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211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这便足可以看出,这位大司徒为了打消天子在盐引上打主意,可是狠下了一番决心,甚至都不惜再出一回血。

  不过沈翼的这番表现,倒是叫朱祁钰有些啼笑皆非。

  感情这沈老头,是以为最近宗室进京,他这个天子的内承运库银子告急,所以才想拿盐引捞一笔银子?

  当下,朱祁钰便沉了脸色,不悦道。

  “沈卿说的这是什么话,难不成朕连摆宴的银子都没了不成?”

  沈尚书麻溜的跪在地上,道。

  “臣不敢,陛下误会了,只是如今宗室进京,宴席接待之事,乃是朝廷体面,臣恐内廷人手不足,所以才想请鸿胪寺一尽绵薄之力。”

  得,这沈老头还真是会做人,面子里子都给足了。

  朱祁钰要真是想要银子,怎么也该就坡下驴了。

  只可惜,他是真的只想要盐引,并不想要已经快要穷死的沈尚书国库里的银子。

  摇了摇头,看着沈尚书一副“真诚”“自愿”的表情,朱祁钰也绷不住了,摆了摆手,道。

  “这些客套话就别说了,朕真不是要贪图户部的银两,不妨跟沈卿直说,盐引和茶引,朕是一定要的。”

  沈翼的脸色迅速的垮了下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见状,朱祁钰虚手下压,又道。

  “不过,沈卿刚刚所说也并非没有道理,既然如此,朕想了个折中的法子。”

  “这些盐引和茶引,虽然不过开中法取用,但是朕也不会白白拿走,朕会将应该输送到边境的粮食,以倍二之数折算成银两,发到户部。”

  “户部将这笔银两专用于修缮边境城墙,不得挪用,多出来的那部分,便算是不运粮,直接折银的补偿。”

  “如此,也算是不破坏开中之法,沈卿以为如何?”

  这……

  沈尚书眼珠子转了转,有些犹豫不定。

  所谓开中法,实际上是广义的说法,并不单单是指运送粮食到边境换取盐引。

  事实上,除了粮食之外,当年太宗皇帝军费不足的时候,布匹,马匹,大豆,甚至是银子都可以用于换取盐引。

  当然,开中的本质不变,无论是什么物资用来中盐,都需要送到边境进行换取。

  这也是开中法的核心所在,由民间承担运输途中的折损。

  所以事实上,天子说的这个变通之法,倒也不是不行。

  将银两给付户部,由户部购置修缮城墙的材料,运送到边境用于加固城墙,也算是开中的一种。

  只不过,运输的过程是由户部来承担了而已。

  但是,人家多给银子了呀!

  天子可说了,按照原本应当运到边境的粮食折银的二倍给付户部,以补偿在运输上的折损。

  三万盐引,一万茶引,如果按照开中的法子,边境收到的粮食折算成银两,大约二十五万两左右。

  但是实际上是不足的,因为茶引并不严格实行开中制度,管理相对松散,并不能和盐引一样产生这么大的收益。

  但是天子既然这么说了,那么盐引和茶引肯定都是按这个来办。

  二十五万两,翻上一倍就是五十万两。

  粮食等货物,就算是在路上再损耗,也不可能到这个地步。

  因此,按照这个法子,朝廷肯定是赚的!

  沈尚书不得不承认,他有点心动了。

  要知道,上一回二十多家勋戚联合起来,也才凑了三十万两银子。

  虽然天子说了专款专用,这银子就算到了户部手里,也要用于修缮边墙。

  但是,这玩意对于穷疯了的沈大司徒来说,还不是左手倒右手的事。

  既然边境有银子先用着,那么明年的预算就削减点不就成了,朝廷需要用银子的地方,那可海了去了。

  什么,陛下您不同意?

  那要不,工部修河的预算削减一点?

  都不能削?

  《臣户部尚书沈翼请致仕疏》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沈司徒已经熟练掌握了耍无赖的各种技巧,只要能弄来银子,让他干啥都行!

  不过,就在他张口想要答应下来的时候,沈尚书还是及时的刹住了车。

  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

  多年的仕途生涯告诉沈尚书,事出反常必有妖。

  天子既然盯上了盐,茶,无非是想要银子充裕内帑,但是照这个法子,早晚赔死。

  要知道,这个世上如果说最追逐利润的人,就是商贾之辈了。

  但凡是有那么一丝丝的空隙可钻,他们都会挤出一个大口子。

  开中法之所以能够稳定运行到现在,那帮商贾之所以愿意老老实实的运粮到边境换盐引。

  就是因为它是最容易,耗费代价最小的获得盐引的办法。

  贩盐,贩茶的利润的确很高。

  但是朝廷对于盐,茶的销售价格和地区,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

  三万盐引,一万茶引,按照正常的价格,就算是全数售卖一空,所获也就是四十万两的样子。

  其中,二十五万两的粮食成本,有点关系的,或许能省下一两万。

  但是算上路上的损耗和人工,盐商的总成本稳定在三十万左右,最终获利在十万两左右。

  三分之一的利润,而且几乎不会赔钱,已经算是很高了。

  但是按照天子的这个给法,不说人工了,成本就先赔了十万两。

  尽管沈尚书很想要这笔银子,但是在弄清楚天子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之前,他是不会轻易答应下来的。

  皱眉思索了一阵,沈尚书忽然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天子说了,他并不打算将这些盐引和茶引当做赏赐,而是打算支盐支茶,送到皇店当中。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三万盐引,一万茶引,可支取食盐近六十万石,茶叶近七万石。

  京城如今人数繁多,但是也不过七十万左右。

  这么多的盐,茶,整个京城一年都消耗不完,只怕要扩展到整个京畿数个州府,才能全数售卖一空。

  天子如果不想让整个京畿地区的盐商都被挤死的话,那么这些盐,茶就只能砸在手里。

  又或者,天子有其他的门路,能够消耗掉这些盐,茶。

  沈尚书的脑子里头,忽然闪过刚刚天子递给他的账册。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天子的这些皇店,基本都是些日常用度的店铺。

  虽然账册上记录不多,但是沈翼是其中老手,能够看得出来,这些店铺在努力的进行大宗买入,但是却甚少卖出。

  这很不正常。

  如今是年节,正是各个店铺的销售旺季。

  但是天子的这些皇店,却一反常态的大买而少卖,这并不符合做生意的规律。

  想来,管事的太监是肯定没有胆子自己擅作主张的,不然的话,赔了银子,天子肯定要扒了他的皮。

  也就是说,这种反常的举动,是天子在背后操持。

  现如今,这些皇店囤积了大量的布匹,粮食,首饰,瓷器,天子又来跟他讨盐引和茶引,丝毫都不怕卖不掉吗?

  在能赚的时候不赚,必然是有更大的利润在后头。

  沈尚书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忽然对这件事情感兴趣了起来,往前凑了两步,搓了搓手,开口问道。

  “臣斗胆敢问陛下,如此大量的茶,盐,粮食,布匹,是打算在何处售卖呢?”



第254章 互市

  文华殿中。

  看着突然变得热切起来的沈翼,朱祁钰神色有点不自然,黑着一张脸,不悦道。

  “沈卿问这个做什么?”

  “朕已经答应,多加一倍的银两给户部,补偿运输中的损耗。”

  “户部就算是自己运送修缮城墙的材料到边境,也比寻常开中法,要多得数万的银两。”

  “既不影响开中法的稳定,户部又能得利,沈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搁在往常的时候,天子要是如此这般沉着脸色,就差写上“朕不高兴”这四个字的话,沈尚书肯定是有多远躲多远。

  不过这回,沈尚书不仅没跑,而且还往前凑了凑,正色道。

  “陛下此言差矣,臣虽执掌户部,但是却是为朝廷理财,其能只顾户部得利?”

  这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跟刚才因为那几十万两动心的不是他一样。

  沈尚书来了感觉,一副尽忠职守,勤勤恳恳,悲天悯人的神情,继续开口。

  “朝廷既然实行盐,茶官营,那么臣身为户部尚书,自然要清楚每一道盐引和茶引的去向,如此,臣才不负陛下重托。”

  “何况,盐,茶,皆是百姓日用必须之物,也是无数盐商,茶商赖以生存的身家性命。”

  “如此大批量的盐,茶流入市场当中,势必积压盐商,茶商的生存空间,他们虽不事生产,但终归为大明子民。”

  “陛下财大气粗,但是臣实不忍那些将全副身家都投入买卖的商贾百姓,赔的血本无归。”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2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