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234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诸王皆是朕之长辈,许久未见,不必拘谨,落座吧。”

  底下诸王拱手拜谢,然后便依次入席。

  乐声起,教坊司准备的歌舞也随之而上,早已经准备好的宫宴菜式也一道道如流水般开始上桌。

  有了之前的一番尬聊,在场的诸王总算是熟悉了几分,至少知道自己前后左右坐的都是谁了,因此,倒也没那么尴尬。

  歌舞酒菜齐备,气氛倒也渐渐热烈起来。

  能够进殿的宗室全都是亲王,所以要安排座次,也就只能按照辈分和与天子的亲疏远近。

  因此,坐在朱祁钰下首的头一个,就是辈分最高的岷王。

  往下接着数,则是朱祁钰的几个亲叔叔,分别是襄王朱瞻墡,郑王朱瞻埈,荆王朱瞻堈。

  仁宗系共有四王,除了这三位外,还有一位淮王朱瞻墺

  ,不过这位淮王爷三年前就病逝了,这回来的是承继了他的王位的长子朱祁铨,并不能算是朱祁钰的长辈,因此排的也就远些。

  酒过三巡,朱祁钰便瞧见,底下郑王和荆王两个人,不停的给襄王使眼色。

  说起这位襄王,可算是个传奇人物。

  他是仁宗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同时也是仁宗皇帝还在世的唯一一个嫡子,和先皇一母同胞,皆为张太皇太后所出。

  之所以说他传奇,是因为他这一生,曾三次陷于皇位之争,而且每一次,都是被莫名其妙推出去的。

  这种人生经历,莫说是大明的宗室,就算是数遍历代,也是绝无仅有的。

  更重要的是,这位襄王爷,跟朱祁钰,更准确的说,是跟前世的朱祁钰,结下的梁子可不比石亨等人要小



第282章 大明贤王

  早在襄王还只是皇子的时候,他就曾和皇位“擦肩而过”。

  当初,仁宗皇帝驾崩,尚是太子的宣宗皇帝却因受仁宗皇帝之命,亲自前往南京准备迁都事宜,未能在身边侍奉。

  于是,在张太皇太后的力主之下,国政便暂时交由襄王总摄。

  当时,京中便有流言,张太皇太后有意扶立这个最小的儿子登基。

  但是事实证明,一切只是流言。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宣宗皇帝从南京赶回京师之后,襄王便退守王府,谨守臣节,没有丝毫逾越。

  第二次就是不久之前,土木一役京师动荡,天子北狩,郕王摄政,朝中同样有人提出,应该扶立宣宗兄弟襄王这样的长君继位。

  但是,由于朱祁钰迅速稳定了局面,这种声音也就随之消失,连一点浪花都没有溅起来。

  至于最后一次,则是南宫复辟之前。

  当时,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病死,他一直迟迟未立太子,病势沉重之下,朝中便有人向他谏言,立襄王为皇太叔,避免皇位重新落回太上皇一脉。

  当然,这些都显然没有成功。

  不过,这位襄王之所以能够在每次皇位无主的时候都被想起来,可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仁宗皇帝仅存的嫡子。

  更重要的是,他是如今的宗室亲王当中,少有的贤王。

  论能力,当初仁宗驾崩之后,他曾监国长达一个月之久,当时朝廷动荡,流言四起,外有汉王,赵王虎视眈眈。

  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安稳朝局,平平安安的等到宣宗皇帝赶回京师继位,可不是普通的皇子能够做到的。

  后来,汉王叛乱,宣宗皇帝统兵亲征,也是留的襄王居守京师,再后来襄王就藩,他也不似其他亲王一般跋扈妄为。

  相反的,他约束手下,从不寻衅,但凡有敢欺压百姓者,必严惩不贷,帮助地方官安抚乡绅,约束地方宗室。

  许多宗室在地方惹了事,地方官管不了,都会求到他这位襄王府上去。

  正因如此,他的贤德之名,在整个朝廷当中都是有口皆碑的。

  但是,唯独朱祁钰知道。

  这位襄王,只是因为被灌输了太多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观念,所以才一直安安分分。

  这一点,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好事。

  但是可惜的是,这位襄王不仅自己恪守伦序,更对于其他人破坏伦序的行为深恶痛绝。

  前世的时候,朱祁钰刚一迎回朱祁镇,襄王便以长辈的身份送来家信,要朱祁钰谨守孝悌之道,每日早晚率群臣向太上皇问安,务必恭顺守节。

  除此之外,他最擅长的就是明哲保身,需要的时候,他的手段狠辣到让人难以想象。

  对于这一点,前世的朱祁钰,可是十分深刻的亲身体验!

  那时,南宫复辟之后,石亨借之前有人上奏朱祁钰立襄王为皇太叔的奏本,攀诬于谦,王密谋迎立外藩。

  为表清白,襄王亲自入京,向朱祁镇上奏,说杭氏僭越典制,乃是伪后,建议废去杭氏的谥号,并且推倒她以皇后规格建造的陵墓。

  于是,杭氏一个已经下葬一年多的人,被生生的从陵墓当中拉出梓宫,曝尸荒野,尸骨无存。

  不仅如此,后来朱见深继位,襄王担心自己被清算,甚至曾经一度向朱见深建议,要将废为郕王妃的汪氏和慧姐赶出郕王府。

  若非朱见深心中存了最后一点宽仁之心,汪氏和慧姐这一对孤儿寡母,便连最后的栖身之地也保不住。

  如此行径,其手段之狠辣可见一斑。

  却不曾想,如今朱祁钰还没空找上他,看这个样子,他倒是要自己送上门来了。

  另一头,襄王在他几个兄弟的催促下,也终于是硬着头皮道。

  “陛下亲亲之谊,我等深感皇恩,不过今日入宫之前,臣似是听闻,清晨大朝会上,陛下颁了诏书,要在京师设立宗学,命宗室子弟一概入学?”

  朱祁钰一眼便看破了他的目的。

  襄王,郑王,荆王这几个,都是刚刚赐封的初代亲王,他们大多都刚有孙子,儿子也已成年被赐封为郡王。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压根不存在什么子孙太多,会被克扣俸禄的压力。

  相反的,宗学一开,过上没几年,他们的孙子就要远离封地,到宗学就读。

  而且,按照刚刚公布的宗学规制,这些亲王,郡王子弟,要是考核不合格,连袭封的资格也会被延后。

  他们感到不满是肯定的。

  不仅如此,朱祁钰抬眼扫了一圈,发现襄王开口之后,底下不少亲王都纷纷搁下了筷子,朝着这边望来。

  襄王他们几个,孙子大多才两三岁,还得等上几年。

  可是在场的不少亲王的儿子,正好快要满十岁了。

  按照新公布的规制,亲王位下满十岁的子嗣,皆要入宗学,这对他们来说,可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这么看来,襄王只是被他们推出来的而已,真正对这件事情有意见的,可不止那么一个两个。

  心中大概有了数,朱祁钰也不点透,只点了点头,道。

  “不错,朕听说民间的乡绅,功成名就之后都会开办族学,资助族中子弟读书,于是朕和礼部的胡尚书商议之后,便打算开办宗学,供宗室子弟入读,研习经义,读书明理,详细的规程,过了年节,就会送到十王府,王叔到时可以详看。”

  这个理由,听得襄王是哭笑不得。

  转头一看其他几个亲王,也是同样的表情。

  是,民间的乡绅开办族学是好事,可人家是为了考科举啊!

  所谓寒窗苦读数十年,一朝闻名天下知。

  民间科考,一读书就是十几年,花费的钱粮甚多,所以族学才会被视为是为宗族做贡献。

  可是宗室们

  略一沉吟,襄王道。

  “陛下爱重宗室之心,我等自当体念,但是各宗室亲王,封地距离京师遥远,来回跋涉艰难,况吾等府中亦有私塾,何敢劳动朝廷靡费钱粮开办宗学?还请陛下准我等在封地就近延请先生,教导子嗣便可。”

  对于这个理由,朱祁钰显然并不会买账,他摆了摆手,直接便道。

  “各家王府延请的塾师,无非是民间士子,宗学之师却皆为翰林清流,士林华选,二者岂可相提并论?”

  “历来求学之路,皆是艰苦,为求一良师,民间举家舍业亦在所不惜,王叔何以因区区路途,而耽误子孙前途?”

  眼瞧着天子说的冠冕堂皇,襄王忍不住暗自撇了撇嘴,还子孙前途?

  安安分分的在封地待着,年龄够了自然就有赐封。

  可要真是入了宗学,考核不合格还要被延迟赐封,才是耽误前途好吗?

  不过想是这么想,话是不能这么说的。

  至少在大明来说,读书明理,研习经义是正途,是好事。

  总不能说我们不想读书,就想混吃等死。

  真要是敢这么说,信不信天子拿出大圭,代表祖考抽死你这个不肖子孙。

  襄王被说了一番,脸色有些不大好看,但是他也不好继续跟天子争辩,略一思忖,便退了下去。

  不过,这次他们的质问,显然襄王只是个领头的,他刚一回去,一旁的伊王朱颙炔便起身道。

  “陛下,宗学设立固然是好事,但是王爵袭封,历来讲究血脉纯正,长幼有序,宗学考核又是为何?”

  “臣在封地见多了族学,可还没见过有族学是强制族中子弟必须进学,也没见过若不进学,就不准继承家业的?还请陛下为臣解惑!”



第283章 矛盾激化

  和襄王的婉转不同,这位伊王开口就是直接了当,说话毫不客气。

  这和他的辈分有关!

  伊王这一系源自于太祖,初代伊王是太祖最小的儿子朱?,病逝于永乐十二年,如今这位伊王,是朱?的庶长子,名为朱颙炔。

  换句话说,他和仁宗皇帝是同一辈的,从朱祁钰这算,该尊称一句王叔祖。

  伊王的一句话,顿时让殿中都安静了下来,除了仍旧平缓的乐声和歌舞,殿中亲王们的目光,基本上都投向了正中间的天子身上。

  朱祁钰没说话,而是摆了摆手,于是身旁的内侍立刻会意,连忙走下御阶,撤去了歌舞乐人。

  大殿中间空了下来,一众亲王的安静也就变得极为明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2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4/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