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东厂和锦衣卫,说穿了就是给天子办不方便办的事情的。

  尤其是东厂,因为要收集消息,所以底下的人鱼龙混杂,是最容易被人拿捏把柄的地方。

  对于宦官,朱祁钰有前世的经验,自然是会重用。

  但是对于朝廷现在的大臣们来说,已经有了一个因为宠信宦官而北狩的天子,他们对于宦官势力的态度,绝不仅仅是敌对那么简单。

  再简单一点说,或许在土木之役以前,宦官犯了错,朝臣们不会太过在意。

  但是如今,只要是宦官势力稍有抬头,他们必定会费尽心机来打压。

  在此之前,东厂一直是金英代管。

  金英对于东厂的调动,仅仅就只有大朝会上的那一次,其余的时候,基本不会动用东厂的任何力量。

  因此,朝臣们才偃旗息鼓。

  但是如今,朱祁钰既然要启用东厂,那么舒良必然是要让东厂的这些人动起来的。

  既然如此,那么他必然会首当其冲的,受到朝臣们的针对。

  何况,人马一动起来,难免会被有心人抓到把柄。

  所以这个位置,并不好坐!

  舒良是聪明人,此刻冷静下来,自然也明白天子话中的意思。

  机会天子已经给了,但是能不能把握的主,就要看他自己的能力了。

  舒良点了点头,恭声道。

  “皇爷放心,奴婢就算豁出命去,也定将皇爷的事情办好,要是出了差错,奴婢一条贱命,交给老大人们出气便是。”

  朱祁钰摇了摇头,淡淡的道。

  “倒也不必如此,有朕在你身后,只要不是闹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总归是能保得你一条性命,你自己做事仔细些,莫要堕了人家的陷阱中便是。”

  舒良闻言,心中不由得一动。

  听天子的意思,似乎朝中也并不太平。

  想来,这也是天子会提拔他来当这个东厂提督的原因。

  不过天子显然没有要对他解释的意思,只是道。

  “你先下去吧,朕命卢忠在宫外购置了座宅子,便赐予你了,这些日子,宫里宫外发生的事情和消息,该你知道的,卢忠都会告诉你。”

  “朕给你三日的时间,将东厂的力量整合起来,可能办到?”

  舒良肃然拜倒,认真道。

  “皇爷放心,奴婢定不负皇爷所托。”



第192章 摩拳擦掌

  京城的冬季变得越发寒冷了,虽然没有继续下雪,但是干冷的天气,反而让人更加难受。

  尤其是对于每天天不亮就要上朝的老大人们来说,这种天气尤其难熬。

  距离和瓦剌的大战,已经结束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了。

  朝廷各个衙门虽然依旧繁忙,但是对于顶级的大佬们来说,需要决策的事情,基本已经完成了。

  剩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稳步推进朝廷定下的基本方向,保证不出大的问题,就可以了。

  这部分,基本上是依靠庞大的官僚体系来完成的。

  作为决策层的朝廷重臣们,勉强算是清闲了许多,加上内阁承担起票拟的责任之后,朝廷处理政务的效率大大加快。

  于是,在天子的体恤下,日朝的频率,由每天一次,变成隔一天一次。

  上了年纪的老大人们,也不用每天都起的比鸡还早,可以安安稳稳的睡个好觉了。

  又是一次惯例的早朝,沈翼捧着一本奏疏,正在禀奏。

  大战结束之后,兵部的活少了,户部的活就多了起来。

  京师发展到了如今,除了城中繁华无比之外,城外也鳞次栉比的坐落了许许多多的村镇。

  围绕着整个京师,数十里的范围,基本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村落。

  这次为了防备也先攻打京师,朝廷将这些附近的百姓,提前都疏散到了临近的州府。

  并且依托着民房,改建了许多的防御工事。

  如今没打起来,这些工事自然要拆掉,迁出去的百姓,也要迁回来,因为战事改建的民房,也要相应的给百姓补偿。

  与此同时,那些盘踞在城外,陆陆续续从边关而来的流民,也要清点清楚,都送回原籍。

  这些事情,虽然不全都是属于户部管辖,但是绝大多数都和户部有关。

  因此其他的大佬们倒是清闲了,但是沈尚书却忙的团团乱转,为了今天的早朝,他昨天硬是熬了个通宵,此刻两只眼睛跟熊猫似的。

  “京城内外,为防卫瓦剌攻城而修筑的拒马桩,壕沟等工事,俱已拆除,涉及百姓房屋者,朝廷俱已抚恤。”

  “自边境及各地而来流民,俱已安置在城外,顺天府正在统计名册籍贯,预计七日后完成,之后会派遣官军,分批护送百姓归家。”

  每说一句,沈老大人的眼角都是一抽,这一笔笔的,可都是银子。

  朱祁钰坐在上首,点了点头,道。

  “沈卿这些日子辛苦了,户部一应官员,俱赐休沐三日,沈卿可酌情安排。”

  国库银子吃紧,内承运库也不富裕,所以朱祁钰充分发挥了能省则省的原则,也就小小的改动了一下户部的赏赐。

  沈尚书倒是没什么反应,现在只要能省银子的地方,他都愿意的很。

  “臣代户部一应官员,谢陛下赏赐。”

  户部汇报完了,接下来是工部。

  工部的尚书石璞,依旧没有回京,反倒是侍郎张敏,这些日子搞什么匠户雇佣制度,弄的风风火火的,不少朝臣都有所耳闻。

  “皇上,工部承旨意,调遣匠户前往边境修筑新城,进展已经过半。”

  “此次修缮各处关隘,建筑新城,预计从北直隶调拨两千人,各地调拨两千人,自边境各处关隘城中招募民间工匠四千人。”

  “现首批两千人已经抵达倒马关,民间工匠招募过两千五百人,倒马关新城,预计年前可以成型,明年六月之前可以完工。”

  “不过……”

  说到这,张敏偷偷的瞥了一眼一旁的沈翼,然后别过脸,开口道。

  “不过如今新城所需的材料不足,真正开工之后,预计不足一个半月,便会消耗完,但是剩余的材料,却迟迟没有到位。”

  话音落下,底下一帮昏昏欲睡的老大人们,顿时来了精神。

  吃瓜什么的,最让人开心了。

  尤其是,这瓜的主体,还是刚刚克扣了自己俸禄的户部,那老大人们可就更有精神了。

  户部的效率很高,说这个月胡椒苏木折俸,绝对不拖到下个月。

  前两日,朝廷刚刚发了这个月的俸禄,一半是正常的米麦,另一半是吃不了用不着的胡椒苏木。

  老大人们派自家的小厮拿到市场上一问才知道,如今京城当中贩售胡椒苏木的商家,都已经不再收购了,降价也不行。

  至于为啥,京城当中用得起胡椒苏木的,本就是达官贵人。

  现在朝廷直接用胡椒苏木折俸,这些官宦之家,自然就不会另外购置了。

  换句话说,这些商家自己的胡椒苏木都卖不出去了,当然不再收购了。

  弄明白了其中原委,原本还打算能够卖点钱的老大人们,顿时气得须发皆张,更有直接在家里破口大骂户部不当人子的。

  所幸,户部也没有太过火,只是折了一半的俸禄发胡椒苏木,另一半还是正常发放。

  不然的话,只怕真的有底层靠俸禄过活的小官,要去堵户部的大门了。

  因此,现在听到有户部的瓜,老大人们可来劲了。

  您不是胡椒苏木折俸吗?

  现在修新城要银子,要材料,总不能也拿胡椒苏木去跟民间巧取豪夺吧?

  尤其是一帮御史,更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这波他们决定站工部。

  户部要是敢拖延,他们就弹劾户部尸位素餐,阻碍朝廷大局。

  要是这么大笔银子,户部痛痛快快的就批了。

  那他们就要跟户部好好说道说道,京城这些日子,有多少官员,饥寒交迫,食不果腹,处处被奸商欺凌的“悲惨现状”。

  就算不能改变已经定好的胡椒苏木折俸政策,也要好好恶心恶心户部。

  面对着一众不怀好意的目光,沈尚书刚刚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板着一张脸,上前道。

  “陛下,并非户部有意延迟拨银,只是如今大战方止,百废待兴,事事处处都需用银。”

  “修筑倒马关虽然重要,但是不及修缮各处关隘,毕竟冬季难熬,难保瓦剌部族会再度犯边,因此户部的银两,要优先倾斜边境受损的各关隘。”

  “至于倒马关,毕竟储备的材料还有一个半月可用,待这些材料用尽,便是年关,各处工匠也会暂时停工。”

  “因此,户部议定,这笔银两待年后再拨不迟。”

  这番理由,自然是站得住脚的。

  毕竟,国库银两就那么多,总要有轻重缓急之分。

  但是对于底下早就跃跃欲试的御史们来说,他们哪管这些。

  沈尚书说了这么多,他们就听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新城修筑要延缓工期呗!

  于是立刻便有御史整了整衣襟,跨步而出,一脸义正言辞。

  “皇上,臣弹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