,刚刚查阅过兵部的存档,若仅是三万大军,那么大多数物资,都可以在年前点齐,但唯有粮食这一项,臣并无把握,若能解决此事,臣有信心让大军如期出征!”

  ???

  这番话说完,沈尚书转过头来,对着王翱怒目而视。

  整了半天,还是把皮球踢到他这来了是吧?

  王九皋你个老东西,给我记着!

  来不及过多思索,不出意外的,紧接着天子的声音便落了下来,问道。

  “沈卿,户部怎么说?”

  都到这个份上了,还能怎么说?

  沈翼心头苦笑一声。

  如果说,刚刚兵部出头谏阻,他和王翱二人齐心合力,说不能还能把此事拦下来。

  可是,现在兵部挑头立了军令状,压力就全到了户部的身上,他要是说不行,天子不把他的皮扒了才怪。

  暗暗的剜了旁边的王翱一眼,沈翼倒是对他也升起了几分佩服的感觉。

  要知道,大军出征可不是小事,就像王翱自己说的一样,军器,盔甲,粮草,这些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还有征调的民夫,调遣的官军,马匹,各项器物,复杂繁多。

  如今王翱初到兵部不过半年,竟然就敢在天子面前打包票,能够将这些事情办好,这可不是一般的决心。

  更不要提,出兵的消息一旦传出去,朝野上下必然会议论纷纷,在现在这个局面下,反对的声音肯定不会小,这个时候,兵部对天子不加劝阻,反而极力配合,王翱的处境,恐怕不会好。

  双重压力之下,王翱竟然能如此果决,确实是难得。

  心中念头一闪,沈翼知道,到了这个份上,他也没有别的选择,因此,只能硬着头皮,道。

  “陛下明鉴,国库如今确实空虚,去岁的秋粮因旱灾减收许多,明岁又大有可能有灾情,所以,即便是辗转腾挪,臣最多也只能支撑两万大军的辎重粮草,再多,恐怕就要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了……”

  这倒真不是沈尚书哭穷,而是真的穷。

  要知道,大军出征,不仅要考虑出征前的准备,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辎重和徭役,还要考虑打仗持续的时间,毫不夸张的说,打仗就是在烧钱,不出意外的话,天子说的三万人,是官军的数量,最多就是加上一些后勤的部队,如果要加上徭役的话,那么,起码要五万人往上。

  别的不说,这五万人每天吃饭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既然是要剿倭,那么,随随便便打上个几个月都是正常的,这段时间以内,这些大军的粮草是大头,再加上辎重的补充,不客气的说,要打多长时间的仗,朝廷就肯定要节衣缩食多久。

  而且,这还不够,除此之外,战后的抚恤,升赏,同样也是一大笔钱,各种因素叠加起来,穷兵黩武这个词,可真不是夸大其词。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沈尚书是绝对不会赞成打仗的,可是没奈何,天子都已经开口了,他拦也拦不住,那只能把人数往下压一压了。

  看着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的沈翼,朱祁钰也叹了口气,君臣这么长时间,他对于沈翼也是有了解的。

  这位沈尚书,是个理财好手,但也不是个摇钱树,要论对国库底子的清楚程度,他比自己要强,这种大事上,沈翼要么不答应,只要答应了,就不会胡言。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两万人,真的就是极限了!

  不过,人数上不够的话,那么,剿平倭寇要花的时间,只怕就要更长些了……

  “既是如此,那就暂且先按照两万人准备吧!”

  心中叹了口气,朱祁钰也没有太过坚持。

  两部尚书达成了一致,其他的大臣倒是也没有再多说,于是,很快,圣旨就下到了六科。

  不出意外的是,旨意一下,朝野上下顿时哗然,不少大臣的奏疏,第二日就递到了内阁。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大臣,打算在早朝上参奏。

  一片议论当中,消息自然也传进了南宫。

  “陛下的意思是,让臣去打这场仗?”

  张輗站在殿中,脸色微微有些意外。

  除了他之外,朱仪和旁边的徐有贞,亦是感到有些震惊。

  倒是上首御座上的太上皇,脸色平静的很,道。

  “这次出兵,皇帝的态度坚定,兵部和户部也没有反对,朝堂上或许有不赞成的大臣,但是,只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出兵一事势在必行。”

  “如今朝中勋贵,老的老,小的小,能够挑起大梁的,着实不多,张卿出身将门世家,如今又是军府都督,论公论私,都理当当此大任,为朝廷再添新功,也为英国公府,重振门楣啊!”

  啊这……

  听到太上皇这番义正言辞的话,张輗的心中却不由苦笑一声,迟疑片刻,道。

  “陛下所言甚是,若是国有所需,臣自当义不容辞,但是如今朝堂上人才济济,虽然大多勋贵都已老迈,可军中也有不少后起之秀,若论战力,臣恐难和他们相争。”

  作为将门出身,张輗对于出征这种事情,倒是不害怕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以他的身份,即便是出征也是挂印,坐镇中军,真正上战场冲杀这种事情,是轮不上他的。

  但是,这也是问题所在,张二爷对于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别说是帅才了,他就但凡是有将才,当初张辅都不至于越过他倾力培养张軏。

  所以,他不担心出征,却担心自己会无功而返,如今,他好不容易坐稳了军府都督的位置,虽说英国公府在军府的声势大不如前了,可对于张二爷自己来说,一旦要是打了败仗,那恐怕连现在的位置都要丢掉了。

  见此状况,一旁的朱仪犹豫了一下,也开口道。

  “陛下,此事恐怕不易!”

  “这次整饬军府,除了各家勋贵之外,皇上还提拔了不少各地卫所的军官,明显是想要打压京城的世家,此次突然要用兵沿海,虽然名义上是因倭寇袭扰代王府,可真实用意,恐怕是要在军中收拢更多亲信。”

  “故而,即便是臣等在朝堂上尽力争取,皇上恐怕也不会将这个差事,交到张都督的手中的……”

  这话说的倒是颇有道理,不过,朱祁镇的脸色却依旧没什么变化,略微沉吟了一下,他没有回应朱仪,而是意外的将目光落在了一旁的徐有贞身上,道。

  “徐卿,你觉得呢?”

  啊?

  徐有贞眨了眨眼睛,一时有些搞不明白状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10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7/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