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兄何故造反?_分节阅读_第367节
小说作者:月麒麟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7:00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

  天子向来大方!

  上次皇后有孕的消息传出来,朝中诸多重臣皆得了赏赐,据说,于少保得的最厚,这次想必也不例外。

  就算没有上回的丰厚,但是总归有赏赐可拿,肯定值得高兴。

  看着两个人舒展开的眉头,朱祁钰摆了摆手,道。

  “说到这个,朕倒想起了前段时间,有个教谕给朕上本,说是东宫已立,太上皇及朕之诸子,也该随之册封,当时事忙,朕就将此事搁置了。”

  “现在正好提起来了,朕想听听二位先生,对此事是何看法?”

  沈翼脸上的笑意顿时僵住了。

  他怎么就会觉得,天子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是纯粹的想要分享喜悦呢?

  分封诸王,是太祖定下的规矩,凡是天家皇子,都会被赐封为亲王,奉藩建国。

  这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历代天子都是如此。

  但是,在这个前提下,具体什么时候册封,太祖没有明确规定。

  一般来说,大明的皇女册封比较随意,因为没有封国,所以基本上降生就能获得封号,晚一些的,两岁左右也可以得到封号。

  但是皇子不一样,亲王是有封地的,所以属于十分厚重的恩赏,在册封的重视度上要更高。

  因此,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册封亲王的原则遵循的是。

  看太子!

  大明并不是每到皇子成年才给予册封,而是会将一堆皇子聚在一个时间点上,一同册封。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一般都和太子有关。

  具体来说,就是册封太子,东宫出阁,东宫大婚,以及东宫登基。

  当这几次普天同庆的大事发生的时候,所有未被册封的皇子,都可以沾光获得册封。

  这么做有一个好处就是,在潜移默化当中,强化东宫太子的地位,间接性的告诉所有皇子一个事实。

  那就是,他们所获得的爵位,封地,恩赏,都来自于天子和储君。

  所以按理来说,册封太子,的确是要随之册封诸皇子,毕竟,普天同庆嘛。

  这是惯例,而且,当今天子虽然只有一位皇子,但是太上皇可不止一个儿子。

  加上东宫太子在内,太上皇已有四位皇子降生。

  其中,皇长子朱见深,皇次子朱见潾,皇三子朱见湜,皆是太上皇北征之前降生,最小的皇四子朱见淳,则是在今年二月降生。

  按理来说,册封是应当的,只不过当时,大家都在忙着整军备战,抵抗瓦剌,连太子都是匆匆册封。

  而且那时候,朝中纷纷扰扰,头等大事是谁来登基,自然没工夫管什么皇子册封。

  但是现在,一切尘埃落定,有人提出这件事情是自然的。

  不过,这也就是那些地方上的小官,不知天高地厚。

  真正到了沈翼,于谦这样的朝廷重臣这,对于这种敏感的事情,躲都来不及,谁敢往上凑。

  要知道,换了别的天子,册封皇子,就是一件无可无不可的事情。

  但是,现如今的天家,关系别别扭扭的,这件事情,就变得敏感了许多。

  太上皇的子嗣,册封也就册封了,无碍大局。

  问题就在于,当今陛下的这位皇长子,该如何安置。

  从礼法上而言,东宫已立,自然是正常册封便是。

  但是,现在的这位东宫,并不是当今陛下的子嗣。

  甭管朝臣们礼法口号喊的有多响,其实心底里清楚的很,天子未尝没有动一动东宫的想法。

  这件事情,实际上早在天子登基之前,就隐晦的发生过一次冲突,最终以天子让步圆满解决。

  但是,册封诸子的提议一旦摆到朝堂上,这个矛盾就会重新显现出来。

  一旦册封诸子,就等于彻底定下了君臣名分。

  谁也不知道,在这件事情上,天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今朝廷才刚刚稳定了一些,万一君臣要是因为此事再起冲突,那么对朝局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当然,这都是后话。

  现在是私下奏对,天子询问的口吻,也不过是闲话家常的口气,不至于那么严重。

  但是反而是这样,沈翼心头才觉得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想了想,沈翼决定……

  看于谦的!

  于是,沈尚书期待的望向了一旁的于少保,期待他能率先出言,当这个出头鸟。

  感受到沈翼的注视,于谦淡淡的瞪了他一眼,旋即道。

  “陛下,册封诸子乃是礼法所循,为明君臣名分,如今东宫既定,国本已安,本该循例册封诸子。”

  “然则太子已立有数月,现如今再议册封诸子,已失定储本普天同庆之意。”

  “何况,太上皇及陛下诸子皆尚年幼,即便册封,也当继续养于宫中,故臣之意,不妨稍待数年,待东宫出阁读书之时,再一并册封为宜。”

  说着,于谦有些嫌弃的瞥了一眼沈翼,轻哼一声道。

  “且,册封仪典繁重,耗费不小,户部如今,只怕也没有这么多的结余银两支撑。”

  顾不上于谦对自己的揶揄,沈尚书递过去一个你真棒的眼神,紧接着也道。

  “陛下,臣以为于尚书所言极是,如今国家政务繁重,诸事待办,宫中诸子年纪尚幼,册封一事可以缓行。”

  说罢,沈翼偷偷的望向天子,心中还是有几分不确定,天子的反应究竟会如何。

  不过所幸,天子并没有生气,只是淡淡的瞪了他一眼,道。

  “沈先生这个户部尚书当的轻松,逢事就说缓行,也不知道,朕的国库到底虚成了什么样子。”

  这番话虽是责怪,但是口气当中,却并无责怪之意。

  沈翼暗暗松了口气,老脸一红,道:“陛下若是有兴致,该日臣带着陛下去库房瞧瞧,的确可以跑老鼠了……”

  殿中的气氛倒是宽松,但是朱祁钰的心中,却忍不住暗叹了一口气。

  于谦的这些话,看似重点在暂缓册封,但是实际上重点却在第一句话。

  礼法所循,国本已安。

  他到底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哪怕心底认可了这个主君,但是更易太子,动荡社稷这样的事情,他还是持反对态度的。

  不过也只是片刻,朱祁钰就收起了心思。

  现在谈这些还早,他本也就只是打算试探一下,没打算真的做什么。

  坐直了身子,朱祁钰收敛笑意,看着底下的两个大臣,道:“时候不早了,朕召二位先生来,是有正事要说。”

  说着,朱祁钰将目光落在沈翼的身上,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他没有问九边的事情,而是问道。

  “沈尚书,前段日子,朕命你主持边境互市一事,如今推进情况如何?”



第459章 御前争论

  眼瞧着天子没有在册封一事上过多纠缠,沈翼的心里也总算是松了口气。

  相比于这种敏感的事情,还是讨论朝廷政务安全一些。

  略一沉吟,沈翼开口道。

  “回禀陛下,鞑靼那边的回信已经送达,具体的细节已经谈妥,臣也和王诚公公接洽过,皇店那边的物资充足,首批物资已经起运,如无意外,今秋八月,可以开展首次互市。”

  对于互市这件事情,作为拿了大头好处的户部,沈翼可谓十分上心,在朝议通过之后,亲自主导了整个谈判的过程。

  除此之外,他和亲自到各个衙门奔走,替皇店拿到了各项路引,公文,替互市保驾护航。

  说着话,沈翼看了一眼旁边的于谦,旋即开口道。

  “陛下,臣实话实说,户部如今是真的没有银两可用了,前番修葺边城,起筑大渠,操持选秀,已然消耗了国库当中大半的积蓄,剩下的一小半,臣还需预备着万一出现的灾情应急。”

  “现如今,户部这边已经在竭力缩减开支,各项可以暂缓的支出,一律不批,事实上,若非陛下答应在互市上的商税提高到十税一,臣冒死也不敢让工部修筑大渠。”

  “户部现在,就指着八月开始的互市,能够带回些银两弥补亏空,恢复一些元气,不然的话,只怕再过两个月,胡椒苏木折俸的政策不仅要恢复,而且要往地方上也推行了。”

  虽然说,天子没有提起九边之事,但是沈翼又不傻。

  这个时候,天子开口问互市,无非就是想问,开市之后,国库的岁入能不能丰裕一些,好支持九边重镇的建设。

  诚然,按照皇店独家运营,高卖高税的的策略,户部的确可以在互市当中获得很大的利益。

  但是,这也是需要时间的,户部再缺钱,也不可能置国家于不顾。

  流入草原的物资,必须要分批分量的进行控制,大宗货物的买进卖出,更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按照户部的预估,如果八月份能够顺利开展首次互市,那么按照一个月两次的频率,到年底为止,户部能够获得的收入,大概在四十万两左右。

  看着挺多的,但是实际上,也就勉强填补上工部修渠的钱。

  考虑到年底的各种朝廷仪典,户部也就是勉力维持,紧紧巴巴的熬着罢了。

  若非如此,以沈翼的性格,怎么可能贸贸然的就出头,去当这个反对九边的出头鸟。

  说完了话,沈尚书期待的看着天子,无比的希望这位小祖宗,可别再给他找什么事了。

  安安生生的休养生息一段日子,不好吗?

  然而,对于沈尚书的殷切期盼,天子却并没有给予回应,微微一笑,侧了侧身子,对着于谦问道。

  “于先生,你是什么想法?”

  于谦自然也心知肚明,天子问的不是互市,而是九边。

  瞥了一眼眼巴巴的沈翼,这位于少保罕见的不那么理直气壮,但是想了一下,他还是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84页  当前第3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7/11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兄何故造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