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112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当然,若是他们直接弹劾陈懋,闹不到早朝上来,朱祁钰就会驳回去了。

  但是他们摸准了自己对于曹吉祥的恶感,先弹劾曹吉祥,再暗中将风向引到平叛的功过上头。

  待得招抚的流贼再次反叛的军报到京,朝议也被酝酿的差不多了。

  于是,他们在廷上骤然发难,就是要再给勋戚狠狠一击。

  为此,他们不惜让七卿之一的金濂,主动求去!

  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不过倒也没什么想不通的。

  陈懋在勋戚当中德高望重,屡有战功,想要奈何他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和金濂一个是总兵官,一个是总督军务。

  金濂已经俯首认罪,自去官职。

  那么作为总兵官的陈懋,怎么也该闭门思过,不再干预朝务。

  好一番算计!

  想通了这些,朱祁钰也不由感到有些棘手。

  他知道,这次一时不慎,的确是落到陷阱当中了。

  一则,这件事情是由弹劾曹吉祥而起,前番多次留中不发,已经让这件事情发酵了很久,到了必须要处置的地步,想要拖,是不能再拖下去了。

  二则,有金濂的表态在,陈懋之前的所有理由都被推翻,招抚之策是他二人共同所定,金濂既然认罪,那么陈懋也必然会受牵连。

  陈懋如今是勋戚中的顶梁柱,若是没了他,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勋戚,立刻又会被打回原形。

  然而这件事情的处置既不能拖,又必须要罚,可堪称是势如骑虎。

  照现在的情况来看,想要保陈懋的话,只有两个法子。

  要么是朱祁钰拿皇帝的威权强压。

  但这是最后的法子,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处处随心所欲,压得了一次,压不了次次。

  所以轻易朱祁钰不想这么做。

  要么,就只能是文臣这边,自己有人站出来帮陈懋解围,而且这个人的身份地位还不能低,得够份量。

  将目光在底下大臣的身上扫视一圈,朱祁钰将目光放在了为首的吏部尚书王直身上。

  自从那日常朝上

  就是你了!

  于是在群臣的瞩目下,朱祁钰先是对金濂道。

  “如今国家危急,卿等皆朝廷重臣,不可自轻,金卿请起,如今事情尚未有所定论,便真是有所过错,朕顾及群臣朝议,社稷江山,岂可轻易罢黜七卿重臣?”

  金濂深深叩首,右手捧着官帽,依言起身。

  他本就在文臣序列的第一梯队,又因奏事,而站到了大殿中央。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总觉得天子这番话,若有所指。

  而且,就在他起身的时候,似乎隐约瞧见,天子说完这番话之后,吏部尚书王直老大人的眉毛,狠狠的抽动了一下……

  紧接着,天子金口玉音再次开口,不过这次,却是对着百官之首,吏部尚书王直。

  “天官,尔为九卿之首,此事涉及七卿重臣,尔以为当如何处置?”

  天子说的平平淡淡,仿佛是寻常询问。

  但是其他一干七卿大佬,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到了王直的身上。

  事已至此,殿中站着的诸多御史,面上都浮起一丝得色。

  一般情况下,到了这个地步,就是大局已定了。

  下有一干御史弹劾,中有涉事之人俯首认罪,要名分有名分,要证据有证据。

  天子询问大冢宰的意见,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天官大人作为百官之首,只要开口说话,就代表了群臣的集体意愿,皇上再顺水推舟的同意,那么就等于整个朝廷达成了一致。

  要程序有程序,要人心有人心,简直是一次完美的进谏!

  至于天官大人会不会不同意?

  开什么玩笑,这么好的打压勋戚的机会,天官大人怎么可能放过?

  又不是让他老人家带头和皇上对抗,这就差临门一脚了,他老人家就顺水推舟,萧规曹随就行。

  这个时候反对,天官大人傻吗?

  是的!

  有这个可能……

  因为在群臣的瞩目当中,老天官犹豫了半天,最终才沉沉叹了口气,出列道。

  “皇上,所谓兵无常势,大军出征,有临机专断之权,当战当抚,皆因局势而定。”

  “此番宁阳侯陈懋率军平叛,虽未竟全功,致反军降而复叛,然若论罪惩处,未免过重,以臣之意,总兵官陈懋及总督军务金濂,当各罚俸三月,闭门思过三日,以示惩戒。”



第134章 背刺

  啥玩意?

  罚俸三月,禁足三天?

  咋,是他宁阳侯缺那三个月俸禄,还是刑部尚书缺那三个月俸禄?

  底下的一帮御史呆立当场。

  剩余的七卿大臣,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目露不解。

  谁也没有想到,原本十拿九稳的事情,会在老天官的身上出了差错。

  要知道,他们想要的可不是罚俸禁足了事,他们是要把陈懋彻底从朝堂当中驱逐出去。

  最不济,也得是调出京师,去地方镇守,不再干预京中政务。

  为此,他们甚至不惜折掉一个七卿重臣。

  结果现在,就这么雷声大雨点小的草草了之?

  一帮大佬还坐得住,但是底下的御史立刻就炸了锅了。

  一个个的上前便道。

  “皇上,平叛有失,招抚失当,致流贼荼毒百姓,岂可罚俸禁足了事?如此一来,各处大军争相效仿,不用心平叛,只消极不前,深有害也。”

  “不错,皇上,大军出征,国库靡耗,自当剿除流贼,安抚百姓,宁阳侯迁延年许,却不能令地方安定,此实不可宽宥也,臣请皇上削去其中军都督府都督一职,回府闲住。”

  这才是文臣真正的目的,宁阳侯自己身上也挂着中军都督府都督的职衔。

  正因于此,他既有威望,又有能力,手中也有实权,才能成为勋戚自土木之后的顶梁柱。

  这些御史们满以为自己大计将成,凭借此番打压勋戚的功劳,眼看就要平步青云。

  结果却被老天官横插一杠,硬生生的卡住了,岂能不气?

  一时之间,连对百官之首的敬畏都顾不得了,有不要命的,直接开口,道。

  “皇上,臣弹劾吏部尚书王直,为罪臣开脱,扰乱朝局,请治其罪。”

  面对着这么多气势汹汹的御史言官,王老大人却是连眼皮都懒得抬,就这么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凭他老人家的地位,还不是几个御史聒噪几句,就可以动摇的。

  朱祁钰看着乱纷纷的朝堂,知道局面算是打开了。

  但是还不够!

  前面的局面实在太糟,尤其是金濂自承其罪,让文臣这边拿捏到了这次出征的把柄。

  如今凭借王直的威望,虽然能够勉强压下,但是终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

  想了想,朱祁钰偏头问道。

  “于尚书,你主掌兵部,此事涉及出征平叛之策,你有何意见?”

  于谦有些为难。

  站在文臣的角度,他自然应该帮着打压勋戚。

  何况这次也并非文臣无事生非,陈懋带兵出征大半年的时间,的确耗费了不少国库粮草。

  虽然最后时刻被召回,是朝廷的原因。

  但是他定下的招抚之策,也的确是迁延这么许久的原因之一。

  要是最开始就下决心求战,自然不会耽搁这么久,也不至于临时回师,没时间处理手尾,导致流贼降而复叛。

  简而言之,尽管其中有内情,但是朝廷毕竟给了足够的支持。

  有军队,有粮草,但是最后平叛的结果不如人意,作为总兵官的陈懋,是要负一定的责任的。

  区别只在于大小而已。

  可是于谦同样也有顾虑,一则是天子的态度。

  他倒不是怕得罪天子自己会怎样,而是此刻的局势,朝廷的一应防务,他都需要天子的支持。

  而天子明显是有意要保宁阳侯的,要是于谦跟他拧着来,万一天子震怒,牵连到防务的推进,那是得不偿失。

  何况于谦觉得,打压也要分个时候。

  现在不是土木之变刚刚发生的时候,也先还在待价而沽,一时之间打不起来。

  如今距离冬季越来越近,也先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举兵进攻。

  这个时候,要是宁阳侯被黜落,勋戚人心惶惶,恐怕对大局也不利。

  但要是站在王直这边,为宁阳侯说情,这帮御史真的闹腾起来,也不是好事。

  所以犹豫片刻,于谦还是决定保守一些,开口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1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